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很简略

    [复制链接]

    2022-9-28 07:22:51 19 0



    要听多少小道理,能力过坏蛋生、成为宜的本人?
    有多少人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咱们真的需求那末多的情理吗?
    其实,最了不起的人和事,往往都很简洁、优雅、朴素。
    01
    有一种高情商,较真诚
    聪明不如真挚,精明不如刻薄。
    真挚,是与人交心的态度。
    对别人坦诚相待,往往更易博得对方的了解和体谅。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怕的就是粉饰和假装。
    当你真挚地与别人交心,能力完全关上对方的心。
    真挚,是让人舒心的涵养。
    一集体的教养不仅是嘘寒问暖的客套,还有推己及人的真挚。
    真挚,是让人安心的人品。
    你有几分的本领,不如你值几分的信赖。
    你对别人的每一个分真挚,都会换来别人对你的一分安心。
    有时真挚看似会让你吃眼前的亏,但却能够帮你换来短暂的人心。


    02
    有一种智慧,是往常道
    王阳明已经有个先生,由于公务忙碌,不克不及听课。
    因而来找王阳明,表白本人的遗憾。
    王阳明却说:凡事在事上练,公务也是修行。
    真实的修行不是说要参禅打坐,一本正派。
    而是在日常糊口里,在一餐一饭里,在任务里,在穿衣清扫里。
    不是那些矮小上的事件,就是日常糊口的大事,做好了就是修行。
    唐僧曾立下一个弘愿,遇庙烧香,见佛拜佛,遇塔扫塔。
    唐三藏扫塔以前,最开始有一段是这样刻画的:
    当晚,满天星月辉煌,谯楼上更鼓齐发。
    四壁北风起,万家灯火明。
    三藏沐浴毕,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环绦,足下一双软公鞋,手里拿一把新苕帚,
    对众僧道:“你等安寝,待我扫塔去来。”
    唐僧一路上其实扫了得多塔,对他来讲只是粗茶淡饭罢了。
    然而他仍然足够严肃,足够当真。
    仍然精打细算。
    这就是一集体的修行。
    修得往常心,才是最自由。


    03
    真实的大格式,底色都是仁慈
    格式越小,越见不得他人好。
    心怀狭窄,容不下他人;
    眼光短浅,只盯住眼前利益,
    这样的人,不是坏,而是格式过小。
    只囿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却不知天外有天,无论你怎么争,也总有人强过你。
    人,一旦失了格式,堕入“我欠好他人也别想好”的窠臼,就再难有出头之日。
    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不止是仁慈与涵养。
    侥幸,历来不是入地的自觉,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见识。
    为何有人能站得高、看得远,保全本人,又能救赎他人?
    也许是眼界、学问、才能、格式有所不同,但一切的格式,却是源自一集体的品性与德行。
    当你心善了,格式大了,天然会失掉命运青眼。
    THE EN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3

    帖子44

    积分20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