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从清北到双非,名校生决议逆向读研(组图)

    [复制链接]

    2023-7-13 17:29:33 19 0

    进入寒假,跟着气温降低,考研的热度又渐渐涨了起来。
    而在考研界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从考前择校到试后调整,从招生方案到报录比,院校选择已成为一门学识,其首要水平不亚于备考自身。
    但是,比起惯例的“向上考研”,一些大先生的起点线却落在了低于本科院校之处:他们就读于“双一流”,终究返回档次较低的“双非”持续读研,其中不乏“清北断交”这样的顶级名校生。
    当“学历降级”的一向逻辑被打破,“逆向读研”还能知足大先生对将来的冀望吗?

    0yhpym5zsab.jpg

    0yhpym5zsab.jpg

    读研大军,逆向而上
    过来人们个别以为,读研院校个别都得找个比本科好的,最起码也得与本校平级。
    但年年刷新的考研难度,逼疯了一届又一届考研人:
    头脑,重瑕,五元出!
    怎么会这么累,累得像留守白叟顶着大太阳打了 88 桶井水又把它们背到村头给麦子浇水,最初告知我浇的是街坊家的地。
    跟着考研大军一年年扩大,“一战上岸”的但愿愈来愈低。按照麦可思数据,2019 届结业后筹备考研的本科生群体中,三年内胜利考上的比例也只要 41.5% [1],超一半的人三战也只能落榜。
    被分数线和报录比狠狠虐伤后,考研人逐步认清了理想:与其死磕梦校,不如稳求双非。逆向读研的比例,从 2018 年的 3.8%,渐渐涨到了 2022 年的 5.8%。

    zr5fk5carxw.jpg

    zr5fk5carxw.jpg

    双一流先生考来双非,就像村里独一一位大先生回到了家,学校总会自豪地展现它们的优质生源:
    2022 年,武汉科技大学的 3188 名钻研生重生中,有 159 名来自 64 所双一流高校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则录取了 215 名来自清华、浙江大学、同济等出名高校的先生,约占钻研生重生总数的 8.15% [3]。
    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双非学校,也纷纭晒出双一流生源成就单,作为其吸引力的凭证 [4][5][6]。
    除了录取后果,报考数据也印证了不少考生“向下”求索的欲望。
    按照新西方对 23 届考生本科院校档次及其所报考的院校档次的考察显示,在一众高校里,2十一 学校的先生选择逆向考研的至多,占比 48%;985 与其余双一流高校中选择向下报考的则分别占 21% 和 17% [7] 。

    uubdbyfmbyy.jpg

    uubdbyfmbyy.jpg

    也就是说,逆向读研不只是愈来愈多人承受调整的后果,更有一批人开始被动选择档次更低的院校作为指标。尤为是对 2十一 考生来讲,当一切人都盯着“985”这片战场时,与其再往上竞争,不如向下开拓赛道。
    更何况,985、2十一 学子凭借着本科院校的良好栽培,具有常识与才能的相对于劣势。就像大佬来到老手村,换个地图天然更易高分通关,乃至“降维打击”。

    spgqaqr1cdj.jpg

    spgqaqr1cdj.jpg

    求稳上岸,缓冲待业焦虑
    逆向读研,求稳是最大的念头。
    报考双非能更稳上岸,不只因为其较少的报考人数和较低的考试难度,还由于它们大多会给统考生留出更多名额。
    目前,全国共有 366 所高校拥有推免权,其中 144 所双一流高校均有资历,而千余所双非只占 222 个名额 [8]。就算有推免权,相较于 985 高校动辄过半的保研率,双非学校保研率大多只要百分之几。
    例如在安徽,中国迷信技术大学 2023 届结业生近 50% 有推免资历,而 2017 年获取推免权的蚌埠医学院,当年推免比例仅为 4% 摆布 [8]。
    因此,双非学校给予考研人的时机更多,也对其本科“出身”更为敌对。以双非高校深圳大学和同省的双一流高校中山东大学学为例,前者统考生录取比例显著高于后者,2023 年的差距达到了 十一.8%。

