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Web3夹在了新旧世界之间

    [复制链接]

    2022-7-14 09:28:41 45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大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 | 姚赟,编纂 | 米娜,钛媒体经受权公布。文章的要点如下:
    第一,现有对Web3了解,更可能是基于Web2泛起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向往。广泛共鸣以为,在Web3,大家需具有一致的身份认证、数据确权与受权、无须信赖以及打破垄断。
    第二,Web3“信仰者”以为,互联网本就是主意凋谢、自在的,而当初大部份的互联网大厂成为了垄断的代名词,因此他们提出了新的主意——更为贴近互联网降生早期原意的Web3。
    第三,区块链、NFT、元宇宙、Web3这些概念之间,互相之间存在关联。
    第四,现有互联网大厂扎堆进Web3,透露着诡异。Web3想革Web2的命,而当初互联网大厂都是Web2的既得利益者。
    第五,目前Web3的开展,还介于Web2和Web3之间,从业者试着开发发明新的蛋糕,但Web2浸透各个方面,且Web3的从业人员根本都来自互联网大厂,得多名目都是套着Web3外衣的Web2。
    第六,关于投资人入场这件事,是一种典型的“围城窘境”。资本的染指能够使Web3疾速生长并借助老牌投资机构的背书,获取更多的信赖、达成更多共鸣。但Web3的“使命”是去核心化和确权,而投资,在他们眼里,属于Web2时期的“传统弄法”。
    业内广泛共鸣是,现有的Web3名目,大部份还不是真实的Web3。
    2021年大火的《沉睡年代》,让Jax对本人的职业有了新意识。《沉睡年代》中,陈乔年、陈延年兄弟与情投意合的同窗,为寻觅前途,一同做了个试验——俭洁食堂。试验的体现方式为互助社俭洁食堂,期间参预者提前制订了如“没有私产”等规则,作为互相之间的束缚。
    看到这段剧情时,Jax想到了Web3:“这个组织瓜葛相似于DAO(去核心化自治组织),他们在尝试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大家互相之间的瓜葛是对等的,一切抉择经过投票权表决,而后经过独特休息获得嘉奖,再调配上来。”
    Jax当初是一位Web3产品经理,自2019年3月入职杭州一家做公链的区块链企业后,其任务便始终与token、DeFi(去核心化金融)、NFT、元宇宙、Web3等火爆的概念有着间接瓜葛。
    “到当初,我仍是以为它是一场社会化试验,有可能胜利,也有可能失败。”Jax说。
    2021年下半年,Web3这一律念开始被普遍探讨后,集体、企业、组织均在抢滩,一时成为风潮。
    金沙江创投办理合伙人朱啸虎购买了游戏StepN的跑鞋,并评估其经济模式称“无机会跑通,未必是旁氏”;保守的危险投资新权势a16z(危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前后投资的Web3畛域公司或名目数量超过了80个;往年1月至今,红杉资本截至目前最少投资了20家Web3公司。
    除了新钱、老钱在涌向Web3外,技术、人材也向这里活动。阿里、腾讯、字节等企业的员工或高管被爆跳槽Web3畛域;Meta、谷歌、亚马逊、推特、eBay等硅谷巨头们也开始探究Web3。
    看起来,从业者比围观者更明智。
    “好比境外的NFT平台OpenSea,这个平台没有彻底做到去核心化,只是一个买卖零碎,不是一个确权零碎。而Web3的次要特点就是可具有。而可具有的条件,就是需求一个跨平台的身份,能力完成确权,所以OpenSea间隔Web3也还有一定间隔。有人说它是2.5代,比Web2进一步,但也还没到Web3。”中国通讯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朱幼平告知《中国企业家》。朱幼平的观念也与Jax类似,国际目前泛起的少量的数字藏品,即是对Web3的一种探究,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说瞎话,对以后的各种Web3名目,我是持疑心态度的,由于我了解的Web3必然是去平台化和名目凋谢协作双赢的,但从现状来看,得多名目都仍是Web2思惟,不只没有用去核心化的形式去做名目,并且还在做各种跑马圈地,名目不敷open,也很不Web3。”Jax告知《中国企业家》。
    Web3是一座孤城,城外的人高喊着“这是将来”,带着人、带着钱想冲进来;城内的人则扫视着层见叠出的名目,耽心水大鱼大之中,混淆着的李鬼,挫伤了他们的信仰。
    Web3陷在Web2里:  想改动,却绕不开你
    朱啸虎购买虚构跑鞋的动静诱发热议。人们探讨的焦点分为两类:一是身为互联网畛域投资人的朱啸虎居然拥抱了Web3名目;二是,他会不会受骗?
