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格力美的PK半年报,力与美输赢已分?

    [复制链接]

    2022-9-13 12:51:59 64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BT财经,作者|庆秋“力与美”接踵公布2022年半年度讲演,到底谁才是白电之王?
    走多元化路途仍是坚持专业化?这是每个企业开展到一定范围时必定会遇到的问题。在中国度电行业,美的和格力称得上是这两条门路完善对标的样本。
    美的和格力,通过几十年的行业深耕,面对过有数次的应战,在政策红利期独特高速增长,也外行业寒冬中寻觅新的标的目的。但在一些症结节点上截然不同的选择,让这两大家电巨头走出了各自的开展路途,也让外界看客们对两者的PK老是充溢了期待。
    8月31日,美的团体、格力电器双双披露2022年中报,为这场悬疑的比赛作出了最新解答。
    全优生VS偏科生
    往年上半年,美的总营业支出达1826.61亿元,同比增长5.0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9.95亿元,同比增长6.57%;格力总营收为958.07亿元,同比增长4.1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十一4.66亿元,同比增长21.25%。


    能够看到,美的的营收范围是格力的1.9倍,归母净利润是格力的1.4倍。市值更是碾压式的,截至9月5日,美的团体达3765亿元,格力电器则为1879亿元,仅为美的的一半。
    营收增速上,美的往年上半年以强劲劣势取胜。2014-2021年,美的仅在2017年增速不如格力,其他年份均表示优于格力。2020年,格力营收增速为负的14.97%,美的仍然完成了2.27%的增长;2021年,美的营收增速达到20.18%,格力仅有十一.24%。
    不外,往年上半年,美的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后进于格力。而在2021年,美的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4.96%,还与格力的4.01%相差不大。各自来看,美的的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速整体在呈下滑趋向,而格力则表示得十分不不乱,要末高增长,要末负增长。这样的表示恰是因为它们的业务构造而抉择的。


    图:美的2013-2021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图:格力2013-2021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分拆各自的业务会发现,美的称得上是“全优生”,而格力是典型的“偏科生”。
    2022年上半年,美的拿下了中国市场多个品类“第一”:据奥维云网数据,在家用空调、微波炉、台式烤箱、电风扇、电暖器、电磁炉、电热水壶等多个品类中,美的系列产品在国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第一。即使不是第一,也都是市场第二、第三的位置,称得上是片面开花。


