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转帖】中国人逻辑缺点

    [复制链接]

    2021-5-15 20:18:07 473 36

    选自《中国人的思惟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保举

    逻辑,指的是思惟的法则和规定,是对思惟进程的笼统。逻辑学是钻研思惟法则的学科,联结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7门根底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大英百科全书》把它列为5门根底学科之一,可见逻辑学的首要性。

    逻辑可以对人的思惟起到标准作用,让人的思惟更为片面、粗浅和感性,对世界的意识更为正确,对问题的处置也会更为适合。

    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失掉足够的注重。在中学时,波及极少。在高校中,也次要是理科的先生在学。得多人觉得逻辑学不外是理科中的一个科目而已,没有须要大家都学。这是过错的意识,逻辑学应该从高中就开始学,而逻辑思惟则应该从小学就开始训练。

    对逻辑学教学的无视,形成少数中国人不足根本的逻辑知识,更不足根本的逻辑思惟的训练,形成了中国人笼统逻辑思惟才能相对于较差。

    在这类状况下,人们天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托最原始的思惟思惟查看更多
    “思惟”一词在英语中为thinking,在汉语中,“思惟”与“思考”、“思索”是同…

    习气来思考。其思考的论断只是按照某些教训,经过不彻底归结、简略类比等思惟办法得出,其论断往往是不真正的。

    因为逻辑常识和逻辑训练的不足,中国人的思惟在逻辑上拥有不少缺点,这给咱们带来了得多不利影响。咱们社会糊口中的逻辑凌乱景象十分重大,即便是一些学者、传授也不克不及防止。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纭在明显地位,以醒指标题报导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言语学家收回的强烈呐喊:社会糊口中逻辑凌乱和言语失范景象使人耽忧。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点。

    全部回复36

    wugang8023 发表于 2021-5-15 18:31:20

    wugang8023 沙发

    2021-5-15 18:31:20

    一、概念隐约

    概念是思惟的根本单位。明白概念是判别与推理的条件和根底,假如没有明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别和推理就也就很难包管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关于概念的定义一贯是隐约的。在中国现代史上,能不克不及找到一个清晰、片面、精确、严格的定义?简直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甚么是仁?七嘴八舌。老庄讲道,甚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笼统概念的定义,十分难得,墨子很伟大。

    然而,辨析概念是十分首要的。冯友兰学生说:“盖一位必有一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认为此物者,亦即此之因素或概念也。”一样的一个词,能够表白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探讨问题以前,必需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白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外延。概念不清,那末环抱这个概念的所有探讨都会变得凌乱乃至没无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惟思惟查看更多
    “思惟”一词在英语中为thinking,在汉语中,“思惟”与“思考”、“思索”是同…

    逻辑思惟查看更多
    逻辑思惟是人们在意识过程当中借助于概念、判别、推理反应理想的进程。它与形象思惟不同,…

    中判别与推理的根底,概念不清,判别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便进行,也可能会发生过错的或是隐约的论断。

    当人们探讨某个问题的时分,首先,关于所探讨问题中波及的概念,要有统一的看法。假如关于概念的了解都纷歧致,乃至是彻底相同,那末前面的问题的就没法探讨了,探讨上来也是没无意义的,由于他们谈的是不同的货色。

    举个简略的例子,几集体探讨马。第一集体说,我见过一匹10000斤重的马。第二集体说,我见过一匹10厘米长的马。第三集体说,你们是开玩笑吧,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厘米长的马!第一集体回答道:“我说的是河马!”第二集体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恰是由于他们对“马”这一律念了解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观念,这样的探讨又有甚么意义呢?固然,海马和河马都不是咱们往常所说的马,此处只是举个容易了解的例子。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何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由于讲卫生,而正确谜底却是:“由于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艺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世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世”的生,虽是同一个字,然而表白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经过概念的转换来蛊惑人的。

    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顶用了“屁精”一词,惹起了社会学家李河汉的质疑,由于这个词有两个不同的含意,一是指善于拍马屁,二是指异性恋。了解不同,对小品的评估也就有了不同。