    Web3畛域中,投资人正大步入场。
    除始终保守的a16z外,红杉资本、桥水基金等出名投资机构也纷纭入场,多支专一投资Web3畛域的新基金前后成立。据21世纪经济报导,往年2月,红杉资本宣告推出一支专一于加密货泉的投资基金,资金范围在5亿至6亿美元之间。这支加密基金将次要投资加密名目,包罗曾经在加密买卖所上市和尚未上市的代币。
    关于投资人入场这件事,在圈内人看来,是一种典型的“围城窘境”。
    无疑,资本的染指能够使Web3疾速生长并借助老牌投资机构的背书,获取更多的信赖、达成更多共鸣。但Web3的“使命”是去核心化和确权,而投资,在他们眼里,属于Web2时期的“传统弄法”。
    正由于这个矛盾点,推特的开创人Jack Dorsey被本人的投资人拉黑。
    2021年十二月,Jack Dorsey颁发推文批判Web3是危险投资公司的工具。有媒体报导表现:Jack Dorsey之后,Musk也参加了批判Web3的行列,他指摘Web3概念的盛行只是一种营销形式。而a16z开创人和其余Web3的反对者也纷纭做出了回应和辩驳。
    终究,a16z开创人Marc Andreessen将他“拉黑”,而Jack Dorsey作为回应,一样拉黑了对方。
    Jack Dorsey质疑的并非Web3自身,而是投资形式的染指是不是合适——少量投资机构涌入,终究Web3多是由资本而非公民所掌握——这与Web3的初心南辕北辙。
    除了作为杠杆的资本具备Web2属性以外,人材的思惟惯性也是如斯。
    “方才提到的对Web3的了解和形容,是一种现实中的情况,大家都在做本人长于的事件。而当初业内Web3泛起了一个状况,就是当初它的业态没无形成。”Jax以社交为例,举了个例子。
    在Web3中,社交、瓜葛结构等尚无造成一个共鸣。不同的团队都基于本人长于的,在做相似的名目,Jax告知《中国企业家》,“这些名目的产品经理大多都是从Web2直达职过去的,他们的思惟仍是停留在要建设护城河,要造成差别化,我的数据不克不及让其余团队失掉等。”
    在Jax看来,这些打着Web3旗帜,却仍旧延用Web2思惟的产品,没有解决去核心化和用户信息掌握在集体手中两大问题,顶多算Web2.5。
    Web3从概念到成熟的过程当中,最大的壁垒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做出一块新蛋糕。假如没有新蛋糕的泛起,谁会原意升高目前享用到的效力。
    STEPVR开创人、总裁郭成博士举了对于效力的例子,如一个普通的互联网使用者,当初让他上网速度升高30%,换取的是他也不知道当前在哪会体现的权利,谁会违心?他还告知《中国企业家》,晋升效力与偏心,是人类坚持不懈的主题。偏心与效力,还需求在经济报答的框架以内。而目前吸援用户的经济报答,最广泛、最间接同时危险最大的就是发币。
    郭成以为,目前行业中所说的没有落地点,次要由于当初组织方式和权利调配下,没有做出一块新的权利。而过来的权利曾经被划分得十分粗疏且高效了。
    Web2虽然存在各种核心化的问题,但却将效力做到了极致。
    “现有Web2产品,都是基于使用便利的原理去设计的,多点一步都是产品经理的恶梦,极有可能每多点一上流量就会损失50%,那终究谁违心去领取这部份的本钱呢?”郭成说。
    若想开展成一个时期,Web3仅靠信仰和共鸣,是远远不敷的。
    构筑一个乌托邦:  他们要革互联网大厂的命
    Web3并非新概念。
    2007年,一个名叫李宗恩的年老人在《赢在中国》节目中,为马云、史玉柱等导师解释甚么是Web3。
    “Web3是虚构世界和实在世界的结合,能够剖析用户在虚构世界里的行动,去疏导理想的消费。”那时的李宗恩以为,Web2根本上是互动的,内容是由使用者本人去改的。而Web1.0根本就是单向的,像阿里巴巴网站,不论它的使用者怎么样,有多少互动,都是一个以公司为中心来主导整件事件的平台。
    在李宗恩这档节目中,马云在最初问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对于阿里巴巴的定位,“阿里巴巴是1.0啊?你用过阿里巴巴没有?”
