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的漫骑,有意间闯入“北浪头村”,听名字就是个无意思的村落,因而走进村中去探寻……
村中访谈
村庄很整洁,遇见几位老乡,边走边聊起来,由村名的因由说起,再寻老屋现状,不可想居然发现一个“新知”——村西的一个土岗上裸显露的遗址并后续又目击到与之相干的清朝石碑。
有喜出望外状,都表示在脸上,也算不负我重复“念道”和不断脚步下的报答吧。
爱屋及屋:
村里通过后期的“标致农村”整治后,老屋,已不是太多,能看到的也就可数下的废弃闲置的老房子,但村地方竖立的一座挺拔水塔,顶部由水泥誊刻的“1975.十一.7”字样,仍是多少平抚了没见到老屋的些许刺激。
0s21j42onno.jpg
?整洁的村区
mbq1fqmmwmm.jpg
一处废弃的老屋
w0tcdu4uctt.jpg
透过残垣,可见之前老屋的影壁
hqfvhy01f2y.jpg
废弃的老门洞
3epkdgt2qro.jpg
未几见的一处门洞,看点是檐枋上的透雕木刻图
qzpacfzusj5.jpg
角落旁闲置的门枕石,可见浅浮雕的“鹿”
zciv5ngtmpc.jpg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建的水塔
xhyyzhooqgy.jpg
村景一瞥
?在寻觅老房走至村西时,发现一约五米高的土岗,并有二层灰砖老房侧立相伴,原来这是村庄的一处古遗址。
高岗下的记忆
根据采访的那位大姐所述,这岗子是叫“狐仙洞”之处,有年代史了。当初顶部有“庙”,能够去南面登下来看看。
jbbokc1lzhc.jpg
?由北向南望的土岗和灰楼
一侧做为粮库的二层灰砖房已室迩人遐闲置。绕至南边,可见有围墙圈着,一敞开的门,可直抵山岗之上。
因而,我谨慎的散步走上,并发现了岗上的繁难的小庙和一处砖垒砌的“龛”,东望下可鸟瞰全村。
ux5fvqdxgdh.jpg
?土岗上的繁难小庙
mpae4np513p.jpg
小庙后置的砖垒龛
nxhn2yl2bm3.jpg
小龛西侧的一繁难供台
kfw2xorkvsb.jpg
在瓦砾中发现的“小神”,莫名分割上“小狐仙”来
黎民的信仰是朴素的,其实不在意其奢简,从土岗上捕获到的“原始滋味”看,应该是遗存无疑了,但并没发现相干的撑持“材料”。
北浪头村名的由来和一通清朝石碑
原本所见所闻挺满足了,但还有“一喜”让我猝不迭防。
因讯问了几位村民,对村名的由来都不是很分明下,旋即要分开该村时,立在村南的这位魏大叔,让我喜获“最初的疯狂”。
?路边采访魏大叔
采访得知,原来村名和两村之间(南、北浪头村)的古河道无关,如今这条古河道已成村庄的分界-限,河道同样成麦田,一点儿都没有了当年浪涛滚滚的“河”的影子了。
想当年,这里“过水”足有两米多深,出现层层河浪,因而村名才挂上了“浪头”二字来。
并告诉,村西的土岗上,之前是有座庙,但非说的狐仙,而是“东岳四渎”之神庙,并有清朝石碑左证。
原来如斯,缘来亦如斯。
大叔是原北浪头村庄的支书,一名有修养的文明人,我碰到村庄的贵人了,还被约请到他家做客小憩了半晌。
owaagnzbzej.jpg
?客厅窗户前的鲜花置景,好有俗气的魏大叔!
cxy4svdutnc.jpg
曾是一位入伍军人,荣立过战功
辞别搞了老支书,按图索骥,在村大队部里,也如愿的看到那通清石碑。
2kwqdjorsuu.jpg
?横卧于队部角落的石碑
cwqudzxzr0g.jpg
石碑断裂带
1yecifhyr4l.jpg
碑额底纹是“祥云”图
wb0i03uaucj.jpg
碑侧的浮雕缠枝图案
xvspymplnsn.jpg
也可见宝瓶图案
![](https://bbs.china2au.com/bbsimg/20220407/gj0fk2ffs2f.jpg)
题名可见“乾隆八年”字样
石碑,碑额和碑身有断裂,字体丹书漫漶的很厉害,也是我的摄影器材不外关(很久不带尼康相机出游了),许多碑文曾经看不清,大抵碑文断断续续的只能看个大略的大略,我挑几处重点:
直隶正定府栾城县□□頭村,重修五岳四渎庙碑记:
自古庵□寺院……有碑记……而知其庵……建于何代何朝,肇建于何人何氏惟我鄉之。
……五岳四渎神祠,建于□□岗之上,……大观也……所考后之重修……
……康熙三十七年……雍正十三年……
碑的最初题名是“清乾隆八年”字样。
从断断续续的碑文,可读出几个相干的时间点,更看到几处症结词,如“岗之上”、“五岳四渎神祠”等等。在材料匮乏下,得碑并读碑,是理解村史的最好形式了。
这次北浪头村之播种,是为数未几的栾城骑行中的一个。在此感激被采访中的村民,更感激老支书的热心提供信息,让我获益匪浅。
附图:
![](https://bbs.china2au.com/bbsimg/20220407/qot1md0qhmk.jpg)
此外,在魏大叔家,还喜获“老瓷碗”,让我此行“满上加满”。能端起村支书家的“碗”,也堪称属“村保”范畴了。
2022.3.31晚于云伫山房 by 杨群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