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翻新药行业“寒冬”转暖:多家药企卖厂房后,建厂与否或成将来不合

    [复制链接]

    2023-2-3 06:36:58 66 0

    2021年6月以来,翻新药行业步入“寒冬”,乃至有药企选择了变卖工厂厂房、产品管线换取现金、升高经营本钱。  
    红星资本局留意到,相干板块指数在2022年10月触及最低点后,行业逐步回暖。不外,在阅历这一场“寒冬”后,翻新药企可能需求从新斟酌关于工厂的定位。  
    有从业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现,“以前市场过热、资本过热,大家都感觉应该本人建厂、要本人把管线推进到上市,那当初(卖掉厂房等)实际上是市场更为公道的表示。”  
    也有受访者以为,当翻新药企的资金实力弱小时选择自建工厂,能够防止技术被代工厂掌握。  
    卖厂、卖管线过寒冬  
    多家药企膨胀策略,归根结柢是没钱  
    不要建厂。  
    ——这是药明生物(02269.HK)首席履行官陈智胜从2020年开始对全部行业的呐喊。  
    “我始终呐喊生物药企业不要本人建厂,本人建厂是一个十分高危险的行动,由于建完厂当前就会发现经营起来十分难。”陈智胜在承受21世纪经济报导时说。  
    当初来看,陈智胜过后对行业的呐喊似乎没有起到作用,要建厂的仍是建了起来。直到翻新药的“寒冬”来袭,这些企业们似乎才明确为何建厂是高危险行动。  
    2022年十一月1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三家药企在同一天宣告回头是岸。  
    阅历中心产品管线“一停一卖”后,和铂医药(02142.HK)在这天再发布告称,其发售了旗下的生物大份子研发翻新核心名目的出产厂房,倒亏6193万元,只为变现改良财务情况。  
    基石药业(02616.HK)也在当天正式对外宣告,斟酌到其姑苏工厂处于试经营阶段且近期无明白大范围出产需要,为升高经营本钱,姑苏工厂已暂停试经营。  
    和黄医药(00013.HK)在当天经过一纸布告宣告策略膨胀:专一外部开发管线中最前沿、最有可能推进价值的药物,某些初期钻研不会再被优先斟酌用于外部开发,简化组织、从新部署症结人材……  
    红星资本局发现,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翻新药行业密集泛起类似状况:科望医药姑苏工艺开发和中试出产设施被药明生物吸纳进一步打形成相干基地,未名医药(002581.SZ)发售房地产和车位……  
    在这些药企的布告中,“变现”和“升高经营本钱”等成了中心症结词。  
    参预了某款翻新药研发的刘学生告知红星资本局,以他入行约20年的教训来看,翻新药企业卖管线、卖资产的状况在这两年对比多,归根结柢是这些企业的资金泛起充足的状况。  
    “做翻新药有三高,高投入、高危险、高报答。”刘学生对红星资本局说。  
    为何行业会泛起寒冬?  
    “破发潮”面前:一二级市场融资骤降  
    翻新药行业内有三个“10”的说法,即研发周期10年、耗资10亿美元、且胜利率缺乏10%。  
    在此配景下,研发翻新药所需资金根本下去自于已上市药物的利润、一二级市场融资。尤为是在港交所“18A政策”推广后,国际的翻新药行业一度迎来开展发作期。  
    (注:2018年4月,港交所在原有规定以外新增了18A等章节,允许未有支出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股票简称后添加“-B”,“摘B”是此类企业上市后要面临的一大应战。)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囊括了“18A企业”。2021年6月,该指数曾高达2925.74点,尔后多呈降落趋向,乃至在2022年10月触及历史最低点926.10点。  


