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国产高领毛衣,护住了欧洲人寒冷的脖子

    [复制链接]

    2022-10-20 06:42:38 28 0



    10月,欧洲的寒气开始袭来。按照许多本国媒体的预估,往年欧洲的冬季可能会成为20年来的最冷冬天。面对自然气、电力动力账单上的昂扬数字,一个可预见的后果是,想要同今年同样舒服地关上暖气,就势必渡过一个“钱包出血”的冬季。
    有人抢购商品,有人深夜赶工,这个最贵的冬季,关于中国的商家们来讲,也是繁忙又充溢商机的日子。
    文 | 高越
    编纂 | 周维
    经营 | 栗子
    不停追加的定单
    晚上十一点,汕头的一家工厂灯火透明,三四十个工人组成为了多条出产线,正在加班赶工。他们要在15天的时间内,赶制出1000件毛衣。
    从9月中旬开始,老板卢树欢收到了多个来自欧洲客户追加的定单,“每个样式本来500件,当初追加到2000件、3000件,乃至是5000件”。
    他做毛衣外贸业务曾经二十多年。今年,个别是4月打样、下定单,再破费40到60天进行出产和运输,从6月到9月都是销售淡季,卖得好的样式才会追加定单,到了10月之后,外贸定单就渐渐少了。
    疫情之后,定单量缩减了得多,去年更是最蹩脚的一年,“比以前少了60%-70%”。但往年有点不太同样,直到10月中旬,都还有加购定单,卢树欢意想到,“这是个不错的信号,往年的毛衣应该会卖得好”。
    “忙到没时间回动静”同样成为了罗涵这段时间的常态,她的毛衣公司在东莞,比来,新定单源源不停地涌进来,她每晚都要在厂子里始终忙到早晨。
    1800多千米以外,山东烟台的一个县城里,有一家占地1万亩的工厂,80多个工人操作的机器正在不断运行。运往欧洲的内销定单,大少数曾经在9月末出产终了,只剩下些零散的还在赶工。那些检修、包装好的一袋袋毛衣,曾经被装上大货车,先花一个多小时开到青岛港,再走海运,等15天到30天,就能到达欧洲各个港口。
    老板宋志鸿说,往年的定单量大约有100万件,疫情以前,每一年都能达到150万到200万件,当初,许多客户遭到影响,他接单时也激进了许多,假如有发不出去的危险,宁肯不操作。与前两年的惨然状况比拟,往年曾经好了许多。
    宋志鸿的针织毛衣厂从2003年开到当初,多年上去,曾经积攒了不少老客户。当初,他对欧洲市场的毛衣偏好曾经非常理解,“他们喜爱保暖的,繁复纯色款,最佳是3针、5针的粗针织”。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段视频讲话中,一改西装衬衫着装,而是穿戴高领毛衣。相干报导称,马克龙正在言传身教,呐喊增加冬天的动力使用,独特应答欧洲动力危机。


    ▲ 2022年10月3日,法国巴黎,马克龙颁发视频讲话时身着高领毛衣。图 / 视觉中国
    据红星旧事报导,从事外贸十余年的罗学生表现,欧洲动力危机以来,加厚茄克和高领毛衣的定单正在迅速减少,“比来30天,男士秋天高领毛衣的搜寻量就涨了13倍”。
    往年的欧洲,不仅是毛衣,其余中国制作的保暖和取暖产品,也成了热销货。
    同一时间,慈溪和义乌一样感触到了来自欧洲的“热心”,少量定单簇拥所致。慈溪是我国取暖器的出产基地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国三成。据慈溪海关数据,往年,取暖器出口欧盟15.3亿元,与去年比拟,增长了55.2%,销售时节预计也将延伸1个月摆布。
    在义乌,从往年5月开始,就有商户陆续接到欧洲客户的定单,而且还在不停减少。一款玲珑的红色取暖器,仅在9月份就卖出了1万多台,是去年同期的2倍。
    电热毯同样成了热销货。据海关总署数据,往年1月,欧盟进口中国电热毯18.9万条,到了7月,这个数字变为了十二9万条,8月,又进口了140万条。著名电热毯概念股彩虹团体的市值,从9月初的18.84亿元攀升至了42.90亿元,一个多月的时间暴跌了24.06亿元。
    在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上,“暖冬专场”正在建设,保暖亵服、羽绒服、法兰绒睡衣和热水袋等产品的销量,都泛起了大幅增长。10月以来,保暖亵服的销售额环比增长246%,其中,秋衣秋裤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等多个国度均有3倍以上的环比增长,分别为372%、362%、365%、316%和3十一%。就连“光腿神器”也开始在欧洲走红,被爱漂亮的德国、法国女性称为“神奇的丝袜”,10月的销售额比上月增长了131%。


