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法医传承两千年的秘密,藏在这部综艺里
悬疑推理题材,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沉寂了近二十年的悬疑向作品,在这两年“卷土重来”。
人们在“后真相时代”,重新爱上悬疑向题材,本质上或许是像作家止庵所说:“它能够使我们建立这么一点信心,给我们这么一个信念: 坏人他虽然很牛,但将来他也有被抓的那一天。”
但编剧的人生经验总有边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会枯竭。与其取材于真实事件,不如直接就拍真实事件。不必刻意寻求冲突和戏剧情节,真实生活已经足够精彩。
芒果TV播出的《初入职场的我们》进行到第二季,这一次,节目组将镜头对准鲜少有人关注的“尸语者”——法医。《职场2》中的新人法医用一把解剖刀,尽可能抵达和还原真相。
e3qb0dmdyr2.jpg
实习生在模拟案件考核中。
在看完刚刚上线的第一集后,我意识到,这档综艺的“反常规”远不止于题材。
久违了,
闻不到“精英味儿”的职场综艺
我们熟悉的职场综艺,总是聚焦光鲜的行业,应聘者衣着靓丽,学历内卷。时刻提心吊胆担心自己是被淘汰的那个。
而在《职场2》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另类但日常的职场。
1xizvkrpm3j.jpg
法医并非外界想象中单打独斗的神探角色。/《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
在第二轮面试中,导师刘良要求他们两两合作完成无名尸体的身份和死因确认。
参加面试的竞争者中,有来自法医“老六所”的研究生学霸,也有非科班出身,但在殡仪馆近距离观摩过几百台解剖的入殓师。不拘一格降人才,学历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考核中,学霸屈轶龄为团队提供专业知识支持,“扫地僧”向琴琴凭借经验发现了科班学生忽略的盲点,刑警学院的徐梓童则用刑警思维还原尸体被拖动的手法和过程。当队友判断失误,搭档会迅速小声地提醒和纠正。
hdlg5fyopd4.jpg
既有竞争也有互助。/ 《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
每个人都在考核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来辅助队友,我们久违地在这场面试中,找到了热血漫画中“主角团”的感觉。尽管大家各有所长,经历、性格也不同,但他们都因为共同的目标被紧密地连接了起来,有时我们甚至会忘了他们身上还有竞争关系。“主角团”中,没有人是配角,每一个人都是追求真理的主角。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面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战明白“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意义——法医的每一个判断,都牵扯到背后的数个家庭,也事关司法的公平正义。
在学生面临淘汰时,刘良也展现出了为人师的感性一面。他不愿伤害到青年学生对于法医行业的热忱,主动留下被淘汰学生们的联系方式,希望未来能与这些冉冉升起的行业新星有更多专业上交流。刘良像生活中最寻常亲切的长辈,主动与晚辈合影,独自走到门口目送他们离开,鼓励他们“这不是世界末日,这是开始”。
4whedkb4eim.jpg
实习生与行业代表合影。
这种惜才和温柔,或许是因为刘良也曾经被前辈这样悉心教导过。
自先秦第一个仵作出现,到宋代宋慈将仵作的经验见闻系统性地集合成《洗冤集录》,再到今天运用各种高科技鉴证手段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医,是“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代代传承言传身教的行当。
代代传承的解剖刀,
诉说沉默的真相
法医是世代相承的行当,甚至有些“匠人精神”的味道。他们需要终身保持完美的品格和优秀的学术水平,这是由法医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法医必须全程参与命案侦办。犯罪嫌疑人刻画、现场重建、证据分析、行为心理学分析,都是法医的工作范畴。从提供线索,到最终定罪,法医要尽力排除掉所有干扰项,找出唯一的真相。每一个推理,都会影响案件的调查方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他们需要时刻警醒自己:手中的这把解剖刀,重于泰山。
gbch5qh2ur2.jpg
“法医界的福尔摩斯” 刘良。
导师刘良,被业界誉为“法医界的福尔摩斯”,是中国法医出庭第一人。
节目开篇就展现了刘良的一段工作日常,死者生前一个月遭遇交通肇事导致肋骨骨折,肇事方认为死者是自然病死,不愿赔偿。尸检破译了案情的关键密码:死者是因为撞击引发的多发性骨折导致肺动脉血栓而亡,交通肇事就是致死原因。
ox3u5cbq3xh.jpg
尸体不会说谎。/《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
生者也许会说谎,但尸体上每一处痕迹都是诚实的。法医的工作,就是让生者和死者在各自的轨道明白地活着。
