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诺亚财产,资本方舟触上冰山?

    [复制链接]

    2022-8-26 12:02:24 33 0


    投资者期许“诺亚”像一艘资本和财产的方舟,但业务频频踩雷,以及后院起火员工控告降薪事情,都令这艘方舟触上了冰山。
    文丨BT财经 Han
    8月23日,诺亚控股( 06686.HK )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事迹。
    2022年第二季度的净支出为人民币7.381亿元,较2021年同期同比上涨17.9%,次要因为召募费支出及事迹人为支出增加;环最近看,净支出较2022年第一季度上涨7.2%,次要因为市场颠簸状况下事迹人为支出增加,及部份被召募费支出减少逾一倍所抵销。
    能够看出,公司支出呈现延续下滑的趋向。
    7月13日,诺亚在二级市场再次迎来了高光时辰。诺亚财产( NOAH.US )以诺亚控股-S为主体,正式登陆港股,实现两地上市,市场不乏为其加冕纽交所+港股“财产办理第一股”两重靓丽光环。此前经过港交所聆讯后,6月22日至7月5日,公司美股下跌了超20%。
    不外在港挂牌首日,诺亚控股-S低开低走,收盘后一度大跌超过7%,随后收跌于4.45%。
    据诺亚招股书披露,公司运营数据在过来三年节节攀升,注册客户总数由2019年的29.4万名减少至2021年的41.2万名,均匀上去每一年增长18.4%,总召募量也水长船高,从785亿元增长至972亿元,均匀上去每一年增长十一.3%;近三年总资产办理范围不乱在1500亿元以上。
    但若你在搜寻引擎输出“诺亚财产”,跳出来的联想辞汇却是使人感到不安的“诺亚财产是一家很恐惧的公司”,或者“诺亚财产比来怎么了”这样的词条。

    诺亚上次泛起在聚光灯下,是2019年“承兴案”事情期间。据《中国旧事周刊》过后的报导,诺亚财产、京东、苏宁、云南信托、湘财证券(诺亚财产开创人汪静波前东家)等一众公司接踵被卷入“承兴案”暴雷事情,又都纷纭撇清瓜葛,令涉事金额高达数十亿元的事情演化为“罗生门”。
    “产品常常暴雷,年年总部被拉横幅,这是金融业内人士对诺亚财产的印象,诱发外界对公司的专业性质疑”——上述报导中如是写道。
    诺亚财产到底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靓丽的财务数据面前暗藏着甚么?
    近半年事迹遭受滑铁卢要知道诺亚财产产生了甚么,先要拆解其财报状况。
    诺亚的次要业务包罗财产办理、资产办理和其余业务三大板块。只管招股书外面提到的过来三年事迹增速可观,但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了接近三分之一。其中营收录得7.9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十二.25亿元降落35%;净利润录得3.05亿元,同比下滑32.8%。
    支出的跌势连续至二季度,当季净支出为人民币7.381亿元,较2021年同期跌幅收窄至17.9%;不外非通用会计原则下的归属于诺亚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551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5.4%。
    细看三大业务,最新的二季报数据显示,当季财产办理、资产办理和其余业务净支出分别同比缩水18.7%、缩水17.9%和增长9.5%。

