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潘石屹,不面子

    [复制链接]

    2022-9-20 21:32:44 44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巨潮WAVE,作者|谢泽锋,编纂 | 杨旭然这一次,潘石屹真的“跑”了。
    不久前,SOHO中国公布布告称,潘石屹辞去本公司董事长职位,张欣辞去本公司CEO职务,本日失效。
    但从股权瓜葛来看,潘石屹夫妇算计持有63.93%的股权,仍是SOHO中国的“话事人”。这些年,潘石屹频繁甩卖资产,累计套现近370亿元,还急迫地想将SOHO中国卖给黑石,但因监管等缘故两度告吹。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SOHO在中国享用了地产黄金时期的红利。不外潘氏家族的表示,却让外界感触不到有何感恩或畏敬之心。
    潘氏夫妇给哈佛、耶鲁捐款超6亿元,但在国际只要对甘肃天水的几笔零星捐赠(次要是故乡潘集寨的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和对天水市1000万元的疫情捐款)。此外,小儿子上哈佛读书,且被以为与过后的哈佛捐款无关,大儿子诽谤先烈致使被警方追逃;SOHO旗下名目涉嫌逃税、CFO涉嫌底细买卖、加价收取电费等违规行动……
    作为房地产江湖的另类,潘石屹早年经过散售模式,让商业地产完成和住宅同样的高周转,并创下亚洲最大商业地产IPO记载,至今在北京、上海坐拥少量地标修建。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商人自豪的资本。
    “万通六正人”之一的王启富曾这样评估潘石屹:“他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就像商界的赵本山,由于他本能的会做生意。”
    商人逐利。“天生的商人”潘石屹,表示出了一种纯正的精明和利己。即便面对各路的口诛笔伐,他仍然可以喜逐颜开。或许在他心田深处,这些只不外是别人生微风大浪里的稀松往常。
    或者,他对外界的评估曾经涓滴不在乎了。


    SOHO中国股价表示(2007年上市至今)
    01 错失十年
    先是策略失算,再有疫情打压。31年前,“万通六正人”在海南一战成名,随后六人挥师北上。
    但跟着万通越做越大,六世间的不合和隔膜日渐露出。终究,“万通六正人”战争搭伙,王功权参加鼎晖,王启富兴办本人的投资公司,刘军则搞起本人的农业生意,只要冯仑、潘石屹和易小迪据守在地产行业。
    偶合的是,冯仑、潘石屹和易小迪“三位元老”,都将身家押注在非住宅地产,这次个人误判,也致使他们起初在地产黄金时期中逐步落伍。
    潘石屹无疑是“六正人”中最会做生意的。万通来到北京第一年,在阜成门左近拿到一块土地,潘石屹倡议能够尝试代销模式,这在过后的地产圈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代销模式下,万通5天进账5亿元,这个名目就是起初的万通新世界广场。
    比拟较而言,无论是影响力仍是运营情况,SOHO中国算是三者中最为优秀的。兴办SOHO后,潘石屹创建“散售模式”,让商业地产完成和住宅同样的高周转。
    2007年,SOHO中国赴港上市,以19亿美元融资额发明了当年的亚洲最大IPO记载,营业利润率高达54%。尔后一年,三里屯SOHO 就斩获了69亿元的惊人事迹,其中一半都是山西煤老板。上市3年后,SOHO中公营收升至182亿,登顶巅峰。
    彼时的潘石屹,俨然是中国最赚钱的行业外面,最会赚钱的阿谁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正好是地产黄金二十年的分界点,而就在此时,潘氏夫妇二人运营理念泛起严重差别。
    投行出身的张欣重产品、轻销售,她支持潘石屹那套卖房实践。而张欣本就是一个闻风而动绝不快人快语的铁娘子——听说当年闪电结婚后,张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潘石屹衣柜里的一切衣服扔掉,按她的审美规范换新的。
    潘石屹终究让步,把时间放在了本人的摄影喜好上。张欣主导下的SOHO中国“转售为租”。这时候,其余房企正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但为了维持所谓的高端形象,张欣死守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且坚持做商业地产。
    保持住宅和下沉市场的策略选择,让SOHO中国错失黄金时期的第二个十年。SOHO中国和其余大型房企呈现出截然相同的开展曲线。
    SOHO中国的营收从2010年的182亿,一路锐减至2021年的17亿元,还不到巅峰时代的非常之一。
    从2021年开始,SOHO中国的支出整个来自房钱,发售物业支出始终为零。
    “包租公”模式让SOHO中国在地产界显得对比特殊。而往年以来,疫情重复发作,间接致使SOHO中国在北京和上海的均匀出租率降落至79.78%。


