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新年前后,几则关于中国空间技术的报道引发外界关注。
其中在2022年1月底,有美国媒体披露称,根据一家商业空间检测公司的分析,中国的SJ-21卫星“正在发挥太空拖船的作用”,将一颗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从拥挤的地球同步轨道拖离,送入“墓地轨道”。
报道指,中国SJ-21卫星于1月22日围绕并接近一颗失效的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在执行“近距离操作”后,“大机动”将失效卫星拖离地球同步轨道。而在完成上述操作后,SJ-21与北斗卫星分离,重新回到其近地轨道。
SJ-21卫星即实践二十一号卫星,据中国官方信息,该卫星于2021年10月24日发射,是“实践”号科学试验卫星系列的最新成员。
相关的公开资料显示,实践二十一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碎片减缓技术的实验验证,也被一些报道称为“太空清道夫”,具有捕捉太空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有文章指,本世纪以来,世界上主要航天国家发射的多个试验航天器都涉及减少太空碎片相关技术——太空目标的捕捉或非合作对象的对接,中美两国在在这一领域均有可观进展。
2020年2月,美国的MEV卫星与一颗已经退役的通信卫星成功对接,令后者的轨道转移,两年后的2022年初,中国的实践卫星同样实现了这一目标。
而相较于MEV与可控卫星的对接,此次中国的实践卫星转移的是失效卫星,也就是“非合作对象”的对接,被广泛认为在难度上比美国更胜一筹。
中国的空间技术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新华社)
除去“太空清道夫”,中国的另一空间技术优势也正让华盛顿陷入“焦虑”。
据报道,美国防部在2月3日与超过12家国防承包商举行了一场线上会议,由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和主管研究与工程的副部长徐若冰支持,美国防部长也才加了会议。该会议要求各承包商加快发展高超声速武器,不要害怕失败,要力求在于中国的高超声速竞争中取得优势。
报道称,美国的军工巨头们在会上详细阐述了一系列现存的问题,包括供应链约束、收购障碍、预算不稳定和使用测试设施的问题,宣称如果没有合适的测试设施,美国国防部将难以真正采用“经常测试、快速失败和学习”的开发方法。
此类由美国国防部长与行业高管之间的会议非常罕见,凸显出五角大楼对于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紧迫需求,而其所谓“快速失败”的开发方法也显示出,目前美国似乎在这一技术领域仍未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只能通过快速试错寻求突破。
近年来美国的高超声速研究屡遭挫折,其中美国空军的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已经连续三次测试失败,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试验也已半途而废。
中国则自2014年以来在高超声速飞行试验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高超声速技术的几个具体领域如临近空间助推滑翔飞行器、临近空间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小型跨大气层空间机动飞行器、弹道导弹等方面,均有亮眼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