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6年前尼斯恐袭世纪审讯闭庭!凶手原来与“伊斯兰国”有关?

    [复制链接]

    2022-9-6 06:25:55 20 0

    【欧洲时报靖树、夏洛特编译报导】2016年7月14日的尼斯袭击惨案产生六年后,八名原告从5日开始在巴黎特别巡回法庭承受新的特殊恐惧袭击审讯,审讯进程预计会继续三个多月。裁决定于十二月16日作出。2016截至8月底,共波及865位民事当事人。但实行袭击的凶手Mohamed Lahouaiej-Bouhlel已被当场击毙,其缺席令这场世纪审讯的后果注定让人遗憾,人们将永久无奈证明其大开杀戒的真正念头。虽然“伊斯兰国”事发后第一时间“认领”恐袭,但考察却显示Bouhlel与恐惧组织并没亲密关联。综合《世界报》及《巴黎人报》报导及预审法官按照其身旁人的讲述,复原Bouhlel是如何从家暴受益者逐步变为一个魔鬼的。
    “使人懊丧”的审讯
    2016年7月14日,时年31岁的突尼斯人Mohamed Lahouaiej-Bouhlel驾驶一辆19吨重的卡车驶入尼斯著名的盎格鲁小道,并撞上在那里观看烟花和音乐会的人群,形成86人死亡,其中包罗15名儿童和青少年,超过450人受伤。
    由洛朗·哈维欧(Laurent Raviot)负责主席的特别巡回法庭法官此次将对27至48岁的7名男性原告人和1名女性原告人进行审讯。这些原告或是袭击者的身旁人,或是波及相干的武器买卖行动。
    其中,三名原告(Ramzi Kevin Arefa、Chokri Chafroud和Mohamed Ghraieb)因有组织恐惧袭击罪而被起诉(Ramzi Kevin Arefa也许会被判无期徒刑,其余两人或被判二十年有期徒刑)。其余五人(Maksim Celaj、Endri Elezi、Artan Henaj、Brahim Tritou和Enkeledja Zace)因有组织犯法和违反武器法而被起诉,可能被判五到十年有期徒刑。
    在袭击者缺席、原告未被指控谋杀同谋罪的条件下,许多民事当事人表现对审讯并“不抱太大但愿”,而且这“使人懊丧”。
    “我明确大家有这类挫败感,这是人情世故。但一定会有司法回应”,法国司法部长杜邦-莫雷蒂强调,“咱们用法律武器往返应这类横蛮行径”。
    另外,这些针对恐惧主义行动的严重审讯还对“增进受益者的预先重建任务”有所助益,最高法院总检察长弗朗索瓦·莫林强调,受益者们得以“环抱大屠戮构建一种个人记忆”。
    民事当事人能够经过网络播送收听听证会,不外有30分钟的提早。审讯也将被拍摄和记载存档。另外,前总统奥朗德和时任外交部长的卡泽纳夫也会出庭作证。
    在十一月初对原告进行第一次审判以前,法庭将用五周时间来听取民事当事人、受益者亲属和袭击幸存者的证词。
    遗孀:“连魔鬼都自惭形秽”的变态家暴男
    Bouhlel的妻子Hajer K.向考察人员描画了一个痴迷暴力和血腥接近变态、精力形态极不不乱的丈夫和父亲。Bouhlel生于突尼斯,与小5岁的Hajer是表/堂亲,两人婚后育有三名子女。Bouhlel作案时,两人正在闹离婚。
    据Hajer讲述,她“自结婚后就没有一天不被Bouhlel打过”,Bouhlel连本人的孩子也不放过。
    20十一年9月的一天,她再次被Bouhlel扯着头发按在地上暴打,缘故仅是丈夫嫌她“没有搞卫生”。Hajer挣扎着躲进女儿的房间,反锁后哭着报警求助。这次事情以法官的调处开场,Bouhlel只是失掉一个正告。
    然而之后Bouhlel无以复加地迫害妻儿。2014年,Hajer第二次报警,但也杯水车薪,由于Bouhlel基本不睬会派出所的传唤。