    再如,咱们探讨美女的时分,一集体说这个女孩好丑陋,另外一集体说个别状况,又有一集体说基本就是个恐龙嘛!之所以发生这类差异,由于在他们心中,美女的规范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规范来探讨,这类争执是不会有后果的。

    所以,咱们在糊口学习中的一些争执,往往各说各理,谁都不信服,虽然大家说的是同一个词语,然而对这个词语的了解却千差万别。即这同一个词语,表白的却是不同的概念。既然大家探讨的是不同的概念,基本不是一个话题,怎么会有后果呢?固然,关于一些罕用的词语,咱们应该按商定俗成的了解来探讨。

    而在国度政策方针、法律、规章轨制的制订中,概念不清、概念凌乱将会形成少量的破绽,或者被人所利用,发生守法犯法行动,给国度人民带来损失;或者形成履行者莫衷一是,履行不力,成果大打折扣。

    在咱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即是一个不正经的词。个别来讲,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会聚为次要特点的居民点。而在我国,因为实施的是市管县的轨制,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其实是既有城市,又有乡村的地域,得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类名实不符形成了得多不良影响,在城市布局和经济社会开展上泛起了不少偏差。

    好比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郊区,作为直辖市则包罗郊县。了解不同,做各种钻研的时分,论断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基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乡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假如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钻研、布局、制订政策,就会发生得多过错意识。好比,人口密度,上海郊区很拥堵,但若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得多同级别的国内都市。

    在这类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远郊的市区便会莫衷一是。是城市仍是乡村?应该把建立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郊区近之处,仍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后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乡村,不足久远建立布局,土地人力财力等资源重大挥霍。没有本人的核心城区,人口扩散,不克不及造成协力,人口的会聚效应不克不及发扬。上海市嘉定区就是一个例子。几十年来,嘉定的建立核心即是多变的、扩散的,嘉定镇是老县城,起初成立了新成路街道,当初开始建嘉定新城,而安亭镇又新建了安亭新镇,南翔镇、江桥镇也有各自的核心地域,嘉定的城市化太扩散。假如从二十年前就可以肯定一个建立核心,当初嘉定早就开展成一个有至关范围的城市了。得多大城市的市区都处于这类为难的情况之中。

    在中国的得多法律法规中,往往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则形成表述隐约,破绽百出,咱们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不停地出台司法解释,全国人大不停出台立法解释,就是为了填补法律的破绽,对某些概念和条文做出更加明晰明白地表述。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相互矛盾的解释这样的重大侵害法律庄重性的情景其实不少见。

    再看一个病院乱免费的报导。据《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9日报导,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病院在患者不知情的状况下,向住院的患者收取“安康征询费”、“疾病安康教育费”。当受到群众质疑时,病院领导拿出了下级的文件,阐明能够收取这个费用。的确,黄冈市卫生局有相干的文件,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文件上。文件只规则了能够收,然而,到底甚么是“安康征询”?甚么是“疾病安康教育”?却没有详细的概念界定,这就留下了破绽,病院就能随便地舆解这个概念并免费。正如该病院护士所说,“疾病安康教育”“就是咱们平时对你说的话。”“安康征询”就是患者向护士讯问的话。按这类了解,他们就是免费有理。实际上,像这家病院这样免费的毫不是一般景象,得多病院都在钻这个空子。这个事情之所以产生,恰是由于轨制制订者没有明白相干概念的外延。

    陈志武在《中国报酬甚么勤快而不富裕》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得多条款都是抽象和隐约的,好比:美国应该为中国造就更多的办理人材。这句话作为合同协定条款怎么了解呢?甚么叫“应该”?甚么叫“更多”?甚么叫“办理人材”?怎样算“造就”?每一个项都是隐约的,是无奈明白的,单方都难以履行,美国彻底能够不赖账,“应该”做的事件,不做也能够呀。泛起这类状况咱们国度能够用“教训缺乏”来作为借口,但实际上是思惟才能的缺乏酿成的,不足谨严的法治思惟,概念隐约。而这些加入会谈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惟都是如斯不明晰,更别说其余了。而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白、紧密很多。
    wutiwen 发表于 2021-5-15 18:34:29

    wutiwen 板凳

    2021-5-15 18:34:29

    二、聚拢概念与非聚拢概念

    有得多人分不清聚拢概念与非聚拢概念的差异,经常会得犯错误的论断。又因为中国人的个人观点对比强,批判某个个人,关于中国人来讲就等于批判集体。对群体的批判,常会形成中国人之间窝里斗,地区之间、贫富之间、职业之间,相互攻打,这就是由于没有分清聚拢概念与非聚拢概念。

