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洋码头“倒下”,跨境电商的好日子再也不了?

    [复制链接]

    2022-9-30 09:47:58 17 0



    算汇率、转运、拼邮、补税……这些海淘名词,对当代海淘人士来讲曾经至关生疏了。由于近五年,“海淘江湖”阅历了一轮洗牌。
    近日,成立于2010年的海淘元老洋码头被传“室迩人遐”,并欠下2亿货款。
    洋码头开创人兼CEO曾碧波于8月23日公布《致洋码头平台寰球买手》地下信表现,洋码头上海总部同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的租期8月份到期,团队开始启动近程居家办公常态化。同时公司将本身运营资金用于给买手结算和回款,进一步好转了现金流情况,诱发了诸多内部供给商债务诉讼和银行抽货的连锁反映。
    解释虽然公道,却略显红润。洋码头作为国际跨境电商独角兽代表,曾占领国际独立型跨境电商市场份额首位,更是一度冲击上市,如今落魄至此。
    不仅洋码头,近些年来,国际独立型跨境电商的日子都欠好过。创建于20十一年,以“进口母婴品牌特卖”为特征的蜜芽App,在前不久住手办事。而像海豚村这样本来就小众的海淘App已淡出人们眼帘多年。
    “洋码头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国际跨境电商还有好日子过吗?
    洋码头的兴衰
    始于买手,陷于疫情,终于C2C
    2014-2016年是中国海淘的高速开展时代。
    艾媒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海淘用户数量为0.15亿,2016年增长到0.41亿,而且在2016年增速达到78.3%,全民海淘时期开启。牛奶、奶粉、高端零食,以及表类、手机、电脑等,是海淘的次要品类。


    数据来源:艾媒北极星
    彼时,成立于20十一年的洋码头是跨境电商畛域的后行者。《2017Q1中国跨境电商市场钻研讲演》显示,洋码头在独立类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份额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小红书、蜜芽、HIGO、达令等。
    无需翻墙、算汇率,不必本人找转运、拼邮,跨境直邮5天到家,绝不夸大地说,洋码头开启了“古代化海淘”时期。正由于便利快捷,洋码头的业务量迅速攀升。
    据地下材料,巅峰时代的洋码头具有8万名认证买手,掩盖寰球六大洲83个国度,逐日可供购买的商品数量超过80万件。