    对此,李宗恩为难表现:“我可能对阿里巴巴不太分明。”
    马云总结道:“对客户有用的话,哪怕是Web0.1也无所谓。”
    2006年,也就是这场对话的一年前,马云加入了寰球首届Web2.0大会,他是中国去的独一一个代表。对于Web2、Web3的讨论由此开始。
    2006年,万维网创立者Tim Berners-Lee提出了Web3的概念。目的很简略,就是基于过后曾经看到的Web2,为下一个阶段做形容。那时的他以为语义网会是进化的中心症结。
    当年《时期周刊》的年度人物是“你”,指的是使用用户分享网站的一众网民,副标题则是“没错,就是你。信息时期由你掌握。欢送进入本人的世界。”
    这一期的杂志封面,则是一台镀膜贴片的电脑显示器中一个大写加粗的“你”,正好能够映出读者本人。据媒体报导,整本杂志的大部份内容都是引见2006年互联网的开展,特别是Web2的开展,包罗网络视频、博客、草根旧事等。
    Web2被广泛承受和确认后,针对Web3的探讨也应运而生。但此时对Web3的了解是懵懂和初阶的。从李宗恩的表述中能够看到,当年对Web3的了解更像是元宇宙。直到2014年,以太坊联结发明者之一的Gavin Wood也再次提出了本人了解的Web3。
    朱幼平向《中国企业家》解释了目前对比通用的了解。Web1.0是可读互联网,就像过来新浪这种门户,读者只能去读。Web2不光可读,还可写可分享,典型的就是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都是Web2。而Web3则是可读可写还能够具有,是建设在区块链(智能合约)之上的。在Web3以前的互联网时期,作为作品的创作者却没有实际具有版权并享用其收益权。
    郭成则将其概念精炼地进行了概括。他以为,Web3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强调集体权益属性,强调每集体确权的散布式互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统称。
    朱幼平对Web3的了解,是基于Tim Berners-Lee,强调读者战争台的瓜葛和权利。而郭成给出的定义,则偏向Gavin Wood,参加了确权、散布式、去核心、区块链等元素。
    “Web3概念还在不停演变中。”朱幼平说。
    正如尼采所说:
    每一个个概念都源自咱们将其实不相反的事物相提并论。没有任何一片树叶与另外一片彻底相反,而“树叶”这个一律念的造成,是从个体差别间断然地笼统出来的,是经过人们忘却不同的地方达到的。 ——尼采,1873Web3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每集体对他的了解都不彻底相反,却又有类似的地方。
    《一本书读懂Web3.0》中则用了一句精炼的话,概括了Web3的特征——知道了Web2.0的缺陷后,Web3的特点就明晰了。
    Web3是一个经济景象
    2006年就泛起的Web3,为什么直到当初才成为风潮?
    “Web3其实是个经济景象,这一代的互联网的红利没有了,国际的互联网、挪动互联网的使用人口不会再大幅减少了,打车、外卖、社交等大部份畛域都已划分终了,天然要泛起一个新的增长点。”郭成告知《中国企业家》。
    在他眼里,假如Web2还存在足够的增长和想象空间,当初也没Web3甚么事了。
    中国互联网开展二十余年,前后阅历了社交、搜寻、博客、电商、O2O、社交电商、短视频等流质变迁,也催生了淘品牌、抖品牌、快手品牌等多个依靠流量平台而突起的新锐品牌。面对增长的需要,每一个次流量见顶时,挖掘或寻觅新的流量红利成了一种惯性。
    从搜寻引擎、团购、打车软件、同享单车、短视频、电商直播,到社区团购,从一二线到下沉市场,巨头不停争取用户使用场景、流量和时长,对近十一亿网民进行了片面“围歼”。
    “跟着寰球用户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长愈来愈长,能达到均匀天天5小时到10小时,除去吃饭睡觉上厕所,每人一天清醒可安排的时间也就剩那末多。”郭成表现。
    流量即人的留意力,流量即人在平台的停留时间。流量争取、流量增长的面前,是对人所具有时间的争取和挤压。但天天只要24小时,这是不成变的定量。因而如何争取用户的关注,即是互联网公司争取的焦点。
    “Web3必定是趋向,在腾讯、阿里、头条这种厂商争取用户时间和定制各种规定的配景下,Web3更像一股清流,它将规定交给社区定制,将用户的数据所属权交还给用户,所以Web3势必重塑全部价值体系。”Jax说,哪怕当初遇到了各种泡沫问题,但Web3对他来讲也是一种信仰。
    Jax心目中的Web3有两大特征:第一是去核心化,没有过来谁办理谁的逻辑存在;第二,一切人的价值或数据属于集体。这两点是Web3的根底中心。
