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她背负骂名43年,一生未嫁,为什么沉冤得雪后选择了他杀?

    [复制链接]

    2022-8-31 06:18:22 18 0



    1982年3月23日,北京朝内大巷203号。
    在一处10平方米的小公寓里,中共地方组织部正在向一名病床上的白叟宣读一份抉择:
    “关露的历史曾经查清,其实不存在汉奸问题……撤销和推倒强加于关露同志的所有污蔑不实之词。”
    当沉冤终于翻案,白叟混浊的双眼里噙满了泪水。
    在历史的错勘之下,她曾是公认的“汉奸”,以43年的“戴罪”之身等候一个公正的裁决。
    当平反这一天到来时,关露已76岁。
    这一天,她等了过久,直至垂垂老矣,身心俱残。
    7个月后,关露在实现了回想录以及她的老下级潘汉年的记念文章之后,服下了大剂量安眠药……
    作家萧红临死前,留下绝笔: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他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礼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而当关露永久地阖上双眼之时,曾萦绕于她心田的,是不是也是这一份“不甘,不甘”?
    012007年,《人民文学》给予了麦家的小说《风声》这样的授奖词:
    “《风声》拥有微弱的叙事气力;它探究人的高度;它塑造超常脱俗的英雄;它以对人类意志的热闹确定和丰沛的想象,为当代小说开拓了共同的精力向度。”
    两年后,小说被拍成为了电影,周迅饰演的顾晓梦更是成绩了一个白色经典形象。


    ● 周迅饰演的顾晓梦,图片选自电影《风声》
    影片的最初,顾晓梦以一段独白道出了万千“公开任务者”惓惓的报国之心:“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载,是但愿家人和玉姐谅解我此刻的抉择,但我深信你们终会明确我的表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斯有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不屈不挠,援救于万一。我的肉体行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朋友不会理解,老鬼、老枪不是一集体,而是一种精力,一种信仰。”
    起初,麦家在央视栏目《重访》中披露,顾晓梦的原型就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左联女诗人,后又胜利打入朋友间谍机关的“白色特务”——关露。
    顾晓梦曾在那条墨绿色旗袍的边线上留下摩斯明码,却成为关露宿命的谶语:“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什么而死。”
    假如没有成为一位“特务”,关露大略是上海滩能够和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


    ● 关露
    但在命运的转弯处,她被带到了一条起伏险恶之途,令其蹈死掉臂的,是她终生寻求的信仰。
    1907年,关显露生在山西右玉县一个衰败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父亲饱读诗书,为她取名胡寿楣。
    9岁那年,父亲逝世。母亲以柔弱的肩膀,承当起家庭的重任。
    过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母亲却为两个女儿在喧嚣的小院里开拓出了读书一隅,并陪她们熟读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文明典籍,为两个孩子打下了松软的文明根底。
    不只如斯,母亲还教育女儿立身处世之道:女性一定要完成经济和思想上的独立,能力在时期的风浪中撑住本人的命运之船。
    但因积劳成疾,母亲于1923年怀怨离世。
    那一年,关露16岁,mm14岁。
    母亲逝世后,关露带着mm旅居在二姨家。而二姨以为女孩子的终究归宿就是嫁人结婚,相夫教子。
    不久,二姨便给关露引见了一位银行经理。
    但关露无奈承受这样的支配。因而某天清晨,她带着mm,逃离了二姨家。
    分开二姨家后,关露和mm展转来到了上海,暂居于老乡阎佩芳家,偏重拾学业。
    1928年,关露考入了过后中国的最高学府——国立地方大学文学系(现南大文学院)。


