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时报网】美国国防部近日宣告向乌克兰提供价值2.7亿美元的额定平安支援,包罗火箭弹发射器和战术无人机等。同时,本地时间22日,欧洲理事会批准再向乌克兰提供5亿欧元的军事支援。
美国宣告再向乌克兰提供军援
美国国防部近日宣告向乌克兰提供价值2.7亿美元的额定平安支援,包罗火箭弹发射器和战术无人机等。
中新社报导,美国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新一轮对乌平安支援包罗4套M142“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零碎(HIMARS)以及与其适配的火箭弹、4辆作战指挥车、3.6万发105毫米口径炮弹、额定反装甲武器以及至多580架“凤凰幽灵”战术无人机等。
此轮支援当时,拜登政府执政以来许诺的对乌平安支援总额已达约82亿美元,收入源于美国国会5月批准的对乌400亿美元一揽子支援。
乌克兰已向美方许诺,不会使用“海马斯”打击俄罗斯领土,以防止冲突降级。
据路透社22日报导,俄方指摘东方国度经过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来拖延冲突。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天说,7月5日至20日,俄军使用高精度地基和空基武器在顿涅茨克地域捣毁美国出产并转交给乌克兰的4套“海马斯”火箭炮零碎。乌方否定俄方这一说法,称其旨在破坏东方对乌克兰的反对。
美国会代表团会面泽连斯基
2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个跨党派代表团拜候乌克兰,并在首都基辅会面泽连斯基。
据报导,代表团成员为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亚当·史密斯、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尔·华尔兹、民主党议员艾丽莎·斯洛特金、米基·谢里尔和迈克·奎格利。
该代表团在一份声明中说,俄方的特别军事行为使乌克兰和其余欧洲国度更严密地分割在一同,并增补说,他们将持续追求各种办法,尽量无效地帮忙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人。
泽连斯基则在社交媒体上对拜登22日宣告的2.7亿美元对乌支援方案表现感激。该方案包罗四套额定的高机动火箭炮零碎和数百架无人机。泽连斯基说,乌军特别需求高机动性火炮火箭零碎、炮弹和无人机。
俄乌冲突发作以来,美国已有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国务卿布林肯等多名初级官员拜候乌克兰。
同一天,立陶宛总统夫人戴安娜·瑙塞蒂涅也对乌克兰进行了拜候,并到访了基辅州的布恰市和伊尔平市。
据乌克兰国度通信社报导,当天戴安娜还加入了由乌克兰第一夫人泽连斯卡娅组织的会议并发言。
俄乌冲突发作以来,立陶宛采用多项措施表白对乌克兰的所谓反对。立陶宛内政部4月4日宣告升高与俄罗斯的内政瓜葛级别,要求俄驻立大使离境,并封闭俄在该国克莱佩达市的总领事馆。与此同时,立陶宛还宣告住手进口俄罗斯自然气、石油和电力。在此配景下,立陶宛与俄罗斯的瓜葛不停好转。
欧盟已向乌供25亿欧元军事支援
本地时间22日,欧洲理事会批准再向乌克兰提供5亿欧元的军事支援。
综合央视旧事、新华网报导,这笔支援分两项,其中4.9亿欧元用于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设备,1000万欧元用于提供集体防护用品、药品和燃油。
自俄乌冲突发作以来,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了5批军事支援,总额达25亿欧元。
此前一天,英国也宣告近期还将向乌克兰提供6900件反坦克武器、十二0辆坦克车,并和美国等东方国度一同向乌克兰提供多管火箭炮零碎。器。英国首相约翰逊近日还颁发声明,无论谁成为下一任首相,英国都将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其余支援。
英国首相与乌克兰士兵一同训练
另据香港中通社报导,约翰逊23日在推特发布他到访北约克郡英军基地的视频,他与在基地受训的乌克兰士兵见面,又试用机关枪及手榴弹等武器。他表现,关于英国至今在俄乌冲突中表演的角色感到自豪,并赞美乌军的勇气。在视频中,身穿迷彩茄克的约翰逊投掷了一枚假手榴弹,并观看如何使用各种武器。
约翰逊在视频中说:“我与在这里承受咱们部队训练的400名乌克兰士兵中的一些人会见,他们正筹备在乌克兰作战。”“咱们但愿在接上去的四个月内培训大约10000名学员。”
德国推延对乌武器供给交付
就在泛滥东方国度再次追加对乌军事支援的同时,德国媒体却在23日报导称,德国将推延此前对乌克兰许诺的武器交付。
德国总理朔尔茨往年6月曾向乌克兰许诺提供Iris-T防空零碎,而且表现将在“将来几周内”交付。但德国媒体23日征引乌克兰方面的动静称,德国政府正在推延批准相干财政收入,预计该防空零碎要推延到年底能力交付乌克兰。另据俄罗斯塔斯社报导,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近日表现,德国方面曾经没有过剩的库存武器能够提供应乌克兰。
另外,德国内政部长贝尔伯克22日抵赖,德国与波兰达成的向波兰提供坦克以直接向乌提供武器设备替换方案未能顺利推动。对此,波兰政府指摘德方没有信守许诺。波兰内政部副部长韦尔森克说,德标的目的波方交付的坦克比波方运至乌克兰的坦克更老旧,德方目前只交付了大量坦克,而波方已向乌克兰运送超过200辆坦克。
根据德波两国达成的军备替换方案,德国许诺向波兰运送20辆“豹”式坦克,而波兰则向乌克兰运送苏联时代出产的坦克。该方案目的是为了让乌军士兵无需培训便可操作相熟的武器,同时有助于波兰更新武器设备。
(编纂:李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