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集采再也不是黑天鹅,国产骨科器械的好日子来了?

    [复制链接]

    2022-9-30 21:25:15 37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氨基视察过来两年,带量集采在医疗界掀起了一阵飓风。
    从最后的仿造药,到后续的医疗器械,再到如今的成长激素、牙科等消费医疗畛域,“重灾区”规模不停扩张。
    其中,骨科耗材算是“受灾”最重大的畛域之一。从2020年7月份至今,大博医疗最高跌幅一度超过70%,实现膝盖斩;后续上市的春立医疗、6威高骨科表示也没好到哪里去。
    不外,如今状况似乎产生了变动。9月27日,跟着脊柱耗材集采后果出炉,国际骨科板块一改颓势,大博医疗以延续三个涨停板的微弱涨势,引领全部行业反弹。
    缘故能够了解。虽然此次脊柱耗材集采价钱降幅不低,但海内厂家定价已不占劣势,难以给渠道商丰厚利润。
    这象征着,国产代替的过程要减速了,“以价换量”是骨科器械预期反转的中心逻辑。对此,有人乐观的表现,骨科器械的黄金时期来了。
    固然,市场不仅有一种声响。也有灰心者以为,此次脊柱耗材价钱降幅不低,“以价换量”也许存在变数,不克不及自觉乐观。
    那末,谁的观念才是正确的呢?
    较集采前挂网价降落约80%,  曾经影响出厂价
    对于集采,大家最关怀的莫过于提价状况。那末,这次脊柱耗材集采的力度到底如何?
    假如对比对于无效申报价基准,提价幅度似乎其实不算太大。此次脊柱耗材集采,最大的不同是设置了“保底拟中选降幅”:
    同一个产品零碎种别内,若申报价钱≤本产品零碎种别最高无效申报价40%的,则该企业获取拟中选资历。
    简略来讲,只有在无效申报价钱百分之40%之内,均可以中标。基于此,各家企业的报价相对于沉着:
    按最高无效申报价计算,本次脊柱集采均匀降幅为61%,14个产品零碎种别傍边差别不大,根本维持在60%-70%摆布。
    在冠脉支架的集采中,均匀提价超90%;比拟上去,脊柱骨科的后果要好很多。然而,集采真的变和顺了吗?谜底也许并不是看到的这么简略。
    缘故在于,与目前实际挂网价比拟,无效申报价比拟降幅约40%-50%。也就是说,看似和顺的“提价”,实际是“折上折”。
    按照财通证券研报,若间接与集采前挂网价比拟,实际降幅较集采前挂网价降落约80%。关于脊柱耗材企业来讲,此次集采仍然会“伤筋动骨”。
    一方面,集采提价会间接影响产品出厂价。目前部份产品的报价,曾经击穿出厂价。
    例如,在“独自用胸腰锥融会器零碎”投标中,三友医疗的报价为2716元/件。按照公司招股书,2019年该产品出厂价为3319元/件。
    在“独自用颈椎融会器”的投标中,威高骨科的报价为2489元/件;而按照公司招股书,该产品对第三方的出厂价为3615元/件。
    不言而喻,此次集采提价,会间接影响部份产品的出厂价,进而影响企业利润空间。
    另外一方面,集采提价还会直接影响出厂价。骨科耗材国际外企业均采取经销商模式销售。如下图所示,2021年包罗大博医疗、凯利泰、爱得科技在内的公司,经销支出占比均不低。


    缘故在于,骨科耗材使用繁杂,在每一个台手术中,需求提供包罗术前征询、跟台指点、荡涤消毒、术后跟踪等办事。直销模式象征着一家公司需求打造极其宏大的销售团队,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接受的。
    但经销模式成立的根底是,厂家需求给予经销商足够的利润空间。如今,跟着终端价钱和出厂价相近、乃至倒挂,象征着医疗器械企业需求进一步升高出厂价“让利渠道”,以包管产品销量。目前来看,如何与经销商达成统一意见,关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考验。
    综下去看,此次集采必将会大幅升高各企业脊柱耗材的盈利空间。
    进口产品不具本钱劣势,  国产品牌无望减速代替过程
    那末,在这一配景下,为何集采后果反而成为行业的利好呢?缘故在于,国产代替的逻辑更为明晰了。
    始终以来,医疗器械畛域都是海内大药厂占主导位置。如下图所示,2019年国际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占领主导位置的强生和美敦力市场份额超过50%。