    实际上,当咱们说某个聚拢概念有某种特点时,其实不能得出这个聚拢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这类特点的论断。当咱们说某个群体拥有一个特征的时分,不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个体都拥有这个特征。好比说,咱们说北方人善于做生意,这里的“北方人”是聚拢概念,但不代表每个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再如说山东人长得对比矮小,这里的“山东人”也是聚拢概念,其实不能证实每个山东人都长得矮小。再如“中国人总是窝里斗”、“中国人不足思辩力”这样的命题,这里的“中国人”是聚拢概念,其实不阐明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斯。“漂亮的中国人”,“中国人”是聚拢概念,其实不能得出每个中国人都漂亮的论断。

    得多人在日常糊口中,不克不及了解聚拢概念和非聚拢概念的差异。有不少人以为议论中国人的缺陷时应该说成是“有的中国人……”这是没有情理的,也是没有须要的。其实这类人次要是心怀问题,心怀狭碍,他不克不及忍耐他人的批判,只喜爱听他人的表彰,当他人夸赞中国人的时分,他不会要求在“中国人”后面加之“有的”。

    黎鸣学生写过《中国报酬甚么这么愚昧?》等文章,得多中国人很不满,说根据黎鸣的观念,黎鸣也很愚昧,由于他也是中国人。这就是聚拢概念与非聚拢概念没有分清,这里的“中国人”是聚拢概念。

    一样,笔者在本书中大谈中国人的思惟缺点及劣根性,这里的“中国人”一样是聚拢概念,不代表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斯。

    聚拢概念是与非聚拢概念相对于的,反应由同类份子无机构成的聚拢体的概念。如:“中国共产党”、“森林”。在某一思惟对象畛域,思惟对象能够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种是同类份子无机结合构成的聚拢体,另外一种是拥有相反属性对象组成的类。对象聚拢体与对象类的基本区分是:聚拢体的性质,构成聚拢体的一般对象不用然拥有;对象类拥有的性质,组成类的一般对象必定拥有。

    聚拢概念与非聚拢概念,分别是对思惟对象聚拢体、对象类的反应。聚拢体的基本特点,抉择聚拢概念只反应聚拢体,不反应构成聚拢体的个体。如中国共产党是由千万个中共党员构成的个人,概念“中国共产党”只反应党的总体,不克不及说一般党员是中国共产党。

    在不同场所,同一语词能够表白聚拢概念,也能够不表白聚拢概念。如:“人”,在“人是由猿转化而来的”这一判别中,“人”是聚拢概念,由于不是每一个集体都拥有由猿转化的性质;在“张三是人”这一判别中,“人”是非聚拢概念,表现人这一类植物或其中一份子。区分某个语词是不是表白聚拢概念,须结合言语环境而定,即需求把某一畛域的每一个个对象与概念反应的性质分割起来调查。精确区别聚拢概念与非聚拢概念,有助于防止犯混杂概念的逻辑过错。
    mmgmmg2 发表于 2021-5-15 18:36:38

    mmgmmg2 地板

    2021-5-15 18:36:38

    三、类比推理

    咱们常说的一些谚语,好比“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颇有情理吗?

    类比推理,是按照两个(或两类)相干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反或类似,从而推出它们在此外的属性上也相反或类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论断,是或然性的,便可能是真,也多是假。由于比拟较的两类事物,原本是没有甚么瓜葛的,只是人类经过思惟将它们分割在了一同。好比由狗的忠厚推出人也应该忠厚,人和狗是不同的植物,怎么能肯定有同样的质量呢?

