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老照片:1984年的成都,一个法国摄影记者镜头下老蓉城的闲适生活

[复制链接]

2022-1-14 21:01:48 69 0

古·勒·盖莱克,一个出生于1941年法国摄影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勒·盖莱克曾经多次来华进行新闻采编,他拍摄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古·勒·盖莱克善于同被拍摄者沟通,因此他对摄影瞬间和构图的把握颇为人称道。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古·勒·盖莱克拍摄于1984年的一组成都的老照片,让我们跟随这份法国人的镜头,去重温一下昔日的成都那些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
1984年的成都宽窄巷子,一条狗狗正在眺望着街巷的尽头处,也许是正在等待它的主人回家。宽窄巷子位于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条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如今的宽巷子被打造成了一个重现老成都“闲”生活的古朴小巷。

1984年的成都街景,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母亲,背上背着自己的宝宝,正在匆忙地赶路。

1984年的成都,一家小餐馆正在就餐的食客。餐馆里悬挂着一个个的小木牌,是菜品的价格,那时候的物价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1984年的成都,挤公交的人们,相信那时很多的上班族都应该经历过吧。

1984年的成都,一户人家正在狭窄的院子里吃饭。那个年代的人们虽然生活普遍都不富裕,居住条件也不好,但是家庭氛围温馨和谐,让人不禁心生怀念。

1984年的成都,宽窄巷子里的弹花匠。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传统手工艺之一,目的是让棉花更加松软,适合使用。这门手艺历史悠久,以前有不少乡下人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

1984年的成都,一家商场内卖家电的柜台。那个年代,录音机、电视机是奢侈品,是很多家庭的梦想,当年的主流电器主要是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购买这些电器不仅需要钱,还要凭票购买。

1984年的成都,百花潭公园附近的鸟市,百花潭公园位于通惠门外,西郊河由北而南,浣花溪从西向东,两水在青羊宫东北角处汇合,水势急湍,形成一个波翻涡漩白色水花的深潭,即今日百花潭。百花潭公园附近的这个鸟市一度红火,前几年才搬迁到了别处。

1984年的成都,春熙路上的一家餐馆,餐馆的菜品名用小木牌协商挂在墙上,很有特色,来就餐的人很多,可以看到生意很兴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

帖子34

积分163

图文推荐

  •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

  • 全科医生正告花粉症时节正在好转

    全国各地的全科医生正告春季的开端标记着花粉症时

  •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

  •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承受暂时加薪3%的前提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投票承受政府提出的暂时加薪3%以

  • 新纳粹份子如何利用“普通父母”的掩护在反

    星期天,新纳粹份子在反移民集会开端前大约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