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手机翻新被锁死,缺的不是乔布斯,而是下一个爱因斯坦

    [复制链接]

    2022-10-19 15:07:10 38 0

    手机新品愈来愈多,用户却越买越少。瞻望2022年,寰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降落7.8%至十二.5亿部,这一数字低于2014年的13.18亿部。
    一部手机中最少有8项诺贝尔奖。手机上的几大首要硬件,无一不是上个世纪提出的根底实践的落地运用。但近些年来,手机翻新已被最底层的根底迷信钻研卡住脖子。
    手机翻新还面临着理想商业的枷锁。出于对研发投入性价比的考量和对销量的耽忧,厂商更偏向于守成,绝少将少量资金投入前景不明的翻新畛域。
    作者 | 闫学功
    科幻小说《三体》中,外星人的初级AI“智子”利用本人的才能搅扰人类的物理学试验后果,从而锁死了根底迷信的开展,致使一群迷信家信仰崩塌。
    自2018年以来,智能手机的翻新开始一往无前,除了5G商用和折叠屏,各大厂商“挤牙膏式”的翻新饱受用户诟病。
    有人戏称,智能手机的翻新才能已被智子锁死。
    手机进入微翻新时期,锁死的不只是翻新,还有用户的钱包。也是在2018年,猛增10年的寰球手机销量遭受拐点,出货量同比降落4%,尔后再未提振。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计,2022年寰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降落7.8%至十二.5亿部。这一数字,低于2014年的13.18亿部。
    锁死智能手机翻新才能的智子,到底是甚么?
    翻新:从飞速到蜗行
    灵动岛不灵动,库克吃老本,让往年的iPhone 14备受诟病。曾引领智能手机翻新的苹果,如今却被打上了毫无翻新的标签。
    蹩脚的是,被智子锁死翻新的不仅是苹果。“一年一个小更新,五年一个大更新”,已成为全部智能手机行业的通病。
    智能手机上一次有较大翻新仍是在3年前,即5G商用和折叠屏。但折叠屏手机价钱动辄上万元,再加之技术不可熟,并未成为市场宠儿。征询公司Trend Force此前预测,2022年OLED折叠手机浸透率将达到1.1%。
    再上一次让用户眼前一亮的翻新,是2017年推出的片面屏。2018年,用户一年的等候,只换来了手机屏幕占比晋升了1个百分点。也是在这一年,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史无前例的寒冬。(详见雪豹财经社《智能手机大涨潮,它失落的权杖将被谁拾起》)
    “智能手机的翻新曾经停滞,咱们只能逐渐改进胜利的老设计,这对一切人来讲都是一个应战。咱们目前其实不分明,下一次推翻性翻新未来自哪里。”市场钻研公司CCS Insight的钻研主管本·伍德(Ben Wood)在2018年承受CNBC访谈时,曾直抒己见评论过手机的翻新。