    ● 国立地方大学
    读书期间,她正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关于关露而言,那是一种来自思想和灵魂上的清洗与浸礼。
    因而,她以笔代戈,既以尖锐之言针砭时弊,又以切切之语为底层人民呼吁。
    关露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她的家乡》颁发后,又接踵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反响颇大,遂有人将她和张爱玲、潘柳黛、苏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在关露的作品中,她表白了对民族生死存亡的耽忧,也致力去唤醒女性的自我解放。
    在时期浪潮的风起云涌中,她逐步生长为一位爱国青年。
    不久,关露加入了上海主妇抗日反帝大联盟。1932年,年仅25岁的关露参加共产党,并成为中国右翼作家同盟中的中坚份子。她用如椽之笔,为中国共产党在盛世中不停收回振聋发聩的白色之声。
    她参预创作的电影歌曲《春季里》,燃起了有数爱国青年救亡图存的斗志。


    ● 由关露作词,贺绿汀作曲的《春季里》
    面对日寇的侵犯,她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役死,不做民族未亡人!”
    时人亲切地称之为“民族之妻”。
    一二八事变发作当前,关露跟随丁玲一同去火线慰劳抗日兵士。
    过后的十九路军勇猛保卫疆土,用筋骨血肉抵挡内奸侵犯,因而,她将十九路军慷慨悲壮的义勇业绩写进了散文诗《惨剧之夜》中。
    起初,她又深化工人之中,并经过办夜校、读书班等形式接近工人姐妹,唤醒工人觉醒的思想。
    她宣称:“我的青春活在苦难的工人之中!”
    02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片面抗战拉开尾声。不久,继续了3个月的淞沪抗战完结,国民党戎行西撤,上海租界外围地域,尽数落入日军之手,上海成为一座“孤岛”。
    两年后的一个夜晚,关露正埋首于长篇小说《新旧时期》的最初修正,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路。
    来者是中共北方局的八路军驻上海服务处秘书长刘少文,他带来了一份叶剑英的密电:速去香港找廖承志!
    关露认为组织会让她去香港发展文学任务,但没想到当她见到廖承志后,真实的工作是“接触汪伪间谍组织76号的担任人李士群,并对其进行策反行为。”


    ● 李士群(右一)
    对于李士群,关露早就听闻过他的骇人传言。
    李士群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上海进行公开流动时,被朋友拘捕,在被国民党用各种伎俩熬煎后背叛。抗战时代,他再度叛变,成了日伪汉奸。
    下级本来要将这样一个风险人物,交给关露的mm胡绣枫来策反。由于胡绣枫夫妇曾在李士群落难时,收容了他的妻儿,李士群一直铭刻这份恩情:
    “明天你们夫妻这么关照我的妻儿,当前若有甚么中央需求我李士群,我必为二位出生入死!”
    但过后胡绣枫已深化到国民党下层,一时难以抽身,便保举了姐姐关露。
    关露从前是以文人的身份战役,从未接触过“特务”任务。但想到危若累卵的国度,她便绝不犹疑地容许了。
    此去一行,等候她的,不只是险象环生的“魔窟”,还着名节“有亏”的考验。


    ● 潘汉年
    关露的上线潘汉年神色凝重地告知她:“关露同志,比就义更难的,是毁掉本人的声誉。”
    同时潘汉年也嘱咐她:“今后要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克不及辩护,要辩护就糟了!”
    关露说:“我不辩护!”
    从香港前往上海后,关露被动分割了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在标明本人是胡绣枫的姐姐后,以想找任务餬口的理由,但愿李士群能够伸出援手。


    ● 76号间谍组织的总部:位于上海法租界的极思菲尔路76号
    此前,李士群曾约请关露对“76号”进行文学鼓吹,但过后的关露不耻于他的行动,予以了回绝。
    此次突然“求助”,神思深沉的李士群知道关露“酒徒之意不在酒”,但他无奈琢磨出关露的实在目的,便婉拒道:“咱们这儿可没有你能做的任务,不外你当前能够多来玩。走吧,带你参观一下。”
    随后,关露随着他来到幽暗逼仄的牢房,那外面关押着的都是满身血污和创痕累累的囚犯。
    第一次见到“世间天堂”的样子,关露不由不寒而栗。
    在那之后,李士群时常约请关露到“76号”,但都不与她见面。招待关露的是他的妻子叶吉卿,两人也逐步成了闺中密友:逛街,唱歌,舞蹈……看起来优哉游哉的糊口,却减轻了关露的心思担负。


