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卫龙是如何成为辣条代名词的?

    [复制链接]

    2022-7-7 15:34:54 19 0




    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让湖南平江县的大豆损失惨痛,影响到了以大豆为原料的酱干产业。本地人改用面粉,结合麻辣酱干的风味,辣条由此降生。平江人刘卫平不只掌握了配方,也找到了财产明码。

    在“上瘾”“复古”的滤镜之下,卫龙的销量年年增长。2021年,卫龙卖出了19.4万吨的辣条,换算上去,均匀天天能卖出530多吨。

    按照招股书,辣条奉献了卫龙超过六成的营收。一家次要做辣条的公司为什么能值那末多钱?

    为了更好的向消费者转达卫龙辣条的卫生,卫龙约请了“富土康质检工”张全蛋走进工厂进行了直播。经过张全蛋流水线工人的视角,引领观众参观了原料、出产、调味、分装,乃至研发检测等流程,就为了凸起一个平安。

    辣条的位置,如同从前网瘾少年,变为电竞选手。

    从出产来看,辣条自身是没有甚么门坎的,实质就是小麦粉为次要原料加工的调味面制品,小作坊的出产模式流行。

    从市场范围来看,弗若斯特沙利文讲演显示,卫龙占领辣条市场份额的14.3%,比2-5名市场份额的总和还要高。

    反观那些新来者,盐津铺子与三只松鼠在第一季度营收与利润双双降落。

    “淘品牌”从一开始就堪称背道而驰。如今流量愈来愈贵,使得流量红利愈来愈弱。反应在报表上,就是较高的销售费用率。

    至于SKU,目前卫龙在产品品类上,更聚焦于辣条以及蔬菜制品,远低于其余品牌。如良品铺子SKU超过了1000种,三只松鼠也超过500款。而且,卫龙一年只推一到两款新品到市场,产品更为聚焦。



    [1] 卫龙招股仿单
    浏览原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36

    积分16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