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小型数码相机或将走向闭幕,有何启发?

    [复制链接]

    2022-8-17 12:41:51 41 0

    各位读者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现象吗?三三两两全世界的游客在世博会场地排着长队,在各大景点左近,他们大多手拿小型数码相机,拍照留念,记下此人类科技、商业文化盛会的历史时辰。
    彼时彼刻,可能得多人不知道,小型数码相机行业迎来了历史销售量的最顶峰。那时那刻,得多人可能也猜不到,日后开始,小型数码相机将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终究走到如今面临灭亡的时辰。
    日本相机影象机器工业会数据显示,2010年,寰球总共卖出约1.2亿台数码照像机,其中小型数码相机销量过亿;2021年,寰球小型数码相机出货量仅为约300万台,11年间跌去了97.5%。但这些年,有一点却一直没有变动,日本企业始终占领数码相机领军地位。
    其实,从数码相机降生开始,日本始终就是当之有愧的“相机国”,尼康、佳能、松下、索尼、富士胶片......这些相熟的品牌,简直占据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绝大部份市场份额。这类“垄断”不只体当初销量上,从1995年,卡西欧推出寰球首款液晶屏数码相机开始,日本企业也始终走在数码相机技术翻新的最前列。
    小型数码相机相对于单反等更专业相机有体积小、容易用、价钱低等一众优点,销售量在数码相机总体中占比始终处于遥遥当先。但是,当数码相机总体行业面临虚弱时,小型数码相机的降落也是最快的,其“被隐没”的风险也更大。
    这是零碎性的败落,就犹如当年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片相机时分个别,当严酷的“市场大锤”敲来时,不会留给那些老牌数码相机企业任何苟延残喘的余地。
    咱们很容易想到,智能手机的开展和遍及是小型数码相机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但若扒开外表的面纱看问题实质,也许咱们还能从中总结出对于企业生存的两个深档次规律。
    规律一:推翻性翻新的意义
    浏览得多剖析讲演后,我发现,外面对日本数码相机走下坡路缘故的解释大多集中于这些企业没有能实现“推翻性的翻新”,在智能手机和挪动互联网时期落在了前面。
    在各顶尖商学院的课程中,推翻性翻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是最多见的术语之一。得多企业家或者学员似乎能容易地舆解这个辞汇——不就是冲破性的新业务嘛。
    但是,真的如斯简略吗?假如咱们把推翻性和翻新两个词拆开来看,其实很快就可以发现一堆问题正等着咱们:
    (1)究竟甚么才是翻新?关于企业来讲,翻新的流程和范式是不是有迹可循,仍是只能由详细行业和详细企业,来详细剖析?
    (2)甚么才是推翻性?能否认量化地去测算一个后果?好比,一个企业究竟每一年投入多少比例的净利润到研发中才算是推翻性的?研发时间的长短是不是也无关系呢?
    (3)推翻性翻新的机会究竟怎么选?是比及企业现有产品还处于回升期就开始规划呢,仍是比及成熟期开始规划?企业销售假如曾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是不是还来得及?
    (4)人员怎么配置呢?现任高管和研发中心人员是不是需求整个交换成拥有新思惟、新概念的内部人士?仍是说,老的中心成员本人就可以做出微小的改造,可以“革本人的命”?
    (5)财务上究竟预留多少危险敞口才是保险的,能否整个押注新业务?仍是要花小钱走一步看一步?
    ......
    其实,此类问题是没有底的,能够始终问上来,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品种企业的个体问题的变动度是难以估计的。上述五个问题,是对比典型问题,隔壁老邢在这里列举出来,让读者理解“推翻性翻新”这个术语绝对没有那末容易地被了解。咱们无妨从推翻性翻新实践的创建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近期的文章中找找线索。
