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纂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1年下半年至今,在房地产行业政策调剂后,特别是在民营地产圈,能够说是百孔千疮。新城控股近期披露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完成营业支出430亿元,同比降落47%。
在片面收杠杆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中,地产头部团体的开发支出骤然降落,加之近两年购房需要疲软。新城控股也不克不及例外,上半年的累计销售面积约65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降落40%。
在新城控股经过裁员,紧缩销售费用和办理费用,卖出商业地产等各项节流措施后,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降落30%。与此同时,公司股价再度跌至阶段低点。
国内评级机构对新城控股的发行人信誉评级从“BB+”,下调至“BB”,表白了对新城资金活动性的耽忧。同时在“瞻望”一项,定性为“负面”。这是新城控股减少使用外部资源和典质融资来偿还到期债权,鉴于其进入离岸债券市场的时机无限,因此融资渠道受限。反应了新城控股在往年销售和财务目标上都表示欠安。
新城控股近几年排名不停降落,虽然至于片面崩塌,但从2010年开始就堕入“增收不增利”窘境,企业风云不停,负面形象短时间内无奈改良。同时,新城控股合联营名目利润降落,公司盈利程度及盈利才能均有所下滑。
各项财务目标均好转
往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65892亿元,同比降落30%,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降落32%。而全国屋宇新动工面积同比降落35%。在上半年,大部份标杆房企的事迹均匀跌幅在30%以上。
2022年以来,新城控股销售跌幅外行业均匀程度内,不外其有超过50%-60%的可售资源位于需要广泛较弱的三、四线城市,前期销售复苏可能相对于迟缓。往年七月,不少房产股都大涨,好比万科最低落3%,阳光城5%。而新城控股成交量仅6十二3手,跌停价钱卖单有300+万手。
当下表示平凡的新城控股,其实早年间是典型的地产后劲股。从最后从一个长时间处于行业30名开外的中型地产商,新城控股前几年名目次要在三、四线城市,江浙沪占多数,主打“商业+地产”,在胜利进军长三角之后,2016年至2019年间,公司销售额分别为690亿元、十二57亿元、23十一亿元,差未几是比年翻倍的下跌。新城控股销售住宅反哺商业地产,从万达挖来不少人材,高举债、高周转,转动开发。至此,新城控股不乱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前十。
从企业舆情的角度看,企业高管集体事情一旦泛起负面,不仅是影响企业形象,更重大的是会惹起股价颠簸和地产业务的冲击。因此在2019年,新城控股的掌托人王振华犯下刑事案件,给新城控股带来清偿务挤兑危机。
过后的新城控股已进入国际142个大中城市,开发名目超680个。面对债权挤兑,新城控股选择迅速发售少量名目,用于回收现金,升高负债。同时业务膨胀,全部2019年下半年,新城控股简直没拿到地。当年,新城控股一共对外处理了21家名目公司,其中有十一家都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实现买卖,可见过后状况之卑劣。
由于结转周期的影响,这一次的膨胀,直到2020年才开始有所和缓。也给新城控股2020年及之后的事迹降落埋下了伏笔。自愿减资增产所致使的后果是,2020年新城控股销售额降落14%至1990亿元,从行业数据排名来看,新城控股的地位近几年继续下滑。销售额排名,从2018年第8位降落到2021年的13位;销售面积排名,从2018年第9位降落到2021年的十二位。
从过往的危机案例来看,债权容易惹起连锁反映。往年5月,业界传出新城控股将采取备用信誉证发行模式在境外重启示行美元债动静,但后续始终没停顿,在目前状况下,发美元债可能性不大。当下最难的,仍是销售事迹的恢复。
