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逐日优鲜快要“亏死了”,却......

    [复制链接]

    2022-7-16 12:24:13 31 0



    摄影:崔鹏志
    美东时间7月14日,逐日优鲜在其投资者瓜葛平台公布布告,宣告山西东辉团体方案向逐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这是一笔“救命钱”,据财报预估,2018年-2021年,逐日优鲜4年亏损可能超100亿,等于将它6年间融到的钱整个亏完了。
    去年三季度财报显示,逐日优鲜在供给商方面欠款净额达16.52亿元,这2亿元真的能救患了逐日优鲜吗?
    2022年未然过半,当年赴美上市的“生鲜电商第一股”逐日优鲜却仍欠着许多笔“旧账”。
    根据美股规则,上市公司需在财年完结的四个月内披露年报,而逐日优鲜选择以天然年度作为财政年度,这象征着它最晚要在往年4月30日公布2021财年年报。
    但在4月29日,逐日优鲜公布年报推延声明:“公司正进行外部审查”。7月,其官网宣告审查后果称,公司旗下第二天达事业部2021年存在部份可疑买卖,相干员工已到职,将使得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数据降落约10%,但对利润、资产负债无影响。
    逐日优鲜在二级市场的境况已不容乐观。5月,因为财报推延,逐日优鲜曾收到纳斯达克的警示函称“不合乎持续上市要求”;6月,因为股价延续30个买卖日低于美股最低合规股价1美元,纳斯达克向其收回退市通知函,要求其在180天内完成股价上升。
    同花顺财经美股数据显示,逐日优鲜14日开盘价0.379美元,股价至今尚未冲破1美元,而距纳斯达克给出的期限还剩135天。


    图源:同花顺财经
    股市以外,逐日优鲜面临更加理想的窘境。近日,《财经11人》报导,逐日优鲜在3天内封闭了9个城市的业务,如今仅剩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四个城市留有站点。《IT时报》记者走访发现,逐日优鲜早期的加盟仓也早已不见。
    “逐日优鲜是否坚持不了多久啦?”不少供给商担任人向《IT时报》记者道出相似的耽忧,被逐日优鲜扣下货款后,他们大多曾经数月得不到回应,开始斟酌诉诸法律伎俩。
    上市不到一年即濒临退市,至今未完成盈利,只管“金主”拉了一把,但逐日优鲜面对的还是一地鸡毛。
    “血亏”不止
    “你知不知道哪里有维权群?”电话那头,深圳一家海产品供给商担任人问道,“没要回货款的应该不止咱们一家。”
    据引见,这家公司和逐日优鲜的协作开始于去年下半年。往年6月,公司发现1~3月初的货款至今仍未到账,便向逐日优鲜沟通讯问,但对方财务始终“打太极”,再起初,间接找不到对接人了。如今,逐日优鲜仍欠这家公司超过25万货款未到账。
    “咱们正在筹备起诉。”上述担任人告知《IT时报》记者。
    昆明万宸电子商务无限公司也遭受了相似的状况,但问题袒露得更早些。总经理张力称,自家公司次要供给榴莲饼、蛋黄酥等云南特产,同逐日优鲜的协作始于2019年,没想到第二年便“失事了”。
    2020年10月到十二月的5万多元货款始终没给咱们。”张力说,根据合同应该在45天内结清的货款,“逐日优鲜财务对账硬是对了整整一年,一会儿说对账单有差别,一会儿说章没盖对。”2021年9月,账终于对清,对方收到发票却始终没有打款,再打去电话问,发现逐日优鲜推销到职换人,再也找不到对接人,客服仅容许“反馈”后便杳无音讯。
    另外一家北京的文具公司则称,逐日优鲜拜托其定制一批产品,本商定月结,如今80多万的货款已拖欠半年。
    企查查显示,迄今为止的5年内,逐日优鲜共波及260个司法案件,“屋宇租赁合同纠纷”“交易合同纠纷”是至多的两项案由,其中2020年案件占比达43.65%。