    ▲ 毛衣工厂里的成衣版式。图 / 受访者供图
    这是不容错过的商机,东莞的董柒柒“被砸中了”,也捉住了时机。她本来做的是汽摩配业务,次要做的品牌是宝马和奥迪,做外销四五年,直到去年,才开始做外贸。她发现,国外得多中低真个货车和皮卡车没有电加热配件,一到冬季,开车去农场会十分冷。在这样的状况下,往年,她抉择加做车用电热毯。
    4月份定货时,一个客户偶尔间向董柒柒讯问:“还有无其余保暖产品能够提供?”
    她联想到这段时间欧洲动力问题的旧事,心想着,这是一个新需要,不克不及错过,连忙应下。之后,为了知足客户的需要,她先是在自家工厂的6条出产线里分出一条专门出产家用电热毯,又分割了位于中山和东莞的其余工厂,进行协作,独特组成为了一条电热毯、发烧袜、加热背心和保暖手套的供给链。
    一条电热毯39美元,一双发烧袜子9.9到19.9美元不等。欧洲客户不懂电热毯的用法,董柒柒还专门录制了讲授视频。有些德国客户反馈,消费者不喜爱铺在床上用电热毯,她们还特地出产了能够盖着的被子式电热毯。
    有了教训之后,再跟其余客户定货时,董柒柒都会额定引见一下本人的新业务,便利客户一条龙打包预订。短短几个月,董柒柒曾经拿下了8万件定单。她很开心,往年外销业务不睬想,全靠外贸业务推进,“靠着组货才能”,才捉住了往年的时机。遇到大定单时,只有加班费给够,工人们也违心加班,“15天的时间,就可以实现2万件”。
    当初,她接下的定单出产时间曾经排到了10月底,忙不外来后,不能不宣告,“再也不接新定单了”。


    ▲ 2022年10月14日,浙江绍兴,工人们反省电热毯管制器。图 / 中新社记者 项菁摄
    史上最“贵”的冬季
    来自欧洲的保暖和取暖产品定单不停追加,一个首要缘故是,大家用不起暖气了。
    走进荷兰的一家平价商店,Leo觉得本人像回到了老家的集贸市场,眼前是一排排加绒的厚拖鞋,条纹或印着红花的厚睡衣,既亲切,又暖和。他花了50多欧元,给本人从上到下购置了一身行头,又在网上下单了一条电热毯,觉得才算“胜利实现了自救”。
    他来荷兰3年,跟女友住在60平的公寓里,以往全靠暖气过冬。荷兰冬季的温度与英国、法国相似,大多在0到5摄氏度,偶然会降温至零下,跟国际上海、杭州的温度差未几,不开暖气,老是会阴冷湿润。但往年,他觉得再也用不起了。
    “不敢开暖气”,是得多欧洲人的设法。受动力危机影响,欧洲的自然气和电力价钱接连飙升。荷兰TTF自然气,始终被视为欧洲自然气价钱“风向标”,10月初,其报价为169.06欧元/兆瓦时,比一年前涨了近9倍。
    电价一样如斯。往年8月,法国2023年交付的根本负荷电价达到了十一30欧元/兆瓦时,这也是欧洲历史上电价初次超过了1000欧元,同比去年电价涨幅超过10倍。
    看着本人手中涨了3倍的账单,Leo欲哭无泪。社交平台上,四处都是晒账单的人:有人难以置信,本人的账单居然从一季度500欧元,涨到了1000欧元;还有人埋怨,账单从每个月100英镑,涨到了320英镑,超过3倍,抉择当前全靠“多喝热水”驱寒。
    据央视旧事报导,许多民众在伦敦市核心抗议,一位居民在镜头前直呼:“2021年4月前,每个月是97英镑,当初是每个月233英镑。这太贵了,我去哪里弄这么多钱?”
    B站up主@棉花糖couple做了一些小试验:在现有的自然气、电力价钱下,煮一碗泡面,需求花电费2元钱;洗一次澡,要10元钱;用热水洗一次手,16.5秒的时间,要破费3.3欧分,至关于每分钟0.84元。一笔笔账细算上去,这多是欧洲有史以来最贵的一个冬季。
    进入10月,欧洲的寒气开始袭来。按照许多本国媒体的预估,往年欧洲的冬季可能会成为20年来的最冷冬天。面对自然气、电力的动力账单上的昂扬数字,一个可预见的后果是,想要同今年同样舒服地关上暖气,就势必渡过一个“钱包出血”的冬季。
    有人想改用空调,但发现这也不是个好选择。德国亚马逊上,几款空调的价钱曾经超过600欧元,装置费更是比买下一个空调的钱还贵,要超过1500欧元,更别提之后的日常保护和电费。
    这样一来,保暖和取暖产品成了最经济实惠的代替品。面对最贵冬天,得多人将眼光投向了既省钱、又实用的中国产品,抢电热毯,穿高领毛衣,裹着法兰绒三件套,脚边还要备着小取暖器。
    在德国糊口了十多年的佟淼,也从国际购买了200多个暖宝宝应答冬天。疫情之后,从事国内转运业务的公司变得更多了,佟淼在国际网购下单,商品被送至转运公司,一系列商品会被拆开、从新装成一个大包裹,再走铁路运到国外的家里,全部流程只需求等候15天到30天。
    这样能够帮佟淼省下不少钱,“德国一盒两片装的暖宝宝要5欧元,一样的价钱,在国际能买下60片”。
    当初,这类转运业务还专门配备了“过冬五件套”,包罗电热毯、热泵、热水袋,加热背心和暖脚宝等,乃至有些公司打出了“中国寄英国,仅需58元”的口号。