    值得关注的是,美的在财报中表现其家用空调的线下份额34.27%,线上份额35.62%,均放弃第一。而格力则援用了其余机构数据,来证实本人行业第一的位置,并强调其寰球市场的占有率最高。
    但若以营收为评判维度,那末美的空调业务早在2020年就曾经超过了格力。2021年无论是支出仍是增速,美的也都大于格力。2022年上半年劣势连续,美的空调营收达832.36亿元,同比增长8.94%;而格力空调营收687.46亿元,同比增长5.18%。
    美的的反超,关于格力而言,是不小的打击。由于空调业务称得上是格力的命根子,支出占比高达七成,而空调对美的的营收奉献缺乏一半。
    格力有多偏科呢?
    从毛利率来看,2022年上半年,美的制作业的总体毛利率为24.43%,格力则多达29.32%。单空调这一项,格力的毛利率达到29.87%,而美的只要21.05%。换言之,格力单平空调这一拳头产品,在营收只要美的一半的状况下,净利润就赚到了美的的七成,至关强悍,也由此成为往年上半年独一一家净利润放弃着20个点以上正增长的家电企业。
    再比较其余家电业务,2022年上半年,消费电器为美的奉献了36.31%的营收,而格力仅有2.29%营收来自糊口电器。再结合它们的营收总盘大小来看,能够说,格力除了空调以外,根本上没有同样能打的电器。
    为什么美的的多元化可以胜利,而格力却仍然只能依赖空调呢?
    多元化的成与败
    自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运营部部长后,格力空调业务高速开展,1995年起产销量、营收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1997年更是凭借自研的“冷静王”分体机的降噪技术建设起了产品护城河,将市场劣势维持至今。
    董明珠没有止步于此,也提出了多元化开展策略。
    糊口电器业务起步于2004年,格力电器收购了珠海格力团体的小家电业务。2014年成立子公司珠海大松糊口电器,正式将糊口电器业务归入囊中。2018年,格力电器收购了晶弘冰箱,在糊口电器业务规划上又落下首要一子。
    但糊口电器没能成为格力的第二增长曲线,近两年的营收占比一直未能冲破3%。按照奥维云网数据,2021年格力仅在电暖器、电风扇、除湿机、空气能热水器等产品的线上批发额委曲挤进了行业前二,且大都集中在与空调业务亲密相干的畛域。
    眼见与空调相近的糊口电器没有起色,董明珠选择了更斗胆的跨界。
    2015年3月,董明珠高调宣告进军手机行业,“分分钟超太小米”。
    但手机与空调的产品逻辑是截然不同的,空调技术一旦不乱成熟后,几年内产品都不需求太大的更新换代,而手机偏偏相同,市场竞争剧烈,每一年都要有新技术、新功用去吸引消费者。后果证实,格力手机终究落入自产自销的悲凉地步。
    2016年,董明珠又将多元化的指标转向了新动力汽车,想以130亿元的价钱收购银隆新动力汽车。这个提案受到股东支持,但董明珠独断独行,宣告以集体身份出资10亿元向银隆增资,并又增资两次。
    可怜的是,银隆团体暴雷,董明珠与银隆不欢而散,终究仍是格力电器出来拾掇开局,于2021年经过司法拍卖拍得银隆30.47%的股权,加之董明珠本来持有的股权,将银隆纳为控股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格力钛新动力。
    随后,董明珠又表现要投身于芯片制作畛域,后期拿出500亿元。据财报,2022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零界限集成电路无限公司营业支出完成260%的增长,格力半导体产品累计出货量冲破8800万颗,已在家电上推行运用。
    关于格力这些年的多元化举动,家电行业剖析师刘步尘描述为“不足逻辑”。家电行业剖析师梁振鹏则表现,格力这样的打法,其余产品线都只能是空调的“附庸”。
    再反观美的的多元化之路就走得顺畅多了。美的开创人何享健曾如斯概括他的运营理念:“能学就学,能买就买,能协作就协作,不克不及只靠本人。”
    比拟格力,美的多元化起步要早很多。美的以电风扇起家,1985年经过收购进入空调行业,1993年与日本三洋协作电饭煲进入小家电畛域,2004年又经过收购实现了微波炉、冰箱、洗衣机的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7年美的就实施了事业部制变革,接踵成立空调、电风扇、厨具、机电、紧缩机等事业部,每个事业部具有运营自主权,独立运营、独立核算。也许恰是这类组织架构,使得美的的每个产品线都并不是一家独大,又足够弱小。1992-2003年,美的的营收从4.8亿增长至175亿,翻了30余倍。
    美的之后在家电畛域更是高歌猛进。2004年,与东芝协作,又收购华凌和荣事达;2005年,收购吸尘器品牌春花;2008年,收购小天鹅,并将荣事达与小天鹅片面整合。将这些自带品牌效应的企业归入麾下后,美的锦上添花,胜利从空调巨头转型为白电巨头。
    不外,美的的多元化也有失败案例。
    2002年,家电市场发作第一次价钱战。美的净利润受到重大打击,净利润率仅剩1.4%。这一安慰,促使美的将眼光转向了家电之外的行业。2003年,美的入主湖南三湘客车团体,后果因2008年金融海啸,出口定单勾销,致使欠账供给商,资金链断裂,不能不以停产告终。
    各自都有隐忧
