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捕鱼,我曾以为捕上来不管是什么鱼,我全都要,越多越好。
但实际上,一般被捞上船后,大约有20%的鱼会被重新丢入海洋中。
不过对深海鱼类而言,就算放回了海中,它们也很难游走,所以有经验渔民一般会在鱼身上穿个洞,再将它们放回海中。
可能有人不太理解这种魔幻行为,其实这是在给鱼鳔放气,为了让它们能沉下去。
大家都知道,在陆地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会越来越低。所以一个长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如果去了西藏,由于气压变低,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
这是因为当压力突然下降后,气体的溶解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原本溶解在鱼血液中的气体便会咕噜噜地向外冒出,这些析出的气体无处可去,就会跑到原本已经充满气体的鱼鳔中,随着鱼鳔越胀越大,其他内脏器官受到挤压,只能往外钻。
这时候即便将它们再放回海里,由于气压还是很低,鱼鳔依旧会处于膨胀的状态,最后大概率只能浮在海面上晒成小鱼干了。
海鸟:今天加餐
如果不能理解,可以回想一下有没有被护士打针扎错血管的情况....
(鲨鱼:路上捡到小零食)
有鱼我就是不吃,诶,就是玩儿
另一个是利用释放装置,比如配重箱或带有夹钳的钓竿。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般渔船上哪有这些装备,除了科研需要,真要是渔民抓上来,最快最便捷的放生方式还是扎洞。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4330630_Barotrauma_treatment_performance_of_fish_release_devices_and_its_effects_on_fishing_operations
阅读原文*以上内容转载自澎湃-湃客,刘一手美食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