    咱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谈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办法。得多人,包罗得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惟特征,乃至以为是中国人的劣势。类比可以形象生动地阐明问题,拥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情理转变为简略的情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谈论文中,少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本人的观念。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可能是寓言。起初的作家们承继了这个传统。类比的应用的确让中国现代的许多文章文彩斐然,趣味横生,意境幽美,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类比是一种人类天然发生的推理办法,不需专门训练就可以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流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征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反的特征。好比,毒死狗的食品也会毒死人,由于人和狗都是植物,并且是哺乳植物。

    东方人也会用类比,我其实不以为中国人在使用类比喻面比东方人要拙劣。中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由于他们思辩才能差,不善于纯正地说理,不善于应用其余的推理办法。东方人用得少,是由于东方的逻辑学发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想到了类比推理论断的或然性(不肯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探讨中就会无意地去防止类比。而在和专业常识不足的人或者是文明程度对比低的人说话时,他们也不能不用类比,否则人家听不懂。

    类比虽然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但其价值依然不成无视,在迷信钻研中,能够用类比喻法推出一些假说,这些假说假如当前失掉了理论的验证,即成了迷信论断。

    在周星驰的电影《审死官》一开始,水师提督之子宾少爷的狗阿才咬了肉贩,肉贩将狗打跑,后果宾少爷要求肉贩抵偿他300两银子;而状师宋世杰则让本人的佣人咬了宾少爷,被宾少爷打跑,宋世杰根据宾少爷的逻辑类比推理,要求宾少爷赔本人1000两银子。起初,富商的儿子打死人,宋世杰也是用类比推理的办法为富商之子辩护,这类狡辩办法扭曲了事实。他当堂踢打凶手,凶手没有死,假如几年后死了与此有关;而凶手也没有当场打死被害人,是次日才死。宋世杰用这个类比阐明被害者的死与凶手有关,毫无疑难,他的逻辑是荒唐的。

    值得中国人留意的是,中国人在糊口中使用类比时,常常会健忘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常常把类比的论断当成为了必定。乃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实际上是没有压服力的,是不成能压服他人的,只能显示本人思辩力的低下。

    好比谈到勾销户口控制、自在迁移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何不克不及自在迁移?美国应该关上国门,让本国人自在迁入。这类说法混杂了国内瓜葛与国际瓜葛的不同。

    再好比,关于移民到东方兴旺国度的一些中国人,或者常常批判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经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这类思惟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码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异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瓜葛、国度与人民的瓜葛没有甚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实际上是生拉硬扯。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品德外延的词语,假如是一个迫害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假如养狗的是一个残暴有情的屠夫呢,狗莫非不克不及嫌吗?在咱们的糊口中,得多流传长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形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一样是有问题的,是不克不及把它们当成真谛的。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惹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恰是经过构词惑众来诽谤他人的。

    《中国不快乐》一书中有言:“俄罗斯就是老黄瓜没刷绿漆,美国人是老黄瓜刷了绿漆,其真实实质上都是老黄瓜,势均力敌。”简略地以老黄瓜类比国度,不只是不克不及证实任何问题,并且语意隐约。

    过量的类比阐明一些人的笼统思惟才能对比差,不善于经过概念、判别、推理等方式进行论证,分开了显著的形象,他们便不会思考;不必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阐明一个情理。
    luodan2004 发表于 2021-5-15 18:40:14

    luodan2004 5#

    2021-5-15 18:40:14

    四、二元思惟思惟查看更多
    “思惟”一词在英语中为thinking,在汉语中,“思惟”与“思考”、“思索”是同…


    郎咸平一次在某大学演讲中说,咱们的企业不要寻求做大做强,大学的高材生就问他:“莫非要做小做弱吗?”这是推论过错,不要寻求做大做强其实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惟、好坏人思惟、非黑即白思惟,这类思惟只看到了事物的相同的两面或两端,无视了其余方面或两个极端之间的两头状况,而其余方面可能得多,两头状况也往往是最广泛的。

