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在国内接受教育的,总是分不清民族、国家、政府这几个概念。导致出国后自己或者对后代的教育中出现混淆。
我经常观察到的现象,要么第一代移民父母很“爱国”的,给孩子学中文、送回国接受教育、给孩子灌输中国很强大中国很好之类的,甚至把国内的爱国教育内容搬过来。让孩子唱国歌,升五星红旗,看主旋律电影。
要么有的父母“恨国”的,讨厌中国,叫孩子不用学中文,不过中国节日,跟孩子说中国和华人有多坏多坏,不要跟中国人来往。
我觉得两种教育都有问题,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分清除“民族”和“国家”的区别。
民族,是指我们是华人,不管在中国在澳洲,在东南亚,在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是华人。我们的文化是中文,唐诗宋词、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中国节日。
而国家,具体到现在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历史的一个政治实体。(其实新加坡也是华人国家,但常常被人忽略,其实未来你的二三代可能跟新加坡华人更像同胞而不是中国大陆华人。)
最近我思考很多孩子教育的问题,我认为孩子不管在哪里民族身份是无法改变的,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文化,拥有民族自豪感是健康的,某种程度上是必须的。
但是孩子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需给孩子灌输效忠或者憎恨中国的政治理念。否则只会让孩子很混乱。
一定要认识到民族大于国家,中国是华人最多国家,但还有很多国家有华人。也有新加坡这样的华人国家,也有台湾香港马来西亚这样的华人社会。中华文化也不是中国一家垄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一定就代表民族利益(在我看来绝对不代表,尤其是汉人)。
认识到爱中华文化=爱中国是一种政治宣传。我们让孩子学习的是华人的文化,而非政治理念。
要区分文化和政治。比如唐诗宋词、春节中秋是文化,大一统、社会主义、五星红旗、中国国歌是政治不是文化。
我觉得区分民族和国家有很多好处。
一个是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不因为中国强大或者弱小而变得自信或者自卑。
二是孩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不因为离中国近或者远而变强或变弱。
说白了很多华裔孩子因为没有区分民族和国家,要么就自恨自卑,要么就变成离岸粉红。
我觉得海外华人应该学习的是昂撒民族的态度,五眼联盟同气连枝,但大家各有各的国家。或者是马来西亚华人,中华文化坚持传承,但国家认同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的海外华人不团结,一盘散沙,不成气候,无非是因为第一代移民因为政治观点而互相攻伐,二三代华裔对民族身份淡漠或者反感。其实海外华人最大公约数不是某个政权某个国家,而是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