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这类觉得其实很多人都有。虽然政府能够按照微观经济数听说“通胀放缓”或者“通胀完毕”,但这其实不必然意味着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东西真的廉价了。
政府通常参考的是消费者价钱指数(CPI),它是一个涵盖各类商品和办事的大盘均匀数。假如其中某些项目(比方电子产品、汽油、衣服)价钱降落了,而食品和房租这些刚需品涨得慢一点,CPI看起来就会趋稳乃至下滑。但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跟我们的消费构造有关,特别是像你说的——青菜、大白菜、番茄、鸡蛋这些平常必须品,假如这些在涨,那你就会觉得“通胀基本没完毕”。
并且,“通胀率降落”其实不等于“价钱降落”,只是涨得慢一点罢了。比方番茄去年每千克$4,如今涨到$5,然后政府说通胀从7%降到了3%,你还是得花$5买番茄,不会觉得更廉价,只是它明年能够涨到$5.15,而不是$5.35。
RBA和政府的目的不是让物价变得比之前廉价, 他们的目的是让物价涨比拟慢, 例如番茄$5涨到$5.15就算是达标了, 要降他们是不会去做的, 由于通缩经济会衰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