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一生专注研究终成一代国士 袁隆平对于现代人的启发(组图)

[复制链接]

2021-5-22 19:21:27 136 0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中国诗人臧克家为纪念一代文豪鲁迅而写的著名诗句。
162167338760a8c5ab69310.png
此时此刻,对于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句诗用来悼念和赞扬刚刚逝世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可谓十分恰当。
162167315160a8c4bf3c2db.png
袁隆平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初任教师不久后,袁隆平开始做研究。1960年中国全国性饥荒深深刺激了袁隆平,让他深切体会到“民以食为天”的朴素道理。
从这一年开始,他转向研究水稻,立志做出一番事业。
1966年文革爆发,整个中国前所未有地突出政治挂帅,科学研究普遍被践踏,袁隆平一度遭受批斗,被列为“牛鬼蛇神” 的候选人。但即使如此,他依然顽强地坚持研究。
所幸的是,当年他写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获得国家科委的认可和支持,给了他继续研究的空间。
这既是那个极左时代的一个幸运,又有力说明袁隆平不畏外部压力,对于科学研究的专注。

162167318660a8c4e2d7504.png
正是这种异于常人的专注,持久的付出,和自身天赋,让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大获成功。
早在1981年,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袁隆平就已凭借水稻研究,获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以世俗眼光观之,那时的袁隆平已经是功成名就,完全可以享受生活,甚至啃老本。
但袁隆平不是这样的人,或者说他早已脱离低级趣味,不愿躺在功劳簿上。
他继续孜孜以求,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研究,一生坚持做一件对中国和世界重要的事情,最终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卓越成就,大幅提升了水稻产量,有效帮助中国乃至世界化解了最为基本的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
恰如中国著名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所说,“依据科学理论、继承科学传统、努力农田实践、敢于研究创新——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长期认真的工作带来了水稻的增产,也造福了中国和世界。”
中国大陆流行这样的一句话:“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这句话虽被袁隆平谢绝,但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民众对于袁隆平研究贡献的高度认可。
中国文化中常用国士来褒扬世所公认的杰出人物,所谓“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毫不夸张地说,袁隆平正是今天中国公认的国士,他用一生坚持做研究致力于让天下苍生免于饥饿。
这样的人物是超越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光谱和国家的,是卓尔不群的,他身上所散发的专注精神,孜孜以求的研究态度,不怕失败的毅力和坚韧,为黎民谋取福祉的关怀,超出世俗意义成功和低级趣味的精神追求,既是今天世界所稀少的,是难能可贵的,更应该启发和激励世人。


专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进入专题 >>


97bd09165944901841c83e2ae2fc65e9.png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222条评论
综合报道




f8a8f0459f38b01a062c69985611f94b.png



袁隆平长沙逝世,秘书称袁老曾在三亚摔过一跤(组图)

5条评论
九派新闻




924c6824e985df03561c18d6d8eb694c.png



袁隆平逝世,晚年还有两个未圆梦(视频/组图)

5条评论
北京知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论坛元老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6487

帖子16998

积分51588

图文推荐

  • 为啥澳洲利率不太可能再大幅下调了?

    澳洲金融时报:为何澳洲利率不太能够再大幅下调了

  • 悉尼马拉松2025:纪录纷纭被打破

    荷兰多间隔短跑明星哈桑( Sifan Hassan )博得了

  • “主权公民”是甚么人?他们置信甚么?

    极端主义专家称维州警方因涉嫌谋杀两名警官而被通

  • 拉尼娜或会回归,但仍预测气温高于均匀

    世界气候组织WMO说拉尼娜能够会在年底前回归,但

  • 在阿德游行中高举杀警枪手照片的女子被起诉

    周日在阿德莱德游行中高举涉嫌杀警的枪手 Dezi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