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房企“保活动性”:30家房企半年借款4800亿,民企仅占1成,脱险房企仍变现难

    [复制链接]

    2022-9-17 06:24:45 26 0


    编者案:大浪淘沙,金不换;北风卷地,久弥坚。在微观稳增长、行业需要侧提振、供应侧出清等互相交错的环境下,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底层开展逻辑已悄然产生改动。
    伴有着8月的闭幕,2022年中报季已收官。在房地产企业交出的财务报表上,明晰地展现着他们外行业改革过程中所接受的阵痛和压力,以及为自救和解围产业周期所做出的致力。
    自8月起,搜狐财经继续追踪上市房企物企中期事迹,已推出逾34篇报导,聚焦多家出名典型房企物企财报及事迹会。“上涨”还是2022年中报季的主题辞,一片“降”声中,也仍有不少房企放弃着运营韧性,在弱市中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就单”。
    “危”与“机”并存确当下,各大房企将实施何种开展战略?行业又将何去何从?透过房企中报和房企高管们的发声,搜狐财经总结出“保利润”、“抓销售”、“慎投资”、“保活动性”、“保交付”、“寻前途”六大主题辞,推知名为《辞别搞高增长:房地产的阵痛与自救》的专题报导(详情点击浏览原文)。
    此为专题主题稿件之“活动性”篇,当高增长时期闭幕,疾速扩大所堆积下的债权则走向了台前。2021年7月以来,近50家房企泛起清偿务守约及展期,活动性正逐渐成为房企“活上来”的症结。在此根底上,开源节流已逐步成为共鸣,通过半年的调剂,优质房企的活动性根本企稳,“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甚至“割肉换钱”的脱险房企则仍旧走在艰巨的自救路途上。

    点击“浏览原文”可查看该专题的相干报导
    2018年,万科再次喊出“活上来”的标语时,房地产市场调控初现,但彼时的不少房企依旧沉迷在高杠杆所带来的高增长之中。
    “经过做高资产估值、加高利息等形式去撬动更多的资金,市场好的状况下,资产贬值,高杠杆的车轮就周而复始的始终转上来。”关于房企高杠杆运转的逻辑,一位房地产任务者这样剖析到。
    但跟着2021年以来,监管对房地产融资调控的收紧以及房住不炒的定调,房地产市场逐步趋于冷静,进而辞别搞了“高增长,高利润”时期,房地产市场的运转逻辑正在产生一定水平上的重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房企开始膨胀、保利润。
    而受此影响,预期中的资产增值没有如期、如数到来,高增长阶段撬动的资本逐步积淀成为悬在房企头顶的债权利剑。
    不彻底统计,自2021年7月蓝光开展布告债权守约至今,前后已有48家房企泛起清偿务守约或展期,另外还有部份房企虽未泛起本质性守约,但仍旧面临不小的偿债压力,如何解决高额债权带来的活动性问题逐步成为不少房企的主题。
    2022年上半年,跟着监管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趋松,房地产企业当下的活动性如何?房企的自救以后又开展到了怎么样的阶段?

    优质民企融资逐渐恢复
    脱险房企仍旧融资难
    以后房地产市场的融资根本歪斜于央国企及优质民营企业,针对上半年A股典型房企的借款及还债状况,搜狐财经体例了如下表格。

