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大幅增长9倍!外资踊跃驾驭中国机遇

    [复制链接]

    2022-10-10 06:06:29 69 0



    资本市场放慢对外凋谢
    外资踊跃驾驭中国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叶诗婕
    20十二年到2022年的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减速凋谢,之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寰球。中国的资产办理行业,不停推动金融行业凋谢,践行高品质开展,引入多元的市场参预主体,对优化行业生态,起侧重要的作用。
    8年半大幅增长9倍
    党的十九大讲演提出,“推进造成片面凋谢新格式”。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轨制是我国推出的资本市场对外凋谢动作,它将寰球投资者的眼光引向中国。2002年,QFII轨制出炉。前十年,QFII稳健开展,稳步探究。作为首批获取这项资质的外资机构的原QFII业务担任人,瑞银寰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主明把 20十二年看做一个首要的分水岭。
    “QFII推出早期,投资者对中国的在岸资产关注度较弱,一年里少数时间QFII额度都对比冷落。”房主明说。
    进入20十二年,事件缓缓起了变动。
    房主明进一步剖析:QFII轨制愈来愈为外资机构承受。同时,跟着沪港通、深港通等股票互联互通机制守旧以及寰球指数将中国市场吸纳进来,寰球投资者逐步意想到:中国在岸市场是他们不成或缺的资产标的。
    “关于中国市场,寰球投资者的问题不是‘投不投’,而是‘投多少、怎么投’”。房主明征引数据指出,目前,外资持股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接近10%,外资增配中国是大势所趋。
    数据印证了房主明的看法。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境外机构和集体持有A股资产市值为35741.58亿元。中国河汉证券基金钻研核心会集央行数据整顿得出,2013年底时这一数值为3448.43亿元。也就是说,8年半时间,境外机构和集体持有A股市值增长了9倍多。
    不只持股市值大幅跃升,增速也明显放慢。2017年三季度,境外机构和集体持有A股总市值冲破万亿元,达到10210.27亿元。到2019年底,持有的A股总市值就冲破两万亿,达到21018.75亿元。又过了仅仅一年时间,到2020年底,境外机构和集体持有A股总市值就冲破了三万亿元大关,达到34065.56亿元。
    正如房主明所言,数据面前是日益丰硕的对外凋谢动作。
    20十二年到2022年,我国陆续推出股票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变革QFII轨制,并进一步改良准入,更多类型的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自沪深港通守旧以来,截至往年6月30日,北向资金已累计买入A股超过1.74万亿元,南向资金累计流入港股逾2.07万亿元。
    在勾销额度限度后,QFII机构数量泛起井喷。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已有逾700家机构获取QFII资历,较20十二年增长近4倍。新规允许QFII投资商品期货、商品期权等衍生品种类,按照央行数据,截至2022年8月底,已有9个种类向境外投资者凋谢。
    2020年,证监会片面勾销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例限度,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已有包罗摩根大通、瑞银证券、富达国内等在内的十二家外商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获批,花旗银行等3家外资银行在华机构获取基金托管资历。
    外资不只来了,并且融入了中国经济开展过程。外资在中国投资线路图的变迁体现了中国经济开展过程变迁。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QFII持仓行业方面,20十二年年末,金融、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食物饮料、修建资料、房地产等五行业居前,其中,金融(银行)占比超过62%;截至2022年上半年,金融、制作、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以及迷信钻研办事位居榜单前五。可见,外资在据守金融股的同时,投资偏好由耐用消费品、食物饮料等转向了信息科技、迷信钻研等新兴生长股。
    融入中国的外资机构,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中国资本市场生态改良。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往年5月底,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达到了22.8%,比2016年晋升了6.9个百分点。2021年集体投资者买卖占比初次降落到70%下列。
    互联互通机制不停深入
    不停深入的互联互通机制,连通起边疆和香港的金融市场,并连通到全世界。
    2021年10月,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启动,拉开了大湾区居民集体跨境购买理财富品的尾声。
    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截至2022年7月底,边疆与香港来往“跨境理财通”业务达到6233笔,跨境汇划金额9.1亿元;边疆与澳门来往的“跨境理财通”业务达到5572笔,金额2.81亿元;总计32542人参预“跨境理财通”,波及资金跨境汇划十一805笔,累计金额超过十一.91亿元。
    跨境理财通为外资机构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花旗中国证券办事业务主管蔡美智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现,去年10月,花旗香港宣告与广发银行建设策略协作火伴瓜葛,成了首批经过理财通为大湾区客户提供跨境财产办理办事的银行。
    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表现,大湾区业务是渣打团体的策略重点,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的渣打大湾区核心曾经落成。渣打中国副行长兼集体、公家及中小企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李峰强调,跨境理财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跨境投资通道,对银行现有的财产办理体系是首要的增补,为渣打拓展大湾区优质客群提供了策略性机遇。
    跨境理财通以外,2022年7月,边疆与香港股票市场ETF通买卖正式守旧,单方投资者能够交易包罗沪深港股通ETF在内87只首批可招标的(北向83只和南向4只),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等外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张双向凋谢的又一标记性动作。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ETF通守旧两月,北向资金总成交额达10.36亿元、南向总成交额达十二5.21亿港元。作为亚洲当先的ETF发行商的北方东英表现,参考沪深港通的开展历程,跟着相干机制的顺利运转,将来无望拓宽合资历产品规模,激励业界参预,知足投资者的多元资产配置需要。
    外资踊跃驾驭中国机遇