    ● 叶吉卿
    一名爱国的女诗人,竟与臭名远扬、罪不容诛的“76号”为伍。
    已经的共事和好友,都以一种鄙夷敌视的眼光对待她。而关露也耽心当初的身份会株连故旧,便被动疏离了亲朋好友。
    李士群在关露与妻子接触的过程当中,也渐渐察觉了她的念头。有一次,关露来到“76号”后,李士群泛起了。
    关露趁四下无人时问李士群:“‘老敌人’想要见见你。”
    李士群听罢,愣怔顷刻,随之缄默不语,其真实他的心田对共产党犹有好感,此前也曾暗里分割过党组织,透露过协作的志愿。
    片刻之后,他眉头皱缩,狠狠掐灭了烟头:“‘老敌人’假如违心要我,我是很违心帮助的。”
    1942年,在关露的踊跃协调下,李士群与“老敌人”潘汉年胜利会见。
    因为李士群的情报,得多农村躲过了日本的“清乡”方案;新四军要越过封锁线时,是李士群调开了伪军来进行掩护;同时,他还维护了一部份被日伪间谍抓进“76号”的共产党员和提高人士……
    策反李士群,关露功不成没。她幸不辱命,成了一位杰出的“白色特务”。


    ● 关露
    但在上海,有人耻笑她善于假装,有人当街大骂她是“汉奸”,左联的担任人乃至地下宣告,不会再让关露加入左联的任何会议和流动。
    这些无疑都为关露带来了繁重的精力压力。她修书一封给mm:我想回到妈妈的身旁。
    信中的“妈妈”,是指过后的白色圣地延安。
    但是,她的申请并无获取批准:“妈妈”不要你回来,她要你在那边好好关照“弟弟”“mm”。
    身为一位共产党员,关露有极强的使命感。即使“不时可死”,但她在收到下级的指令后,持续忍无可忍,机密“卧底”。
    031942年春,潘汉年给关露下达了进入《女声》杂志社的工作。
    《女声》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日本海军陆战队报导部(即情报部)合办的一份中文杂志,读者次要面向中国女性,其目的是进行文明侵犯。
    组织上但愿关露借助本人出名女诗人的身份,打入这家杂志社外部,与日共取得分割,而且在暗处鼓吹反战爱国主义文章。
    关露再次临危授命,把本人打扮成为了一位醉心于风花雪月、不问时势政治的文艺女青年,并在任务中,与杂志社的担任人佐藤俊子结为了好友,以其来覆盖本人的身份和目的。


    ● 关露
    潜在在杂志社期间,关露作为一位编纂,踊跃搜集日方的相干情报,并利用职务之便在杂志上颁发了得多拥有先进思潮的文章,造就和开掘了大批提高的文学青年。
    但是,她的爱国之举无奈昭彰于天下,在上海民众看来,关露作为日自己饲养的“汉奸”,理所固然是人民的公敌。
    尤为是在1943年7月产生的一件事,更是将关露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一年,日本举行“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想要招集一批文人到东京加入会议,借机让他们颁发拥戴帝国主义的舆论,并给每集体拍照登报,以示表扬。
    佐藤俊子将这项“荣誉”给了关露。
    关露深知,一旦加入,“汉奸”之名将被完全坐实。她想为本人保住最初一丝尊严,但潘汉年却让她捉住这次时机,拟将一封信交给东京帝国大学的秋田传授,帮忙过后在中国的日共领导人冈野进,从新与日本共产党建设分割。