    ▲ 社交平台有跨境卖家在鼓吹“取暖神器”。图 / 网络
    佟淼一家三口寓居在德国一个常住人口只要2万多人的小镇里,月初开始降温,最高温度只要零上两三度,到了十一月之后,温度只会更低,跟国际河南省冬季温度差未几,没有暖气会非常难熬。当初,自然气曾经涨了4到6倍,不克不及再随意开了。每当屋里有点冷,开暖气又感觉挥霍的时分,她都会拿出暖宝宝贴上。德国丈夫在家里不习气穿厚衣服,却爱上了暖宝宝。
    她没打算买电热毯和热水袋。但她不知道的是,商场里正在阅历一轮轮抢购,一条本来售价20欧元的电热毯,曾经涨到了50欧元,乃至一度“一毯难求”。有人刷遍了各大电商网站,也没能买到,只能排队等货,跟一千多人一同等上一个月。在法国,热水袋曾经开始将内胆水袋和外包装的布袋离开销售,仅仅一个布袋,都要5欧元。
    有专家计算过,一条100瓦的电热毯开一整晚,8小时所需电费仅为0.42英镑,远远低于开暖气的价钱。使用中国电热毯,的确是个省钱的方法。
    节省过冬
    燃气、电价下跌的面前,是物价的总体下跌。在抢购了防寒设备之后,许多人仍然需求放弃节省,以顺利渡过这个寒冬。
    看着购置的大小物件,Amy有些刺激,这个欠好过的冬季,终于有些保障了。
    她糊口在法国,面对接连降温的天气,“小孩儿还没甚么,就怕冻着孩子”,为此,她想了得多方法——从国际买带拉链的封窗膜,根据尺寸订购制造,避免冷风钻进来,大门也专门宁静棉门帘。电热毯只在睡前开30分钟,往常就穿法兰绒的睡衣和羊毛地板袜。之前热水器天天烧4个小时,当初只烧1.5个小时。暖气尽可能别开,以前个别开3档和4档,如今只开2档,放弃恒温。
    为了过冬,得多人想了新方法。佟淼在旧事中看到,圣诞节先后,欧洲会迎来显著的寒潮,暖宝宝可能不中用了,为了舒服地过冬,她第一次有了装置壁炉的打算。佟淼算了一笔账,买一个中档壁炉3000欧元,还能够连通地暖,装置费1000欧元,再加之每一年打扫壁炉和买木头的费用,一共5000多欧元,比涨价后一家三口所破费的自然气费用还低一些。但壁炉能够用好几年,这样算起来,能省不少钱。
    只是,有一样设法的人不少,佟淼9月份预订壁炉,装置时间却曾经被排到了圣诞节摆布,“还有可能接着日后推”。
    木柴一样变得难抢。目前,在法国,一吨木屑要价600欧元,价钱简直翻了一倍;在德国,软木也从一立方米30欧元,涨到了90欧元。乃至有一段时间有钱也买不到,根据规则,木头要风干两三年后能力达到燃烧规范,当天然风干的木头不敷时,只能使用专业装备烘干,多了许多等候的时间。
    当初,佟淼曾经囤了6.5立方米的木头,花了700欧元。她算了一下,这些木头足够他们用全部冬天。


