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蓝月亮的隐喻:成为第一又如何?

    [复制链接]

    2022-10-20 12:06:21 38 0

    来源:远川钻研所


    在中国外乡的消费品公司里,蓝月亮是一个略显突兀的存在。
    无论是公司成立的年头,仍是所处的赛道,蓝月亮都称不上是“新”。但和动辄百年历史的宝洁、联结利华等巨头比起来,蓝月亮又显得稚嫩。
    作为外乡消费的中生代,蓝月亮在2020年底顶着“中国宝洁”的光环敲钟上市,彼时,张磊投资蓝月亮满十年,账面浮盈20倍,可谓价值投资的代表作。
    戴着后视镜的人们习气用“潮起潮落”去描述那段新消费在二级市场合阅历的癫狂,惨烈者如完善日记,跌去了95%。比拟之下,蓝月亮的“惨”其实不凸起:上市半年内,市值陡升至千亿,又迅速坠落回500亿。
    如今的蓝月亮市值缺乏300亿港元,约等于5个完善日记、3个奈雪的茶。从事迹来看,蓝月亮只管在上市后开始亏损,但好歹实打实地赚了十多年的钱,比起始终在亏的新消费要实诚的多。
    但窘境也是实在存在的,仍是资本市场最惧怕的那一种:增长乏力,由盈转亏。
    假如子细推敲蓝月亮的故事,会发现它的困难简直无解——当年占尽了地利天时人和的蓝月亮,称得上是一个外乡消费逆袭的完善样本。面对如今的增长乏力,也很难去将缘故简略地归咎于蓝月亮的战略失误抑或是弱小的对手。
    那末,“中国宝洁”的故事,怎么就讲不上来了呢?
    01  一次奇袭
    张磊在《价值》里,盛赞蓝月亮是新兴市场中,外乡品牌克服跨国公司品牌的“经典案例”。
    历史教训告知咱们,在新兴市场,财大气粗且技术过硬的跨国公司所向无敌——当年宝洁仅用了两年,就用海飞丝取代了广州肥皂厂的“洁花”。1990年,宝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公布会,美国总裁兴奋异样:咱们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白宫”的美国公司。
    同期试图与外资掰手腕的国产品牌鲜有幸存者。好比舒蕾曾打算和宝洁打硬仗,但在对方祭出9块9的飘柔后,迅速败下阵来,最初落入拜尔斯道夫手中;“中华”曾是新中国第一支品牌牙膏,却在90年代委身联结利华。


    在衣物清洁畛域,剧情本应是类似的走向。
    改开当前,国产衣护品牌欣欣茂发:品牌超过40个,其中活气28洗衣粉的市占率高达80%。但这类好日子没过量久,就等来了边撒钱营销边搭建分销网络的外资品牌。宝洁在2000年前就曾经有300家分销商,还曾四度蝉联央视标王。
    少数中国品牌不能不承受被收购、雪藏的命运,好比活气28、广州浪奇等外乡品牌。至1998年,衣物清洁市场未然换了天地,外资品牌洗衣粉的市占率一度高达65%[1]。
    直到2008年的一天,张磊找到了罗秋平,想投资他转行去做洗衣液。
    对于这段故事,一个流传甚广的版本是,张磊在美国用惯了洗衣液,发现回国找不到能用的,这才动了心理。事实上,国际过后已有洗衣液产品,但占比缺乏4%,能够疏忽不计。
    听说张磊也去找过外资,但对方感觉洗衣粉都才刚遍及,人均GDP才不外3000多美元的中国人怎么用得起洗衣液?
    但张磊显然不这么想。瞄准了中国消费降级的微小空间,他抉择不只要做洗衣液,还要求前几年不克不及盈利,必需要赶在外资巨头觉悟以前,烧钱换市场。
    罗秋平心服口服,立即抉择重金砸广告、铺渠道。
    2008年,蓝月亮先是花掉半年营收2亿元,请刚在北京奥运会摘得两金的郭晶晶代言,喊出标语:“蓝月亮,创始洗衣新时期” 。
    铺渠道的重点是“人”。蓝月亮曾试图打造一支彪悍的地推团队,在阵势上压倒对手。过后,宝洁、立白在沃尔玛安插3个采购员,蓝月亮就安插9个。
    一套砸钱操作上去,成果吹糠见米。3个月后,蓝月亮成为行业第一[2]。尔后五年,营收从4亿增长至43亿,翻了十倍无余。
    眼见蓝月亮的逆袭,现在说中国人用不起洗衣液的外资品牌慌了神。2009年,联结利华推出微妙洗衣液,在营销上,紧随蓝月亮大举投入:蓝月亮请杨澜代言,微妙就请李静;你请过郭晶晶,我就请姚明。
    财大气粗的联结利华不吝代价发起价钱战。微妙洗衣液比市场价廉价30%,买2送1等打折伎俩层见叠出。
    遗憾的是,轮流攻势下,高价的微妙和汰渍并未取代蓝月亮。在20十二年,蓝月亮的市占率至关于微妙等后三名的总和[3]。