    从表格数据来看,上半年A股30家典型房企算计取得借款现金支出4797.46亿元,算计偿还债权现金流出5081.49亿元,总体呈现流出大于流入的状况。
    而借款现金流入又呈现以央国企及混合一切制企业为主的景象。
    2022年上半年,A股房地产企业取得借款的前十位根本都为央国企及混合一切制企业,前十中仅有滨江团体为民企,取得借款金额为241.96亿元。
    详细到占最近看,2022年上半年A股30家典型房企算计取得的4797.46亿借款中,有4330.92亿元归属于央国企及混合一切制企业,民企融资算计仅有466.54亿,占总借款比仅有9.7%,融资显著向央国企及混合一切制企业歪斜。
    而上半年民企算计领取的偿债现金则高达993.54亿元,达到借款现金流入的两倍,占总偿债现金比的19.6%。
    另外,从取得借款以及偿还债权的现金差额来看,统计的30家A股典型房企中,有10家房企上半年取得的借款金额高于偿债收入(万科因为统计口径缘故,实际取得现金金额约为721亿,高于其偿债收入)。
    其中,保利开展以及招商蛇口上半年取得的借款比其所偿还的债权多出超200亿元摆布,彻底可以以新进借款知足对上半年偿债资金的增补。
    而借款流入大于偿债也象征着这部份企业根本可以以借新还旧的形式,经过新融资实现对上半年到期债权的偿付。
    另外,这10家房企中,除滨江团体外,残余9家均为央国企及混合一切制企业。
    因而可知,上半年,A股top30典型房企中,民企总体呈现“绰绰有余”的场面,除滨江团体外,一切民营房企的偿债收入均大于其借款的流入。
    以中南建立为例,上半年其累计偿债收入现金达十一5.71亿元,而其借款所得则仅有4.26亿。
    这样的差距也使得其上半年筹资流动现金净流出高达约96.7亿元,即便上半年运营流动及投资流动均录得现金净流入,中南建立上半年的在手现金仍旧流出了约26亿元,活动性进一步收紧。
    罢了经呈现出债权危险的新华联、华夏幸福以及泰禾则没有在上半年取得借款。
    可见,民营房企以后的融资才能较为缺乏,同时因为其尚需面对到期债权,活动性正因此遭到进一步的压力。
    不外,因为港股房企并未披露详细的现金流量数据,表格中并未归入这部份房企,事实上,港股房企中也有不少企业在上半年展示出不错的融资才能,伴有着监管对房企融资的反对,优质民营房企的融资才能也在逐渐恢复。
    2022年以来,为保护地产和金融市场的不乱,监管机构屡次组织起针对头部民营房企及混合一切制企业的融资发债反对。
    在4月、5月,央行及买卖所等监管机构屡次对反对房企公道融资需要做出亮相后,5月中旬,碧桂园、龙湖以及美的置业当选为首批示范发债民营房企,并前后实现相应债券的簿记。
    8月15日,据媒体报导,监管机构方案再次经过制订国有企业担保和承销示范性头部民营房企的债券发行动其提供活动性反对,同时斟酌让国有投资人间接认购这些新发债券,发行人需为这些新发债券提供反担保。
    示范性头部民营房企名单包孕六家,即龙湖、金地、碧桂园、旭辉、远洋和新城控股。
    随后,龙湖率先宣告方案在8月24日发行不超过17亿元中票,期限为3+2年期,由中债信誉促进提供全额无前提不成撤销连带责任担保,9月9日,新城控股同样成功发行期限3年的10亿中期票据。
    在多方反对下,头部民营房企的融资才能正在逐渐恢复,不外这批房企的个性为,自身其实不存在显著的财务危险。
    以龙湖团体为例,作为两次增信发债的示范房企,截至2022年6月底,龙湖团体的在手现金为875亿元,而其2022年内到期借贷曾经整个还清,其自身其实不存在活动性上的明白危险。
    而如碧桂园、远洋等房企的在手现金也根本可以撑持其掩盖短时间债权。
    关于这部份房企而言,监管反对所带来的融资恢复可以进一步帮忙其规避资金危险,避免行业现阶段危险向其蔓延。
    但关于曾经泛起债权暴雷、堕入债权危机的房企而言,融资帮扶的通道并未关上,其融资通道仍旧灵通。
    如债权重组中的华夏幸福以及堕入资金泥淖的泰禾上半年取得的借款均为0。
    偿债压力较大的荣盛开展以及阳光城上半年也仅取得不到6亿元的借款。
    同时,偿债低压下的房企即便少量偿债,以实际行为对外释放出“不逃债,不废债“的信号,其取得融资的难度仍旧较大。
    雅居乐团体在面对偿债的压力下,于年内进行了少量的资产发售,并累积偿还了超百亿元的债权,包管了年外债务的刚性兑付,但其布告层面所取得的融资仅有一笔利率高达20%的约8亿元的夹层存款。
    关于不少活动性承压的房企而言,靠内部融资补救资金,在以后依旧是难以走通的路。
    销售大幅缩水、资产变现迟缓
    房企自救较为坎坷
    内部融资的收紧下,不少房企都在踊跃自救,销售回款以及资产处理是房企现金的次要来源。
    关于自身危险相对于较小的企业而言,偿债并非他们的主题辞,在万科、碧桂园以及龙湖等财务较为稳健的房企所召开的事迹会上,如何聚焦主业、保利润,抓销售、促回款是其所频繁探讨的议题。
    在这些企业看来,目前市场根本曾经筑底,需等候的是市场总体决心的恢复。
    相对于优质的头部房企广泛采用聚焦膨胀,保利润,促销售的形式穿梭周期,等候市场的进一步恢复。
    但关于脱险房企而言,等候市场决心恢复的进程无疑将更为难熬。
    按照部份机构统计的相干数据以及企业公布的销售相干布告,房企脱险后的销售事迹广泛呈现断崖式上涨。