    国产品牌领头羊威高骨科的市场份额不外7.92%,排名第二的三友医疗市场份额更是不到4%,与巨头们的差距存在显著差距。
    正所谓,差距就是时机。国产代替始终是医疗器械公司生长的首要逻辑。久远来看,这是必定趋向,但需求时间。由于医疗器械产品的改换波及各个方面,不像药品改换供给商那样简略。
    不外,“集采”能够减速了国产代替过程。受限于最低限价要素致使,此次脊柱耗材集采,国际外厂商的报价根本处于同一程度。
    如下图所示,在颈椎前路钉固定融会零碎A组的报价中,入局者的报价极其接近。


    在医药畛域,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价钱相近是劣势,但在骨科耗材畛域则是优势。由于在定价相近的状况下,本钱更低的国产品牌可以给予渠道更丰厚的利润。
    脊柱产品的本钱分为两块:间接本钱和直接本钱。
    间接本钱次要是脊柱产品的原资料,包罗钉棒、钛合金等资料。因为原资料本钱其实不高,单个产品一般是数百元,国际外产品差距其实不大。
    进口产品与国产品牌的差距,次要在直接本钱层面体现。所谓直接本钱,次要包罗海内药企推行产品、教育医生的各种费用。
    例如,强生、美敦力等药企作为行业翻新领导者,通常会约请价钱不菲的海内专家给国际医生“深造”,以减速产品推行,稳固本身劣势。
    而国际产品次要是跟随为主,所以能够“略过”这一进程,省下不菲开支。这也致使,国产品牌出厂价具有更大的调剂空间,给经销商更丰厚的利润。
    在这一配景下,国产脊柱医疗器械企业无疑无望完成“以价换量”,利空变利好。
    固然了,参预集采的企业终究的“增量”能否补救“提价”的损失,还有待时间视察。毕竟,在翻新药畛域,价钱屠夫利好变利空的例子其实不稀有。
    骨科器械的黄金时期开启,  但春季只属于实力玩家
    但不论怎么说,比拟于翻新药,医疗器械更为侥幸。一样是集采,仿造药白菜价,医疗器械不只具有更丰厚的利润空间,而且还有看得见的国产代替时机。
    加之国际老龄化趋向不停加剧,骨科行业长时间需要旺盛是能够预见的,不管是存量浸透仍是增量翻新,都给了国际企业足够的生长土壤。要说骨科企业的黄金时期曾经开启,也不无情理。
    固然了,关于国际企业来讲,国产代替只是终点,而不是起点。久远来看,国际医疗器械的开展门路,必定是从模仿到引领翻新的一个进程。


    目前,市场上大部份公司仍然处于第二或者第三阶段,仍然需求往前更进一步。
    就拿骨科耗材来讲,大部份骨科产品和手术术式大都是根据海内规范进行设计,产品的外乡化设计和翻新手术术式缺乏,翻新需要依然旺盛且迫切。
    例如,脊柱手术的繁杂性和高危险性,抉择了企业们需求在临床上需求术式和植入物不停改进翻新,以不停探究操作敌对度更高、危险水平更低的新技术和新耗材。
    此外,脊柱疾病品种单一,因此对应产种类类和术式也更加繁杂,产种类类丰硕且不停翻新将是企业脱颖而出的症结。
    而理想是,包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在内的大部份企业,产品线仍然较为薄弱,还有待扩宽。
    久远来看,医药产业的开展,政策只是搅扰项不是抉择项,翻新才是医药产业提高的能源,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谛。
    关于骨科企业来讲也是如斯。将来要想脱颖而出,国际医疗器械企业还需更为致力,坚决的走产品翻新、品类裁减之路。
    投契时期曾经远去,将来注定不属于弱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4

    帖子25

    积分11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