    ● 冈野进
    关露接到潘汉年的唆使后,犹疑了很久,终究仍是抉择返回。
    在日本期间,她将搜集到情报的日记本,藏在编纂部办公室洗手间澡盆的上面。与此同时,关露胜利地将信送到了秋田传授的手中,实现了潘汉年交给她的工作。
    很快,关露在日本东京的发言和照片传回了国际。
    过后的《时势新报》这样记录了关露的“日本之行”:“当日报希图为共荣圈虚张气势,关露又荣膺了代表之仪,绝无廉耻地到朋友首都去开代表大会,她彻底是在畸形下成长起来的无耻女作家。”
    面对同胞们满腔怒火地控告与征伐,关露如同万箭穿心。
    同时,她失掉了另外一个动静,李士群在家中奥秘暴毙。


    ● 李士群病逝登报,图源:《档案》
    李士群的猝亡,让关露毛骨悚然。她深知,比起侵犯者,国人更痛恨汉奸。
    虽然现在走上“白色特工”之路时,她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她怕的却是背着“汉奸”的罪名,被悄无声息地暗杀。
    往日,她执笔为文,写下了泛滥使人动容的爱国诗篇,也为有数志士仁人带去前行的勇气与但愿。
    人们已经有多敬重她,起初就有多痛恨她。
    关露无言,在默默接受这些翻江倒海的愤恨情绪之余,只期盼着抗日成功。到那时,她即可以光明磊落地站立于阳光之下。
    但拨云见日的那一天到来之际,却是她灾害的开始。
    04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诚。跟着抗日和平的成功,国民党政府开始“肃奸”。
    关露,首当其冲。
    她被国民党列为“汉奸文人”,向其收回了“拘捕令”。
    幸好在下级的特别支配下,关露被转移到了苏北解放区。
    关露回到了组织的怀抱,认为终于否极泰来。她从新拿起了笔,筹备将积存在心中的情感诉诸纸端。
    当她打算将一些诗作颁发在《新华日报》上时,报社的社长却倡议她:“您能够颁发文章,但不克不及用关露这个笔名。外界不知道你的身份,假如你用这个笔名颁发文章,可能会形成欠好的影响。”
    那一刻,关露才清醒过去,抗日和平虽然成功了,但无关她的那些历史问题尚无失掉真实的廓清。
    在得多人眼中,关露不是英雄,而是“汉奸”。
    与被“污名化”的遭受比拟,对她形成更大打击的是,不久,她收到了恋人王炳南的绝交信。


    ● 王炳南
    王炳南和关露相识于抗战前。当关露以假装者的身份战役在敌营时,王炳南成了她生命中的那道光。
    但抗战完结后,王炳南已经是已经地方高层领导人的秘书。当他向下级报告请示了本人的爱情并方案与关露结婚时,却被否决,理由是假如他们两人结合,将无益于党的形象,更会影响他在党组织的任务。
    因而,王炳南对关露据实相告。
    因此,那封绝交信,如同楚银河界,完全划清了他和关露的边界。
    她犹记得在打入汪伪特工总部“76号”前,她去与王炳南辞别搞。王炳南赠给她一张照片,并在照片的面前写下卿卿之语:“你关怀我一时,我关怀你一世。”
    她也将本人的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送给他。
    那张照片她始终谨慎珍藏,殊不知那本诗集是不是还在君侧。
    新中国成立后,王炳南在总理兼外长周恩来的领导下,踊跃促成和世界各国建设内政瓜葛。1955年,王炳南出任中国驻波兰大使,兼中美大使级谈判中方第一任首席代表,加入了长达九年的中美谈判。在奉调回国后,他受任内政部副部长。