    2016年6月20日,Hajer提出离婚,这才让法官就2年前的家暴投诉询问Bouhlel。但是,几周后Bouhlel就发起了恐袭。
    生于家暴家庭生无可恋“想让全世界陪葬”?
    在Hajer的眼里,丈夫是一个“连魔鬼都自惭形秽的怪物”,“他喜爱看到他人苦楚,把我的头打破,由于他想见到血流出来。”
    Hajer怀孕时,Bouhlel残暴地把一根棍子塞进她体内,致使她大出血。“胎儿曾经不动了……看着我好受的模样,他笑着走开了。他还感觉本人很骄傲。”
    据Hajer说,Bouhlel在一个充溢暴力的家庭中长大,长时间受其父迫害。长大后的Bouhlel性情孤僻,青年时还两次试图他杀。有一次,他还拿刮刀片希图自宫。16岁时,父母带他去看过精力病医生。
    Bouhlel曾对本人的孩子说,“我就是耶稣,我没有父母”,Hajer回想。当Hajer要求离婚时,Bouhlel要挟要把妻儿从十二楼扔上来,而后他“也一同跳楼”,由于他“不怕死”。
    他老是埋怨本人的人生是“一坨屎”,Hajer因此猜,Bouhlel制作血案是“想让全世界陪葬”。
    对宗教不感兴致不带认识状态的恐袭?
    由于,据Hajer和身旁人对Bouhlel的理解,他不只与“伊斯兰国”的恐惧份子扯不上瓜葛,乃至连信徒都称不上。
    实际上,Bouhlel对宗教的态度堪称“等闲视之”。“他吃猪肉、饮酒,历来不祷告,”他妻子说。Hajer的敌人回想到,Bouhlel出言凌辱神明,只为成心寻衅作为虔诚教徒的妻子。
    这位敌人还记得Bouhlel已经一边开玩笑一边伪装要开车碾人,“他就是疯子,他这么做(制作恐袭)是出于他的残忍性情。”
    考察人员在他的电脑中发现的少量极端暴力血腥“保藏品”,其中除了“伊斯兰国”的照片,还有许多车祸现场、尸体、严刑、恋植物癖等等。有一张在2016年1月拍的照片,是一篇对于开车冲撞露天餐厅的袭击报导;在同年3月时,他就着手寻觅租赁一辆大卡车。
    但据其身旁人回想,在案发约3个礼拜前,Bouhlel才开始对宗教“感兴致”起来。他的一名敌人称,2016年6月底,Bouhlel开始听《可兰经》。恐袭产生的前一周,Bouhlel破天荒、生平第一次陪这位敌人去了清真寺,加入斋戒月完结的祷告。不外,敌人表现,没有看出来这次阅历对Bouhlel有甚么“奥秘的启发”,由于Bouhlel只跟他说“无聊透了”。
    审讯席上8名嫌犯中,有一位Bouhlel的敌人表现,Bouhlel对宗教态度的转变“泛起在案发10多天前”。
    综合这些元素,预审法官剖析,只管不克不及否认Bouhlel“闪电式宗教极端化”的实践,但从基本上看,是“其与日俱增的暴力偏向,以及不不乱的障碍人格”将他“引向了极端伊斯兰主义”,早已潜在于Bouhlel的精力病态,在极端伊斯兰主义的认识状态中“找到了成长的土壤”。
    因此,法官们以为,从未加入过“圣战”组织训练的Bouhlel能制作出尼斯恐袭,也是由于当年还有“伊斯兰国”肆虐、恐袭频发这个大环境。这就如“为一个潜伏杀人凶手动荡不安的灵魂解除了忌讳,埋藏多时的杀人激动得以释放”。
    预审法官指出,除了作案手法合乎“伊斯兰国”用汽车碾压“非信徒”的呐喊,Bouhlel没有留下任何诉求或声称尽忠极端组织的遗嘱。“伊斯兰国”预先“认领”尼斯恐袭案,在法官们看来似乎更多的是“时机主义”。
    只管如斯,在司法层面上,按照《刑法典》第421-1条,“以威吓和恐慌伎俩重大影响公共平安”便可能被定性为“恐惧行动”,因此,预审法官在起诉书中写道,“对凶手精力安康的疑难,不会影响对其所犯恐惧事实的定性”。
    (编纂:李璟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38

    积分174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