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2022-9-9 18:35:50 16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动脉橙果局近日,国度统计局、迷信技术部和财政部联结发布了《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下列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投入为279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我国根底钻研经费投入为1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占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的比重(6.5%)达到历史新高。
    近日,行业内广泛以为寰球经济行将迎来寒冬,因此在微观大周期背后,各国和各行业都在增添市场资金投入,但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仍放弃较快增长,这面前的底层逻辑到底是甚么?对我国科研翻新有何理想意义?为理解答这一纳闷,动脉橙果局对《公报》做了深度剖析,并总结了三大看点。
    R&D经费和根底钻研经费翻新高,科研向品质翻新转型
    先看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公报》显示,我国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7956.3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2016-2021年,我国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年均增长十二.3%,延续6年放弃两位数增长。而在这6年里,我国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增速也显著高于美国、韩国、德国、日本等兴旺国度。


    因而可知,我国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整体上呈大体量高增长两大明显特征。
    再看根底钻研经费,《公报》显示,我国根底钻研经费为1817.0亿元,在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中所占的比重为6.5%,比去年大幅晋升0.49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
    科研投入大幅增长的面前,到底有何底层缘故呢?
    首先说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这其中最中心的一点在于对原始翻新技术的关注
    以后,我国曾经跨过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以“国产代替”为主旋律的守业时期,高扬的“苹果”曾经摘得差未几了,将来更多的时机必然是留给那些,真正拥有原始翻新技术且能知足临床需要的翻新型企业。因此,在研发投入上,比拟于以往要更有诚意。
    其次再说根底钻研经费,其主体次要聚焦于高校
    《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高校根底钻研经费为9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对全社会根底钻研经费增长的奉献率高达51.3%。那末,高校与根底钻研是如何结合的呢?
    据悉,我国60%以上的学科类国度重点试验室和30%的国度工程钻研核心都是由高校牵头建立。
    而在研发资金方面,高校具有政府拨款、名目基金、企业投资和效果转化营收等多种渠道;在研发装备方面,传授既能够依靠于高校的重点试验室,也能够借助协作企业的先进试验装备或者从企业获取贵重的数据。近十年来,高校获取了整个十一项国度技术创造一等奖中的10项、整个技术创造奖中的72%。
    那末为何是高校呢?其次要有两点缘故。
    一是从源头来看,高校传授比拟于医生、科研人员有更多的自在性,不会被日常任务所绑缚。此外,因为造就体系的不同,高校传授的复合机能力更强,于是更可以应答和解决在科研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
    二是从市场资源方面来看,相较于以临床为重心的医疗核心和以钻研为主导的科研机构,高校具有更多面向市场的中心才能,这次要体当初其更为市场化的效果转化体系以及丰硕多元化的市场资源。
    政策降级,稳固企业研发投入的主体位置
    《公报》显示,企业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为76.9%,比上年进步0.3个百分点。政府属钻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三大履行主体的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分别为3717.9亿元、2180.5亿元和21504.1亿元。
    因而可知,企业进一步巩固了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位置。那末,企业是如何做到的呢?
    固然,缘故泛滥,例如企业的转型降级和翻新科技人材的涌入等,但最次要的缘故仍是国度相干政策的出台,即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新政策。
    家喻户晓,企业的研发气力间接抉择了其竞争才能和开展前景,但新冠疫情发作后,受上游需要增加、物流不顺畅等要素影响,企业运营情况不容乐观。并且跟着研发投入的增长,出产和运营本钱不停下跌,大部份企业在近些年来存在资金充足的问题
    为了化解企业面临的窘境,2021年的《政府任务讲演》指出,将制作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由75%进步到100%。
    简而言之,在新政策下,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就可以够在应征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比拟75%的扣除比例而言,100%的扣除比例至关于企业在税前能够多扣除25万元。
    这在激励企业翻新的同时,也最大限制地升高了企业的翻新本钱。据悉,2021年范围以上制作业企业中,享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占比达58.4%。事实上,这一新政策的出台,让企业更为有底气的加大对科研翻新的投入,疏导企业出产因素向翻新畛域活动。
    以医药制作业为例,《公报》显示,医药制作业的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投入和投入强度分别为942.4亿元和3.19%,分别是制作业的第六名和第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2020年,医药制作业的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投入和投入强度分别减少157.8亿元和0.06%,其增幅远超其余制作业。
    那末,医药制作业为什么会异军崛起呢?
    第一个缘故:新冠肺炎疫情增进了医药研发和医疗器械改造。
    药物研发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研制疫苗、医治药物等赛道放弃炽热,企业为了进步本身竞争力,便争先投入少量经费研发新产品和翻新药。
    据悉,截止2021年4月26日,有251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研发投入情况,从经费投入强度来看,前6名均为医药制作业公司。
    医疗器械改造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发作早期,国际外对防疫物质的需要激增,长期供不该求。起初跟着全民安康防护认识的晋升,对口罩等防护用品的防护等级和新冠病毒疾速检测技术的效力及便捷水平也要求更高,因此各大企业开始加大对医疗器械改造的投入。
    此外,面向国外市场,我国各类高品质的抗疫耗材和药品出口不停减少,这也增进了我国医药制作业的研发翻新。
    第二个缘故:医药翻新的必定后果
    研发才能间接抉择了医药企业的生存开展。
    因为我国医药行业起步晚,致使医药企业的研发才能单薄、模式不敷成熟,在国内竞争中不足利润空间。据悉,我国大部份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低于10%,即每10元盈利中只要不到1元用于研发。
    为了改动这一现状,我国医药企业开始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再也不聚焦于投入少、研发时间短的低附加值的仿造药,而是开始攻关其余高附加值的翻新药,且效果明显。
    东部地域化身“领头雁”,中、西部地域追寻跻身“千亿省分”行列
    《公报》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域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投入分别为18928.1亿元、5346.4亿元和3681.8亿元,东部地域的头部效应愈发浮现。


