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错把油车当电车的拜登,能治好美国电动车产业的焦虑?

    [复制链接]

    2022-9-23 15:55:59 31 0



    本文来自微信大众号:车市物语(ID:autostinger),作者:彭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总统乔·拜登日前列席了底特律北美国内汽车展。自称“汽车人”的拜登发推称,“明天我参观了底特律车展,亲眼目击了电动汽车,这些电动汽车让我有得多理由对咱们的将来感到乐观。”
    但为难的是,拜登配了一张本人与燃油车的照片——车辆是雪佛兰2023款科尔维特Z06。


    图源:推特
    虽然这引来了网民和共和党的讥嘲,但不能不说,自拜登执政之后,美国关于新动力汽车相干的搀扶政策正不停新陈代谢。
    拜登在这届底特律车展上许诺,将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存款、制作业和消费者税收减免和拨款,以放慢从内燃机汽车向清洁电动汽车的转型。
    同时,他还强调了近期的一些立法成绩,其中一个是《通胀增添法案》,外面提到美国关于使用敏感国的电池组和原资料将不提供新动力汽车的补助。
    实际上,拜登在去年就将矛头指向能源电池:“中国制作了寰球80%的能源电池,他们不只在中国制作,还在德国和墨西哥制作,而后出口到全世界。”眼看中国在电池产业链的突起,拜登坚决地立下FLAG,“中国赢不了!由于咱们不会让他们赢。”
    在拜登的执政下,美国电动汽车市场被寄与厚望,期待它能同中国和欧洲同样胜利被关上。同时,欲与中国“少关系”的美国,执意要掌控全部新动力汽车产业链。
    一、电动汽车产业真能“脱钩”?
    拜登近日签订失效了《通胀增添法案》,该法案中对中国企业影响最大的是对清洁动力汽车补助设置了能源电池限度条款,也被业内视为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脱钩”。
    该法案提出,将持续为新车提供7500美元税收抵免,勾销车企20万辆补助范围下限,然而增设“美国制作”要求。
    所谓美国制作,即车辆必需在美国组装,能源电池组件大比例在北美出产,症结矿物原料大比例由美国出产或由美国自在贸易火伴出产,且能源电池组件、症结矿物原料不得来自本国敏感实体。
    美国汽车钻研核心(CAR)总裁白洛(Carla Bailo)在谈到法案中的这些指标时说:“以当初咱们不足资料的水平来看,我不以为明天有任何产品能达到这个规范。
    此话不假。因为本身资源量和环境维护等方面的限度,美国当地的电池原资料开发和加工始终相对于较为迟缓。
    能源电池原资料中,最次要的是镍、钴、锂三种金属。寰球锂资源次要散布在南美“锂三角”,即阿根廷、智利和玻利维亚;镍资源开采次要集中在印尼和菲律宾;钴资源则大多散布在非洲刚果(金)等国度。能源电池加工产业链则集中在中、日、韩三国。
    “法案将促使新动力车企寻觅更多时机从美国或与美国有自在贸易协议的国度推销资料,进而影响寰球电池资料供给链。供给链的转移可能会减少电池资料本钱。”惠誉评级北美企业评级初级董事Stephen Brown对此评估。
    美国汽车翻新同盟主席John Bozzella更是坦言,目前美国市场上的72种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能源车中约有70%将再也不合乎前提。2023年1月1日开始履行原资料40%和电池组件50%的最低占比限度条款后,没有任何车型有资历获取全额补助。这将会影响美国完成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40%-50%的指标。
    比亚迪董秘李黔对美国电动汽车“脱钩”一事也进行了回应。他在微信敌人圈表现:没看出来,电动车行业咋能脱钩?在电动车行业,美国当初还处在高级阶段,靠加大补助来搀扶,而中国曾经彻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了。
    实际上,已有国度先于咱们出手,硬怼美国。据韩国媒体报导,在美国刚出炉《通胀增添法案》后,韩国政府就不批准出产电动汽车电池资料的韩国L&F公司在美国建立工厂。
    韩国产业部给出的理由是,充电电池相干资料、工艺、出产技术是抉择电池产业竞争力根底的最尖端技术。假如这些技术流向海内,将会对韩国产业和国度平安发生负面影响。
    从理想来看,即便不必中国的电池,短时间内美国仍是要依赖于韩国电池供给商,其中福特与 SKI深度绑定,方案打造三座算计 130GWh 的超级工厂;通用则与LG新动力合资建厂;Stellantis与LG新动力及三星SDI均有规划能源电池。
    虽然《通胀增添法》中新动力汽车相干政策力度不迭市场预期,然而,政策不设补助范围下限且明白补助掩盖将来十年,时间跨度特别久。
    不外,美国次要的车企同盟汽车翻新同盟以为,根据法案要求,美国车企想要获取部份补助,最少需求4年时间调剂供给链,假如想要彻底合乎原资料和组件制作地两个限度前提,获取全额补助,则最少需求比及2027年或2028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特斯拉、通用曾经彻底再也不享用单车7500美元补助,但若前期知足补助要求也能受害。
    据悉,为了获取美国电池制作税收抵免的资历,特斯拉已宣告住手了在德国制作电池的方案。目前,他们正在探讨将制作装备运往美本地。
    二、中国企业的损失大吗?
    曾一骑绝尘的特斯拉,目前已再也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作商。往年上半年,比亚迪售出了64万辆电动汽车,而此前第一位的特斯拉仅售出了56.4万辆,屈居第二名。
    事实上,马斯克曾屡次讥嘲比亚迪,乃至在采访中直喷,“比亚迪是一家没有技术,且车价关于产品而言过高的公司。”但这其实不阻碍特斯拉与比亚迪成为敌人。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比亚迪供给的刀片电池曾经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
    可见,没有绝对的立场,只要永恒的利益,中美新动力早已融会在一同。
    通过多年的疾速开展,中国新动力车市场曾经造成寰球最完美的产业链集群。为了强化产业链话语权,以宁德时期为代表的电池厂商还将触角尽力延长到下游产业链,不少中国企业还经过参股、包销、自有等形式参预海内矿山的开发,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是开发海内锂矿较多的企业。
    能够说,在寰球能源电池TOP10中,6家中国企业、3家韩国企业、1家日本企业已成常态。从最新的SNE Research数据看,中国六家企业共占领市场份额56%,其中宁德时期市场份额从此前的28%晋升至34%。
    比拟其余国度,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曾经实现了一次从上到下的片面解围——下游矿产资源跑马圈地、中游能源电池站稳脚根、上游汽车品牌各处开花。
    而拜登是铁了心要与寰球“电池硬脱钩”。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美国众议院议长诱发的紧张事态,宁德时期抉择推延宣告在北美建厂。据悉,该工厂原方案投资数十亿美元,为特斯拉和福特汽车供货。
    此前,宁德时期董事长曾毓群还明白亮相;“咱们一定要去美市场!”但目前,宁德时期转而投资了73.4亿欧元在匈牙利市场上。
    也许,会有愈来愈多企业会暂缓进军美国市场或在美建厂的方案。本来,中国车企要出口美国就异样艰巨,除了政治干涉外,美国还有着十分严苛的法规体系,中国车企频频受限。自2005年以来,已有6家中国品牌做过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一名汽车行业剖析师以为,美国《通胀消减法案》的颁布,实质上对中国车企的损失无限,由于中国车企尚无在美国大范围投资建厂,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简直为零。既然压根就没有业务,那最坏的后果就是进不去美国市场。
    “目前来看,最大的损失有可能就是能源电池的出口,但中国能源电池企业能够靠欧洲市场补救,愈来愈大的范围效益也能为中国电池企业带来本钱劣势。”上述人士称。
    三、美国能找回“失去的四年”吗?
    自特朗普下台当前,美国新动力汽车就阅历了“失去的四年”,在国度政策层面简直停滞,被中国和欧洲远远甩在身后。
    2020年全年,全美电动车销量不到35万辆,而中国和欧洲的这一数字分别是十二4万辆和136万辆,数量相差天悬地隔。
    拜登想要靠加大补助安慰消费者需要,目前来看其实不容易,由于美国设置的限度条款太为繁杂,致使车企、消费者难以拿到真金白银。
    此前,拜登提出的两个安慰法案也备受挫折。拜登刚下台时,曾接连甩出两个“王炸”:一个是对电动车产业给予1740亿美元的安慰政策,用来补助消费和建立充电桩等等;另外一个是恢复特朗普政府时代勾销的新动力车购车补助,并将单车补助金额下限调剂至1.25万美元。
    不同于其它国度,美国选择石油仍是新动力,毫不仅仅是一个工业畛域的线路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政治的风向标。
    好比,有一个矛盾点是美国石油业有十分多隐性的补助政策,其中最为典型的即是汽油的低税率。国际曾有钻研机构调研过汽油税收占终究批发价钱的比例,发现美国是十一%,而中国是30%,日本为39%,德国更是高达57%。
    因此,1740亿补助在共和党的轮流阻遏之下已重大缩水,1.25万补助也设置了门坎:有4500美元只补给“有工会”的车企——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将特斯拉和其它车企拦在了门外。
    实际上,除了特斯拉始终占领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约60%-80%的份额定,美国三大外乡车企因为包袱繁重,转型滞后,不足能打的爆款产品,在新动力畛域的市场表示始终对比拉胯。
    按照ICCT数据统计,2020年美国市场在售新动力车型为59款,而同期中国、欧洲供应车型分别为300和180款。