    二元思惟是中国人常见的思惟,这是一种很简略的思惟,小孩就会的好坏人思惟,得多中国人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思惟还处在小先生程度。好比,关于体育明星姚明、科比等等,显著分红两个营垒,姚黑姚蜜,科黑科蜜,终日在网上骂来骂去。

    在看待历史问题上,中国人的这类思惟对比显著,得多中国人把历史人物分红显著的好与坏两类,将好的神圣化,如孔子、孟子、唐太宗、诸葛亮等,似乎他们是没出缺点的完人;将坏的妖魔化,如一些忠臣、暴君等,似乎他们一无所取。这类思惟是全面的,没有认清兽性的繁杂性与多面性。看待古代人一样如斯,中国人很容易将某一地域、某一阶级或是某一职业的人妖魔化。

    在国度政策上,咱们长时间以来实施城乡二元分治,也是一种二元思惟。它把全国人民简略地分红了农民、市民两个部份,用户籍轨制加以区分。但实际上,不管是经过历史纵向来看,仍是与其余国度横向对比,农民与市民都不是若明若暗的两类人,而是相互融会、相互转化的。在中国历史上,并无农民与市民的截然不同,农民随时能够进城做生意成为市民,中了科举还能够到城里仕进;一样,城市人也随时能够到乡村买块地过田园糊口,即便是贵为宰相,下了台也可能去做农民。国外也是如斯,一集体,他能够自在选择去务农仍是务工,即便美国总统华盛顿,上台后也回到了本人的农场。恰是因为以后的二元轨制,使得农民工成了一个夹缝中的群体,他们户口是农民,任务却在城市,即非农民,也非市民,形成了得多社会问题。

    在二元思惟下,政治思想界的左与右,也往往走向极端,咱们的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经验。
    snnhqm 发表于 2021-5-15 18:41:47

    snnhqm 6#

    2021-5-15 18:41:47

    谈一个国度人口的逻辑缺点,自身就是一种逻辑缺点……
    daodaodor 发表于 2021-5-15 18:43:41

    daodaodor 7#

    2021-5-15 18:43:41

    五、过错推理

    在糊口中,人们即便不通过专门地学习,也会天然而然造成一些固定的思惟逻辑,但根据这些逻辑来推理,往往不克不及推出肯定的论断。假如再根据这些或然性的论断做其它推理,那就更没有压服力了。咱们后面谈的以偏概全、类比推理等也是这类状况。

    咱们在与人的探讨中有时会发现这类景象: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以为你就是这个意思,而后他按照这个过错的了解,对你进行褒贬。显然,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攻打的实际上是一个与你有关的观念。

    关于这类行动,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本人树立了一个靶子,却说是他人的靶子,而后对着这个靶子进行猛烈的攻打。

    社会学家李河汉曾屡次谈到异性恋的问题,惹起不少人的攻打。有集体在网上发评论说:“我是个医学院的传授,我以为,异性恋不宜倡导。”这外面有显著的逻辑过错,他作出了过错的推论。由于李河汉历来没有说过要倡导异性恋,只是说政府和大众要正视,而不要装作看不见罢了。这位传授对李河汉观念的了解是过错的,他的逻辑就是:你替异性恋谈话,你就是倡导异性恋。这是没有情理的。他所辩驳的观念基本就不是李河汉的观念,这不是乱放炮嘛!而且,这人还以“传授”自居,似乎做了传授就代表了正确,显示了其无知与自卑,风格更低一等。而攻打李河汉的人中,大部份人的逻辑都是和这位“医学院的传授”差未几的。

    在辩驳论证中,像这位“医学院的传授”同样思惟的人十分多,他们常常会对他人的观念做出全面的或是过错的了解,得出一个与他人原意不相合乎的论断,而且把这个论断当成他人的观念进行辩驳和攻打。

    这类思惟的过错,就在于从他人的阐述中推不出辩驳者所了解的观念。好比,这位“医学院的传授”,从李河汉的阐述中推出“李河汉倡导异性恋”的论断,这是推不出的,是这位“传授”逻辑思惟才能太差酿成的。