    蓝月亮之所以可以不惧竞争,情理也很简略——凭借高举高打的营销战略,在短期内实现“品牌即品类”的认知塑造。好比Lululemon=瑜伽裤,妙可蓝多=儿童奶酪,都是一样的情理。
    用江南春的话来讲,翻新品类建设认知的时间窗口很长久,只要3-6个月。面对抢占了认知的蓝月亮,宝洁只能是追悔莫及。
    直到这时候,蓝月亮都仍是一个吃尽了时期红利,轻松实现奇袭的侥幸儿。
    02  从前驱到先烈
    尝到了苦头的蓝月亮,有些由由然。
    2015年,罗秋平据理力争,决然抉择退出KA渠道。理由说起来也不繁杂,洗衣液进卖场要交各种税,利润的一半都给渠道了。
    仗着蓝月亮超40%的市占率,罗秋平要求与大润发等卖场从新进行利益调配。后果不只是惨遭回绝,还被大润发、家乐福和欧尚等大卖场终止协作、整个下架产品,完全撕破了脸[4]。
    任何想做公众消费品的公司,都无奈避开线下渠道这一环。在过后,KA渠道堪称如日中天,拿洗衣液来讲,10瓶里有6瓶都是在卖场卖出去的。
    深谙其道者如宝洁,始终和线下渠道称兄道弟。好比最为人称道的“宝玛”模式,宝洁和沃尔玛经过库存信息同享解决了压货的问题,至今,沃尔玛还是宝洁最大的繁多售卖渠道[5]。
    在对终端货架的管制上,宝洁仗着又大又全的品牌矩阵,大面积地攻占货架,其目的十分单纯:把货架占满,让竞品无处可摆。
    不注重货架的蓝月亮的市占率达到历史低点6.4%。2016年,立白旗下的超能洗衣液势头凶悍,遇上了蓝月亮。


    蓝月亮悔不妥初,转头去了线上。这时候张磊拉来了京东,送上一副拐杖。
    2015年,蓝月亮与京东商城签订独家协定,开始做旗舰店。为了婚配京东的快递包装箱,蓝月亮乃至将外包装从新设计[6]。
    罗秋平还有更大的野心,想做洗衣液里的爱马仕。他要求卖场给蓝月亮设专柜得逞,率先搞起了O2O+直销,在次要城市的居民区自建渠道“月亮小屋”,线上领取、线下配送,可谓社区团购的祖师爷。
    只不外,只卖洗衣液的月亮小屋显然撑不起门店经营的本钱。2017年,月亮小屋社区店纷纭关门。
    折戟线下的蓝月亮只能依托线上。2019年末,线上成为蓝月亮最大的销售渠道,占比47.2%。其线上化率远超同行,宝洁在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35%[7]。
    适度依赖线上也形成了另外一个结果:价钱体系几近崩盘,经销商苦不胜言。以蓝月亮主推的“机洗至尊”为例,早期品牌要求代理商卖139元一套,没想到转瞬就在自家的旗舰店提价卖59元[8]。经销商不乐意陪玩了。
    凌乱的价钱还致使了窜货横行,这也给了赝品浑水摸鱼的时机。以“厂家直销”的名义,少量赝品流入微信敌人圈,每箱4桶洗衣液只卖40元。蓝月亮惨淡经营多年的高端人设依然如故。
    从后果来看,蓝月亮的营收增速和洗衣液电商渠道增速是脱节的。2019年后,洗衣液在电商的销售直线回升,蓝月亮的营收却不增反降——在电商这个自然通明的比价环境里,蓝月亮的品牌溢价无从谈起。
    拼多多上充斥着10元2千克的洗衣液,蓝月亮只能泯然世人。