销售额降落确定是必定的,然而值得留意的一点是,新城当初的债权危机其实不小,假如未能及时调剂市场战略,也许就会泛起债权守约和破产重组的状况。
为了不这样的状况,新城控股在上半年转让数个名目后,依然将旗下的影院业务打包卖出给横店影视公司,就是为了保障现金流。
在2021年上半年,新城控股还踩着“黄线”,资产负债率为75.45%,高于规则的70%。只管关于接上去的债权,新城控股已经许诺会按照资金及债权到期状况,做好相应支配,确保债权到期偿付。可按照“票眼”上的数据,新城旗下的子公司,新城的商票曾经拒付了得多,波及金额都是上千万元。
往年第一季度末,新城控股全资子公司以2825万元总价竞得商丘的一个地块。假如新城控股有钱拍地没钱付商票,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引火下身了。
从后果来看,几经致力后,往年新城控股终于把本人降为“绿线”。就在往年5月,新城控股还被中国证监会选为发行公司债的示范性民营房企。而仅就直观呈现的数据而言,多数股东们付出巨额的资本,却远未获取与之婚配的报答,这显著有悖于知识,两者占比不婚配或存在“明股实债”嫌疑。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新城控股地下市场再融资渠道尚未恢复,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其筹资性现金流继续净流出,公司面临再融资压力较大。目前,在资金紧张的大情况下,新城名目的工程进度遭到业主们的极大关注。
开源节流但风云不停
比来两年,新城控股频频变阵。面前,新城控股的事迹确实不容乐观,往年上半年销售额就少了近45%。自去年商业+住宅两小事业部合并之后,近日,新城控股又迎来了最大范围的一次组织构造调剂,缩减区域机构设置。将住开和商开一共精简为10个大区,像是把合并皖南+皖北两个成合肥城市公司,徐州城市公司合并丰县城市公司。
除此以外,2021年,新城控股还进行了大范围的裁员行为,有员工抗议此次裁员是蓄谋已久的。对此,新城控股对外解释是由于企业进行了组织架构调剂,不得已要大批量裁员。
当下的房地产被戏称为“黑铁时期” ,房企们重要面临的是缩表出清去金消融和监管划定的三道红线。大家似乎也达成为了一个共鸣:比起范围,保住现金流“活上来”才是最首要的。通常而言,调架构、变策略、裁人员,无论是哪一种,都只证实这个企业正处于不不乱的阶段。
节流之后就是开源。新城控股早年间就对山东市场格外看好,因而迅速在环渤海地域规划,急于扩大,但名目品质问题备受诟病。往年以来因品质、平安等问题,青岛新城名目每每被投诉。
早在2018年,新城控股就踏入了山东市场,但新城控股在青岛建立的楼盘,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简直一切名目在网络上都能都搜寻到品质问题,都有业主投诉过屋宇品质差,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
由此来看,新城控股必需要在品质等问题上严格把关,能力消除新城控股在消费者心目中“不良开发商”的形象。
比来的一则对于新城控股旗下楼盘的投诉,就产生在重庆的吾悦广场。往年8月是吾悦广场的交房日,但业主们看房后关于屋宇品质非常不满意,关于屋宇套内面积缩水,层高不敷的意见最大。
“吾悦”始终都是新城控股商业地产板块中的主力产品。在新城控股债权中,有六分之一是经过吾悦广场进行的融资。130座已停业的吾悦广场为新城控股带来了每一年最少80亿元支出。然而,吾悦广场采用的是“以售养租”模式,资金回收周期长。关于新城控股目前紧缺的现金流帮忙不大。
结语
目前来看,新城控股开展相对于低迷,但外行业总体承压的特殊环境下,公司销售和开展也很是不容易。今明两年为新城控股的偿债顶峰,这些要素都会形成新城的资金压力,下半年的销售走势,就变得十分症结。
作为国际为数未几的住宅和商业两个畛域齐头并进互为增补的企业,总的来讲,新城控股目前仍是很致力自救。纵观每次行业上行时,深困泥沼的房企大多在运营上较为保守,范围扩大很快;或者不甘于主业,在短期内涉足多个生疏畛域。新城控股董事长在往年第一季度的事迹会上也对表面示,2022年起以保平安为第一要务。由于负债率居高不下,一旦遇到政策收紧便很容易堕入活动性危机。
如何平稳渡过一浪高过一浪的风云,关于如今的新城控股来讲,已经是已经火烧眉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