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上海疫情吃劲的关头,我得了阑尾炎,要手术……

    [复制链接]

    2022-3-20 18:09:02 35 0

    新一轮疫情袭来,上海进入抗疫吃劲关头。
    网络上有封控小区反映特殊时期紧急就医有困难。3月18日上午10时,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针对封控小区居民医疗健康的服务需求,目前已按照总体防控要求制定了预案。
    如果急诊患者比如阑尾炎发作等要叫救护车的,可第一时间联系封控小区居委,拨打“120”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诊疗结束之后由封控小区或者街道安排车辆回到原址。
    疫情期间紧急就医体验到底如何?我们联系到一位恰好在疫情期间突发阑尾炎手术的上海市民——32岁的张玮,她是某外资企业白领。以下是她的讲述。
    手术是逃不掉了
    如果没有这场手术,我可是魔都此次疫情的“决赛圈选手”。毕竟直至3月14日,我都没有经历过任何封闭管控。
    我们公司是从3月8日开始居家办公的。我们周边很多企业都陆续要求员工居家办公了。
    快乐的日子在3月14日早上起了变化。上午一直觉得肚子疼,但因为前一天晚上刚刚美餐一顿烧烤,我以为是肠胃炎,没太在意。
    14日下午,腹痛愈发严重,老公陪着我一起去了家附近的同仁医院。本以为是肠胃炎,我们啥也没准备,拿着医保卡就出门了。
    同仁医院是仙霞路这一片唯一的三甲医院,一向人非常多,今天也不例外。虽然人多,但大家戴着口罩,依次排队,秩序很好。之前没有这么紧张时,刷一下医保卡就能进门了。但现在,除了刷卡,还得看行程卡,再扫一下医院的一个小程序,另外有一张需要手写的纸质承诺书。进门之前的步骤多了许多。
    挂上急诊后,虽然排除了肠胃炎,但因为小腹疼痛,差一点又去挂了妇科,最后才转到外科。医生摸了摸肚子,判断是阑尾炎,必须立即手术。不过,为了进一步确诊,我还需要做个CT。
    “如果CT人多,就先去做核酸。”医生叮嘱我。疫情期间,患者和家属必须要做核酸才能手术,但因为情况特殊,我们的核酸结果出得比较快,差不多两个小时就拿到了报告。
    我在医院里吊着盐水等手术,老公负责回家收拾点住院的日用品。我去医院的时候,上海正在开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14日当天,上海新增了三位数的无症状感染者。
    他走之前,我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万一被隔离呢”,赶紧叮嘱他一句:“你把自己的电脑和要用的东西也带上。”
    我实在疼得直不起腰,坐在轮椅上,只想赶紧了结体内的疼痛源。急诊输液室里坐了三分之二的人,气氛平静,没有太多人说话。
    输液了一阵之后,我的疼痛有了明显的好转。我开始担心疫情期间做手术的风险,想着现在反正已经不疼了,要不过一阵等疫情好转了再来做手术?
    在手机里问了一圈家人朋友,自己也上网搜索了一番。得到的答复大都是“阑尾炎不能耽搁”。看来手术是逃不掉了。
    医院封控
    一切准备就绪时,差不多已经是晚上八九点。我收到了当晚手术的通知,但轮到我做手术之前还有两台手术。
    将近0点,我终于被推进手术室。这是当晚的最后一台手术了。
    术前准备时,我平静地躺上了手术台。医生和护士们手里边忙着准备边交流。这两天的工作,由于疫情的缘故,有些医院临时封控,有病人转诊过来,这两天手术数量明显增多。
    “刚刚医院的发热门诊好像有异常。”
    “那个谁,我们同一个科室的,听说是密接,刚刚被召回了。”
    隐约听到这么两句,手术期间不需要戴口罩的我,一下紧张了起来。如果你们是密接,我肯定是次密接。我本来只是个阑尾炎手术,现在岂不是要隔离了?
    没来得及细想,我就被打了麻药,进入了全麻的手术状态。
    之前生孩子的时候是剖腹产,我在医院待了3天也就回家了。这场的阑尾炎手术,我估摸着也就是个微创手术,不至于到生孩子的阵仗。晚上手术,第二天应该就能出院了。
    显然,我低估了阑尾炎手术的复杂和疼痛程度。
    15日凌晨2点,从手术室推出来的时候,我感觉比生孩子疼多了。阑尾炎手术需要插入喉管向腹部充气,以撑开腹腔。所以,手术之后,除了刀口疼,五脏六腑也感到绞痛,肋骨也痛。
    外科病房没有床位,我暂时被安排住进了神经内科的病房。同仁医院病人本来就多,加上近期疫情又起,有一些其他医院转院过来的病人。床位紧张,急诊病人有很多都睡在走廊上。
    因为手术之后一直很疼,我夜里基本没怎么睡熟。小眯一会儿后,我摸出手机看,同仁医院的公众号上弹出了“今日停诊”的通知。心里“咯噔”一下,看来昨晚手术台上听到的信息被证实了。
    5点,护士来量血压,随口说了一句,“医院开始48小时的封闭管控。”我本来想第二天就出院的希望顿时破灭。不过,没料到阑尾炎手术这么疼,就算不封控我也走不了。