    他以为,推翻形容了一个进程——一个资源较少的较小企业可以胜利地应战现有的领军企业。关于较小的企业来讲,发现这些较大龙头企业无奈关照到的细分市场或者细分客户似乎才是正确路途。龙头企业个别会盯着最无利可图的客户,而无视一些其实不那末起眼的市场。
    当较小的企业胜利经过价钱劣势或者其余战略冲进这些细分畛域后,龙头企业个别也不会太去在乎,这就给了这些企业持续向更高端或者更接近龙头企业赛道开展的余地。直到有朝一日,龙头企业忽然发现,本人最在意的客户也开始流向较小企业时分,曾经有力回天。这即是推翻性。
    咱们以半导体为例,英特尔在计算机处置器上的劣势数十年里无人能够撼动,其能自主设计和精细制作本人的芯片,简直占领芯片产业链上各个次要环节,尤为是最赚钱的部份。但是,短暂以来,英特尔却无视了半导体代工畛域,简直听任台积电和三星的茁壮开展。
    到2022年8月初,最新的二季度财报公布后,英特尔总市值被老对手AMD超出,季度营收也低于台积电,市场一片哗然。虽然此前,英特尔曾经感触到了危机,提前鼎力投资新的芯片制作基地,但愿能发力芯片代工畛域。但是,曾经没有了先手的劣势,要想胜利,又谈何容易?
    就推翻性翻新的实质而言,除了进入到原有龙头无视的细分市场之外,还有就是间接发明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数码相机行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80年代以前,全世界的照像机根本都以胶片相机为主,人们需求购买胶卷,去胶片店冲刷照片。当柯达技术人员第一次创造了数码相机时,行业中简直没有人会在意这十分“愚笨”的新技术。
    但是,日本数码相机企业却登上了时期改革的浪潮,在集体电脑和其余数码产品大开展的年代,押注数码相机这一新兴市场,而胶片摄像畛域的王者柯达反倒抱残守缺,无奈跟上时期步调。
    尔后,这样的情形又再次重演,2010年iPhone 4手机的出货量虽然近4千万部,但是成像品质仍是无奈和市面主流的数码卡片机一较高低。
    可是,跟着苹果和其余智能手机公司不停完美新产品的摄像品质,跟着修图软件以及照片类社交媒体的蓬勃开展,在新的使用场景中,智能手机开始彻底代替小型数码相机。无奈及时跟进的日本厂商也就只能感慨“这一幕,似相识”。
    总之,不论是从细分市场起步,仍是建设一个全新市场,推翻性翻新的有数案例告知咱们,无奈推翻本人的企业,迟早被他人推翻。
    规律二:护城河的意义
    除了推翻性翻新,日本小型数码相机这十几年的开展还能够体现出企业建设商业护城河的严重意义。
    商业护城河其实次要源自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喜爱那种具有极大边际盈利才能,具备弱小市场管制力,并具备相似“特许运营”性质的企业。人们个别把这种企业称为具有护城河的企业。
    其实日本小型数码相机企业的护城河也不小,在2010年代占领世界出货量绝对第一,且在新技术上也一直引领市场,那为什么仍是会遭受如斯惨败呢?
    从张磊学生《价值》这本书遭到启示,我以为这些日本企业是碰到了“护城河迷思”。
    迷思一:静态地对待护城河。日本数码相机虽然一度绝对占据了全世界市场,但没有跟上互联网时期,特别是照片类社交媒体的大开展。试想一下,假如用户所拍摄的照片不克不及实时上传到本人喜爱的社交平台,那为什么不必手机呢?
    迷思二:在不同畛域发明分割,重构创意。好比,富士胶片近些年来踊跃转型智能医疗行业,业务扩展至CT、MRI、X线摄影零碎、超声诊断装备、内镜、体外诊断零碎和PACS等普遍的产品线。这就和其原本的成像业务拥有高重合度,是一个冲破翻新的好案例。
    迷思三:凋谢和容纳。日本数码相机企业相互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十分剧烈,得多产品的机能都很接近,这就致使这些日本企业之间的竞争走入反复研发和资源挥霍的“死胡同”。假定当年这些企业可以相互置换某些中心技术,则彼此都节俭时间和资源,可能许多新的症结性创意就可以被付诸实行。
    最初,建设护城河与前文所提到的推翻性翻新其实也有极大关联。当一家老牌企业面对市场最新的变动后,能否提前预料到危机,灵敏应变,勇于改造自我,是其放弃当先的症结所在。
    本文源自财经早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41

    积分18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