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985教授手把手教学:论文文献综述如何写,才能省事高逼格?

    [复制链接]

    2022-1-15 18:06:44 53 0



    以下内容由其本人口述,袁老师整理而来前情提要:某985大学刘教授系本人的好友,本人经常向刘老教授请教,而老教授即将退休,他也痛快地将写论文的捷径一一倾囊相授。 本着普渡众生、帮助广大莘莘学子、助人为乐的初心,征得刘老教授的同意之后,本人就在公众号、自媒体平台发布了《985大学老教授秘传弟子的写论文捷径、技巧(系列)》软文。 下面是系列3——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文献综述的撰写要在最后一段总结出一二三点现今研究进展到什么样的地步了。都有哪些主流的学术观点,或者是代表性的学术观点。
    应当点明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缺陷。以便于显示出自己的这篇论文它的创新之处。
    在学术版图上的位置,在列举出所有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之后。应写出300到500字的述评总结一下当前国内外都研究到哪一步了。
    可先说国外,后说国内,还有哪些缺角、缺腿的地方值得我们在研究的。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了咱们自己这一篇论文的研究框架。
    点名咱们这一篇论文的学术版图上的位置是填补了某一项空白,还是推翻了前人大咖的研究,或是对前人们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这样一来,主编和审稿专家保准会眼前一亮。
    比如:
    “由文献回顾可发现,国内外在城乡数字鸿沟(包括成因、对策)以及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效应方面研究较多。
    而在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大小和阻尼系数测度方面研究较少。可以说,以往研究仍停留在阻尼效应外在表现形式这样的表层研究阶段,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
    就现有研究来讲:
    (1)虽然学者们从经济、社会、人口城市化三个层面对阻尼效应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他们并没有将这三个层面结合起来系统地加以考察。
    他们仅仅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且大都是定性描述而没有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这往往造成认识肤浅且不全面的问题。
    (2)学者们几乎没有研究过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大小和阻尼系数的测度问题,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资源约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大小和阻尼系数测度。他们大都是借鉴Romer阻尼理论来进行研究。
    其中,在阻尼大小测度方面主要是将经济增长速度变量替换为城市化速度变量以构建阻尼大小测度模型。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估计相应参数,这与阻尼大小的非线性特性并不相符。
    在阻尼系数测度方面以往文献都用参数估计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事先设定各变量间的关系函数。
    这对于阻尼这样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来说十分困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设定误差,导致阻尼系数测度结果难以贴近现实。
    鉴于此,本文首先以经济、社会、人口城市化三个层面为主线,全面分析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效应的表现和形成过程,并通过实证检验进行深入探讨”。
    在具体撰写文献综述时,可以快速地只看摘要,摘要中的研究目的、意义可以不看,但是结果、结论、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写到自己论文的研究综述里面。
    我在这里传授给博士生、硕士生们的捷径和技巧,就是为了节约大伙们的大量宝贵时间、精力。
    所以,我们写自己的文献综述的时候,不仅可以复述别人文章中的文献综述,吃别人嚼过的馍,也可以把一些含金量高的文献大概扫一眼摘要,吸收他们的营养和他们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将这些营养成分写入自己的论文的文献综述之中用以丰富和佐证自己的研究观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2

    帖子42

    积分18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