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澳洲“鬼镇”被从地图上抹去,最初一名居民将被摈除!仍有游客舍命“打卡”(组图)

    [复制链接]

    2022-9-1 13:22:07 40 0

    《逐日邮报》本地时间8月31日报导,被称为澳大利亚“切尔诺贝利”的小镇威特努姆(Wittenoom)当初仅剩的一名居民洛林·托马斯(Lorraine Thomas)曾经错过了搬离此地的最初期限,本地政府可能会强迫让她分开。

    威特努姆位于西澳,曾长久光辉过,如今却曾经成为南半球净化最重大的工业废址。
    西澳政府在往年6月中旬告知本地居民,在8月31日以前从威特努姆撤退,不然将面临本地警方的强迫摈除。
    据报导,西澳政府为搬离此地的居民提供35万澳元的补贴。
    洛林的女儿艾琳(Aileen Thomas)解释说,她母亲的得多货色曾经搬走了,只是还需求几周的时间整顿一下。

    威特努姆由于丰硕的蓝石棉矿产衰亡,也由于重大的石棉净化而败落,堪称成也石棉,败也石棉。自从上世纪20年代,这个地域成为澳大利亚石棉的次要开采地。1943年,西斯尔团体在威特努姆设立了矿产基地。
    在此根底上,西澳大利亚州政府为威特努姆修路,提供各种根底配套,包罗住房、学校、邮局、病院、警局、供水局等。
    CSR还投资增设了酒店、商店、餐饮场合、藏书楼等设施。威特努姆石棉采矿基地的工人达到七千人,此外小镇里还有1.3万的居民,大少数都是这些工人的妻小。

    威特努姆蓝石棉采矿基地经营了23年,一度成为西澳最大地镇,产出的一半石棉出口海内,约有15万吨蓝石棉。
    西斯尔团体(1974年以前名为Colonial Sugar Refining,后改名为CSR)在1966年封闭了这个基地,给出的理由是不盈利和石棉价钱上涨。
    实际上,上世纪60年代初威特努姆本地居民和工人有2000余人因石棉净化致死。
    澳大利亚钻研机构曾表现在这里寓居或任务的人里,最少四分之一终究会死于间皮瘤、肺癌等因石棉净化诱发的疾病。

    《逐日邮报》报导称,受威特努姆面前故事的启示,澳大利亚著名摇滚乐队Midnight Oil创作了歌曲《Blue Sky Mining》(1990年),歌词形容了男人即便意想到可能会有安康危险,但为了饥寒仍是持续在矿产基地任务,最初他仍是患了病,而冷淡的公司却没有给他提供任何帮忙。
    本地政府在2003年宣告勾销这座小镇,2007年将其从澳大利亚的地图上移除,并在2013年抉择完全封闭威特努姆,限度外人进入,并且还设立了风险警示牌。
    到2015年,威特努姆仅剩6位居民,当初洛林是这里独一的居民。

    即使威特努姆石棉净化曾经是澳大利亚最重大的环境净化问题,即使政府曾经收回风险正告,然而由于威特努姆紧邻澳大利亚第二大国度公园——卡瑞吉尼国度公园,其地舆地位和“风险特色”反倒成为一些游客的打卡“胜地”,每一年都会有人来此探险,拍照留念,并上传到社交账号上鼓吹一番。
    澳大利亚石棉疾病协会(The Asbestos Diseases Society of Australia)以为,澳大利亚近两代人并无意想到去本地游览面临的潜伏危险,被本地峡谷和野花吸引。
    该机构倡议应该对年老人做好鼓吹教育,并且还提出一个症结的问题,“为何诺大的卡瑞吉尼国度公园,它的左近区域竟没有支配警察监管?”

    虽然洛林明确在这里多住一天,就会多呼吸一口致命空气,然而她仍是但愿再多住些光阴。
    她的女儿说,“这里毕竟是她的家,而她的丈夫也掩埋在此。”又也许是游客仍旧来此观光让白叟感觉政府的支配并没有意义?艾琳说,“无论这里有无人寓居,还会有人来这里游览。”
    关于洛林的抉择,评论各异。有人不甚了解,评论道“让她待在那,英年早逝对她来讲为时已晚”。
    还有人猎奇“一座小镇就她本人,吃喝用都从哪里来?比来的商店开车最少也要五个小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

    帖子29

    积分11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