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杨丞琳近来演艺重心转往中国大陆,近日,杨丞琳在陆综表现「我在台北长大,但我是广东人」,还说「吃海鲜是豪侈的事,在那」,诱发部份台湾网友不满。
对此,日本《产经旧事》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则是指出,过来他曾去上过大陆电视节目,都会有具体剧本,他视察台湾艺人表示后发现有3项人设,总结来讲就是要像一个「乡下人进城」的角色。

对于杨丞琳「海鲜说」的发言,矢板明夫于6日表现,本人子细看了影片,以为这位艺人的发言,也许只是想要引见本人童年的情景,并没有抬高台湾的意思,但是,在大陆官媒加之的字幕中,把「台湾」变为「中国台湾」等小举措,用意利用该艺人进行对台统战任务,也是事实。
矢板明夫进一步指出,中国大陆当局关于电视媒体的管控是最严格的。他回想到,本人过来在大陆时,也曾上过几回电视节目,在节目中议论日本文明等,他记得每次事前都是有具体剧本的。而此次杨姓艺人的发言「应该也有剧本」。矢板明夫提到,她在节目中讲完海鲜之后,还谈到本人很年老就出道了,没有读过得多书,所以要多学习等外容。
矢板明夫就剖析,他想到了比来在大陆官媒常常退场的台湾艺人,视察他们的「角色设定」(人设),似乎发现了一些独特点:
第一,不克不及说台湾的糊口太好。
第二,不克不及太明事理。
第三,要说来到大陆当前学到得多。
矢板明夫以为,这些台湾艺人被要求表演相似「乡下人进城」的角色,「能力突显出祖国的伟大」,而这类设定的潜伏逻辑就是:若在台湾,人民糊口得很幸福,那就没有和祖国一致的须要性了。矢板明夫提到,这样的脚本内容想表白:大部份台湾人是不明事理的,所以才会被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和民进党政权诈骗,被绑上战车。只要到了中国大陆当前,学到了得多货色,才明确了情理。所以,论断是:台湾人民是需求被「再教育」的。
至于中国大陆日前下架台湾作家李敖、龙应台的书籍,对此,矢板明夫指出,这两人在台湾都被归类于反对一致的名人,照理说,应该遭到中国大陆欢送才是,不外这两人的文字条理明晰,长于讲情理,又有压服力,彻底不合乎明天中国对「台湾同胞」的角色设定,所以就不克不及再让他们的文字在中国国际流传了。
矢板明夫再剖析,当初大陆对「台湾同胞」的角色设定,曾经逐步回到了毛泽东时期。毛泽东过后就每天宣传要解放台湾,所以过后中国大陆鼓吹的,都是台湾同胞如何糊口在生灵涂炭之中。

矢板明夫还借此分享一个笑话,在文革中,大陆南方某乡村的播送站,用大喇叭鼓吹解放台湾的须要性时,说:在蒋匪帮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们,都吃不饱、穿不暖。天天饿得两眼发蓝,像饿狼同样四处找吃的,却只能找到一些香蕉皮。所以在台湾,人都不叫「人」了,他们都叫「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