    另外一个症结目标客户数量,在一季度也泛起下滑,数据显示其活泼客户数目(不包罗仅投资公募基金的客户)2022年前3个月为2818人,较去年增加55.3%。这一数据在二季度持续下滑至2272人,同比增加51.4%。
    诺亚二季度的事迹承压震荡,市场此前其实曾经有所预期。此前的5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导》文章曾指出,2022年第二季度,诺亚的事迹面临着疫情封控和股市震荡的两重压力,该季度事迹表示恐怕仍不容乐观。毕竟,3月起的疫情期间诺亚上海总部的得多员工被封控在家,业务经理简直没有方法拜候客户;股市震荡也给资管产品的收益率带来压力。
    业内人士对诺亚前景的看法,从《经济视察报》征引博通征询金融行业剖析师王蓬博的观念可见一斑:“诺亚在港买卖首日跌破发行价,和2022年第一季度事迹预期不被投资人看好无关,毕竟净利润和客户数降落幅度均较大。”
    诺亚财产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7.9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十二.25亿元的降落35.0%;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0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54亿元降落32.8%。不言而喻的是,诺亚的事迹在显著下滑。
    从这组数据能够印证为何诺亚财产目标客户数量会泛起大幅下滑,一旦没有了事迹驱动,投资者天然也不会买单了。
    这里援用一下国金证券的剖析“诺亚控股的支出由2019年34.1亿元增至2021年43.3亿元,净利润由2019年8.6亿元增长至2021年13.1亿元。国元证券以为,诺亚控股的估值公道,但倡议小心申购”,剖析师的观念是估值公道,那也就象征着诺亚财产没有了下跌逻辑,更何况当初是事迹滑坡的状况下了。
    回顾公司过来三年的净利润,2019到2021年分别完成8.64亿元、-7.44亿元和13.06亿元——十分醒目的是,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被砸了一个大坑,这面前就是过后触动市场的“承兴案”。
    资管路上频频“踩雷”其实,诺亚财产几年前早已“踩雷”。
    2019年7月,诺亚的一则布告诱发业内关注,公司称旗下的歌斐资产办理公司“踩雷”承兴国内控股,波及资金总额高达34亿元,承兴国内实控人曾经被警方刑拘。
    布告公布后公司股价直线上涨,2019年7月8日大跌20.43%。过后券商中国也以《不测!A股公司老板被抓,诺亚财产可怜踩雷!在美收盘大跌超20%,饱受拖累,诺亚裂痕渐显》为标题报导了此事。
    过后不少购买了诺亚财产旗下歌斐资管产品的投资者控告其“欺诈”的旧事也见诸报端,登上媒体热搜。
    有受访的投资者在浦东电视台《浦东旧事》节目中说道“过后说是一个固收类产品,十分十分平安的,一点危险都没有,每一年大略是六七个点的利息”,起初还是血本无归。

    起初,2020年8月25日,诺亚财产宣告和涉“承兴案”投资者达成和解协定,相干一次性和解费用金额为18.29亿元,部份计入诺亚2020年第四季度财务数据,也致使了公司2020年亏损。
    有业内人士以为,诺亚此举至关于“以股换债”,即诺亚财产向投资者提供诺股票,以补救后者在承兴相干产品的投资损失。
    过后,818名受影响客户中的约67.5%相干投资者,选择承受上述和解,占承兴案相干信贷基金未偿余额的70.6%,而诺亚财产也对相干损失进行兑付,并一次性计提18.3亿元,其中包罗向未“换股”投资者兑付的约5.3亿元的其余和解计划。
    需求强调的是,港股诺亚控股也在上市招股书中,透露了事情最新停顿。截至2021年底,受影响客户中的约72.7%已承受要约。另外,截至2020年及2021年底,诺亚控股份别录得归因承兴事情的和解开支18.3亿元及1990万元,且对团体最大财务影响将仅为4.33亿元,并已全数确以为开支及或有负债。
    诺亚财产的踩雷事情,至今仍无余响在回荡。BT财经发现,直到2022年7月,仍有署名为“诺亚承兴案受益人”的用户,在投资论坛上颁发其集体观念,控告公司道:“面前的品德危险和办理风控才能可想而知。”