    那末,我国东、中、西部地域的研发投入差距为什么如斯之大呢?
    这还得从我国各地域开展不屈衡的配景谈起。
    我国东、中、西部地域开展不屈衡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东部沿海地域得天独厚的翻新根底设施、资金、人材和天然资源的独特作用下,间接致使我国经济开展呈现“东富西贫”的特征,各地域的财政支出亦是如斯。财政支出的不同,必定致使财政科技收入的差距,即研发投入的差距。
    那末,东部地域的开展究竟为何好呢?
    以上海为例,首先,科技守业拉动初期投资。院士、传授等科研人员纷纭开始兴办企业,增进效果转化。据悉,上海13%的“硬科技”企业由高校、钻研所的科研人员或先生兴办,其中中科院、复旦、上海交大和上海科技大学的守业者是获取初期风投的科技效果转化主力军。
    其次,充沛融会“科技+金融”。上海的资本赋能科技效果转化劣势显著,据悉2021年274家企业获取290次融资,企业数量与融资次数均排名全国第一。
    最初,优化反对政策环境。上海率先发展了高校专利请求权和专有技术归入效果转化集体所得税减免规模、利用科研横向名目经费结余经过出资形式反对科技效果转化流动等试点任务。
    另外,《公报》显示,目前我国有十一个钻研与实验开展(R&D)经费投入超千亿元的省分,中、西部地域有5个
    这阐明,虽然东、中、西部地域之间存在微小差距的事实很难改动,然而中、西部地域也在不停追逐和提高
    以往年刚跻身“千亿省分”行列的安徽为例,据悉,目前安徽已成为中部6省中上市公司实力最强的“领头羊”,共有175家上市公司,其总市值近2.5万亿元。
    那末,安徽是如何逆袭为科技翻新“优等生”的呢?
    首先是政府鼎力反对科技公司。例如2008年,合肥市在年度财力无限的状况下,大手笔反对并引入了京西方建立显示面板产线,从而创始了政府领投、社会资本参预的新型投融资模式。
    从此之后,安徽持续目光独到地投资了蔚来、长鑫存储等重点名目。据悉,京西方带动了安徽上上游数千亿元的产值,蔚来的股价也自2019年的低点到2021年最高时上扬了60倍。
    其次是增强自主翻新。自2008年开始,安徽开始建立“自主翻新综合配套变革实验区”、“翻新型省分”和“国度翻新核心”等,以增进经济转型降级。到2018年,安徽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403家,请求专利58671项,受权专利33830项,翻新才能延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最初建立合肥都市圈。自2016年开始,合肥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挨近。得多拥有翻新才能的企业都在合肥扎根,并依托江、浙、沪等的资源劣势,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失掉开展。之后,又向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和芜湖市等周边城市释放翻新才能,从而带动了安徽的科技翻新。
    透过《公报》,咱们能够看到跟着全社会研发投入的继续增长,我国正在开脱科技翻新跟踪者的角色,稳步向自主翻新型国度迈进。
    然而同时也要看到,与美国、日本等兴旺国度比拟,咱们的研发投入仍然缺乏
    从《公报》发布的数据来看,在投入范围方面,虽然我国研发经费范围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这个投入总量却仅至关于美国的一半
    投入强度方面,虽然我国超过了法国和荷兰等翻新型国度,然而仍低于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兴旺国度。


    根底钻研经费方面,虽然我国根底钻研经费占比(6.5%)显著晋升,然而仍旧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度的根底经费占比(十二%-23%)。
    “知缺乏然后进”。那末,面对我国研发投入缺乏的现状,是不是只有加大研发投入就足够了呢?投入多,报答就一定丰吗?
    显然,谜底是不是定的。由于咱们也必需斟酌研发成果和研发投入的调配
    研发的终究归宿是市场,科研翻新实质上仍是增进经济增长,所以假如一项技术不合乎市场需要或者市场变现价值低,那末就无奈知足研发投入的目的。
    那末,如何去辨认技术效果的价值呢?
    这要求咱们建设一套研发投入的评价机制,这既包罗科研效果的评价,也包罗其市场价值的评价,这样一来,咱们即可以疾速锁定那些有价值的科研效果,针对性地加大研发投入。
    关于那些价值缺乏或者研发时间长的技术效果,咱们能够斟酌升高研发投入和依据研发阶段投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1

    帖子37

    积分17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