    百年大变局,凋谢是中国资本市场给出的“谜底”。外资机构也在从中国的开展机遇中驾驭投资机遇。
    中国作为寰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成为寰球投资者寻觅增长、扩散组合的必定选择。正如瑞信中国区首席履行官兼瑞信证券(中国)无限公司董事长胡知鸷所言,在寰球经济事态繁杂确当下,中国经济长时间向好的根本面并未改动,中国在多个畛域的高品质开展所带来的微小市场后劲正进一步吸引着寰球投资者。
    挖掘中国机遇成为了不少寰球机构的首要增长来源。房主明就表现,期待帮忙寰球的投资者理解中国资本市场,驾驭微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逻辑和趋向,是瑞银的业务开展重点之一。
    挖掘中国机遇象征着要顺应中国的市场生态。瑞信钻研团队表现,关于外资机构来讲,拥抱互联网是参预中国金融市场的必修课。得多外资机构的教训标明,适应中国共同的、基于互联网时期的市场格调,是一项长时间工作。
    外资机构正期待更片面地分享中国金融市场凋谢的果实。
    蔡美智表现,花旗踊跃规划QFII存管银行的请求。另外,花旗近些年来还踊跃参预当地市场托管,将来将持续为国际和寰球的客户提供一站式办事、并期待早日在中国境内获批发展基金外包办事。
    胡知鸷表现,热切期待更多政策细则落地,经过更明晰的政策标的目的以及更鼎力度的稳增长、稳市场政策,帮忙外乡资本市场完成企稳上升。同时,相干部门与金融办理部门间的政策协同、企业与政策端针对严重事项的亲密沟通,都将成为公道疏导市场预期的首要动作。
    互联互通开启大时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中国香港,作为中国和世界的“超级分割人”,寰球资金在这里会集。边疆的投资者需求投资海内市场,国内投资者需求投资边疆,互联互通为境表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互联互通继续扩容
    2014年十一月17日,上海证券买卖所的一声锣响标记“沪港通”试点启动,沪港两地证券市场从此联通。
    沪港统统过“买卖总量过境”、“结算净额过境”、“人民币境外换汇”,完成“全程回流”等翻新动作,一方面包管了市场的价钱发现功用,另外一方面也尽量升高跨境资金活动对人民币汇率酿成的影响。
    时任香港买卖所总裁的李小加在《互联互通大时期》一书中写道,“沪港通外表上看是两地股票互联互通的商业性支配,但在实质上,它却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凋谢这一盘大棋中的一步好棋。在这个棋局中,买卖所只是方案的履行者。反对这一棋局的更大的历史配景则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开启的让市场发扬抉择性作用的新一轮变革凋谢”。
    2016年十二月5日,深港通正式守旧。深港通在排汇沪港通教训的根底上,进一步完美两地股票互联互通机制。自此,边疆投资者可经过沪深两市规划海内资产;寰球投资者也可经过香港市场投资A股。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截至6月30日,机构经过沪港通、深港通持有边疆股票市值算计25260.5亿元。沪港通和深港通掩盖的股票数量超过2000只,截至6月30日,边疆投资者经过港股通持有223十一.7亿港元。
    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为后续明晟MSCI和富时罗素归入中国A股奠定了根底。
    在沪港通守旧之后不久,边疆香港基金产品的互联互通也开始了。
    2015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发展边疆与香港基金互认任务正式签订《对于边疆与香港基金互认支配的监管协作备忘录》,同时公布《香港互认基金办理暂行规则》(简称《暂行规则》),同年7月1日起施行。
    香港互认基金指为香港基金在特定支配下向边疆投资者销售,边疆互认基金指边疆基金在特定支配下向香港投资者销售。
    根据相干法规要求,中国证监会于2015年十二月18日注册了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分别是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行健弘扬中国基金、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日,已注册香港互认基金十一5只(不同份额离开统计),总范围十一47.1亿元。同期,已注册边疆互认基金54只,总范围833.05亿元。
    因为无需设立实体,得多海内投资者将互认基金作为向边疆投资者推介产品和品牌的低本钱形式。一样的,中资机构也经过互认基金将产品经过香港市场引见给海内的投资者。
    互联互通继续推动
    在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以外,边疆、香港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扩展到债券市场。
    2017年7月4日,“债券通”北向凋谢落地,边疆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协作正式上线试运转。2021年9月,南向凋谢也顺爽利地,完成了“债券通”的双向凋谢。
    债券通守旧以前,境外投资者可经过银行间债券市场、QFII等通道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债券通大大方便境外投资者规划中国债券市场。按照债券通公司数据,截至9月30日,766家境外投资者经过债券通持有人民币债券市值达3.48万亿元人民币。
    债券通守旧之后,中国债券陆续被富时罗素、摩根大通、彭博等寰球债券指数归入。
    诸多互联互通动作中,2021年10月启动的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拉开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集体跨境购买理财富品的尾声。
    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截至2022年7月31日,边疆与香港间来往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笔数6233笔,跨境汇划金额总计9.1亿元,占汇划总额的76.41%;边疆与澳门间来往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笔数5572笔,金额达到2.81亿元,占汇划总额的23.59%;总体看,共有32542人参预“跨境理财通”,波及相干资金跨境汇划十一805笔,总金额超过十一.91亿元。
    往年以来,互联互通继续推动。边疆与香港市场ETF互联互通(“ETF通”)于2022年7月4日正式启动。截至目前,首批归入ETF通的产品有87只,包罗北向83只和南向4只。
    据本报此前报导,香港买卖所市场科助理副总裁李颖文表现,ETF正式归入沪深港通资历证券,可推进香港和边疆ETF市场的长时间安康开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遇。
    9月2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列席2022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时表现,将进一步扩展互联互通支配,推进把合乎前提的在香港次要上市本国公司和更多沪深上市公司归入港股通合格证券规模。
    编纂: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述权,未经受权阻止转载,不然将查究法律责任。
    受权转载协作分割人:于学生(电话:0755-8246867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4

    帖子30

    积分11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