|
一名墨尔本妈妈在抢手社交媒体群组上,分享了街坊的一张手写条子,埋怨她的孩子在后院游玩时太吵了,看完这事,网友们炸锅了,各持己见。
这位三娃妈向其余父母征求意见,怎么处置这类状况?
iyim03ihr53.jpg
1.孩子后院制作乐音 街坊无意见
街坊这张字条,结尾仍是文质彬彬的:
“亲爱的街坊...”(Dear Neighbour)
w1bzavhoktj.jpg
前面的话,就没那末客气了:
“你可能没无意识到,但你的孩子始终在尖叫、不可一世的叫、尖叫和喊叫。”
“有时早至早上 6 :56 ,最晚到晚上 10 :30 , 天天如斯!”
信中写道,“从清晨到黄昏,他们在后院拍篮球的声响,咱们听得清分明楚!”
“每集体都有权战争地享用他们的家园、后院和假期。但昨天深夜的时分,你孩子在后院也叫得太夸大了。请费事管制一下本人后院的乐音吧!”
这位墨尔本妈妈在她的帖子中回应了这些“指控”,她说:
“男孩们个别早上 6 :30 摆布起床。咱们在早上 7 :30 -7 :45 摆布,送孩子去学校和幼儿园,由于我丈夫和我都是全职任务。”
“所以通常孩子们会在这个时分分开家,有的坐上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学校。”
ec5zfd4mbhd.jpg
这位妈妈告知澳媒,她的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分别是:3岁、5岁和7岁,孩子们个别不会在晚上十点半这类时分,吵吵闹闹,制作乐音。
她说,她的3个男孩通常在晚上 7 点半到晚上 8 点之间,
就会上床睡觉,但他们早上 7 点就在后院,但“纷歧定会很吵”。
看了这张图片,社交媒体用户也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一些人表现反对这位墨尔本妈妈:
一名网友抵赖这类状况“挺难处置的”,
另外一位网友刺激这位妈妈,说她“不需求为孩子们游玩找理由。”
不外,也有部份家长表白了不同观念:
有人说:“除了你以外,没有人有义务和你的孩子打交道。”
有人说:“仅仅由于你有孩子,其实不代表你有权让他们打搅其余人。”
还有人表现,生孩子其实不会让你“比任何人都更有权益。”
另外一位妈妈分享了她的解决计划,她说:
“想象一下,假如你街坊有一只狗,这只狗天天早上都这么狂吠,真的很烦人。”
“但或许只是让你的孩子早上多睡一个小时呢?会不会有用?”
这位墨尔本妈妈表现,她依然以为,“早上 7 点让孩子们到户外游玩很正常”。
她说她会尝试找出这封信是哪位街坊写的,并打算用一种“非反抗”的形式、和他们推心置腹地聊一聊。
她说:“假如早上阿谁点,曾经允许施工、曾经允许交通的乐音等等,那为何我的孩子不克不及在户外?可能会有一些乐音,我可不甘愿他们一大早就看电脑、看ipad。”
gdr0xmcflby.jpg
大家的看法呢?
2.常有产生
而这类事,其真实澳洲并非第一次产生。
2年前澳媒也报导过这样一件事:
由于家里的娃们太吵,街坊在一个妈妈的邮箱放了封diss他们的信,
信中说:“街坊,比来咱们想在家中享用一顿战争的晚饭曾经变得愈来愈难。”
0tsimm3pc1a.jpg
”你家孩子收回的乐音几乎让人难以忍耐。“
”我知道孩子们在兴奋时会有点吵,但你孩子的大声吵闹和尖叫,消息也有点太大了吧!“
”请你们尊敬你们的街坊,就像咱们尊敬你们同样。“
信的尾部署名“Concerned neighbour”。
ammqbz0ofpj.jpg
这封信被放在他们家的信箱中,没有任何回信地址或标识。
所以父母们尝试去社区的Facebook解释,说他们试图找到写信的街坊为孩子的行动报歉。
du14yiso1wd.jpg
(Facebooke截屏)
“但遗憾的是,”他接着写道,
“周围街坊们说他们没有写信,而且说咱们的房子收回的乐音没有问题。”
父母还说,他们始终在致力让孩子们更多地阔别电子装备,多一些户外游玩的时间。
nnudbon05j1.jpg
“我不成能去这条街上的每所房子敲门讯问,所以在facebook上发帖,假如写信的人读到这个帖子,我想让你知道咱们很负疚。”
小编感觉这位爸爸的态度仍是很诚心的,最少意想到了,孩子确实打搅了他人,想真挚报歉。
3.父母需求衡量
固然,每个评论的人都有本人的立场和登程点。
或许你本人就是父母,所以你能身同感触小孩子这类活跃的秉性,对其余孩子的吵闹会更宽容。
或许你没有孩子,本人家左近也有嘈杂的街坊,更能领会被孩子吵到时“深受其害”的觉得。
但其实,对于吵闹的孩子的邻里纠纷比你想象的要广泛很多。在英国曾产生的一个案例中,因为街坊投诉本地议会,议会考察了一对年幼兄弟惹起“噪声净化”的问题。
2yba2tugnha.jpg
Euan和Charlie Ducker分别两岁和四岁,与父母一同住在英格兰北部的一间公寓里。像大少数同龄孩子同样,他们喜爱在早上醒来时玩玩具。然而,寓居在公寓中他家楼下的居民向中央议会投诉兄弟俩的“乐音净化”。
起初本地议会表现,他们有责任进行考察,并向Duckers的街坊提供了录音装备,让他们能够监控上方公寓的乐音程度。
h1fqktpjsit.jpg
(Sun截屏)
澳洲对于”乐音净化“的规则
下面这类事,假如产生在中国,大家会感觉很夸大,不就是孩子有点吵,至于么...
其真实澳洲,由于孩子太吵而遭街坊投诉,监督,乃至最初自愿搬迁的状况也不在多数。
据新州社区司法核心的数据,2018-2019年间,总共收到6,362起邻里纠纷案例,其中有1,394起是对于“乐音”的,占比最大。
nrwkq3ouyky.jpg
(Yahoo截屏)
假如家里的狗乱叫吵到街坊,客人将处以最高$ 880的罚款。尔后每次再犯,罚金递增,最高可达$ 1,650。
然而,假如心胸不满的街坊抉择将这个问题提交法庭,而不是提交给中央议会,狗的客人最高刑罚为3,300澳元。
帮主给大家引见这些,并非想恐吓大家,只想让大家知道:在澳洲,“乐音净化”实际上是一件很庄重的事件。澳洲各州都有中央政府或者环境监管部门会担任这件事。
好比在维州,政府部门“维州环境维护局”(EPA)就关于“乐音净化”及投诉事项有相干的法律规则:
gy1inc4t4ab.jpg
(EPA官网截屏)
按照环境法规则:
假如在住宅中制作“分歧理”(unreasonable)的乐音,而街坊能在本人住所中听见,就曾经是种守法行动了:
pwcba4zy04h.jpg
(EPA官网截屏)
本文结尾收到街坊匿名信的妈妈,曾经很背运了。最少,街坊没有一开始就选择去本地议会投诉。
而面对吵闹的孩子,怎么让他们平静上去,做一些平静的流动,这就要靠各位父母们想方法了。
看看书、拼拼乐高积木......都是不错的选择。
Parenting真是条很长的路,有太多货色需求学习,和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