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孙宏斌还能支棱起来吗?

    [复制链接]

    2022-9-16 21:53:08 34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财经新商道,作者|刘亚杰回看顺驰和融创,“高周转+高杠杆+高危险”成为了两段故事中,孙宏斌犯下相反的错。你能够说“老孙”没有变,剧情也没有变;可是行业变了,市场环境也变了,两段故事怎可能那末等闲重合呢?
    从4月1日融创中国(01918.HK)停牌开始,孙宏斌已有小半年时间,没在地下场所发声了。
    市场零星会无关于融创的动静传出:信达地产开始方案1.57亿元接手融创安徽名目,照着中国“迪士尼”打造的冰雪城被摆上货架,债务人陈淮军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初等法院提出对融创清盘呈请……
    至于孙宏斌集体,依然音讯全无。独一知道的是他还在找钱。
    人们习气称孙宏斌“老孙”,由于他很像“孙悟空”——话多爱扮演。
    无论是表演“白衣骑士”,环伺地产行业的落难大佬们;仍是投资乐视做了蚀本交易,终究深陷窘境,总离不开起初孙宏斌的确哭了。?
    哪都有他,甚么事都敢做,最初还要感叹一番。除非,真有坎儿过不去。
    就像2006年时分,他执掌的顺驰现金流出了问题,圈子里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他的动静。再次传出他的舆论,已经是已经起初把顺驰转给路劲(01098.HK)时,向号称“豹哥”的单伟豹说出一句:“你买了个廉价货。”
    这曾经是16年前的故事,可在得多人眼中,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孙宏斌这主要“白帝托孤”,给融创找一个新“豹哥”了。
    融创过不去这坎儿了吗?这断言也许过早了。
    回看顺驰和融创两段故事,能够以为“老孙”没有变,剧情也没有变;可是行业变了,市场环境也变了,两段故事怎可能那末等闲重合呢?
    融创的故事,还得再等等能力看到谜底。
    壹 | 不同时期,同样的错
    “老天再给顺驰一年的时间,就足以消化掉一切的财务危险。”
    卖掉顺驰当前,有人问过孙宏斌过后的感触。很不信服,总感觉多给点时间,故事的终局会是另外一番样子。真如他所言,那末当初多给融创一点时间,他也能改动后果。
    毕竟顺驰和融创,两个故事太类似了。
    当年的顺驰,一边缩长工期和交付期,争夺资金更快的周转速度,一边不停收紧现金流回流速度,晋升资金利用效力,让这家新公司疾速运行起来。
    后来,顺驰集中在天津本部边沿地带及布局中的新核心规划,恰是捉住中央急于动工交付,带动区域经济开展的心态,从而尽快放行名目。
    根据起初孙宏斌的要求,融创拿地7天内要肯定定位和布局计划,30天内召开名目启动会,由团体到区域公司高管组成评审团,片面审核质量、本钱、节拍、利润、现金流等目标。
    是否分外相熟?那就是“高周转”。在孙宏斌完结了顺驰的回想,开讲融创故事的时分,这些都没有改动过。
    已经,房企将“高周转”视为中心竞争力。
    万科(000002.SZ)的“5986”——5个月即开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六成产品必需是住宅;碧桂园(02007.HK)的“3456”—— 3个月收盘、4个月回笼、5个月现金流为正、6个月转投出去,都是“高周转”的产物。
    “顺驰没有改动任何规定,咱们跟一切开发商采取的是同一种商业模式,惟一不同就是咱们更坚定、行为更快。”从孙宏斌态度,你清楚感触到“能打十个”的声势。
    渡过了起步阶段,孙宏斌把油门踩究竟。2003年终刚定下“全国开展”的音调,9月就以5.97亿元拿下石家庄地块,过后河北顺驰不外成立五个星期;
    年底时分北京拍卖大兴区黄村卫星城北区一号地,顺驰以9.05亿元,高出起拍价1倍多的金额,让华润、住总、富力等一众大佬成为了陪跑。
    人们都说,顺驰低价拿地一定不赚钱,可是孙宏斌要的是范围。要知道,100的1%和10的10%,后果是同样的。借资本杠杆撬动范围效应,仍是顺驰称王。
    可巧,2004年8月的博鳌论坛上,孙宏斌喊出销售额100亿元的指标,为的就是超出万科。也许在相等的销售额背后,顺驰的净利润不克不及与万科分庭抗礼;不外既然有了100亿元的顺驰,为何不克不及有1000亿元的顺驰?到那时万科就是小弟了。
    这就是“高杠杆”。起初的融创时期,孙宏斌也没少用。
    只是此类操作更多泛起在名目并购中:2014年5月63亿港元收购绿城24.31%股分、2016年9月40亿元入股金科股分、2017年1月150亿元驰援乐视,以及同年以438.44亿元收购万达旗下13个文旅名目91%的权利……
    有了“杠杆”,孙宏斌的游戏更多也更大了。
    起初政策收紧,顺驰和融创均因资金链问题触礁:它们犯了一切房企都会犯的错。
    这样看起来,顺驰和融创走在同一条路,连绊倒它们的“石头”,都没有挪中央。
    贰 | 两种开头
    但是得多时分,相反的问题纷歧定指向一样的后果。顺驰与融创的故事两头隔了16年,这段时间孙宏斌没变,剩下的都变了。
    先看几组数据:一组来自国度统计局,2001-2003年房企土地置办与开发面积均在疾速晋升。详细到每一个年,土地置办面积都高于开发面积;


