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移民感悟:加拿小孩儿的辛勤人生从大学一年级才开始!

    [复制链接]

    2022-10-1 21:02:21 19 0

    我置信每集体都会感觉人生很辛勤。由于历来没有看过一个不辛勤就可以活着的人。
    移民来到温哥华,我从新走了一遍人生之路:从呀呀学语开始,学习新的言语、新的交通规定、新的文明、新的专业、新的信仰、新的所有。
    好辛勤。
    但有一种很妙的觉得:我好像在移民后的十年里从一个“幼儿”速成为了我人生中第二个称为“我”的成年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在读书——任务——读书——任务的节拍里,解读到加拿小孩儿与中国人别有不同的辛勤人生。
    加拿大最欢喜的人固然是孩子。宏大的未成年人维护零碎,还仅仅是为了保障孩子们的根本平安与人身权益;数不外来的供孩童们游玩、学习、静止的校外机构,就图孩子们快乐。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每天晒太阳游玩,少少地哄着学习一些根本技巧,包罗学业也包罗糊口自理。固然,这最后十年摆布的所谓“学业”是不计分数的。到了13岁,中学,8、9年级的成就是不计入结业成就的,然而要求每门作业都要及格毕业,能力终究高中结业。这也就是为了10、十一、十二年级的自主学习做一个预演和过渡,由于最初这三年的总均匀成就才是进大学时要呈现给大学招生官们看的。而最初三年的自主学习,又是大学学习的预演和过渡。
    逻辑上是这样的:假如高中三年成就低劣,阐明这集体有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才能,当前进了大学会有对比大的几率实现学业。仅此罢了,没有状元,够得上大学的招生前提就行。
    虽然高中三年比以前略微辛勤一些,然而孩子们吃穿用度是父母提供的。就算本人会出去打些零工,那也只是社会理论练习,赚点零花钱。(固然也有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发财”了,另说。)直至进了大学,加拿小孩儿的辛勤终身真正开始了。
    似乎大学阶段是加拿小孩儿终身最苦的。我在道格拉斯学院的同班同窗有19岁的毛孩子,有20多岁的青年,也有我这类进去就39岁的“白叟家”,固然还有50多岁的长青树。一切的人都必需又做工养活本人,又读书写论文到结业。
    每集体都苦得不患了。


    Sim 19岁,高中数学没实现就委曲进来了,但必需要在第一年补修完,否则眼看就要被复课。在学校跟我愁眉不展诉苦,打工之处仍是得去下班,笑脸迎人。
    莎莎25岁,本人住。忽然得罪了房主差点睡马路!冤屈得躲在学校走廊里哭。然而也就哭一哭好了,情绪宣泄完后仍是得本人此外找房子去。功课也不克不及由于这样就晚交,小组的课堂陈说名目也不克不及缺席。
    Diane 55岁,一天早上儿子的女敌人忽然抑郁症他杀身亡,她一面在课堂探讨孩童心思的课题,一面心焦儿子的心思情况,恨不克不及飞回家去。跟我说着说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上去。揪肉痛,回家仍是要把论文赶出来。还有一个小儿子要看顾。
    Ellen 28岁,找到了相对于不乱的任务,泣不成声说:终于能够结婚生孩子了!
    Wendy说,妈妈问她:你的生日礼物是要2000块钱当学费呢,仍是要我飞过去和你共度?我有的余钱就这些,要末飞过去用掉,要末寄给你。她说真想要钱,太需求了!然而说“要钱”妈妈会惆怅不?
    我只要一个同窗Chantel不愁学费,由于父母存款给她,签了合同,当前任务了分期偿还。然而糊口费仍是要本人去任务。
    Jamie找了份夜里在青少年之家值班的任务,早上8点交班,9点赶到学校,每天挂两个黑眼圈。
    Sud,印度男生。只是记得他总坐在后排打瞌睡,一个盹打醒,会忽然说“好饿哦”,而后全班轰笑,教师会说“我真负疚打搅你睡觉了”,而后也随着大家乱笑。不知为啥他老是又饿又睏。
    此外一个男生,健忘名字了,不到30岁,有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何四处借钱。一到小组探讨发现他经常语无伦次,其余同窗疑心他是“吃药的”。可我发现他不是——他的瞳孔告知我他不是吃药而是太睏。我给过他五块钱,起初他隐没不来了。其实他是个十分聪明、颇有亲和力的蠢才的青少年任务者。惋惜他没能和咱们一同结业。
    教师们其实不真的介意先生不谨慎睡着,由于他们都知道这些先生的糊口不容易。一些先生上了一 半课就要去下班,或者开家长会,或者看医生……反正跟教师说一声就行,教师绝对不会以为咱们“吊儿郎当”,由于正业就是“下班”、“开家长会”、“看医生”等糊口内容。上课只是人生一小部分。
    有些同窗,某时间就隐没不见了,多是专业不喜爱,多是钱不敷,多是结婚了,可能……有各种可能使他们再也不念上来了。


    加拿小孩儿在大学根本用打工撑持本人的糊口和学费。真实不敷的,能够存款。拿奖学金要成就够好;助学金要看是否弱势群体,而且要将课程如期实现,下一期助学金才会再来。总之,在加拿大不大会有人无偿资助一个大先生。
    在加拿小孩儿的价值观中,高中结业就是成年人了,养活本人是第一优先的才能。至于能不克不及上大学,大学方是要看成就看才能,而本人是要看本人的钱袋子。有得多人先任务几年,方案攒些钱再去大学。所以假如父母肯提供学费、糊口费来“供学”,在加拿小孩儿看来,几乎像天上落白米!幸福到晕厥!
    这大略是为何我的同窗们每个都一付好像甚么都会甚么都知道的模样。我看着我的同窗,特别有一些比我儿子大不了几岁,辛勤得让我都疼爱,可是他们却感觉理所固然。真实苦了,哭一哭,或埋怨一顿,接着持续糊口、读书。
    最佳笑又悲凉的一次,是一个白人女孩寒假和我一同选修了英文,后果咱们遭受最厚道教师。我说“他兜里只要C”——全班好像历来没有人拿过一个B!最初我拿了C+涉险过关,她却废掉。拿了成就单,她本人气笑了,还伪装瞪着我说:委托!我是在温哥华生的!可是我英文没你好?!我缩缩肩膀,逗她:“是啊!”其实呢,我由于是单亲带儿子,联邦和省府都给了一点助学金,所以寒假能够委曲度日,不用打工。而她因寒假课程少就打了两份工,时间支配上有了冲突,致使英文课当掉。
    唉,我替她感觉惋惜——白干了一寒假。可是,咱们结业的那年,她结婚了,生了一个超级丑陋的女儿!没结业不要紧啊,糊口仍是能够持续。
    上大学,大少数加拿小孩儿都会尝试一下,但只是作为咱们糊口的一部分,由于那份辛勤是人生应该品味一下的味道。人生还有得多其余选项,也会辛勤,也会有滋有味。
    在加拿大,读书是滋润进步,绝对不是救命稻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8

    帖子37

    积分17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