    ↑截图自Wind金融终端  
    与此同时,“18A企业”也迎来了破发潮。  
    红星资本局复盘发现,HSHKBIO指数的成份股共66只,22只股票有“-B”后缀。这22只股票都泛起过跌破发行价的景象,部份现仍在发行价之下。  
    以康方生物(09926.HK)为例,其于2020年4月登陆港股,发行价为16.18港元,发行首日涨幅超过50%;2021年6月,其股价迎来历史最高点(69.9港元),尔后一度跌破发行价。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2年,一、二级市场关于翻新药的投融资热心升高,全年国际翻新药行业产生的融资事情同比下滑超过30%,融资总金额近140亿美元,同比下滑近60%。  
    融资环境的变动也间接影响了翻新药企业的策略,部份企业对工厂、在研产品管线入手。  
    金学生(化名)是某翻新药企业的中层办理人员,“这几年遇到融资寒冬,有的公司管线表示得欠好,商业化时机天然渺茫,只能集中精神做研发,工厂卖的卖、关的关。”  
    另外一家翻新药企业的任务人员也告知红星资本局,外行业“寒冬”时,企业会按照市场变动对正在研发的产品管线静态调剂,是不是砍产品管线、砍研发资金取决于产品管线的商业价值。  
    行业有所回暖  
    翻新药企业是不是要丢弃工厂资产?  
    侥幸的是,翻新药行业当初已有所回暖。  
    在2022年10月触及最低点后,HSHKBIO指数逐步上升。2月2月,该指数开盘报1527.43点,较最低点下跌约65%,但相较2021年6月的高位(2925.74点)仍有不小的差距。  
    金学生对红星资本局剖析称,“医药老是在一点一点后退的,全部标的目的是被看好的。前一阵资本都憋着,当初资产荒来了,他们总要找标的,生物医药确定会是首要标的池子。”  
    不外,在阅历这一场“寒冬”后,翻新药企业可能需求从新斟酌关于工厂的定位。  
    刘学生向红星资本局引见,过来,我国实施的是药品批准文号与出产企业绑缚模式,即药品研发机构(无厂)无奈获取药品批准文号。但在药品上市许可人轨制出炉后(此前有局部试点),所有都变了。  
    2019年十二月1日起,新订正的《药品办理法》正式实行,其中规则:“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能够自行出产药品,也能够拜托药品出产企业出产。”  


    ↑截图自中国政府网  
    过后,哪怕有陈智胜等大佬呐喊“不要建厂”,但在“18A政策”的助力下,融资看似探囊取物,也许没有太多翻新药企业感觉本人缺钱、需求省着花,直到“寒冬”来临。  
    有从业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现,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资本驱动的行业,且报答周期特别长,受资本市场的影响会更大,“以前市场过热、资本过热,大家都感觉应该本人建厂、要本人把管线推进到上市,那当初(卖掉厂房等)实际上是市场更为公道的表示。”  
    刘学生以为,对翻新药企业来讲CMO模式更好,这是轻资产经营,不必建设本人的工厂。“像在成都,建一家药厂最少要7000万元,包罗土地、厂房、装备。”  
    (注:CMO企业承当拜托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当中的出产工作,如出产原料药、两头体等;在CMO模式的根底上,另有CDMO模式可为拜托企业优化技术线路,进步研发效力。)  
    固然,资金弱小就没有须要CMO,由于技术要被代工厂掌握。”刘学生对红星资本局说。  
    红星资本局留意到,虽然陈智胜呐喊同行“不要建厂”,但其掌控的药明生物在2022年前后吸纳、购买了和铂医药和科望医药的出产厂房和相干装备。  
    为何扎推一个产业园区?  
    视察:后期招商或就偏爱此类企业  
    红星资本局查问发现,前文提及的科望医药、和铂药业、基石药业发售厂房等资产或暂停相干工厂经营,相干工厂均坐落于同一家园区——姑苏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目前,该园区的招商入驻、物业办理等均由姑苏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开展无限公司(BioBAY)担任,BioBAY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28.71亿元。  
    BioBAY官网显示,目前该园区已会萃550余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在境表里上市的数量达到23家。园区企业每一年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00亿元,累计融资范围超过500亿元。  
    为何该园区内的三家企业延续发售厂房等资产或暂复工厂经营?  
    有产城视察人士告知红星资本局,姑苏生物医药产业园要和上海张江药谷竞争,所以走的是差别化的竞争线路,对翻新型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孵化、增进上市。  
    “他们(园区)在后期招商的时分,(选择的)企业在特性上可能会有一定的趋异性。”该人士以为,三家企业泛起类似的状况,可能存在招商时选择的企业特性趋同的缘故,但也不克不及一律而论说都是内部环境致使的,要结合企业本身的业务状况或者开展阶段去看。  
    红星资本局经过BioBAY官网留意到,姑苏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共有五期,一期的占高空积最大(80万平方米),一期修建的定位就是用于“初期翻新型生物医药名目的培育与孵化”,其余期名目则是定位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等或还在建立中。  


    ↑截图自BioBAY官网  
    2月2日,红星资本局屡次致电BioBAY招商(新药组)电话,均无人接听。  
    红星旧事记者 杨佩雯  
    编纂 杨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4

    帖子35

    积分16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