    而根据一些愤青的逻辑,一个中国人,你夸日本好,那你就是汉奸;你夸美国好,你就是“鹦鹉”;你说中国欠好,那你就是卖国贼。毫无疑难,这些结论是有问题的,是没有情理的,夸不夸中国,夸不夸日美,和是否汉奸之间没有甚么必定的分割,这样的条件不克不及推出这样的论断。

    当初常常有人谈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谈美国的劣势,这时候就有人辩驳:“美国不是地狱。”这个辩驳是没有情理的。一集体夸赞美国,其实不能证实这集体以为美国完善,这个推理的条件与论断之间没有偶然性。

    《中国不快乐》一书中有一个观念:“这次金融危机体现了美国社会从上到下的片面腐烂。”这个推论一样是过于简略化,由一次金融危机其实不能得出这个国度片面腐烂的论断。该书把金融危机的原由归纳于美国老黎民“不干活想住大房子”,几乎就是小先生的思惟,简略得好笑。假如不干活就可以住大房子,谁会不肯意呢?毫不是只要美国人会这样想。

    (选自《中国人的思惟危机》
    luzf2004 发表于 2021-5-15 18:44:44

    luzf2004 8#

    2021-5-15 18:44:44

    中国教育外面, 没有专门的逻辑课,  本该传授逻辑的时间, 变为了各种各样的洗脑课程 - “思想道德”  “马列主义” - 加之邪恶的冤仇灌输。

    所以古代的中国成年人, 广泛短少逻辑思惟和逻辑推理才能。  更不足感性。


    不睬性,则容易出暴民。
    flexiblem 发表于 2021-5-15 18:49:06

    flexiblem 9#

    2021-5-15 18:49:06

    咱们在与人的探讨中有时会发现这类景象: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以为你就是这个意思,而后他按照这个过错的了解,对你进行褒贬。显然,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攻打的实际上是一个与你有关的观念。

    =================================================

    我感觉我跟我家老公就最容易犯这个过错。之前我常被他牵着鼻子走,当初我聪明了。我常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你了解错了。
    mjl 发表于 2021-5-15 18:51:15

    mjl 10#

    2021-5-15 18:51:15

    十分赞成, 有些人是很难沟通, 明明大家以为对的, 他说是错的. 思惟和逻辑咱们是比香港,台湾, 日本以及欧洲国度比咱们开展早的国度差得多, 他们比咱们更理智力更懂事理, 能觉得到咱们新的一代就比老一代思惟逻辑提高, 情商也高, 咱们国度还在开展中, 当前一代会比一代好...经济越后进的国度的人思惟越后进, 逻辑就不必说了, 城里的和乡村的, 白领和蓝领比较就可以看出...看看MSL的逻辑吧
    freyayi 发表于 2021-5-15 18:52:49

    freyayi 11#

    2021-5-15 18:52:49

    LZ is a female? Nice. Brilliant if you are under 35.
    63848181 发表于 2021-5-15 18:55:41

    63848181 12#

    2021-5-15 18:55:41


    十分赞成。香港人台湾人的确比咱们更易沟通一些。这个我也发现了。

    sini 发表于 2021-5-15 19:00:07

    sini 13#

    2021-5-15 19:00:07


    你老公这类行动 是很典型的中国逻辑盲的表示。  中国教育的逻辑盲,除了没有逻辑, 更大的特征是不睬性。 -- 这是一切的白色政权的一个特点 :  冤仇教育 的结果。

    当初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思惟形式就是 诡计论, 就是这个后果。


    所以当初的中国成年人, 除了增强逻辑思考才能,能真实的区别是不是对错, 而不是仅仅从利益登程。 还应该多一些品德和良知的自我教育。  这是咱们这一代在先生时代所缺失的。
    michyy 发表于 2021-5-15 19:01:25

    michyy 14#

    2021-5-15 19:01:25

    我感觉这篇文章叫做逻辑缺点不太好。应该是中国人的逻辑特征。
    db7382 发表于 2021-5-15 19:03:53

    db7382 15#

    2021-5-15 19:03:53


    也赞成, 咱们的教育耽搁咱们了, 洗脑教育也耽搁了咱们的正常的思惟...形成得多人思惟狭窄偏激,不焦急 就是时间和见多正常思惟的人就逐步学到了...无奈沟通的人他们不是成心的, 那就是他们的思惟真没方法, 需求时间日月缓缓来..
    fybing815 发表于 2021-5-15 19:08:02

