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600亿大佬失策天津同仁堂

    [复制链接]

    2022-9-21 21:27:11 29 0



    作为30年前保健品中的“爆款”太太口服液面前的男人,朱保国曾借太太口服液积攒资本后,胜利转型医药,收购老牌药企丽珠团体、打造安康元,成为搅动医药资本市场的风波人物。如今朱保国直接持股40%的天津同仁堂堕入与北京同仁堂的“商标之争”,上市还是未知数。
    作者丨曾嘉艺
    编纂丨韩忠强
    资本市场没有常胜将军。
    “太太口服液”的缔造者、医药上市公司安康元及丽珠团体实控人朱保国,一贯在资本市场攻无不克,如今却在天津同仁堂上市中折戟。
    8月31日,二度冲刺上市的天津同仁堂被守业板上市委员会勾销上市请求。虽然并未公示勾销上市审议的详细缘故,但天津同仁堂最大的费事就是与北京同仁堂的“商标之争”,目前尚在诉讼中。
    “有抉择公司名号的首要的商标诉讼存在,关于上市是存在很大的障碍的。”北京常识产权库专家董新蕊表现。
    作为30年前保健品中的“爆款”太太口服液面前的男人,朱保国曾借太太口服液积攒资本后,胜利转型医药,收购老牌药企丽珠团体、打造安康元,成为搅动医药资本市场的风波人物。按照2022年胡润寰球富豪榜,朱保国身家为610亿元。
    如今在天津同仁堂上市中折戟,朱保国这个资本市场的“常胜将军”莫非看走了眼?
    01、投资“败笔”?
    和农夫山泉、万泰生物实控人钟睒睒做一行精一行,以及恒瑞医药面前的实控人孙飘扬医药人出身,扎根医药纷歧样的是,朱保国的医药幅员是建设在高超的资本运作之上。
    天津同仁堂恰是朱保国的一次投资行动。2021年3月23日,安康元布告,经过控股子公司丽珠团体以7.24亿元的价钱,从天士力手中拿下天津同仁堂4400万股股分,占天津同仁堂总体股分的40%。同样成为仅次于实控人张彦森的第二大股东。



    实际上,在朱保国的安康元买入前半个月,天津同仁堂便获取了上市辅导请求。
    而关于为什么相中了天津同仁堂?安康元在布告中称,丽珠团体不只可在中药业务开展方面与天津同仁堂进行一定的协同,并且还能够经过其现金分成或初次地下募股上市等形式完成相应的投资收益。
    实际上,这并不是天津同仁堂初次冲刺上市,早在2019年,公司便重新三板转战上交所,但在一年后便撤回上市请求。虽然再次请求上市的天津同仁堂获取了医药大佬朱保国的青眼,却诱发了北京同仁堂的“怒火”。
    2021年8月,在天津同仁堂递交招股书后,北京同仁堂一举将天津同仁堂告上法庭,案由为“损害注册商标公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其中最大诉求之一即是住手使用“同仁堂”字号、变卦企业称号,变卦后的企业称号中不得含有“同仁堂”或者与“同仁堂”构成近似的字样,以及抵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
    这场“同仁堂”称号之争的源头还要从100多年前讲起。
    同仁堂创立于1669年(清代康熙八年),开创人名为乐显扬。天津同仁堂的创建最后源于1852年乐家女婿张益堂将自家“张家药铺”更名为天津同仁堂。
    通过时间的积淀,200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同仁堂成立,并始终沿用至今。目前,北京同仁堂的大股东是北京市国资委,而天津同仁堂实控人则为张彦森、高桂琴夫妻一切,二人在公司上市前持股59%。



    也就是说,在股权划分上,北京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没有一点瓜葛”。
    天津同仁堂不只在名望上远不如北京同仁堂,其2021年营收10亿元也远不迭后者的146亿元。不只如斯,天津同仁堂的三款支柱产品肾炎痊愈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占领公司营收的八成以上,但以上均属于中成药,不是窃密配方。
    不只如斯,和大少数重销售的医药企业同样,2021年天津同仁堂销售费用5.1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50.89%。与高销售造成光鲜比较的是,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仅有3413万元。
    一旦上市,这些则另当别论,毕竟“同仁堂”的名望家喻户晓。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潘婷婷表现,“这个案件中,法院认定是不是构成商标侵权,次要需求判别北京同仁堂援用的权益商标与天津同仁堂使用的商标,是不是构成同一种或相似商品或办事上的相反或近似商标,是不是易使相干大众对商品或办事的来源发生误认或者以为存在特定分割,容易形成混杂。”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同仁堂相干任务人员告知市界:“这一诉讼是北京同仁堂团体与天津同仁堂,与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并没有瓜葛。”市界曾分割天津同仁堂,对方并没有回应。
    潘婷婷以为:“假如天津同仁堂构成侵权,其需求根据裁决执行住手侵权、领取抵偿款等外容,其名下的商品或办事也不克不及再持续使用该商标,对其后续的运营、商业信用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影响。”
    对此,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以为:“假如天津同仁堂没法上市,可能会对形成严重不利影响,也无益于股东的投资收益温柔利退出,同时企业运营的不利影响反过去也会影响股东权利和收益。”
    也许朱保国没有想到这次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毕竟20年前,本人也是阿谁“程咬金”。
    02、玩转资本的医药大佬
    1993年,31岁的朱保国,花9万元买了一个医治黄褐斑的院方制剂配方,从故乡河南新乡带到深圳,打造出一款针对女性的保健品“太太口服液”。过后“太太口服液”的火爆水平不亚于当初年老人追赶的玻尿酸、水光针。
    尤为是央视毛阿敏的那句广告词“挚情长真,永驻我心”,不只让这一品牌一炮而红,也让朱保国赚得盆满钵满。
    据他回想:“这个广告一播出来,咱们的定单如雪片同样,点钞机都点坏了好几台。”
    靠保健品大赚后,朱保国经过收购老牌上市医药公司丽珠团体,胜利转型切入医药赛道。
    2001年朱保国携17亿募资额向过后煊赫一时的丽珠团体出手,在东盛团体、华源团体和哈药团体以及中国光大(团体)总公司的胶着战中,拿下丽珠医药第一大股东之位。
    朱保国曾在采访中表现,对丽珠团体曾经视察了5年时间,在拿下丽珠团体几个月后,朱保国说,“从染指收购的第一天,我就想到一定要做第一大股东。”
    相较于从保健品起家的太太药业,兴办于1985年的丽珠团体则是出产仿造药、生物制药以及原料药的传统药企,尤为是丽珠团体的“丽珠得乐”,是一款称霸胃药市场多年的王牌产品,早在2001年销售就已过亿,同时,丽珠团体的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更是年销售额一度冲破10亿元。
    能够说,朱保国从保健品赚到第一桶金后,胜利利用资本的杠杆撬开了医药的大门以及集体财产的大门。
    2001年,太太药业上市。2003年,朱保国将公司改名为“安康元药业”。原料药企业深圳海滨制药、喜悦实业等都是朱保国收购而来。