    ?
    (来源:国度统计局/单位:亿平方米)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同期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与总销售额度,一样维持着向上的趋向。这是个供需两旺的行业,并且同期市场的消化才能强于房企开发才能。


    (数据来源:地下信息)
    自1998年《对于进一步深入城镇住房轨制变革,放慢住房建立的通知》文件出台后,住房“货泉化”取代福利分房,住房需要疾速增长,推进住宅消费疾速增长。
    回忆起来,孙宏斌高喊着“拳打王石,反超万科”(2002年),一年(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豪掷70亿元将土地贮备裁减至800万平方米,恰是在这段时间。
    他的底气,来自地产市场开展的微小前景,以及面对如斯时机竞争对手的胆小。
    不外根据摩根士丹利讲演预算,截至2004年8月,世界25%的经济中存在房地产泡沫,40%的地域处于“泡沫预警”形态,中国正在面对房地产泡沫的危险。
    从“福利分房”时期到“商品房”时期,房地产市场的疾速开展泛起泡沫不成防止,可果然到了看空市场的时分吗?始终没有人给出过谜底,可仍是埋下质疑的种子。
    像顺驰这样时辰绷紧资金链,疾速吹大块头的“出头鸟”,接受不了这样的质疑。
    2004年“国八条”出台管制货泉发行量、央行调剂住房存款利率、工农中建四大行管制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名目资金比例,为的是按捺房价过快增长。
    数据证实指标曾经完成,顺驰也开始走下坡路。


    (数据来源:地下信息)
    按照央行数据,2006年1-十一月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所占比重达到15%。泛滥企业投资曾经从一线城市,逐渐下探至三三线城市——摩根士丹利的警报,是拉给谁听的?
    再看眼前的融创,状况其实不同样。2021年没有发作危机的时分,经过发售贝壳、名目公司股权及商管板块股权,融创已回流超过70亿元的资金;
    年底(2021年十一月)场面好转,有媒体报导融创支配配股召募资金及向股东借款,“回血”超过160亿元;真到万不得已,需求持续发售资产的时分,融创口袋里有货。
    毕竟在2021年上半年,融创权利土地贮备还有1.64亿平方米,现在从王健林手里438.44亿元买来的文旅名目,也能像富力那样持续折价卖了。
    顺驰遇到危机时,孙宏斌争夺过港股上市,也找过最早“报警”的摩根士丹利接盘,得知无果后立刻转手给单伟豹;如今半年过来了,一边卖资产,一边分割债权展期,孙宏斌没有投诚——一定有值得他持续坚持上来的理由。?
    主观上,孙宏斌的境遇曾经不同。彼时曾经日暮途穷,如今手里可用的牌还有不少。只有他还撑着,就证实故事没完结。
    叁 | 故事持续
    跳出融创这一家企业,站在地产行业开展的角度,也能看出顺驰与融创是两个故事。
    行业广泛以为,1998年开始商品房市场进入疾速开展阶段,尤为第一个十年的速度飞快。已经的“华南五虎”和“招保万金”等领军房企,都是在这个时段逐渐迎来开展顶峰。
    但是主观理想是,恰是地产行业的飞速开展,带来的应战和不肯定性史无前例。2003年8月31日,国务院出台《对于增进房地产市场继续安康开展的通知》,才初次抵赖地产行业“曾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每一个步向前都需求慎之又慎的时分。
    参考国务院开展钻研核心经济情势剖析课题组颁发的《2004年下半年经济走势剖析和政策倡议》,部份地域和行业的自觉投资和低程度扩大偏向对比重大,一个首要缘故在于相干的机制和规定不健全,经济流动尤为是投资扩大的本钱偏低。
    政府干涉过量、市场机制不健全、投资危险束缚不到位的状况依然存在,市场和行业都不敷成熟;在这个关口,靠着“高杠杆+高周转”的办法论,顺驰迎来疾速开展的巅峰时段。
    “每晚10点核查当天账目”、“以月为单位调剂估算”、“开发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7个月”,这些办法论帮顺驰疾速突起;可是2003年应缴土地出让金70亿元、自有资金却缺乏10亿元,资产负债率十一0%,这些数据又应战了过后全部行业的认知底线。
    这样看来,顺驰的由盛转衰,基本缘故在于超越了历史阶段的需求。类比融创的故事,谜底则正好相同。
    当初提及地产行业的开展前景,“看空”曾经成为主流。2022年曾被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称为“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一年”,“要末死、要末活、没有两头态”。?
    融创正在接受着苦楚。根据克而瑞数据,2022年1-7月其操盘金额十一74.2亿元,操盘面积886.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滑66.6%与63.1%,结合“暴雷”和债权重组的动静,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外被人们疏忽的是,融创的操盘金额与操盘面积,依然能够排名行业的第八与第四。部份名目存在复工延期问题,可是胜利交付的名目,依然让融创维持相对于当先的身位。
    再看国度统计局微观数据,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8178万平方米,同比降落23.1%;商品房销售额75763亿元,降落28.8%,两组数据远低于融创的下滑速度。即便是危险可控的保利开展(600048.SH),操盘金额降幅(-26.5%)也超过行业均值。
    “虽然行业进入调剂阶段,但泛滥房企仍是有很好的表示。头部房企遭到债权影响对比集中,不外状况也会缓缓恶化。”
    根据地产剖析师严跃进的观念,地产行业的确处在窘境,却没有想象那末蹩脚,况且状况正在缓缓恶化。
    因而可知,既然大环境正在逐渐恶化,就不克不及排除融创曾经触底,逐渐转好的可能性。何未几些耐烦,等候终究后果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3

    帖子36

    积分168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