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长不大”的寒武纪:支出1.72亿,亏损6.22亿,市值暴涨800亿

    [复制链接]

    2022-8-21 15:05:08 33 0



    图片来源@钛媒体
    文 | 砺石财经,作者 | 李平绰绰有余,亏损加剧
    近日,寒武纪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营业支出1.72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净利润-6.22亿元,上年同期为-3.92亿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扩张58.94%;运营流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3亿元,上年同期为-5.39亿元。
    研发费用的增长成为寒武纪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的一个次要缘故。据半年报披露,讲演期内,寒武纪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引进研发人材,研发费用收入达到6.2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4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支出的比例为366.34%,同比晋升65个百分点。


    另外,为了进行智能芯片市场推行及生态建立,上半年寒武纪鼓吹及推行费用等较上年同比增长63.51%,销售费用达到3289.01万元,销售费用率达到19%,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增长1个百分点。
    行业竞争的加剧与商业化落地的难题,让寒武纪一直无奈开脱绰绰有余的窘境。数据显示,过来五年期间(2017年-2021年),寒武纪累计完成营业支出17.49亿元,净亏损为28.61亿元。
    自成立以来,寒武纪不停经过融资的形式维持企业的生存,本身造血才能重大缺乏。上市以前,寒武纪前后进行了6轮融资,算计募资金额46亿元。胜利登陆科创板,寒武纪又召募资金25亿元。
    不外,继续的烧钱总会有烧光的一天。分季度来看,往年二季度,寒武纪净亏损3.35亿元,亏损金额创下2020年以来新高,亏损情况进一步加剧。截至6月末,公司货泉资金为18.46亿元,曾经创下上市以来最低程度。


    继续的巨额亏损也让投资者逐步对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的寒武纪失去决心。截至比来一个买卖日,寒武纪最新市值为245亿元,而上市之初公司总市值曾冲破十一00亿元。仅仅两年时间,寒武纪股价上涨近80%,800多亿人民币的市值灰飞烟灭。
    细分产品颠簸激烈
    从支出构成上看,寒武纪次要业务分为边沿产品线、云端产品线、智能计算集群零碎、IP受权及软件等四部份。
    分业务来看,寒武纪云端产品线支出为13032.75万元,同比增长190.85%,营收增长源自于MLU290和MLU370系列产品为代表的云端智能芯片及减速卡的销售量减少;边沿产品线支出为3400.97万元,去年同期边沿智能芯片及减速卡完成营收为8374.38万元,同比下滑60%;智能计算集群零碎完成营收203.28万元,去年同期为617.26万元,同比下滑67%。
    不难看出,寒武纪细分产品支出呈现出较大的颠簸性,一定水平上显示出公司支出构造的不不乱,而这也是寒武纪除了继续亏损的又一大问题。
    自2016年成立以来,寒武纪主营支出几经变动。公司成立之初,寒武纪次要依赖从华为海思取得的终端智能处置器IP受权业务。跟着华为海思采取自研的AI模块,寒武纪IP受权营收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17-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销售支出为771万元、1.17亿元、6877万元,占到全部营业支出的98.95%、99.69%、15.49%。
    因此,过于依赖大客户危险一度成为寒武纪冲击上市的一大困难。不外,跟着云端AI芯片在2019年胜利完成量产出货,以及向政府机构及相干客户提供智能计算集群零碎,寒武纪依旧放弃了营收范围的不乱增长。


    2019-2021年,智能计算集群零碎在寒武纪总支出中的占比分别为66.72%、70.96%和63.19%。自此,寒武纪次要支出来源由IP受权业务变成了智能集群零碎。
    往年上半年,智能计算集群零碎仅完成营收203.28万元,同比下滑67%,支出占比仅为1.18%。同时,云端产品线支出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3.62%晋升至75.87%,云端产品线支出占比则由去年同期的60.74%下滑至19.80%。自此,寒武纪次要支出来源又变成了芯片业务。
    从概念上看,AI芯片能够分为云端处置器、边沿端处置器和终端处置器三大类。其中,云端芯片次要运用于政府、企业数据核心的办事器中;边沿AI芯片产品次要部署于智能驾驶、安防摄像头号畛域;终端芯片次要运用于手机等挪动终端。