    fybing815 16#

    2021-5-15 19:08:02


    不是想抬高咱们国人, 老说老外好甚么的, 但他们的思惟还要比香港台湾人更理智, 我刚来的时分和老外一个老太太比思惟, 感觉我比她后进好几十年, 咱们说瞎话讲情理, 扬长避短, 缺乏学习...记得一个英国女首相说过, 不要怕中国, 只管他们的经济好了, 但他们的思惟不行....
    warrior0 发表于 2021-5-15 19:15:35

    warrior0 17#

    2021-5-15 19:15:35

    楼上说的逻辑外头的一些概念,主体,客体,瓜葛,都是课本上有的啊,初中,高中,大学都有讲到啊,为啥说是白色,冤仇教育呢?不解??觉得更像是有的人就是思惟咯七八糟,更不比是中国人、本国人的区分。有的老外谈话,能憋死人;有的中国人谈话,也是不成理喻。
    sibada 发表于 2021-5-15 19:17:26

    sibada 18#

    2021-5-15 19:17:26

    这贴我怎么闻到小小的滋味!
    xoco 发表于 2021-5-15 19:18:27

    xoco 19#

    2021-5-15 19:18:27

    LZ文章是本人写的吗,逻辑欠亨啊。。。
    甚么中国理科才学逻辑。。。理工科专门有门课叫数理逻辑,很迷信很粗疏的。。。是得多理工学科的根底,好比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等。。。
    还有,LZ文章里动不动就中国人怎么样怎么样,这在逻辑上叫全称概括,假如没有统计学证据,在逻辑上就叫以偏概全,逻辑三段论里的论据和论证进程都有问题。。。
    zhenblisa 发表于 2021-5-15 19:22:52

    zhenblisa 20#

    2021-5-15 19:22:52


    欠好意思,是转帖,刚刚改过了。。
    第一次转帖。。呵呵


    mm999 发表于 2021-5-15 19:26:30

    mm999 21#

    2021-5-15 19:26:30


    据文章作者说,文科逻辑和理科逻辑是两个概念,我学过数理逻辑,考试还患了100分。呵呵

    不外理科逻辑听所谓听,真的想找这种书来看看。。
    金竹坑 发表于 2021-5-15 19:30:13

    金竹坑 22#

    2021-5-15 19:30:13

    想起一个敌人的敌人圈里发的一句话:“没有了祖国,你甚么也不是。”       这句话实际上是戈培尔的名言,但他的“祖国”和他都一同入了土,敢问当初的德国人仍是不是德国人?德国人还有无祖国?  中国历朝历代均可以称之为祖国历史,之后要是改朝换代了,就不是祖国的将来了?

    典型的逻辑凌乱。本人执政就是祖国,改朝换代就没祖国了。此祖国非彼祖国,偷换概念罢了。
    valerf 发表于 2021-5-15 19:32:48

    valerf 23#

    2021-5-15 19:32:48

    看来我不怎么有逻辑思惟的。读这个文章都感觉蛮吃力的。呵呵。
    xprimer 发表于 2021-5-15 19:34:36

    xprimer 24#

    2021-5-15 19:34:36


    逻辑不是一些哲学名词的堆砌。

    中国的问题不造就逻辑思惟,只是给一些隐约的哲学辞汇。 而后就开始灌输。

    逻辑的造就要先定义修辞,在同一体系内进行思辩, 本人得出论断。
    金竹坑 发表于 2021-5-15 19:37:37

    金竹坑 25#

    2021-5-15 19:37:37

    来,咱们先定义一下上面三个词:

    缺点
    逻辑
    中国人


    ……
    新界一只牛 发表于 2021-5-15 19:39:10

    新界一只牛 26#

    2021-5-15 19:39:10


    中国,本国同样都是教师授课,学得怎么样是互动的进程,我感觉原来的教师真没有灌输概念,澳洲的教师我反而感觉冷淡无谓,我不太赞同这是国内的差别,我不太赞同这是国度的差别带来的后果。虽然这个“后果”我也不太肯定是不是真的存在。
    山鹰 发表于 2021-5-15 19:43:57