    智能手机的翻新速度犹如蜗行,以致于人们似乎忘了,迄今已有近40年历史的手机,已经历过飞个别的更新迭代。
    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生界上第一部商用手机Dyna TAC 8000X,售价高达4000美元,重达2斤。过后,这块低廉的“砖头”仅能用1G信号通话半小时,再无其余功用。4年后,摩托罗拉3200在中国售卖,也就是一代人相熟的“大哥大”。
    在这个阶段,手机还只是通话机。
    马丁·库帕,Martin Lawrence Cooper,美国著名创造家,曾供职于摩托罗拉,后兴办通信技术钻研公司,因率先研收回挪动电话,被称为“挪动电话之父”。
    进入90年代,信号更不乱、加密性良好的2G技术泛起,摩托罗拉慢了一步,爱立信和诺基亚青出于蓝。1992-1998年,诺基亚前后推出了能发短信和内置游戏的手机。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折叠手机,诺基亚公布了内置天线的手机。
    自此,手机进入功用机时期。
    2000年之后,进入3G时期的手机放慢了翻新的步调。双屏、触摸屏和彩屏手机接踵泛起,屏幕愈来愈大,MP3、拍照、上网、贮存等功用日渐丰硕。诺基亚等品牌配备了塞班操作零碎,智能手机雏形初现。
    2007年,乔布斯手持初代iPhone横空出生,聚拢了iPod、触摸屏和上网功用,宣称要“从新创造手机”。2008年,苹果公布iPhone 3G,这款手机具有独立操作零碎,初次搭载App store,用户能够自主下载新的运用顺序。
    以此为标记,苹果正式拉开了智能手机时期的帷幕。
    苹果迈出了手机翻新史上的首要一步,但新的枷锁也暗暗埋下种子。
    智能手机问世已有15年,从可谓反动性翻新的iPhone 4公布至今,智能手机为人称道的严重翻新仅有片面屏、人脸辨认、折叠屏等,其他更可能是原有概念根底上的缝补缀补,少了从无到有的推翻。
    被根底迷信钻研卡脖子
    看似往常的手机面前,藏着人类科技开展的机密。
    有“中国量子力学之父”之称的物理学家、迷信院院士潘建伟在一次地下演讲中称,“一部手机中最少有8项诺贝尔奖。”
    换句话说,手机翻新的弹药库不是乔布斯们的灵感,而是根底迷信钻研。
    在硬件方面,手机的严重翻新次要集中在通讯信号、芯片、摄像、内存、屏幕、电池等方面,与物理和化学非亲非故。
    从打电话到发短信,再到能够上网、人机交互,手机功用的变动离不守旧信技术的开展。通讯信号从1G到5G,传输速度更快,使用场景更多。目前,通讯技术尚未触及天花板,业界预计2030年6G能够商用落地。
    尚未遇到物理瓶颈的内存,也是智能手机为数未几能放弃更新的硬件。各大厂商纷纭推出1TB内存,作为旗舰机的标配。
    但在通讯技术和内存以外,其余几项关乎手机翻新命根子的底层技术,均已触到了天花板。
    近些年来,安卓厂商的芯片每每翻车,高通骁龙因散热问题被戏称为“火龙”。苹果的A系列芯片虽然不乱迭代,但也已辞别搞了大踏步的机能晋升。A9比上一代产品机能晋升了70%,但从A十二到A15只晋升了40%。
    这个景象面前是芯片制程问题。1965年,英特尔联结开创人戈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含意是在价钱不变的状况下,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每隔18个月就会减少一倍,机能也会减少一倍。
    但这只是现实场景,在理想状况下,芯片制程工艺是有极限的。
    艰深地说,芯片工艺就是在硅片上用激光“雕花”。nm(长度计量单位纳米)数值越小,象征着雕琢的尺寸越小,处置器内的计算单元越多,处置器的机能也越强。但进入7nm工艺后,难度愈来愈大,摩尔定律开始生效。目前,3nm芯片已遇到瓶颈,从物理学极限下去说,硅片至多能承载1nm精度。
    机能愈来愈难冲破,本钱却愈来愈高。英伟达开创人兼CEO黄仁勋在往年婉言:“摩尔定律曾经死去。”
    手机摄像头面临一样的窘境。
    从夏普2000年推出第一款十一万像素的拍照手机开始,拍照功用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详见雪豹财经社《22年镜头“卷”史,智能手机之战卷进死胡同》)通过20多年开展,手机像素晋升了1000倍,但摄像功用也已碰上了天花板。
    事实上,影响手机摄影才能的症结目标不在像素,而在于传感器尺寸(CMOS)。个别来讲,传感器越大,成像成果就越好。碍于手机的尺寸和能耗,目前1英寸的传感器已经是已经极限,前置摄像头更是由于片面屏的遍及久未更新。
    用户感知显著的手机屏幕和电池,也有相似的“生长的懊恼”。
    片面屏遍及后,手机屏幕晋升到了2K分辨率,还泛起了折叠屏。但受限于资料,折叠屏难以完全抹除折痕,更高清的4K屏幕则无奈解决能耗问题。
    锂电池是手机上提高最迟缓的硬件,锂电池技术从80年代问世至今没有反动性停顿,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无限,迷信家们也仍未找到更优的电池资料。碍于手机大小和轻薄度的要求,目前主流厂商的电池容量被锁死在了4000~5000毫安。
    最底层的根底迷信钻研卡脖子,手机翻新的弹药库逐步干涸。
    商业枷锁:繁重的理想引力
    作为遍及率最高的数码产品和运用技术的集大成者,手机承载着用户很高的期待。15年未有严重进化的手机,已很难知足人们更多的需要。
    扎克伯格在6年前称,将来智能手机将被VR、AR等头显装备取代。比尔·盖茨则以为,将来的手机将相似于“电子纹身”,间接在人体中,承继手机的一切功用。
    但无论想象如何天马行空,手机最终不是试验室里的蓝图,而是终究要落地的商品。锁死手机翻新才能的智子,既是遭受瓶颈的根底物理学,也是商业市场的枷锁。
    从牛顿的三鼎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于论到量子力学,根底物理学在很大水平上抉择了科技的高度。在此根底上,蒸汽机和电气化引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反动,光电效应和量子力学构建了互联网信息时期,也酝酿了智能手机的降生。
    运用科技要落地,根基都在根底物理学。
    但是,以后的根底物理学犹如迷信家们在前人的根底上修修补补,比如一座大厦,只是在外部搞搞装修,乃至只是在房间里减少一把椅子。
    2022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发表给了3位量子信息迷信家,但他们验证的实践早在近60年前就已被提出。而回头来看手机上的几大首要硬件,无一不是上个世纪提出的根底实践的落地运用,至关于在吃近百年前的迷信老本。

    更何况,作为面对寰球数十亿用户的公众商品,性价比是手机不能不斟酌的要素。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跨过物理学的门坎以前,3nm的芯片制程先撞上了市场的冷脸。往年,台积电声称3nm芯片量产被提早,瑞银在一份讲演中揭-穿了假相:“这是由于台积电的先进工艺3nm面临无客户的困境”。因为3nm芯片的价钱太高,厂商不肯意为其买单。另外一家芯片大厂三星也有相似窘境。
    再好比,石墨烯电池重量更轻,充电速度比锂电池快数十倍,但高纯度石墨烯的价钱动辄每克上千元,很难运用得手机上。
    手机屏幕从刘海屏进化到水滴屏,在用户眼中可能仅仅是1%的晋升,但关于厂商而言,可能曾经是投入少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所能达到的极限。
    正如《三体》中所说:“任何超脱飞腾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理想的引力太繁重了。”
    出于对研发投入性价比的考量和对销量的耽忧,厂商更偏向于守成,绝少将少量资金投入前景不明的翻新畛域。用户不肯意为微翻新买单,又致使销量下滑。
    在人类历史上,翻新老是线性积攒,到某一临界点后产生指数发作。从只要通话功用的大哥大到衔接万物的智能手机,手机的翻新并未完全停滞,只是进入了“大爆炸”之后的瓶颈期。
    冲破“智子”封锁,谁会是下一个时期的后行军?
    本文源自雪豹财经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4

    帖子41

    积分17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