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套餐式”办税、“店小二”式服务,汕头营商环境改革护航区域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2022-1-4 21:02:17 39 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税务人员主动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服务和技术支持,5224万元的留抵退税款仅用半天就到账了,极大地缓解了公司资金周转的压力!” 税务部门的“极速退税”服务得到了广东汕湛高速公路东段发展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志刚的称赞。
    汕湛高速公路启动建设以来,汕头市税务部门持续对该企业提供针对性的税收政策辅导,先后三次为其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9亿元,切实盘活了企业资金流,为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兴业的“土壤”,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汕头市一系列的税务创新服务背后是其制度创新的缩影。
    自2018年起,汕头市被确定为建设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实验区,也被确定为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五个试点单位之一,明确汕头“加强跨区域合作”的试点工作定位。汕头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全市“一把手”工程,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持续提升汕头发展“硬”实力,全市营商环境实现“革命性再造”,政务服务“大提升”,营商环境“大改善”。
    “套餐式”办税服务“汕头模式”
    开办企业是营商环境评价当中一项重要指标。
    在汕头,新办企业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完登记手续之后,可以选择通过电子税务局线上申请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将纳税人资格类型认定、发票领用等10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全程网上办。
    “本来以为办理流程会很复杂,没想到在网上提交申请后,当天上午就办结所有涉税业务,实实在在为我们新办企业节省了成本。”汕头市超臻科技企业财务人员说道。在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的帮助下,这家公司顺利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自2018年推行以来,汕头市税务局累计为超过两万户次的新办纳税人提供线上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资料齐全的纳税人可实现即办即结。截至目前,汕头市已推行244 项办税费事项“全程网上办”,网上申报率、发票业务网上办理率均超过99%。
    2020年以来,汕头市税务局为进一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挥留抵退税政策效用,应用“i惠退”打通办理全流程,也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网上申请实现“非接触式”退税,全面加速打造留抵退税“快车道”。2021年,汕头市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至退税到账平均用时比2020年再提速75%。
    “审批速度太快了,下午2点才递交的申请,3点就通知我审批通过了,当天退税款及时到账,退税的审批效率实在太高了!” 广东万顺金辉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在留抵退税审批通过之后感叹道。
    在汕头华侨试验区,一系列税收管理服务措施为华侨试验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注入动能,充分发挥保企业稳就业的作用。
    如聚焦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试点推行“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税费服务”,构建起意见常态收集、税企共同成长、信用联合共建、问题快速解决的税费服务新机制,推动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靠制度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为打造了“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等众多知名动漫IP的国际知名的动漫文化产业公司,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感受到汕头税务服务的便利。
    据介绍,汕头市税务局在奥飞娱乐开展了大企业税收遵从合作系统(简称TCCS)试点工作,帮助企业扫描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报表数据,梳理企业日常涉税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TCCS实施后,系统会帮助我们筛选出有关的税务风险点,让我们能够事前掌握,有效避免漏报、错报,相当于给企业加了一道‘安全门’。”奥飞娱乐财务负责人说道。
    疫情以来,汕头市税务局建立税收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快速定位并主动提醒适用企业享受优惠,引导纳税人主动“向A级靠拢”,为93户大企业提供年度纳税信用等级预评预警服务,帮助6户大企业修复扣分项目调整纳税信用评级。
    “重点项目建设周期长、风险大、任务重,汕头税务部门推出的大企业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我们提供宣传辅导、政策落实、便捷办理、风险防范的一体化税收服务,有力助推全产业链海上风电项目在汕头加速落地。”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姚海滨表示。
    姚海滨提到的一体化税收服务,仅是汕头制度创新服务的内容之一。
    汕头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有开办企业服务专厅,可实现开办企业“一窗受理、一窗领取”1天内办结,全流程免费。同时,汕头还推进主题式“证照联办”改革,实行7×24小时、365天不打烊的“智能审批+自助出照”审批模式。
    在受访企业看来,政府部门越来越像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近年来,汕头大力营造周到热情有效率的政务环境,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能上网的上网、能秒批的秒批”原则,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更加顺畅、更加舒心。
    截至目前,汕头重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一窗受理”,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权责清单规范化管理,推出“秒批”事项清单,推动更多事项实现减时间、减跑动、即办。汕头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7%,98%以上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80%以上的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
    “小鱼丸”背后的区域产业“发展经”
    “达濠鱼丸”是汕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小小的鱼丸带动了当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它的申报过程体现出汕头营商环境优化的系统工作。
    2016年开始,在汕头市濠江区市场监管局牵头下,汕头市成立达濠鱼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启动申报“达濠鱼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筹备工作。2018年3月,“达濠鱼丸”成功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汕头通过“达濠鱼丸”实践了品牌链条互动发展模式,也提供了国内相关产业链做强做大做优的可参考可复制版本。
    申报办公室组织技术机构和汕头市濠江区鱼丸与餐饮协会,研究制定“达濠鱼丸”团体标准,打造“达濠鱼丸”登陆电商平台,进一步整合“达濠鱼丸”产业资源,大力培育“达濠鱼丸”龙头品牌企业。
    2019年,汕头市濠江区发布《地理标志产品 达濠鱼丸》《达濠鱼丸加工技术规范》《墨鱼蛋粿(墨斗卵粿)加工技术规范》《风味熟鱼(鱼饭)加工技术规范》四项团体标准,建立配套的标准体系和技术文件,使“达濠鱼丸”的生产日趋规范化、标准化。
    一方面,“达濠鱼丸”链接上游的种植业、养殖业,实现养殖、种植与鱼丸加工业的叠加效应,带动了渔业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带动下游旅游、餐饮、服务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
    在“达濠鱼丸”的辐射下,集肉制品、鱼糜制品等速冻食品加工研制、冷链物流于一体的“李老二”食品产业园正式投产,2021年1-11月产值1.5亿元。2020年,“达濠鱼丸”美食节吸引游客27.2万人次,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
    这只是汕头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缩影。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汕头保护中心开展远程线上验收,未来汕头将立足保护中心,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着眼点,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推进知识产权综合运用。
    此外,汕头海关深化海关业务改革,自主开发“汕头海关整体通关时间监控”项目,通过实时监控提高通关效率。2021年1-11月,汕头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7.28、0.56小时,分列全国第5、第8。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编辑:李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

    帖子35

    积分161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