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80年代营业额过亿,国人心中的民族品牌,自愿卖身外资!

    [复制链接]

    2022-8-14 18:03:43 40 0



    文 | 华商韬略 酥酥
    “要想皮肤好,迟早用大宝”,这句广告语能够说承载了一代国人的记忆。
    “大宝”系列护肤品于1985年降生,以其物美价廉的护肤品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品牌。
    欷歔的是,这个陪伴中国人三十多年的国产品牌,不只从“外货之光”的宝座上跌落,而且已沦为外资品牌。
    八十年代,武宝信公费研收回一系列化妆品“三露”,在中国日化界小有成绩后,他负责起北京三露厂长。
    起初商标问题,北京三露厂更名为大宝,1988年,大宝就完成了超1亿元的营业额。80年代末,武宝信将专利转让给大宝免费使用后便分开公司。
    彼时,大宝重视技术研发,产品构造愈加多样化,陆续推出美容日霜、晚霜等,降生于1990年的明星产品大宝SOD蜜更是延续滞销30余年。


    但大宝在销售渠道方面却差能人意。为了抢占市场,大宝更看重产品销量,而销售经理为了寻求高销量,搞起疯狂价钱战,有些中央的零售价乃至低于出厂价,可这关于本就没甚么利润空间的大宝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只要销量却没无利润,致使大宝在产品研发等方面愈发短少资金反对。
    此外,大宝产品定位低端,虽物美价廉但品牌老化,尤为资金反对愈来愈难题,产品研发进入停滞形态,次要体当初主力产品大宝SOD蜜21世纪的配方还停留在九十年代。
    大宝在开发新品上也做过致力,例如推出中档化妆品晚露、涉足彩妆畛域等,但新品开发潜力缺乏,被大多消费者熟知的仍是只要大宝SOD蜜,在消费降级的配景下,大宝根本不会是年老人的选择。
    从数据表示来看,2003年,大宝占有17.79%的市场份额,但仅两年,市场份额就萎缩到缺乏1%。
    几经妨害,老牌国产日化品牌大宝终是跌落神坛,易主外资。
    2008年7月30日,强生以23亿元的价钱实现了对大宝的收购,面对大宝蹩脚的数据,连强生都以为这是一笔“高危险投资”。


    而消费者对这一民族品牌始终怀有感情,易主外资企业让得多消费者表现:“不克不及承受。”
    更使人耽忧的是,得多外资企业收购国有品牌是为了获取其营销渠道,再用自家产品替代,例如中华牙膏、美加净等。要知道,强生不足低端化妆品市场,收购大宝就是看中了其渠道资源,可见大宝被收购后的命运难测。
    不外,强生似乎没有将其“雪藏”,可也并无在大宝身上破费太多的研发费用,也没有在最症结的品牌形象上进行从新塑造,只是在大宝产品线上做出了小部份更新,在产品包装进行了部份微调。
    也就是说,大宝在产品、定位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与被收购前的问题,毫无提高可言,尤为在愈来愈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类微调的态度实则是一种边沿化处置,强生有意鼎力开展大宝,也就不克不及彻底排除未来其被“雪藏”的可能。
    欢送关注【华商韬略】,识风波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一切,阻止擅自转载!
    部份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波及侵权,请分割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2

    帖子42

    积分198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