    ● 王炳南(右二)与周总理一起列席流动
    王炳南身居要职,日理万机。而彼时的关露,却由于过来的问题受到了隔离审查。
    曾九死终身,但仰赖他的慰藉,她走过那些风雨如磐、暗无天日的岁月。
    然时事造化,殊途难同。他已经是已经国度的栋梁,她却沦落为人民的“罪人”。
    她无奈再与其比翼齐飞,只能孤鸿独栖。
    随后,关露简直隔绝了与外界的分割。
    关露想就这样走完余生,但是使人始料未及的是,接二连三的劫难已向她张开了微小的罗网。
    051955年,潘汉年被疑心为“外敌”,被捕入狱。关露作为他的下线,遭到了株连,被关进监狱两年。
    但牢狱之灾并无完结。
    1967年,关露60岁。因潘汉年一案又起波涛,关露再次入狱。
    这一次,她在监狱中渡过了8年的时间。
    前后两次入狱,她一遍又一各处写交待资料。她已经用来进行文学创作的秀笔,居然要用来“假造”本人“莫须有”的罪名。


    ● 关露撰写的交待资料
    身陷囹圉的关露,未死于朋友之手,却受辱于本人曾拼命守护的同胞。
    之前,无论处于怎么样的危机中,关露都怀揣着对糊口的酷爱。她爱洁净,爱读书,即使多年来遭遇“千夫所指”,她也未曾对糊口和现实失去信仰。
    可是两次入狱,完全捣毁了关露。她患了精力分裂症,时而清醒,时而疯颠。
    关露终身未婚,无儿无女,被释放出狱后始终单独糊口在10平方米的蜗居。


    ● 关露
    1980年,74岁的关露患上了脑血栓,不只全身瘫痪,还健忘了过来的得多事件。
    她再也无奈像从前那样落墨成章,抒写满腔的热诚与襟抱。
    偶然,她将头探出10平米小屋的窗口,无神地盯着里面的世界,似乎在等候着甚么。
    直到1982年3月,中共地方组织部作出了《对于关露同志的平反抉择》,为她完全洗刷了“罪名”。
    同年8月,中共地方收回了《对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翻案、恢复声誉的通知》,彼时,间隔潘汉年逝世曾经5年无余。


    ● 潘汉年同志的记念铜像,2001年在上海建成
    关露曾为电影《穷乡僻壤》主题曲写下过充溢但愿的歌词:
    “春季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
    关露所求的春季,却迟来了整整43年。
    大半生时光,关露都带着精力的桎梏行役于世。
    当她服下安眠药时,陪伴在身旁的,只要一个塑料娃娃和一张王炳南的照片。
    照片的面前是关露题下来的两行诗: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我独痴。


    在文明部为关露举行的追悼会现场,鹤发苍苍的王炳南默立于人群的前面,神气沉郁哀戚。
    寄出那封绝交信后,两人再见已经是已经生死的间隔。
    他有些哆嗦地从口袋中拿出一支笔——那是她送给他的墨绿色派克笔,在签到表上签下了本人的名字。
    假如不是成为“白色特工”,关露或许与王炳南同样,会成为一位卓着的内政家,或者笔耕不辍,以作家的佳誉走完终身。
    但严酷的人生向来回绝假定。
    在吊唁关露的座谈会上,作家夏衍说了这样一句话:“解放后30年关露心田始终十分凄苦。她的死必有缘故。”


    ● 北京西山广场记念碑
    或许历史的惨剧能向时间去索要一个公正的谜底,然而,那些潜入大海、埋于荒丘、缄默于无言的幽咽之下的呢,谁又能给出不辨自清的谜底?
    俄罗斯作家阿斯塔菲耶夫曾在《秋之将至》中写道:“真但愿和大地一同肃静一会儿,我恻隐本人,不知为何也恻隐大地。”
    天然的兴衰、人类的荣辱、不绝的忧患在这亘古如此的大地往复,它承载所有,亦见证所有。
    在北京西山无名小卒记念广场的记念碑上,镌刻着一段碑文:
    “你的名字无人通晓,你的功劳永垂不朽!”
    这也是对反动和平年代有数战役在隐秘阵线的“公开任务者”的实在写照。
    关露曾在狱中写的《秋夜》里表白过这样的心声:“换得江山秋色好,赤忱不怯断头台。”
    逝川之水,流而不绝,但所有不克不及化为尘埃的,终将成为不朽的丰碑。文/荠麦青青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4

    帖子43

    积分20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