    从销量数据上看,虽然2021年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一倍多,达到63万辆,但中国的销量简直翻了3倍,达到330万辆,约占寰球总量的一半;欧洲的销售额增长了65%,达到230万辆。
    而往年上半年在拜登呼喊油价飙涨的配景下,美国新动力车销量费了老大劲也只增长52%,而同期的中国,即便遭到疫情的重大影响,新动力车销量依然增长了十一8%。
    业内人士剖析,跟着通用、福特、丰田、公众等老牌车企以及Rivian等电动新权势的减速进场,预计2022年美国电动汽车车型将冲破100款,无望进入百花怒放的竞争形态。F150-Lighting、R1T、Cybertruck 等将填补了纯电皮卡市场的空白,Lyric、Mustang Mach-E、Wrangler等车型也无望进一步减速对美国SUV市场的浸透。
    眼下,在电动汽车畛域,美国显著曾经后进一个身位了。目前,美国全部新动力汽车市场的浸透率在6.59%,仍处于低位,而中国新动力浸透率已达到22%。
    正如李黔所言,“中国电动车行业多年来就是在不停厮杀中开展的。当初的形态是,美国靠搀扶,中国靠内卷和迭代,谁是趋向,高深莫测。但凡能在中国市场里充沛竞争还能活着爬出来的企业,拿到国内市场下来,多半没对手。”
    不外,如何放弃电动汽车的先发劣势是咱们将来斟酌的重点。毕竟,新动力汽车的赛道还很长,在智能化畛域,咱们的芯片还被卡脖子……
    本文来自微信大众号:车市物语(ID:autostinger),作者:彭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念,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受权事宜请分割 [email protecte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4

    帖子33

    积分15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