    山鹰 27#

    2021-5-15 19:43:57


    这是文明差别
    really 发表于 2021-5-15 19:48:33

    really 28#

    2021-5-15 19:48:33

    大家都来入我教吧

    我早就发现了中国人的逻辑缺欠,所以才成立了“逻辑教”
    dcphilip 发表于 2021-5-15 19:53:26

    dcphilip 29#

    2021-5-15 19:53:26


    你要是建设一个 胡搅蛮缠教 会更火

    他人的话我不care

    冬版这么说。。。好桑心。。。
    tdgg6683 发表于 2021-5-15 19:55:36

    tdgg6683 30#

    2021-5-15 19:55:36

    中国人在一同就是吵架
    63848181 发表于 2021-5-15 19:57:23

    63848181 31#

    2021-5-15 19:57:23


    中国的马列主义哲学课, 中国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这些课程外面 都是灌输。 互动只是授课形式, 最初需求你承受的使他们的观念。  中国教育出来的先生, 在这些问题的了解上都是统一的。  -- 这显然证实了灌输。


    不进行逻辑培训, --  这点我无奈肯定, 由于我没有看到明白的民间书面说法 -- 然而我集体的了解是:  没有感性逻辑思惟的人, 是最容易被灌输的。  而一切的灌输中, 冤仇教育是最容易的。  --  看看土改时分的白色恐惧, 看看延安整风时分的白色恐惧。 在看看当初的穆斯林恐惧份子。

    冤仇教育的一小气式就是: 爱国主义教育。 嘿嘿, 你怎么对待爱国主义。



    yangzi1985 发表于 2021-5-15 20:01:59

    yangzi1985 32#

    2021-5-15 20:01:59

    冤仇教育是甚么货色?教咱们冤仇甚么了?
    新界一只牛 发表于 2021-5-15 20:06:46

    新界一只牛 33#

    2021-5-15 20:06:46


    真不太记得马列和爱国教育了,我是乡村小中央学校出来的,读的武侠言情和花在翻墙上的时间对比多,打了不少游戏,羞愧啊。
    sibada 发表于 2021-5-15 20:10:33

    sibada 34#

    2021-5-15 20:10:33


    不记得马列和爱国教育, 那可是真的太好了。 受的毒害轻啊。  


    全中国的中先生都读武侠言情。 这个不需求羞愧啊。  
    db7382 发表于 2021-5-15 20:12:37

    db7382 35#

    2021-5-15 20:12:37

    中文自身就是一个很不谨严的言语,而一次次被南方异族的侵犯,种族融会使得中文愈来愈不谨严。(反而古文比古代汉语谨严)。

    举个例子,闹,这个万能动词能够用在得多场所。

    你要吃甚么,我帮你闹

    我闹点饺子给你吃吧

    你闹甚么闹,我给你还不行么

    等等。。。部份中国人辞汇的不足反而当成是自豪,所谓日常1000字就可以行走江湖,英文要5000单词都未必达到相反的成果,只能证实大部份中国人在对话中基本不咬言嚼字,加之得多中国人对本人说的货色也不担任任,所以说了也无所谓,大家都不要太叫汁儿了就行-了,就是现今的中国文明。
    snnhqm 发表于 2021-5-15 20:13:48

    snnhqm 36#

    2021-5-15 20:13:48

    哗众取宠,似是而非
    warrior0 发表于 2021-5-15 20:18:07

    warrior0 37#

    2021-5-15 20:18:07

    转的一手逻辑欠亨的逻辑缺点贴。LS说言语问题的,中文短信70字限度足以把事件说清,英文短信140字我经常还要不停缩写才凑和用。没有甚么更好更差的言语,能沟通分明明确的就能了。日常言语和书写言语原本表白形式就纷歧样。书写的更加谨严是正常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论坛元老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74

    帖子10101

    积分2312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