    ▲ 使用壁炉需求囤少量的木头。图 / 受访者供图
    与自然气一起下跌的还有物价。佟淼是做房车的,丈夫从事IT行业,以前,她始终感觉本人属于高支出家庭,“往常逛超市都不看价钱的”。但当初,一瓶油曾经从0.7涨到了1.3欧元,鸡蛋、肉也涨了40%不止。在家左近的超市买菜,“之前20欧元就足够了,当初,货色没变,价钱最起码要50欧元”。
    面对这样的状况,佟淼不能不做出改动。当初,她和丈夫养成为了一进超市,先拿一本门口的鼓吹册看看的习气,“看看哪些是打折食物,优先去买”。在家里,为了省电,不必的电器也要能关就关,好比之前始终插电的电脑和时辰亮灯的音箱。
    只是,这场动力危机诱发的防寒热度能继续多久,还是未知数。


    ▲ 德国际卡尔韦斯特海姆,两座核电站提早服役,以备今冬缺电。图 / 视觉中国
    万里以外的中国,守在工厂里的卢树欢,并无非常乐观。他做毛衣生意二十多年,消费群体始终面向18-35岁的年老人,出厂价钱放弃在8-20美元摆布。关于往年一下子减少的追单,他感觉是“临时的,不不乱的”。
    外贸量大、周期长,外销小单多、要得急,这是表里业务始终以来不同的特征。但当初,即便这个月追加的新定单不停,他也不敢备太多的货,耽心接上去卖不出去,明年备货时,更不敢根据往年的状况冒然加量。毛衣是快消品,每一年都要设计新样式,一旦毛衣卖不出去,损失全都是本人的。
    他有着得多耽心——由于疫情,毛线、纱线的原资料会不会断?代加工的厂子能不克不及准时竣工?一旦货缺乏,找哪一个同行能力补上?货柜费也曾经愈来愈贵,之前一个柜子3000美元,但当初涨到了七八千美元,这些都是卢树欢要斟酌的本钱。“比起追加的定单,我更关怀下一季的毛衣要怎么设计和开发。”
    董柒柒一样分明,往年,她很侥幸地捉住了时机,但这就是“一锤子的交易,之后可能就没有了”。明年,她仍是打算专一于汽摩配的老本行,只留一点小业务,组货加热背心和发烧袜,卖给喜爱滑雪的欧洲客户。
    欧洲人大肆抢购防寒设备,让国际不少人对这个冬季也削减了几丝忧虑。
    10月2日,气候台公布了下半年首个寒潮预警,多个省市泛起了大幅降温。无论是从统计学角度上看,“炎夏之后,紧随冷冬”,仍是气候学家口中的拉尼娜气象景象,似乎都预示着,往年,将会迎来一个异样冰冷的冬季。
    寒冬,也象征着大家也要添置新的保暖设备,好比羽绒服。但近几年的冬季,羽绒服原资料的价钱在不停下跌。含绒量为90%的白鸭绒的价钱,在去年的涨幅达到了45%。
    冰冷的天气,加之涨价的原资料,羽绒服将会愈来愈贵,变为了大家的共鸣。数据显示,2015年,羽绒服均匀售价为432元,但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就变为了656元。
    到了往年,有媒体报导,走进北京西单的一家羽绒服旗舰店,上下两层羽绒服根本都在千元以上,主推的新款,价钱在4000-6000元摆布。不仅是一线品牌,二三线品牌一样跟上了涨价的节拍,太平鸟、雪中飞和美特斯邦威也全都冲破了1000元大关。买件心仪的羽绒服,变为了需求“咬咬牙”,再“狠狠心”的事件。
    羽绒服价钱在暗暗攀升,冬装和毛衣也迎来了淡季。广东沿海的多个城市,会萃着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针织工厂,直到早晨,工人还在持续卸车。东莞的一家库房前,这一晚,4辆大货车同古装满了一包包新款毛衣,它们将被连夜运出,目的地是浙江、江苏和山东。


    ▲ 图 / 视觉中国
    (文中除卢树欢外,皆为化名。实习生曹婷婷对本文亦有奉献。)
    参考材料:
    [1]中国电热毯和煦欧洲寒冬:有人播种8个涨停,有人24小时赶工.中国企业家杂志
    [2]取暖神器走红欧洲:秋裤暖水袋销量翻两三倍交货要等2个月.新浪财经
    [3]“最贵冬季”暗影下的欧洲:动力危机继续降级,木柴成热门货.北方都市报
    [4]你的羽绒服,正在变贵.投资界
    [5]英国热水袋销量激增超200% 法国总统换上了高领毛衣 “光腿神器”被买爆……保暖产品在欧洲“火”了.逐日经济旧事
    文章为逐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6

    帖子39

    积分18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