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1949年选首都时,共有十一个候选城市,为什么终究选定北京?

    [复制链接]

    2022-10-1 07:00:08 27 0

    1949年2月,毛主席向王稼祥同志征询新中国建都的事件。王稼祥向主席提供了十一个城市的名单,为什么最初选定了北平?
    早在抗克服利之初,党地方就筹备在哈尔滨宣告建设新中国。
    由于过后的西南工业和交通兴旺、并且人口泛滥,在地缘上离苏联又对比近,便于获得苏联的支援。
    但是,就在党地方抉择向哈尔滨转移时,蒋介石忽然少量增兵西南,抢占了交通要道,因此,党的方案自愿暂停。
    在这之后,地方又方案将机关从延安迁至淮阴地域,过后的淮阴,政治、经济、文明和交通等都很兴旺。
    然而,蒋介石却出尔反尔,撕毁了“双十协议”,包罗淮阴在内的解放区都受到了袭击,迁徙之事再次被耽误。
    1948年,西柏坡“九月会议”期间,定都之事再次被提及,过后是七嘴八舌。
    王稼祥起初写在名单上的十一个城市,哈尔滨、北平、西安、延安、洛阳、开封、上海、成都、重庆、广州、南京等,在过后都有被提及。
    这十一个城市个个都有劣势,但除了北平以外,其余城市的优势也非常显著。
    哈尔滨由于地舆地位偏北,的确难以对全国起到辐射统领作用,其实不合适做新中国的首都;
    南京、上海位于西北沿海,虽然很兴旺,然而从过后的国内情势来看,容易遭到海岸其余国度的袭扰,并非定都的好选择;
    洛阳、开封虽是古都,但比年的战乱致使城内乃至没有一座像样的修建能够办公,并且由于地处中原,这两个城市应答古代化和平的进攻才能较弱,也被否决;
    西安、延安地处内陆,没有海运前提,无益于国内贸易的开展,被排除;
    重庆、成都虽有天险可守,然而因为地舆地位特殊,交通不便利,也不合适做首都;
    广州虽海运方便,经济富庶,然而无险可守,此外就是太靠南,会影响和其余地域的分割。
    因此,此次会议完结后,北平曾经根本失掉大少数人的认可。
    1949年2月,解放和平的情势一片大好,在四野军入关后,毛主席找到了时任西南局书记的王稼祥同志,再次向他征询建都事宜。
    王稼祥对此早有筹备,他立刻提供了一份城市名单,名单上写着现在曾被提及的十一个城市。而后,王稼祥还对主席说出了本人的设法:“首都最现实的地点是北平。”
    他看好北平的理由非常充沛,他说,首先北平邻近沿海地域,在经济兴旺的圈子内;其次北平处在联合关内与西南的咽喉地带,有辽东、山东两个半岛的拱卫,策略地位优胜;最初北平原本就是六朝古都,人民群众心思上更易承受。
    主席听后频频摇头,颇为称许。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通过一番剧烈探讨,6天后,也就是9月27日,大会明白宣告了新中国的首都是北平,并更名为北京。
    由此,北京正式成了新中国的首都,北京作为首都的条文也被写入了宪法。
    关于国度来讲,每个城市的定位和功用不同,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反,但每个城市都在国度的开展建立中起到首要作用。
    而一个国度的首都,其实不一定是经济核心,而应该是政治和文明核心,而且起到的是承载和调动全国行政资源的作用。
    如今,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曾经73年了,它也用本人的优秀证实了老一辈反动家的鼠目寸光。
    在这73年里,它一次又一次地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多次代表着中国,让世界另眼相看。
    今天,就是第73个国庆节,让咱们再一次向反动前辈们致敬!也祝咱们伟大的祖国更为繁华兴盛!
    作者:曼陀罗
    编纂:剩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6

    帖子44

    积分21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