    9点,医生查完房。有护士进来正式通知医院封闭的消息,并且要求大家提前准备好做核酸的二维码。病房里有个从别的病房临时转来的大爷,不太会操作手机,护士耐心地进行了讲解。
    隔壁床位的神经内科病友,是个年轻的姑娘,她本来是计划15日出院的,不得不继续住下了。好在48小时的隔离还能接受,姑娘平静地拿出电脑开始打字。
    我在医院的这两天,也一直在手机上回复微信、邮件,参加线上会议。老公拿出了我极具先见之明让他带上的电脑,远程工作。疫情这两年,大家都习惯了线上工作的状态。
    我本来想着,做完手术没什么大问题,来陪护的老公可以先回去,但开始隔离后,陪护人员一旦出去,是不能再返回的。所以他也在医院住下了。医院对陪护人员管饭,还是免费的。
    我妈本来要来医院看我,还没等她来,她住的小区也开始封闭了。而且,疫情间本来就不允许探视,只能有一位陪护家属。
    业主群里得知小区封控
    16日,我还是觉得疼,所以决定在医院继续待着。
    当天一早,我就在小区业主群里得知小区开始封控了。而且不仅是我们小区,是整个程家桥镇片区都开始了封控。
    多少还有点意外,长宁区之前相对没有那么紧张,但好像16日开始,上海的疫情查筛范围更广了。身边没有被隔离的“决赛圈选手”越来越少。手机里不时有人传来小区被封的消息。
    我家里有阿姨照顾孩子,物资也早就囤好。小区封控虽然有点意外,倒也没有太担心。阿姨和宝宝本来也就不太出门,活动范围就在小区里,生活上没有什么影响。
    我自己是做采购的,每天都能接触到海外物流的信息,这段时间物流消息天天有变化。我担心后续配送问题,所以家里一直陆续有囤米、油、菜,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给阿姨打了电话之后,我得知现在外卖还可以送上门,买的菜去小区门口拿就行。这两天住院早起的一大好处是,我5点醒来第一件事就给家里抢点菜。
    伴随着封控,这两天医院的防疫气氛也紧张了起来。
    每天有人来病房打扫消杀。大家做了核酸才做的手术,在病房里闷着难受一般不戴口罩。但只要踏出病房一步,走廊上就会有人提醒“戴好口罩”。
    核酸当然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我在14日手术前,15日中午,16日一早,分别都做了一次检测。
    48小时很快过去,17日凌晨5点,同仁医院准时解封了。
    我还是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最先看到了解封的消息。当天,医院基本恢复了正常。被滞留加班两天的护士,虽然辛苦但都很乐观,还能说说笑笑。
    听说外科病房空出了床位,我赶紧搬了过去。走之前,隔壁床被耽误出院的姑娘还没出院,依然很淡定。听护士说,解封当天出院是要取号才能走的,大概是为了保证有序解封吧。
    隔离两天之后,我又见到了带着学生来查房的医生。
    我手术之后一直插着一根导管,把体内多余的液体排出。由于排出的液体比较多,医生又让我做了趟B超检查。路上,听推我去做检查的护工闲聊,说是这两天经常就有工友突然不见,被隔离在家了。
    万幸,B超结果显示没什么问题,积液属于正常现象。我终于拔了导管,开始复苏。不得不说,拔了导管我整个人都精神了。
    出院
    医院封闭两天,积压一堆事情,医生没有太多时间跟我交流,确认没什么问题,给我写了出院小结。
    得知18日就可以出院,我赶紧给自己敷了面膜,庆祝一下。晚上和孩子视频,今天阿姨又带她去做核酸了,小朋友很配合。虽然刚上幼儿园小班,但她对核酸这件事已经适应习惯。
    第二天一早我经过医院住院部的大门,看到医院提供了不少给患者打车用的机器,立刻和老公感慨了一下互联网太重要了。
    之前来同仁医院就觉得现在看病就医的数字化程度非常高,现在上海很多家医院都推出了线上互联网就诊。医院专家线上坐诊,非闭环医院实时接力,病人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配药。
    终于回到小区门口,小区门口还拉着警戒线。小区保安看我往里走,提醒我“目前还处于封控状态,进去就不能出来了。”
    其实算时间的话,16日一早封闭的小区,18日6点也该解封了。门口站着不少人,盼着解封出门。
    不过,差不多到中午时,小区就正式解封了,我也终于不疼了。这段不平常的就医之旅,总算告一段落。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李楚悦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飞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1

    帖子46

    积分21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