    图片来源:洋码头官网截图
    洋码头的迅速开展引来资本的青眼,自成立以来洋码头已实现7轮融资,投资方包罗乱世投资、新浪微博、赛领资本等。天眼查数据显示,洋码头最初一轮融资时间是2021年3月,实现数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乱世投资。
    一年时间,怎么就忽然不行了呢?
    据曾碧波《致洋码头平台寰球买手》地下信,洋码头的日子从疫情开始就欠好过。
    首先是海内商品供应和运输的改动。有业内人士形容过后海内的环境,“美国奥特莱斯不开门了,日本的中古门店也关门了,至关于得多货被封起来了。”
    曾碧波也在地下信中指出,受疫情影响,各个国内进口快递的国内航班运能增加,口岸清关时效拉长,买手的资金结算回笼也遭到重大影响;同时,用户等候时间变长,定单勾销率比之前更高,由此致使洋码头业务继续下滑。
    其次是购物形式的改动。因疫情居家,直播带货衰亡。
    现场展现、实时互动、更优惠的价钱、更便捷的下双方式,直播迅速成为疫情之下新的购物战场。“消费者曾经习气在直播间买货色了,用户基本不来你的App。”
    洋码头也试图跟上直播的节拍,但功效甚微。曾碧波在一次采访中回想,已经有一次在抖音直播跟明星协作,筹备了更好的折扣、更多的优惠券,明星也很给力,直播期间始终在呼喊。但最初的后果却是,抖音的用户仍是在抖音,基本就没有导入到洋码头的App。
    “流量窘境”不仅是洋码头的问题,更是直播衰亡后一切独立型电商所面临的独特窘境。
    对此,艾媒征询CEO张毅剖析,疫情下,海淘市场大幅缩减,需要迅速升高,本就很难运营。像洋码头这样独立的App,在用户获得方面有自然的短板,没有方法去吸引足够大的用户流量,也就没有方法用昂贵的流量本钱去参预市场竞争,从而致使亏损的产生。
    假如说疫情是压垮洋码头的最初一根稻草,那口碑下滑就是洋码头走向没落的基本所在。
    其引认为傲的C2C买手制运营模式,最大的硬伤就是无奈包管不乱供货、无奈彻底根绝赝品。
    在小红书平台,洋码头相干条记有3700篇,自2020年以来,维权吐槽条记数量迅速回升。第三方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于洋码头的投诉量高达3558条,投诉内容次要为“平台卖赝品”、“长期不退款”等。
    一边是买家口碑的下滑,一边是卖家对洋码头信赖的丢失。
    一名在洋码头直播五年的箱包类头部卖家向无意思讲演讲述,2021年开始就陆续有商家拿不到钱了,得多商家选择退出洋码头。但他始终在据守,为了本人过来的致力,也为了曾碧波2021年底说过的一句话:“到当初还在洋码头上坚持的卖家,你们是把后背交给了洋码头。”
    但是终究,在每一个次卖完货都耽心提不了现到不了账的不安与焦虑中,他选择完结洋码头的直播。后果是,洋码头从往年1月中旬开始欠款,3月初最初一次到账,目前仍然有近十一0万货款和十一万运营包管金被“解冻”。比拟愤恨、焦虑、无助,他更多的是绝望。
    在小红书平台上,还有得多买手讲述相似被欠款的阅历。对此,无意思讲演尝试分割洋码头开创人曾碧波,截至发稿未失掉回应。
    互联网巨头开启国际跨境电商新格式
    阿里占比超六成
    洋码头的没落代表着一个时期的闭幕,但跨境电商的大蛋糕仍在。
    网经社电子商务钻研核心公布的《2022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讲演》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市场范围7.1万亿,预计2022全年市场范围将达15.7万亿,市场微小。
    依靠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跨境电商做得风生水起。
    易观剖析公布的《2022年第1季度中国跨境进口批发电商市场季度监测讲演》显示,按市场份额,天猫国内份额为37.7%,排名第一;考拉海购23.9%,排名第二;京东国内份额为20.1%,排名第三;其次是唯品国内9.4%。
    从数据能够看出,阿里系(天猫国内+考拉海购)以六成的市场份额紧紧占领跨境电商进口市场的龙头地位。
    事实上,天猫国内、考拉海购(前身为网易考拉)和京东国内(前身为京东寰球购)均成立于2014年至2015年之间,彼时洋码头的寰球核心规划曾经根本实现,即使是这样,洋码头仍然遭到很大冲击,致使2016年C轮融资一度被放置。
    但起初,连网易考拉这样日子过得还不错的独立型跨境电商都选择投入阿里怀抱,洋码头至今仍在追求并购。
    比拟之下,互联网巨头具有愈甚的技术才能、资本才能、渠道才能,使得他们旗下的综合型跨境电商平台得以迅速开展。
    天猫往年2月数据显示,天猫国内上中国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2%;往年618期间,京东国内超过4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增长的迅猛有多方面的缘故。从技术上看,综合电商的算法才能能够让垂直人群在综合电商上看到垂直内容,放弃用户黏性。
    从运营模式看,阿里系(天猫国内、考拉国内),京东寰球购以及唯品国内均采取B2C模式,能够间接对接品牌商户,给其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天猫国内向无意思讲演引见,天猫的“海内直购”模式,经过灵敏的海内仓供给链模式完成海量商品的高效引入;“平台模式”帮忙品牌开设品牌海内旗舰店,积淀品牌会员;“自营模式”能够进步销售效力,孵化爆品。过来一年,有300多个海内品牌试水胜利,在天猫国内开设海内旗舰店。
    另外,天猫国内还推出多项降本提效的惠商动作,例如协同领取宝为跨境商家提供超过40亿极速回款额度;在业界率先试行包管金同享减免机制,减免50%包管金。
    有了政策拔擢,天猫国内这样的大平台对商家也就具有了更多话语权,让利于消费者。
    有资深海淘人士表现,之前常常在亚马逊或代购处买货色,当初根本都是天猫国内、京东国内,这些平台在日常促销中总能价钱更低。
    更无奈跨越的差距是流量入口。
    以在跨境电商畛域活得还不错的唯品会为例,2021年全年活泼用户数是9390万,基本无奈与阿里系和京东匹敌——2021年淘宝天猫年度活泼用户范围达9亿,京东的活泼用户是5.7亿。
    跨境电商这门生意其实不轻松
    即使是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跨境电商生意关于它们来讲也其实不轻松。
    首先就是品质及办事问题。
    国际出名网络消费纠纷调处平台“电诉宝”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个月,“电诉宝”受理的跨境电商畛域用户无效投诉量排行,排前三位的跨境电商畛域平台分别是:寺库、洋码头、寰球速卖通。天猫国内排名第四位。投诉次要问题集中在商质量量、售后办事、网络售假、网络欺诈、货不合错误板等。
    对此,张毅表现,跨境电商竞争的中心除去流量、本钱竞争外,次要仍是质量保障。各个平台也在竭力解决赝品问题,如考拉海购在2021年3月推出“副品可追溯方案”,让消费者更直观地对商品原产地、出产进程进行溯源;往年8月京东国内也联结中检等权威辨别机构发动“国内买手同盟”,扩张京东国内“副品辨别”办事掩盖规模,完成权威辨别机构逐单辨别再发货,晋升消费体验。
    其次是来自外货的应战。
    张毅表现,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设计才能、根底钻研才能都很不错,中国制作的质量也在晋升。在这样的配景下,中国能够出产出全世界最佳的商品。消费者也充沛认可中国制作和中国产品力,外货突起,国潮品牌簇拥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在2020年之前,咱们说的跨境电商次要以进口为主,2020年当前,跨境电商次要以出口为主。虽然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范围总体增长,但进口范围有所膨胀。
    《中国跨境进口批发电商市场季度监测讲演2022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跨境进口批发电商市场范围为十一71亿元,同比上涨9.3%。
    也许,国际跨境电商遇到的承压和应战还将持续。
    参考材料:
    跨境电商炽热 洋码头遇寒冬| 21世纪经济报导
    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是怎么活上去了的?| 犀利财经
    跨境电商三分天下格式已定,洋码头再融资也难当领头羊?| 松果财经
    *文章头图来自洋码头官网
    作者:贾诗卉编纂:田纳西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纂:屈博洋
    「点击即刻具有我兔手机壳
    手机倒下,手表站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7

    帖子49

    积分21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