    “承兴案”并非诺亚财产踩过的独一一个雷。2020年3月,据《21世纪经济报导》,有动静指诺亚财产旗下私募产品踩雷9亿元,投资人账面亏损90%。还有投资者已经表现投资100万元购买的诺亚财产旗下“创世神娱1号私募基金”遭受逾期却不兑付。对此诺亚财产在官网公布《对于创世神娱基金相干状况的严正声明》,旗下歌斐资产作出回应。
    在乐视危机中,也能看到诺亚的身影。据《中国旧事周刊》,2017年诺亚旗下的歌斐资产名为“创世鑫根并购基金”曾参预设立“乐视鑫根并购基金”,起初乐视危机发作、鑫根基金跑路,留下手握30亿债务的诺亚。
    除了产品风云,诺亚旗下的公司还已经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据《新京报》报导,诺亚旗下的歌斐2018年8月因没有执行“老实信誉义务”、“审慎勤恳义务”,被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该函指出歌斐资产明知基金受让的根底资产是“借款债务”,却在基金合同中披露为“应收账款债务”,没有执行老实信誉义务。此外,基金合同里对于产品危险暴-露先后纷歧致;而且没有发现辉山中国会计报表、辉山团体股权构造中的问题。
    接踵而至的踩雷事情,间接影响到了投资者对诺亚股票的决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货泉所钻研员陈佳在承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现,近几年第三方财产办理机构本身投资经营风控才能缺乏,“诺亚财产从2019年开始延续踩雷辉山乳业、承兴国内等事情,对其在美投资者决心方面也形成了微小损失”。
    陈佳还瞻望道,“短时间内除非诺亚营收泛起趋向性逆转、且大市泛起繁华大牛市,不然,很难有成熟投资者自觉看好诺亚短时间估值前景”。
    上市不是为了募资?陷降薪言论风云,诺亚却声称“上市不以募资为目的”。
    此次诺亚赴港二次上市募资净额为2.7亿港元,诺亚的首席财务官潘青承受《逐日经济旧事》采访时却表现“上市不是以募资为目的,更多的是一个策略性的规划”。
    但不久前,诺亚才刚刚堕入降薪言论风云。
    诺亚财产总部位于上海,在2022年疫情期间,多个社交媒体上有自称为诺亚公司员工的账号发声道“正常居家办公辛辛勤苦,后果发4月工资只要2590元”。而这样的降薪似乎并非一般景象、而是在公司外部广泛产生。
    据21世纪经济报导等多家媒体指出,据受访对象视察,诺亚财产上海经营、财产端口、PE、技术等多个部门、估量有10—40%的员工被降薪。
    面对汹涌的舆情,诺亚财产于2022年5月15日民间造谣称,其实不存在“全体员工仅按上海最低规范领取薪酬”景象,只在上海封控地域一小部份岗位受居家办公影响。并增补道“主观前提限度致使任务无奈交付或饱和度缺乏”。
    遇到疫情就降薪,诺亚并不是第一次。据媒体曝料,2020年公司已经向全体员工下发“全员战疫建议书”,疫情期间全体员工(含海内)每个月有5个任务日无薪休假,汪静波、殷哲、章嘉玉三位董事被动将薪资降为零,中心办理层根据60—70%支付薪酬等。
    与2590元的月薪造成比较的是,AI财经社等媒体清点发现,2019—2021年三年间,公司开创人、董事长兼CEO汪静涉及其余高管董事支付的现金薪水为3十一0万元、1620万元、4020万元。
    2022年一季度末诺亚财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9.08亿元,诺亚财产真的“揭不开锅”了吗——有投资者在网络论坛上如是提问。
    “诺亚未和休息者充沛沟通协商或采用其余降薪合法途径(好比复工停产等),间接双方面降薪涉嫌守法”。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黄相宜律师以为,所谓“任务量不饱和”其实不象征着企业能间接合法降薪,还需求结合其余出产运营状况断定。
    看到“诺亚”的名字,无疑将会给客户带来美妙的愿景,它就像一艘稳稳的方舟,在资本的远洋上飞行。但频频的踩雷事情,以及后院起火员工控告降薪事情,都令这艘方舟触上了冰山。
    财产办理进入下半场?目前港股市场上,专一于财产办理办事供给商的企业其实不多,那末诺亚控股会是一个优质稀缺标的吗?
    这里的谜底需求划上一个问号,由于纵观全部三方资管行业,当初正处在一个症结的转型期。
    无庸置疑的是,诺亚是目前国际最大的第三方财产办理机构,起步很早,早在2007年就获取了红杉资本的注资。
    证券行业钻研员徐培耀剖析以为,关于诺亚和全部资管行业而言,此前十余年的开展算是一个“草莽扩大”的阶段,之后财产办理行业的竞争曾经迈入转型下半场,诺亚能不克不及保住先发劣势、竞争事态又将如何洗牌、行业能不克不及阅历资本市场的短时间震荡从而真正做到“穿梭周期”,是市场关注的几大重点。
    徐培耀指出,尤为是目前国内经济事态繁杂,客户的投资偏好正趋于小心和激进,中国投资者尤为拥有“刚兑”的心思预期,也就是投资者会感觉不论后果怎样,本金是万万不克不及折在外面的。在这样的配景下,诺亚在内的财产办理机构将更为剧烈地去争取优质、平安的资产,公司的利润程度也将面临更严厉的应战。
    与此同时,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纭入局资管行业,对诺亚等机构构成为了微弱的应战。前文提到,诺亚的总资产办理范围不乱在1500亿元摆布,而招商银行的公家银行办理金融资产范围高达3.4万亿元,两者彻底不在一个体量上。
    在这一场较量里,“诺亚财产们”如何不被边沿化、可以拿出甚么看家本事来打造本人的护城河,是一个难解的标题问题。
    如今的诺亚财产正在片面转型,过硬的风控才能是需求闯过的第一关,目前中国正逢财产办理黄金时代,处在窘境中的诺亚财产能否包管“资本方舟”持续披荆斩棘,谜底就留给时间吧。
    欢送关注【BT财经】,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一切,阻止擅自转载!如波及侵权,请分割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4

    帖子46

    积分21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