    比较之下,格力由于偏科而袒露出来的问题更为不言而喻——空调阵地假如没有守住,格力将危如累卵。
    格力空调之所以可以一飞冲天,靠的是董明珠发明的股分制区域销售公司营销模式。经过与区域的大经销商结成联盟瓜葛,经销商获取了足够丰厚的利润,格力则具有对全国市场的管制权,从而攻城略地。
    这也致使格力的线下渠道十分强势,线上渠道其实不遭到注重。2020年新冠疫情,让格力的线下渠道大受冲击,2020年上半年营收同比降落28%,归母净利润降落53.73%。
    董明珠这才开始了渠道变革,并亲身表态直播间带货。2020年,格力完成了476亿元的直播营收,约占全年营收的三分之一。
    但线上直播的成就实际上是变相鲸吞线下经销商的利益。为掩饰直播数据,经销商乃至被要求只能在董明珠直播间提货。这诱发了经销商们的极大不满。渠道变革的矛盾终于在2022年发作。
    6月,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由大经销商联结成立的京海互联宣告减持格力股分1.1亿股,套现金额35亿元。而京海互联的持股人之一、河北经销商徐自发,8月宣告分开格力,“叛走”飞利浦营垒。格力随后也宣告断供河北。
    其实,不止徐自发,山东经销商以前也曾倒戈美的。单方矛盾激化关于格力的事迹会发生如何影响,下半年财报相当首要。
    就上半年财报而言,格力销售费用49.2亿元,比去年同期降落近20亿元,由此一些业内人士以为渠道变革已初见功效。这实际上是格力玩了个小把戏,2022年的销售费用只包孕了装置培修费和鼓吹推行费,而在此以前销售费用还包罗了运输及仓储装卸费,如今该项挪到了营业本钱中。
    运营流动现金流量净额更能反应出格力真正的一面。2021年,该项仅为18.94亿元,较2020年的192.39亿元断崖式缩水九成。2022年上半年则为13.14亿元,有所回升但并未恢复到往期程度。
    格力在为渠道变革焦头烂额,美的也并无安枕无忧。
    一贯以“高增长”著称的美的慢了上去。2013-2020年,美的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2021年只要4.96%,2021年二季度净利润增速还泛起了负增长。营收增速也在放缓,往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04%,去年同期增速则达到25.14%,往年二季度同比增长仅有0.97%,比一季度的9.54%下滑显著。
    能够看到,美的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下滑到了个位数。而近些年来的多元化规划,与家电业务跨度较大,目前也没能撑起美的的营收大盘,反而还需求家电业务输血。
    2015年,美的开始规划工业机器人业务,用时七年,耗资292亿元,才胜利收购了海内品牌库卡。近些年来,美的前后投资了半导体、新动力汽车以及医疗等多个畛域。目前来看,家电之外的业务范围较小,共计不外415亿元,而空调及消费电器两项业务营收达到十二59亿元。
    并且,大笔收购带来的人力本钱和高商誉早已反应在财报中了。收购库卡的2017年,美的人均年薪增幅高达72.47%。2021年末,美的商誉总额高达278.75亿元,与当年的净利润至关,在A股位列第二。而库卡在2017年财务并表后支出始终下滑,带来的减值危险不成低估。
    还值得关注的是,往年年终,原美的CFO蔡伟定辞职,任期缺乏一年,而他的后任CFO任期也仅有一年多。这也让外界对其财务情况有些耽忧。而就在蔡定伟到职后4个月,美的传出大范围裁员的动静。
    对此,2020年年底,美的团体公布了一篇《美的:从新登程》的文章,表现美的多元化战略被分为B端和C端。将原来的四大业务板块调剂为五大新业务板块,其中包孕空调及消费电器的“智能家居事业群”是独一的C端业务,此外四大业务分别为电机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数字化翻新业务,均面向B端。
    “过来30年,中国度电产业开展迅速,但产业进入成熟期后,假如美的把家电作为产业界限,就会在开展中遇到瓶颈,所以咱们抉择进入工业管制、汽车、3C等畛域。”2021年5月,美的团体电机事业群总裁伏拥军承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现。
    美的向B真个信心曾经显著,也将将来营收冲击5000亿的指标押注在了B端上。
    较量仍在持续
    正如美的团体在2021年年报中所说:“在大时期外面,没有一条路途是平整的,也没有一条路途是变化无穷的,伟大企业必定阅历过周期的轮回与浸礼。”
    在家电行业个人上行的大环境下,格力与美的都完成了营收利润双增长,曾经足以证实本人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但通往伟大的路途上,必定面临许多应战。
    格力能否顺利实现渠道改革,美的能否胜利降级B端业务,它们又能否从家电巨头向工业巨头胜利转型,这所有,都值得关注和期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

    帖子30

    积分14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