    其中,丽珠团体不只是安康元首要的“现金牛”,被安康元持股44.81%,也是为安康元奉献营收最大的部份。如今,丽珠团体业务次要着重化学仿造药,而安康元则次要着重原料药业务,而且涵盖保健食物级OTC板块。
    2021年安康元营收159亿元,净利润13.28亿元,丽珠团体(不含丽珠单抗)的支出为十二0.21亿元,为安康元奉献的净利润为8.88亿元,占比高达67%。而已经的支柱业务保健板块,2021年营收仅为2.89亿元,占比不到2%。



    虽然靠着资本运作,朱保国打造了一个宏大的医药资本幅员,但面对仿造药躺赚时期一去不复返、医药集采的常态化、翻新药竞争日益剧烈的理想,虽然朱保国早已防患未然,但在医药畛域的实力远不迭恒瑞医药以及万泰生物。
    03、“后遗症”初显
    一样是靠仿造药起家,恒瑞医药2021年营收为259亿元,净利润达44亿,而安康元159亿元的营收,净利润不外13个亿。
    不管从市值仍是赚钱才能,朱保国的安康元都远逊于恒瑞医药、万泰生物。



    实际上,安康元也并不是都是仿造药业务,其2010年成立的控股子公司丽珠单抗生物技术无限公司,就是专一生物药研发的平台,目前仅有一款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作为国际首仿种类获批上市并已进行销售,顺应症为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另外其抗癌药PD-1产品(顺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按捺份子)也仅是受权给海内药企Bright Peak Therapeutics用于除大中华地域之外的地区开发及商业化PD-1 ICs药物。而丽珠单抗的PD-1产品在国际还处于临床二期实验阶段。
    虽然朱保国也看到了医药赛道的逻辑,向翻新看齐,但安康元、丽珠团体的医药翻新之路走得其实不顺利。
    尤为是2020年国产PD-1大发作,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以及君实生物的PD-1接踵上市,进入医保目录后更是迅速占领市场,仅恒瑞医药的PD-1销售额就超40亿元。
    没有继续不停的翻新产品上市,其研发投入也远不迭同行,2021年安康元、丽珠团体的研发投入占比仅为8.7%及9.4%,远低于恒瑞医药的22.9%、万泰生物的十一.8%。



    目前,成立超10年的丽珠单抗仍处于亏损形态,2021年净亏损3.4亿元。承当着翻新生物药研发的丽珠单抗事迹迟迟未能发作,2019年安康元的营收增长率也已从两位数掉至个位数。
    实际上,安身安康元与丽珠团体,朱保国环抱医药做了许多投资,从原料药、仿造药到生物药、医疗器械等等,但朱保国其实不仅仅只是想要做中国最大的药厂,而是想要谋求更多在资本市场的胜利。
    2020年8月,安康元与丽珠团体公布布告称,拟分拆诊断试剂板块的丽珠试剂赴A股上市;接着安康元高调宣告引入策略投资者、明星机构高瓴资本,但这笔20亿元的股分认购协定却在2021年2月告吹;接着2021年3月安康元便从天士力手中拿下天津同仁堂40%的股分。
    以后这三个资本举措都没有“好动静”传来,乃至天津同仁堂什么时候上市也变得遥遥无期。
    目前,天津同仁堂与北京同仁堂的诉讼仍在停顿中。“改名上市虽然能防止商标诉讼纠纷的问题,然而关于天津同仁堂商誉、字号、特许运营权等有形资产的损失是微小的,即便上市胜利可能市值会遭到较大影响。”董新蕊表现。
    20年前,朱保国想做“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经过”买买买“将本人的医药幅员越做越大,但面对当下集采的常态化以及剧烈的翻新药竞争环境,仅仅靠资本运作无奈进步企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除独自标注来源外,以上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1

    帖子26

    积分11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