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大江健三郎: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文学的血液

    [复制链接]

    2023-3-14 15:12:39 50 0

    原标题:大江健三郎: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文学的血液  


    大江健三郎。/图片来源网络  
    据NHK电视台报导,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于本地时间2023年3月3日逝世,享年88岁。   
    大江健三郎与中国有着严密的瓜葛与缘分。大江健三郎终身视鲁迅为精力导师,曾说:“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文学的血液,我的身上有着中国文学的遗传基因,没有鲁迅、郁达夫等中国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就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取者大江健三郎的存在。”  
    他曾屡次访华,和莫言结下深挚的友情;他用一系列充溢人文关心的作品影响了中国作家铁凝。虽然大江健三郎是日本作家,但他冲破了狭窄的左翼思想与民族主义,用笔锋直面历史、检查历史。  
    明天的硬核读书会,谨以此文吊唁这位“将本人的写作与严重世界问题纠缠在一同的作家”。  
    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出世于日本四国一个偏远的山村,1957年以小说《死者的豪华》正式登上文坛,随即博得“先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赞语。   
    他的写作涵盖小说、散文和随笔等体裁,代表作有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咱们的时期》《广岛条记》《别了,我的书!》等,曾获取芥川龙之介奖、新潮社文学奖、读卖文学奖、川端康成文学奖,等等。   


         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取诺贝尔文学奖。/NHK官网  
    1994年,他的作品《集体的体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川端康成后第二位获取该奖项的日本作家。瑞典文学院声称,大江“经过诗意的想象力,发明出一个把理想与神话严密凝缩在一同的想象世界,描画古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以冲击”。  
    大江健三郎与中国渊源颇深。1960年开始,他曾屡次到访中国、颁发演说,与王蒙、铁凝等中国作家进行交流。他的文学作品也深受鲁迅、莫言等中国作家的影响。  
    大江与鲁迅:失望与但愿之间  
    大江健三郎曾说: “12岁时第一次浏览的鲁迅小说中无关但愿的话语,在将近六十年的时间内,始终存活于我的身材之中。”足可见鲁迅关于大江的弱小影响。   
    二人的衔接来自卑江的母亲、彼时热中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日本女青年小石。1934年,小石和丈夫大江好太郎由上海北上,返回北大倾听胡适的英语演讲。在北平小住期间,他们得知本人十分喜爱的《孔乙己》中,茴香豆的“茴”字竟有四种写法。  
    由此,夫妇俩将本人关于鲁迅的敬仰与爱慕之情全数倾倒给了本人的儿子大江健三郎。他10岁摆布,母亲给了他一本采集了《呼吁》《旁皇》《孔乙己》等鲁迅中短篇作品的小说集,那是他第一次据说鲁迅这个中国作家的名字。  


    大江健三郎。/诺贝尔奖官网  
    起初,大江升学进入高中,母亲跟他说:“去看鲁迅教师的小说《家乡》!”——她但愿本人的儿子大学结业之后,马上回村里来,跟好敌人一同做事,建一个新村庄。  
    起初,大江考上东京大学的法国文学系,违抗了和母亲的商定,但鲁迅的作品一直影响着他的文学外延。  
    他将本人的暮年作品《别了,我的书!》高度概括为 “始自失望的但愿”,这是他对鲁迅的 “失望之为虚妄,正与但愿相反”的从新解读。   
    他说:“我十分喜爱《家乡》开头处的那句话——‘但愿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为了路。’我的但愿,就是将来,就是新人,也就是孩子们。”  
    大江与莫言:一段二十年的友情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上,大江健三郎论述本人得以根植于边沿日本甚至边沿土地的形象零碎,“这些零碎把我同韩国的金芝河、中国的莫言等结合到了一同”。  
    此前,大江和莫言两位作家并无见过,只是靠着文学相知相识。  


    莫言和大江健三郎在莫言山东高密的老家。/《二11世纪的开辟者》  
    2002年,NHK电视台一档名为《二11世纪的开辟者》的人物专题报导节目约请大江健三郎作为采访者,在春节期间跟随莫言到他的老家山东高密过一个传统的中国年。这次采访促成为了两人的首次见面。  
    在三天的行程中,大江陪同莫言参观新居、感触民俗风情、吃饺子、睡土炕、议论文学创作,两人从此结下了深挚的友情。  


    大江健三郎。/视觉中国  
    2006年,大江在中国社科院做演讲,莫言应邀前去聆听。在会上,大江提到了这次和莫言一道去山东高密的阅历,称誉他的文学敏感度让人称道,并婉言“他将是中国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实力的候选人”。  
    过后的在场者,包罗莫言本人,也许只把这句话当成大江的祝愿,没想到6年后,这个祝愿成真了。  
    只管春秋相差20岁,来自不同的国度,但两人的文学配景和发明却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正如大江所说: “咱们的独特点都是来自小村子,而后又分开家乡,把怀念寄寓家乡的进程,就成为咱们的文学内容,也是咱们文学的起跑线。”  
    大江与铁凝:文学的责任  
    1963年,作家铁凝6岁,大江健三郎颁发中篇小说《性的人》。这部小说给起初的铁凝留下了粗浅印象。  
    第二届中日韩东亚文学论坛期间,铁凝应大江健三郎及其夫人约请,到其家中做客。两人分享了彼此的文学创作,也讨论了无关时间、生死、女性等话题。  


    大江健三郎的书稿。/图片来源网络  
    在对谈中,大江提及铁凝、莫言等中国作家在海内惹起关注的景象,同时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得多优秀的女性,好比谢冰心女士、鲁迅学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她们都是十分优秀的女性,留下了优秀的文章”。  
    大江健三郎判别,在将来30年以内,中国文学将会在世界文学中占领一个核心位置。  
    大江健三郎与中国作家的这些故事,让咱们看到文学最动人之处也许就是无奈被外力约束的情感联合。只管他分开了,但咱们仍然能够在他的文字里找回对文学纯正的爱。  
    参考文献:  
    [1]《大江健三郎与中国:以鲁迅的文学之光逆行于失望之海的勇者》许金龙.传记文学杂志  
    [2]《两位诺奖得主的友情:大江健三郎曾预言莫言获奖》中国旧事网  
    [3]《莫言与大江健三郎对话:我不同意作家要为老黎民创作》北方周末  
    [4]《铁凝对话大江健三郎:文学的责任是不停寻觅新的但愿》文报告请示  
    [5]《我这终身都在思考鲁迅》大江健三郎  
    作者丨会长  
    校对 丨赖晓妮   
    看更多优质内容,点击咭片??,星标咱们!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9

    帖子35

    积分14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