    gwwqvkp10ac.jpg

    gwwqvkp10ac.jpg

    对不乱性的渴想,面前是大先生日趋重大的找任务焦虑。在“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待业季”的魔咒下,硕士学历成为了找到一份好任务的广泛条件,同样成了结业生为往后应答求职压力所筹备的砝码。
    按照麦可思《2023 年中国本科生待业讲演》,2022 届结业生中分别有 52%、47% 的人因职业前景好、职业开展需求选择读研,为了寻求名校的比例从 2020 年的 48% 升高至 2022 年的 42% [9]。
    换句话说,考得上,比考得好更首要了。
    学科差别也印证了学历自身的求职价值,越欠好找任务的专业,越容易让先生不吝升级也要读研。
    据麦可思统计,双一流院校中,结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法学、医学、艺术学、文学等专业的先生,逆向读研的比例相对于较高。反之,落实率最高的工科,逆向读研比仅有 3.7%,只要前者的三分之一摆布。

    uzlelptdbmf.jpg

    uzlelptdbmf.jpg

    对理科生而言,在卷生卷死的待业市场找到一条前途未然不容易。一份硕士学历,不只能撬开一些互联网大厂的入职门坎,也为结业后考公考编铺下了一条路途。
    而对那些身处“天坑”专业的大先生来讲,考研最首要的是实现转专业的工作,只有指标专业的待业认可度尚可,学校的层级能够抛在脑后。
    就算一时想不清读研对往后找任务有甚么详细益处,先用两三年时间做个缓冲也不失下策。上岸第一,学校才是第二。

    dydq4kssgrv.jpg

    dydq4kssgrv.jpg

    有人被动升级,有人内耗后悔
    同是逆向读研,大家走上这条路的缘故却不尽相反。
    确实有人先对指标院校进行了感性剖析,也有人在第一意愿有望后才默默选择了向下调整。这就注定了,不同群体逆向上岸后的详细感触千差万别。
    根据被动性和目的,清华大学的一项钻研将逆向考研的群体总结为四类:自发型、回应型、策略型和内耗型 [10]。
    自发型考生对这一选择的认可度最高,他们综合斟酌了兴致、专业、地区等多种要素;回应型则以为有书读是最首要的,只在意硕士学历自身;策略型和内耗型则都是主动承受调整的后果,只是前者拥有更为明晰的职业布局和短缺的考研筹备。

    jgglckfopi3.jpg

    jgglckfopi3.jpg

    但是,也许只要那些一开始就指标明晰的自发型选手,读研后的体验感依然良好;对那些主动升级的钻研生而言,退学后的切身材验也许会让“上岸”的喜悦刹那散失。
    咱们搜集了知乎与小红书上共 103条相干帖子进行了编码剖析,发现大少数“逆行”读研的人对钻研生生涯的评估是消极的,占比 45.63%。
    面对更小更挤的宿舍、毫有意义的水课、只想结业的室友以及与你一同摆烂的导师,只管不停调节心态,落差和绝望仍难以防止,乃至有人萌发了入学设法,“不如现在本科结业间接去待业”。
    有 31.07% 的人持中性态度。他们对所谓“学历升级”看得更开,也能较快释怀、开启重生活。对他们而言,读研并非为了名校光环,拿到了硕士学历就曾经超出了本科待业的优势,接上去还得靠本人致力。
    而在 23.30% 的踊跃反馈中,转到喜爱的专业是大家满意的最首要缘故,并且“升级”的或许只是学校的综合排名,报考专业反而更为吃香。
    还有不少人表现,脱离本科的内卷之苦后,全部人的精力形态都好起来了。双非压力更小、环境轻松,同窗之间也没有那种焦灼竞争的紧张感,正常致力就可以获取之前大佬能力拿下的各种奖项,真正体验了一把“小河大鱼”的幸福感。

    5jvupjfcb1t.jpg

    5jvupjfcb1t.jpg

    固然,在不少人眼中,转向一个主观前提各个方面都更差一些的环境,免不了自我压服与心思建立。
    去程度更高的学校读研固然更好,“水硕”的履历容易遭遇质疑——情理谁都懂,但就像“你不上北京大学是由于不喜爱吗”同样,假如无机会,谁不肯意为本人的将来冲一把呢?
    逆向读研,在外界乃至是刚退学的“本人”看来,往往是一种偷懒躺平、不求上进的表示。但就像延毕从一种难以开口的失败意味,转变成部份人过渡转型的被动选择那样,逆向读研也无非是应答理想应战的选择之一。
    而能顺利上岸,就曾经足够庆幸了,毕竟考研人的“厮杀”对手可是 474 万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

    帖子30

    积分12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