    短短两年间,蓝月亮的一番自信操作再次验证了:从前驱到先烈只要一步之遥。
    03  蓝月亮启发录
    蓝月亮稳坐洗衣液第一品牌数十年,但也开始卖不动了。
    2019年,蓝月亮市占率与排在第二的纳爱斯仅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营收也在2020年泛起负增长。在洗衣液增长不迭预期的状况下,蓝月亮的第二增长点迟迟未能找到。
    现在说着要做中国宝洁的蓝月亮,不只离宝洁还差的远,乃至离外乡的老对手纳爱斯都还有一段间隔。从营收上看,宝洁在寰球卖了快5000亿,蓝月亮近70亿,纳爱斯240多亿。
    “蓝月亮奇观”成为绝唱。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无尽的欷歔,还有三个值得深思的启发:
    1.套利行动难以复制
    蓝月亮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甚么是洗衣液,但很难说这是蓝月亮的独家翻新,而更像是一种跨市场套利的行动。
    复盘这段蓝月亮的逆袭故事,会发现现在的地利天时人和,简直都拜张磊所赐:地利,是抢在了巨头后面;天时,源于张磊对中国市场消费降级时机的洞察;人和,则是张磊本身。
    蓝月亮“一液成名”的实质,是利用不同市场信息差和消费程度差别从中得利。
    而这类运气却很难再有了。2015年,蓝月亮推出的稀释洗衣液就是一个现成的套利失败的例子,产品卖不出去,蓝月亮大额亏损。而在2019年美国、日本的稀释洗衣液浸透率曾经达到了100%,中国仅有8.2%[9],稀释洗衣液没能复制洗衣液的神话。
    与此同时,在信息差逐步消弭确当下,蓝月亮能想到的,对手天然也能想到。
    事实就是,翻新自身是一场没有止境且多少需求点运气的内卷。巨头们尚且能用钱来赌一个胜率,诸如蓝月亮这样的中小玩家们,连中奖的几率都很低。
    2.认清你所处的赛道
    很显然,蓝月亮在2015年保持KA渠道的行动,是过高估了本人。
    洗衣液中的爱马仕无疑是一种空想。日化行业是一个没有技术壁垒、卷王各处的赛道,只能经过大面积地铺货、砸钱营销,赚个范围效应带来的产品差价。至于品牌溢价,那是只属于多数人的游戏。
    强如宝洁,旗下有5个洗衣液(粉)品牌、5个洗发水品牌、5个母婴品牌以及3个美妆护理品牌,都不敢说本人要造肥皂/牙膏中的爱马仕,想赚品牌溢价,还得靠收购来的SK-II。
    3.不要等闲逆行业法则
    失去线下渠道的品牌,还能称之为品牌吗?
    在线下流量给消费者打标签的明天,推送更精准了,但也更狭隘了——一线白领能在敌人圈刷到Harry Winston的广告,十八线县城青年在直播间里抢周氏黄金。
    关于公众消费品来讲,精准流量并不是必须,如何把产品送到更多的消费者眼前,才是头号小事。
    不信命、但最初给理想抬头的不仅蓝月亮一家。近的有元气森林自建工厂和冰柜、三只松鼠大幅关自营店;远的有“只做线上”的小米开了五千家“小米之家”。
    如今来看,没有“中国宝洁”,乃至也很难泛起下一个蓝月亮。这将是一切狼子野心的国产消费品公司们,不能不承受的一种宿命。



    参考材料:
    [1] 稳增长赛道减速降级,关注外乡龙头突起时机,国金证券
    [2] 开创人夫妇身家暴增500亿 蓝月亮上市后能成为“中国版宝洁”吗,守业邦
    [3] 中国度清行业迭代降级,蓝月亮领跑“液”时期,华安证券
    [4] 蓝月亮丧失洗衣液第一品牌的面前,界面
    [5] 产品改革海内镜鉴:能源速度门路,国信证券
    [6] 高瓴资本三大战斗:入局蓝月亮、百丽国内、格力电器,砺石商业评论
    [7] 宝洁中国CEO:中国电商渠道销售占比35% 远超寰球程度,财新
    [8] 赝品横行、渠道凌乱,重回商超的蓝月亮能新生吗,化妆品财经在线
    [9] 中国度清行业迭代降级,蓝月亮领跑“液”时期,华安证券
    编纂:胡晓琪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纂:李墨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2

    帖子49

    积分23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