    图源:企查查
    逐日优鲜在2020年上半年曾有过资金链不良的传言。”一位投资人向记者回想道,只管起初在国资、腾讯系的加持下顺利上市,但因为二级市场表示欠安,次要业务继续亏损,再拿不到融资只会“愈来愈缺钱”。
    地下材料显示,成立于2014年的逐日优鲜前8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近9亿美元。2020年7月、十二月,逐日优鲜获取中金资本、青岛国信、腾讯投资、高盛等策略融资4.95亿美元及20亿人民币,尔后在2021年6月25日经过IPO募资约3亿美元。
    比融资更快的是亏损的速度。2020年,逐日优鲜的亏损16.5亿元,2021年,仅前三个季度就亏掉超30亿元。2021年6月,逐日优鲜“流血上市”,IPO当天股价便跌去超过1/4,随落后入漫长的上涨通道。股价最低时0.15美元,仅为发行价13美元的约1%。在去年8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逐日优鲜资产负债表显示,其现金及等价物仅剩21.72亿元,而活动负债高达32.32亿元。
    据媒体报导,往年6月,望京万科的逐日优鲜总部办公楼下,一批愤恨的供给商拉起横幅包抄大楼,周边店铺员工称,自去年下半年起“每月都有一批人来拉横幅”。目前已暴光的供给商欠款金额至多近千万元,而去年三季度财报显示,逐日优鲜在供给商方面欠款净额达16.52亿元。
    “微仓”溃败
    谈起逐日优鲜的生鲜电商之路,绕不开的话题是“前置仓”。逐日优鲜试图搭建的现实模式是,有数中小型门店承当起仓储配送的功用,掩盖到城市居民区数千米的规模内,从而完成小时级别投递的生鲜购物体验。
    外行业人士看来,前置仓模式是个经营本钱、消耗本钱双高的“重资产”模式,简直可了解为“烧钱”换体验。在去年的招股书中,逐日优鲜披露,这部份履约费用最高曾达到总体营业费用的59.6%。
    关于重资产模式,经过范围化摊薄本钱曾是主流思绪。为此,在初期,逐日优鲜旗下的前置仓曾采取“自营仓+合伙仓”两种模式,其中后者又被称为“微仓”,由合伙人加盟承包。
    在各类加盟网站上,按照不同城郊区域,开一家100平方米相似“前置仓”的门店,算上装修费、装备费、进货费、停业费、店面房钱、人员工资等,后期投入在10~30万元不等。
    而逐日优鲜却推出“0元当老板”加盟模式,只需5万元摆布押金,便可承包一处逐日优鲜“微仓”,装备、场地均由逐日优鲜提供,合伙人仅需承当人力本钱及办理本钱。


    这让泛滥守业者趋之若鹜,2019年,逐日优鲜在全国的前置仓数量曾达到1500个。
    但这类模式很快泛起弊病。《IT时报》记者曾在2019年8月探寻上海逐日优鲜“微仓”,发现部份微仓内不足冷库,存在发霉瓜果、苍蝇、蛛网等状况,总体卫生环境堪忧。
    2020年,时时有“逐日优鲜扣押合伙人押金”等旧事曝出,“微仓”成为一道时常诱发纠纷的困难。
    如今,逐日优鲜“微仓”的身影似乎已无处可寻。而在去年第三季度财报中,逐日优鲜前置仓数量也降为531个,跌去近6成。
    当初哪还有那种‘微仓’,别说上海,全国估量都没了。”上海嘉定一处前置仓,一位自称做过数年前置仓的逐日优鲜员工告知《IT时报》记者。记者以加盟商身份向其提出,可投资二三十万自建微仓加盟。“不行。”他摆了摆手,“二三十万也干不来甚么,假如能有一百万,倒是能够帮你分割下站长。
    “次要是好的供给商难找了。”这位员工透露。在他身后,这处掩盖四周3千米的前置仓内不少货架都空着。关上App,记者发现比拟其余生鲜电商运用,逐日优鲜的商种类类显著更少。
    供给链“上下不讨好”
    “咱们做过一段时间的产地直发,不外起初都停掉了,最大的问题在于用户体验欠好。”谈起直播带货,逐日优鲜商品供给链担任人肖运贵近日对《经济视察报》总结,做生鲜农产品,假如想要久远开展,一定要往下游深耕。
    张力的公司便在当年被“停掉”的一批名目傍边。在协作期间,昆明万宸个别和逐日优鲜外部一个名为“逐日严选”的名目团队协作,彼时,逐日优鲜找到MCN机构,请主播进行带货,相干定单则经过后盾或是表格的方式传给张力,再由张力团队间接快递给消费者。全部流程需通过不少环节,的确存在较大不肯定性。
    失去供给商的信赖,又背负宏大债权,“人财两空”的逐日优鲜也难说在下游规划深化。在考验供给链实力的上海疫情中,不少微博网友也曾评估,逐日优鲜App商种类类总显得顾此失彼。
    另外,生鲜销售的“菜价”遭到市场、监管关注,颠簸性不大,利润空间更多在于升高本钱。若是与另外一家“前置仓”模式下的对手“叮咚买菜”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差距曾经拉开,去年前三季度,逐日生鲜销售毛利率为10.66%,而叮咚买菜则为18.23%。




    图源:微博网友
    当有数困难摆在背后,“死胡同”里的逐日优鲜还能掉头吗?
    作者/IT时报记者 崔鹏志
    编纂/ 王昕 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同花顺财经 企查查 微博 网络
    来源/《IT时报》大众号vittimes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5

    帖子46

    积分21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