这样一位执牛耳者,在面对稚嫩新人时却没有任何架子。面试结束后,应聘者对于刘良的评价,大多是“大教授坐在我对面给我讲课的感觉”。毕竟没有哪个老板会在面试后讲出应聘者哪里有问题。而刘良会将应聘者在侦查中遗漏、操作不当、判断失误的地方,一一做出讲解和纠正。
myzwwtzaj2o.jpg
应聘者对刘良的评价。/《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试结束后,数位一线法医大佬、教科书中的人物与面试者进行了一场面对面交谈。
在现场,诸位一线法医大拿向年轻法医们分享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特别的数字,中国第一代法医工作者周文镛老先生在职业生涯中解剖了2500+具尸体,前国际刑警左芷津是中国第一位法医学博士警察,在法国他接待了63个中国代表团,“63”,象征着中国的故事、中国法医的故事。
bj3vzw5jzkm.jpg
左芷津在分享会上讲述他与“63”的故事。/《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
真实的数字,令新人法医们理解这一身白衣的职责所在,在交谈其中闪烁的是法医精神的代代传承。
法医精神如丛斌院士在对谈中所说,“法医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维护公民人格权里的三个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20zlgpg1swv.jpg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
做到还死者以真相,让正义可伸张。
几乎所有与公民自主权和人格相关的职业,都要进行庄严宣誓,提醒自己将为了保障公民的尊严和人格而奋斗终身。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每一个医生刻在DNA里的原则。律师、警察、检察官,无一不需要在旗帜下进行郑重、审慎的宣誓。
法医同样如此,为了更切身地感受到身为法医的荣光与使命,在现场,他们穿上了法医的一身白衣,在“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这八个字下进行庄严宣誓:遵守职业道德,尊重科学,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誓言是承诺,也时刻警醒自己的初心、追求与担当。这样纯粹坚定的誓言在一代又一代法医人中传递赓续。
周文镛老先生从业50余年,在家学渊源之下,老先生的儿子周亦武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父子相承,他们为了理想奋斗了一代又一代。而周亦武的徒弟李上勋,如今也成为了一名一线法医,活跃在司法前线,在对谈中和新人法医们分享作为法医的自豪与职责。
2rglk0op0zh.jpg
周亦武与父亲周文镛。
或许在未来,今天来参加面试的新人法医,也会成为下一代年轻法医的老师。
将白衣与刀锋所代表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这是独属于法医的理想主义。
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的故事
法医并不是世俗眼中的“好工作”,它并不光鲜亮丽,收入也平平,甚至听起来有些“惊悚”。一群年轻人愿意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沉下心做这样寂寞的工作,凭的是对真理和公义的追求。
让每一个生命不再草草收场,拨云见日还原被隐藏的真相,保证法理的公平与正义,是每一个法医人在这个浮华时代依然愿意静心坚持下去的信念。
s2zjlvvswav.jpg
耐下寂寞,追求真理和公义。 /《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
当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56,每10万人中刑事案件数为339,是命案发案率和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法医人对司法公正的坚守与付出。
尽管轰鸣的世界中,我们听到了太多真相之外的杂音,但他们在沉默中捕捉每个个体留在身体上、不曾诉诸于口的低语。
他们是这个时代理想主义者的缩影,这不仅仅是他们的故事。节目之外也有很多年轻人,愿意为了理想主义奋斗一生。
法医的职业既特殊又普通,特殊是因为他们在一线直面生死,直面不同家庭背后的故事和悲欢。而普通则在于法医的坚持和热爱,在所有热衷于理想的年轻人之中,是共通的。
为保障道路安全深夜设岗检查酒驾的一线交警,疫情驰援远方的医护工作者,为了新版本上线而奋战到深夜的工程师,都在为他们心中的理想主义而坚持。
他们的热爱、坚持与拼搏,组成了这幅时代百景图。
他们的故事,构成这个时代的故事——一个理想主义的光辉依旧闪耀、年轻人们满怀理想奋力摘星的故事。
f5zhyzqykft.jpg
《初入职场的我们》第二季法医上线。
?作者 | 答答
?校对 |杨潮
?排版 | 嘻嘻
封面来自《非自然死亡》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