    目前看,AI芯片曾经成为主流手机品牌的标配,但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手机厂商曾经将芯片自研作为本身差别化的竞争劣势,寒武纪在终端AI芯片这一运用畛域简直无用武之地。
    云端AI芯片两大运用畛域为训练和推理,其需要来自于国际外互联网巨头。目前,英伟达云端AI芯片市场份额超过90%,技术上处于绝对当先程度,霸主位置难以撼动。
    与此同时,华为、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曾经推出了本人的云端AI芯片,留给寒武纪的蛋糕其实不多。截至目前,百度曾经和三星联手推出自研的昆仑AI芯片;阿里成立了平头哥芯片公司,前后推出自研的玄铁910CPU、含光800AI推理芯片;华为则前后推出昇腾910、310两款AI芯片。
    因为政府配景过硬,寒武纪过来几年拿下了超算核心建立名目。2019年,珠海横琴和西安沣东两个政府互联网数据核心IDC名目,为寒武纪奉献了约80%的支出。另外,寒武纪还向中科曙光销售了6384万元的智能减速卡。
    不外,仅仅依托关联瓜葛来获得政府名目,显然无奈完成长治久安,这也致使了公司云端产品线支出的颠簸性问题。而长期依赖政府定单,寒武纪的商业估值很难被市场认可。
    边沿端市场似乎成为寒武纪的救命稻草。2021年,寒武纪提出了“云边端车”的策略规划,并成立子公司行歌科技担任车载智能芯片的研发。据半年报披露,行歌科技进行了独立融资,引入了蔚来、上汽及宁德时期旗下基金等策略投资人。但截至2022年6月末,行歌科技尚未有营业支出,上半年净亏损金额为7596万元。
    开展策略隐约不定
    芯片+AI,无疑是当下最抢手的技术畛域。但按照技术开展周期实践,一项技术在阅历萌芽期、过渡期、空想幻灭期之后能力迎来复苏期和成熟期。目前看,AI芯片前景虽然迷人,但产业仍处于从“浅笑曲线”谷底往上爬的阶段。
    因此,假如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并经过真实的商业化落地完成本身造血功用,才是一众AI初创企业熬过“死亡之谷”的症结。
    从技术实力上看,寒武纪无疑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的症结是,公司技术落地才能、市场推行才能似乎太弱。显然,脱离市场谈技术并无实际意义,企业不是钻研所,商业化落地才能才是生存的基本要义。
    从公司主营业务的频繁颠簸来看, 寒武纪似乎并无找到公司的策略标的目的。与此同时,公司外部对企业将来的开展也泛起了不同的声响,并诱发了中心技术人员的到职。
    3月14日晚间,寒武纪公布布告称,因与公司存在不合,公司中心技术人员梁军曾经管理相干到职手续;到职后,梁军将再也不负责本公司任何职务。
    材料显示,中科大结业的梁军曾在华为任务了17年,曾作为主架构师实现了多款高端繁杂SoC芯片的架构设计,累计量产芯片超亿颗。2017年,梁军加盟寒武纪,负责副总经理兼CTO职位,次要担任公司研发体系搭建及产品研发办理任务。
    作为公司中心技术人员之一,梁军的到职惹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布告公布第二天,寒武纪股价暴涨超过18%。而按照地下媒体报导,有寒武纪董事会办公室人员曾表现,梁军和寒武纪的不合在于,“公司但愿聚焦产品普遍落地以及抢抓机遇期,而梁军但愿在技术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和研究”。
    假如这一说法失实,就正面反应出寒武纪曾经对本身的商业化才能缺乏有了一定意识。但到底如何增进产品普遍落地,还是寒武纪目前一个大的应战。
    2020年年终,寒武纪CEO陈天石在一次采访中婉言,Intel往年52岁,AMD往年51岁,NVIDIA往年27岁,寒武纪只要4岁,和行业先辈比起来还只是个孩子。
    只管寒武纪尚无长大,却曾经自愿不迭待地推上了资本市场,也就无奈躲避来自资本方和社会大众股东的期许与压力。“只是孩子”这一说辞,恐怕曾经不克不及作为寒武纪事迹一再低迷的借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1

    帖子41

    积分18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