    而这些都是在基于过来几年区块链、DeFi(去核心化金融)、NFT、DAO等标的目的的探究上开展起来的。
    往年5月,朱啸虎购买了一双虚构跑鞋。体验后他发敌人圈表现:第一天跑步赚了30美金,能量一会就没了,鞋子的钱看来要3个月能力回本。而朱啸虎敌人圈的头像即是NFT的代表作品无聊猿。据Opensea数据显示,BAYC #9279被allenzhu.eth以170 ETH(以太坊)买入,而朱啸虎的英文名恰是Allen Zhu。
    Web3、以太坊、NFT、区块链的概念互相交错在朱啸虎的微信敌人圈中。
    关于区块链、NFT、DAO、Web3等概念的区分,郭成告知《中国企业家》,区块链是一切这些散布式计算、散布式确权的一个根底技术。而后NFT是基于此技术下面进行确权的一个权益属性,相似日常糊口中地契这类契约。DAO是基于区块链下面智能合约的一种扩散的组织形式。Web3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强调集体权益属性,强调每集体确权的这类类散布式互联网,也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统称。元宇宙则是Web3、DAO、NFT、区块链落地的最好理论场景。
    《一本书读懂Web3.0》中的观念与郭成类似,作者以为区块链是Web3的中心技术,NFT是Web3的根本构成元素,元宇宙是Web3的具象表示方式,DAO是Web 3的根本组织方式,Web 3实质就是出产材料同享。
    如今,在探究开展中,Web3的轮廓正逐步明晰。
    一座信仰与疑心之城
    将Web3定义成一场试验,象征着但愿、将来,象征着容错率高,也象征着泥沙俱下。这时候,就需求学会鉴别,哪些是科技带来的时机,哪些是投契。
    关于Web3,大部份从业者都是深信的,但对层见叠出打着Web3名义的名目,却又是疑心的。
    郭成在VR行业已从业10年,算得上中国最先一批做VR的人。他关于这种组织形式或根底概念类的货色,根本不会去疑心,“由于它的确代表了一个美妙的将来。”
    郭成告知《中国企业家》:“感性的态度是对拥有将来想象力事上,不该该持疑心态度。咱们应该去审慎地对待它下面发生运用,好比VR畛域。2015年、2016年泛起过一些名目,说手机插到一个纸盒子里,这个货色就可以呈现,咱们应该疑心这件事。”
    而在Web3风口期,也泛起了不少包装成Web3或区块链外衣的旁氏骗局,或借概念去割韭菜的名目——这是无奈防止的。
    《技术反动与金融资本》一书中提到,大技术反动带来的经济泡沫,拥有类似的程序:技术反动-金融泡沫-解体-黄金时期-政治骚乱,大约每半个世纪就从新来一遍。
    一场技术改革,一次社会试验,必定会伴有泡沫,并且浪越大,泡沫越多。关于普通人来讲,如何避开大浪之下的“泡沫”,曾经成为了一项技巧。
    朱幼平将分辨这个名目到底是“李逵”仍是“李鬼”的技巧总结为不停学习和理解:“多掌握理解新事物的底层逻辑,包罗技术逻辑、商业逻辑,明确它的团队和一些操作。那末我想,是否资金盘,拥有多少技术含量,都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Jax与朱幼平的看法类似,李逵仍是李鬼,理解是第一步。Jax总结了三点:第一,先把甚么是Web3的根底概念弄明确;第二,不要冒然去投资一个Web3产品,能够去体验,去理解,好比你有100万,想投资Web3名目,倡议你只拿1万元去;第三点,关于名目,尽可能多去理解一些其余信息,Web3名目虽然泥沙俱下,但头部名目可能就那末几个,尽可能参预头部名目,由于这些名目已达到一定水平的共鸣。
    郭成则更为简略间接,“你永久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判别这事挺简略的,好比你去看看他本人真的实际在用这款产品么。”
    在用户没有切实感触到真实的改动前,当初的狂热和深信,可能会反手给布道者一个大耳光。Gavin Wood在近期的访谈中给Web3做了一个袖珍的定义,那就是“更少的客观信赖,更多的主观事实”。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飘流》中,派说:信仰是座房子,得多层,每层有得多空房间,每间空房间内均可能住着疑心。而疑心是有用的,它使得信仰充溢活气。
    关于一场“试验”来讲,在给予足够时间的同时,还要主观冷静对待手中的名目,这多是下一个郁金香泡沫,也多是下一个互联网时期。
    参考材料:
    《一本书读懂Web3.0:区块链、NFT、元宇宙和DAO》,a15a / 0xAres,电子工业出版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

    帖子33

    积分151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