    按照中指钻研院所统计的2022年上半年TOP100房企总体销售降幅为48.6%。
    而从上文统计的图表来看,已经泛起债权守约或展期等相干状况的18家房企,有15家同比降幅达到60%以上,脱险房企上半年的销售同比降幅广泛要显著高于不曾脱险的房企。
    脱险房企的销售暴涨也广泛集中在债权问题发作后。

    图片来源:iFinD数据
    以新力控股为例,2021年全年,新力控股完成合约销售额814.9亿元,其中有792.4亿元系其曝出美元债守约以前取得。
    2021年9月底,新力控股陆续泛起商票、境表里债及利息的相干守约状况。
    在债权暴雷后的三个月里,新力控股销售锐减,算计仅取得22.5亿元的合约销售额。
    2022年上半年,新力控股仅录得约17.8亿元的合约销售额,同比下滑近97%,公司销售根本堕入停滞。
    而诸如融创、世茂、阳光城等2021年销售额排名前30的房企,在袒露出债权危险后,销售额也迅速下滑。

    图表来源:iFinD数据
    如上图所示,自2022年3月泛起债权展期以来,融创中国的月销售额骤降,全部2022年上半年,融创中国共录得合约销售额十一28.2亿元,同比下滑65.47%。
    可见,跟着部份房企财务危险以及部份名目的交付问题的陆续曝出,购房者耽心产生期房烂尾,在购房时偏向于选择性更高的开发商,受此影响,脱险房企的销售及回款将会见临更大的压力。
    销售回款不利,堕入活动性危机的房企纷纭选择发售资产变现。
    其中,雅居乐就于年内经过发售资产增补了少量的活动性,并借此维持了年外债务的0守约纪录。
    按照其2021年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底,雅居乐的在手现金为228亿元,而其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为296亿元,现金偿债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另外雅居乐还担负着即期的249亿贸易应付款,偿债压力不小。
    而关于偿债资金的缺乏,雅居乐选择咬紧牙关,鼎力处理资产。
    2022年以来,雅居乐前后经过6笔资产处理,变现达到约67亿元。
    其中包罗名目公司,以及物企雅糊口的股权。
    在经过上述举措增补活动性后,雅居乐胜利偿还了截至目前到期的一切境表里债券,按照其相干布告,其年内仅偿还境表里债券算计便超过80亿人民币,其中8月单月偿债就达到近50亿元。
    不外资产发售毕竟不克不及成为房企依托的不乱现金来源,跟着房企危险的逐渐展示,愈来愈多的企业选择将资产摆上货架,以变现回血。
    市场上的代售资产多,而持币者少,资产收购市场曾经成了买方市场,而在优质资产先期脱手后,资产发售的难度也将愈来愈大。
    以正荣地产为例,2022年正荣地产梳理了一批协作名目和投资性物业,算计可变现金额达70-90亿元。
    但正荣的资产发售节拍较慢,在2月24日转让荣福(天津)置业后及3月27日转让正隆(佛山)置业后,正荣地产的资产发售就根本堕入停滞。
    直到往年8月,正荣才又有一笔资产发售,截至目前,其年内资产发售布告的金额算计约为14亿元。
    而截至2021年底,正荣地产的偿债资金缺口达到约176亿元,资产发售对其偿债压力的减缓微不足道。
    这是以后不少房企在资产处理市场上所面临的问题,某脱险房企任务人员对搜狐财经表现,“当初资产发售愈来愈难,资产发售的周期也很长,现阶段相对于好出手的资产处理后,将来的资产发售会可能更为难题。“
    另外,优质资产关于民企而言是周期完结后赖以完成“翻盘“的首要伎俩,因此部份房企折价“贱卖”资产的志愿较低,而这也进一步致使部份房企资产处理的停顿迟缓。
    在销售回款、资产处理两条路都走得坎坷艰巨的状况下,总体的债权重组及债权的展期则成了大批脱险房企换取眼上流动性,以维持营运的次要伎俩。
    目前,华夏幸福、蓝光开展、泰禾等房企曾经步入清偿务重组或破产重整的阶段,恒大以及融创也透露将在年内发布债权重组计划。
    另外,还有大批房企对现有境表里债权发动展期,据部份媒体统计,截至目前曾经有近50家房企就债权发动了展期,其中,华南城、富力等6家房企对部份债券提起了二次展期。
    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房企真正经过重组以及展期的形式胜利解决其债权问题,而更多的是以时间换空间,减缓现时的活动性压力,脱险房企的自救之路仍旧坎坷。
    经营编纂:张祎
    EN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3

    帖子41

    积分183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