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badsfjp03d.jpg
前几天,一个关于教育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硕士妈妈吐槽孩子是学渣#
imaq1smi2p2.jpg
出生于985双硕士家庭,在超过本一率超过70%的学校就读,但孩子别说考一本了,上个三本都勉强……
这不禁让这位学霸妈妈纳闷:明明父母的智商都不差,学校教育资源优异,家里学习氛围也不错,怎么孩子就成了个学渣呢?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按理说,学霸的孩子也大概率能成为学霸。
热搜里的妈妈显然也是这么以为的,她和老公双双毕业于985大学,拥有硕士学位。
可以说,这样的学历无论放哪里,都绝对高于平均值了。
然而,他们的孩子却似乎完美地避开了学霸基因,虽然在本一率70%的北京东城区上学,却出现了厌学情绪,成绩惨得令人发愁,三本都不一定考得上,能混个高中毕业就不错了。
而且不光成绩不好,这个熊孩子还是个“杠精”,没少和家长作对,气得她老公犯了两次心梗,速效救心丸都得放在床头柜上时刻备好。
面对这样的孩子,这位985硕士妈妈已经彻底对智商遗传没了脾气:
“没办法,你只能去接受。”
5x5t2zgom3h.jpg
不过,别说985硕士,就算是清华北大教授,也感觉自己的遗传基因玄乎的很。
北大副教授丁延庆虽然出生于农村,但自小聪颖好学,6岁的时候就能把新华字典背下来,有一定的过目不忘的能力,之后又在北京大学读完了本科和硕士,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丁教授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夫妻双双都是高材生。
但让丁教授难以想象的是,他们的女儿甚至连课堂进度都跟不上,有各种问题,让他焦虑到睡不着觉。
每次辅导女儿做作业,丁教授都会生一肚子气,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简单的题目,女儿偏偏弄不懂。
这样的生活被丁延庆教授总结为:
“不辅导作业父慈女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2ob1h4dsnpg.jpg
而且,这还不是个别现象。
在网上随便一搜,这种「两个学霸父母,生出来一个学渣」的家庭,比比皆是。
luctmaxz3n5.jpg
看多了「两个学霸父母,生出来一个学渣」的情况,我们难免会疑惑——
“龙生龙,凤生凤”这句俗话,真的靠谱吗?
答案是:既靠谱也不靠谱。
学术杂志PLOS One曾经刊登过一篇遗传学论文,一项研究分析了11000个16岁儿童(包括一胞胎、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的考试成绩,最终发现在影响孩子智商的因素中,遗传占58%。
按照这种说法,在决定孩子智商的因素中,基因比成长环境的影响力更大。
然而,遗传学还有一个概念,叫“回归平庸”。
1886年,英国遗传学家Francis Galton(达尔文的表哥)研究了近千个孩子和他们父母的身高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父母平均身高高于人群平均值的时候,他们孩子的身高会比父母低一点,而父母平均身高低于人群平均值的时候,他们孩子的身高会比父母高一点。也就是说,下一代的身高会向均值“回归”。
Galton将之称为,“回归平庸”现象。
如果把“回归平庸”现象放在智商基因遗传上,就是“两代人的各方面数值最终都会回到一个平均智力上,父母智商高,那么为了回到平均值,孩子的智商一般不会太高。”
这种规律使得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处于平均值附近,智商极高和智商极低的人都很少。最终,人类的智商呈现正态分布。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娃智商和自己差太远,那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你的智商太高了……
有这么一张被盘到包浆的图,或许会更加形象
5jyjaviry0o.jpg
抛开数据分析,在实际育娃过程中,精英家长们感到更加心累,其实更多是因为倾向于用精英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
家长们抱着“青出于蓝胜于蓝” “至少要达到父母的高度吧” “不能比父母差吧”的想法,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期待。
自己小时候次次考试都年级前十,那么自己的娃起码不也得班级前十?
自己小时候做题一做题就对,自己的娃怎么能学了三遍还不明白?
自己一路名校毕业,985硕士+博士,自己的娃好歹也得上个211吧?
一旦看到娃的成绩不如人意,再联想到自己曾经傲人的成绩,怎么可能不着急上火?
说白了,就是「承认娃平庸,比承认自己平庸还难」。
但在这样的期待下,孩子早已无形中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专门研究学生心理的北大教授徐凯文,曾针对有自杀危机的学生做过一次小调查。
从调查结果分布来看,自杀学生父母职业分布中,教师、医护、公务员位列前三。
adaqss4kqqb.jpg
也就是,那群对孩子抱有高期待的精英家长群体。
而且,面对父母的种种期待的孩子们,即使如愿考进了顶尖学校,也不一定快乐。
曾经在北大读书的脱口秀演员李雪琴,回想起自己的北大时光,说到:“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郁症的人可多了呢。”
在精英父母的期待下,孩子们总会以为小时候拼命学习,在激烈的竞争中考过同龄人,考进好学校,长大后就能顺利找到一份令人钦羡的好工作,最终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说到底,这样的教育已经被带上了极强的目的性。
高期待教育下的孩子们,下意识地认为学习不过是一种功利性行为,习惯性地为自己就是比其他人优秀。
然而,当他们进入了大学或者社会,看到了另外一群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甚至发现自己曾经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之后,往往备受打击。
因为无法面对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也难以意识到自己曾经无论如何名列前茅,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高学历的抑郁症患者,以及惊心动魄的学生自杀数据。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的一席话,或许适合所有从高期待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
“作为一个复旦学生,你将来的人生道路是艰难的。就是在你未来的生活里面,像考进复旦这些学生,起码95%永远达不到你在高考里取得的优越性,就是你再想在今后的生活里面,干得比90%的人还要好,那是很难很难,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这样。”
2ve5njmd3jc.jpg
人生不是一场提前编写好通关攻略的游戏,不可能靠着“考了多少分”或者“被好学校录取”就变成easy模式,要时时打怪升级,更要时时强化自己的承受能力。
况且,山外青山人外人,学会承认比自己优秀的存在,同时理性衡量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这段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要昨天比今天好,这一个阶段比上一个阶段有所进步,就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相信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会抵达胜利的彼岸。
同时,去多角度、多维度地探索这段旅程,多样化地定义一个人的成功吧!也许从前在学校里,考一个高分就证明你很优秀,但是随着年龄渐长,逐步进入社会,你需要面对更多的选择,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么评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也就发生了改变。
你可以追求健康,也可以拥抱亲情,可以选择升职加薪,也可以选择沉入基层,服务社会。
无论是哪种,只要能带给你活着的充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就好。
正如越来越多的家长领悟到的:
“尽管孩子这么厌学,也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