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福建世遗招牌:精妙独特的土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精彩绝伦的艺术

    [复制链接]

    2022-1-13 15:13:15 42 0

    中国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包含38项文化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4项自然遗产。福建总共占有5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武夷山,自然遗产有泰宁丹霞,文化遗产最多,包括土楼、鼓浪屿和泉州史迹。这里边我最熟悉的便是土楼。


    福建土楼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当然了,要知道福建土楼的数量那可是数以万计的,所以自然无法一一列入,最终入选的只有46座,即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因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缘故,这些藏在山林中的土楼才慢慢地被人们所熟知,也有过一段热烈的探索期。
    土楼的形制,可以说不仅在国内,就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个很有名的古早段子,说美国的卫星从空中拍到了土楼,有圆有方地一大片连在一起,因为没见过所以还煞有其事地误认为这是中国的导弹发射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段子看看就好,不过土楼确实担得起与众不同这个形容。它和一般的古建筑不一样,从外表看平平无奇,既没有层层精巧的屋檐,也没有华丽的装饰与色彩,但那硕大的体型一矗在那里,就给人一种奇妙的安全感——毕竟安全感可是当初建造它们的人的首要要求。
    设计者是汉族的分支群族——客家族,他们在唐宋时辗转南迁来到福建,因为是外来客,大家自然要凝聚宗族力量,聚族而居。加上此地常有流寇骚扰,因而客家先祖因地制宜,建造了这种坚固且防御性强的建筑。
    福建多山,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平地,依托自然环境,建造了适合群居的大型民居,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土楼以木构梁柱为框架,就地取材,用当地的夯土材料围合而成,造型多样,以圆形、方形居多。说起来,中国人讲究内敛之势,向来喜欢围合之物,这种思想竟然也在这些建筑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从高处俯瞰,它就像一口巨大的灰锅,气势恢宏,内部结构井然有序。


    土楼的妙处不仅在于自保能力强,里面也是大有乾坤,3-4层的巨大空间可以容纳上百户人家,人数在几百人到千人不等,通风采光都属良好,空间很大,可以储藏粮食、开水井。可以说是大门一关,世界与我无关。
    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模式,土楼数量很多,典型代表也不少,比如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南靖田螺坑土楼群,这是一个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组成的土楼群,人送外号“四菜一汤”。


    其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边的圆形和昌楼都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其余三座分别是振昌楼、瑞云楼和文昌楼。五座土楼相互拥簇,依山势错落布局,从高处俯瞰,精妙的构造和独特的造型属实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别看土楼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价值,好像需要隔绝保护起来一样,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里面住着当地人。居民们坚守着自古传承的家园,也承袭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他们在这里落叶生根,让人间热烈的烟火气缭绕其中,让这些生在山野的坚固建筑也多了一丝人情味,不知有多少聚散悲欢在此间上演。


    土楼常常让我想到一个词:围城。从外型上来说,它确实如字面意思,而从某种意义上,它也如小说里的围城一样,处于一个悄然而至的生存困境。
    土楼千千万万,那些受到重视的、打上了“世遗”旗号的自然被完好保存、开发宣传,而那些残败破落的,甚至于位置偏僻而交通不易到达的,因为鲜有游客光顾,加上现代化的冲击——新建筑拔地而起而隐隐受到命运的挑战。


    这大抵是许多老建筑都会遇到的真实境遇,人一走出去,空荡荡的房屋便愈显沧桑感,热闹的地方开发了商机,有游客匆匆而来,带起了不少生机。而更多的则依然沉寂山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以至渐渐人去楼空,明珠蒙尘。
    其实这数量众多而关注微小的情况,是很适合那些探索者的,现在景观都喜欢宣传“小众”,这刚好和土楼的状况契合,这里还未被充分认识的土楼实在太多了,除了那46座世遗土楼外,必然还有其它独具特色的存在。


    虽然当初的繁盛期已然不存,但作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世界瞩目的建筑艺术与文化遗存,土楼自然是要继续保护开发的。其实,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绝伦的艺术,值得人们向它投入更多的目光,让它活起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5

    帖子44

    积分211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