    先是策略失算,再有疫情打压,潘石屹夫妇“逃离”的信心愈来愈大。
    02 变卖资产
    “千万不要置信谎言,我跑不了的。”和当年“万通六人”在海南房地产泡沫前逃离一模一样,潘石屹在2014年开始疯狂发售资产。
    据不彻底统计,6年间SOHO中国经过甩卖名目资产收揽资金370多亿。其中包罗:
    2014年,将上海SOHO静安广场和SOHO海伦广场以52.32亿元卖给金融街;同年9月,上海腾空SOHO 10万平米物业以30.5亿的价钱发售给携程网; 2015年,发售上海内滩国内金融核心地块给复星,回血84.93亿元; 2016年,上海SOHO世纪广场转让给国华人寿,总价32.2亿元; 2017年,将虹口SOHO、腾空SOHO分别以35.7亿、49.44亿卖给新加坡吉宝置业和香港私募基金公司基汇资本; 2019年,SOHO中国打包发售13个办公物业资产和2583个公开泊车位,回笼资金85.61亿元。以及往年3月,潘石屹还试图以“七折”价钱对内销售3.2万平方米的物业,房源普及北京、上海两地的河汉SOHO、三里屯SOHO、SOHO东海广场、SOHO中山广场等九个名目。
    此外,自2008年以来,SOHO中国共进行了20次分成,累计派发200多亿大红包,流进大股东潘石屹夫妇口袋中的就高达十二8亿元。
    过来这些年,潘石屹言不禁衷的讲话和辩白俯拾皆是,但他涓滴不在乎。
    作为一个具有1800多万粉丝的微博大V,潘石屹有极其重视大众形象的一面。他期待获取外界的好评与称许,但又老是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包装着本人的逐利。
    好比2019年发售的资产中,就包罗他曾宣称的“三生三世都不卖”的望京SOHO。往年三月,潘石屹七折甩卖资产,自夸为“增加公司债权,欠债还钱不移至理”。可是,SOHO中国负债率基本不高——其2022年半年报总资产691.9亿元,总负债318.7亿元。
    2021年底,SOHO中国净资产负债率仅为44%,融资本钱4.7%,这样的财务目标足以让其余的民营地产大亨们艳羡嫉妒恨。SOHO中国短时间现金缺乏,基本缘故是分成太多。
    通过6年“只出不进”式的疯狂买卖后,潘石屹方案间接卖掉股权。早在2020年,黑石就欲公有化SOHO中国,买卖范围将达40亿美元。一年后的2021年6月,黑石正式收回收购要约,拟以236.58亿港元收购潘石屹夫妇手中持有的54.93%的股分。
    收购实现后,潘石屹夫妇将保存9%的股权,并退出公司董事会。但是,在监管层的干涉和言论压力之下,黑石收购SOHO中国的方案两度告吹。
    而此次两人离任董事长和CEO,也是无法下的“折衷之计”。
    发售国际资产的同时,潘石屹开始向海内腾挪资本。20十一年开始,潘石屹经过家族信托在海内置办房产,曼哈顿广场旁的港务局短途巴士站办公大楼、曼哈顿公园小道广场49%的股权,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的股权,都被他装入囊中。
    面对外界频繁的质疑声,潘石屹一笑置之:“千万不要置信谎言,我跑不了的”,并不是常无辜地表现,本人没有跑,始终都是中国国籍。
    可潘家人的表示却让人大跌眼镜——妻子张欣早就是美国国籍;大儿子由于诽谤先烈,被海淀警方全网追逃;给哈佛捐助超1 亿美元后,二儿子被曝出入读哈佛大学,而其对国际的捐助却显得非常悭吝,至今只要对故乡潘集寨的几笔赞助为人所知。
    曹德旺在一次采访中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代表大少数人对其有些许负面的评估:
    “潘石屹夫妇鬼精鬼精的。”
    03 分尽现金
    “卖出资产-利润大增-大笔分成”一件奇特的事件产生在SOHO中国身上:只管SOHO中国公司的事迹在继续下滑,但掌舵者潘氏家族的钱口袋却愈来愈鼓。
    SOHO中公营业支出从2010年巅峰期的182亿元,下滑至2021年的17.42亿元;净利润受发售资产影响频繁颠簸,到2021年净亏损1.31亿元。但诡异的是,潘石屹夫妇的身家则从2010年的150 亿,回升至去年的220亿元(数据来源:胡润百富榜)。
    需求指出的是,发售资产,获益的是公司,但无奈转入公家口袋。潘石屹夫妇的做法就是大笔分成,深扒其财务报表能够发现,两人经过“卖出资产-利润大增-大笔分成”,将大部份收益“公道合法”地转移到本人名下。具有美国投行多年任务教训的张欣,更是深谙此道。
    2010年-2019年,SOHO中国分成最为频繁的时分,恰是其卖资产最凶悍的时辰。好比卖出85亿资产的2017年,SOHO中国共分成66亿元,但当年的归母净利润才47.33亿元,潘石屹夫妇就豪取42亿元。


    对潘石屹夫妇来讲,SOHO中国更像是一个赚钱的工具,乃至是公家金库。
    只管发售了370多亿资产,但因为这些现金根本上都被分成收入掉,致使往年上半年公司账面上仅有区区4.62亿元的现金,难以掩盖16.13亿元的短时间借款。
    这也就是为何,潘石屹夫妇离任当天,SOHO股价竟然下跌了十一.03%的缘故。
    在万科开创人王石的自传《我的改动:集体的古代化四十年》中,他曾说过一段话:“我的本领不大,名和利只能选择一头。”
    在王石看来,一集体社会价值的取向,就是在名和利之间的决定。
    而潘石屹的终身,就是在名与利的旋涡中挣扎,他斗胆尝试代销模式,兴办的SOHO 为高度同质化的中国地产界注入一股陈腐血液,因此身价倍增,一度是中国商界的风波人物。
    2014年后,他悍然不顾地兜售资产,并试图转让控股权,踊跃“落袋为安”,并终究选择隐退。近年,潘石屹愈来愈低调,微博也鲜有更新。
    潘石屹感触到本人所遭受的风评危机,天然是冤屈的,最少是与他的自我标榜不符。他已经在去年年底给捐资资助的养正幼儿园园长写信(并地下):
    ......其实,这个世界上只要坏蛋和“病人”。“病人”就是那些被无知、无私、寻求名利、特权而覆盖住了仁慈本色的人。 ......一个短少团结协作精力的人、一个不会了解和饶恕他人的人,是很难在这个时期生存的,他的糊口和任务都将会步履维艰,且苦楚。作为傍观者,咱们无奈领会潘石屹细腻的心田世界,但能够从更微观的角度看到,他和得多企业家同样,享用着中国开展的时期红利。也能看到在他终究分开这个舞台时,有些不面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8

    帖子39

    积分17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