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医药率先反弹!港股长时间投资机遇来了?

    [复制链接]

    2022-10-24 12:20:13 27 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触及2009年来低点的香港恒生指数,创下超低估值,伴有着南下资金汹涌、各大港股ETF份额创出新高,资金巴望港股能真正触底。而近日医疗行业的微弱表示,如同一剂强心剂,让港股投资者看到超跌行业止跌反弹的但愿。
    数据显示,自10月十二日低点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高反弹15.6%,在恒生综合指数十二大行业中涨幅居首位,为什么资金选择医药首先冲破,还有哪些超跌行业和个股存在时机?中国基金报记者试图梳理疫情以来港股趋向变动脉络,为在港股底部淘金的投资者提供一点决心。
    寰球货泉压缩影响港股
    寰球货泉压缩下主导的活动性收紧,是此轮港股大跌的次要配景。
    大跌之因埋于大涨,疫情以来,各国紧迫降息,寰球活动性宽松的红利一度将恒指高送至3万点上方。2020年3月~2021年2月,短短9个月时间内,恒指最低落幅超40%,成为近3年表示最佳的时代。但自此开始,港股率先转向跌势。
    面对大放水带来的高通胀恶果,美联储不能不选择加息,让联邦基金利率呈现出近40年来最陡曲线。美股渐入佳境,美股基准标普500往年大跌21.26%。保守加息让美元资产预期获取5%的无危险收益,叠加美元指数飙涨17%,寰球资金开始少量回流美国。作为外资主导活动性的离岸市场,港股开始遭遇打击。
    港股是一个拥有两重属性的市场 ,一方面,大少数上市公司为中资公司,次要收益和利润均来自中国市场,遭到中国经济复苏及公司盈利改良的间接影响;另外一方面,港股的市场活动性却由境外资金主导,寰球市场的活动性尤为是美股的活泼水平与港股走势高度相干。加上大批中概股回港两地上市,一批公司的股价也间接受美股市场的定价。
    截至港交所9月底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港股2581家上市公司中,H股有308只、红筹股有174只,边疆民营企业有905只,AH股两地上市有147只,中资股的市值占到港股市场的76.8%,成交金额更高达86.2%!另外一方面,包罗阿里巴巴、京东团体等港美两地上市的个股也达37只,遭到美股隔夜定价影响的市值高达5.34万亿港元,将近港股总市值的20%。
    外资投资海内市场时,需求充沛斟酌资产的属性,并遭到寰球微观活动性影响。因此,难以充沛考察中国际地公司配景下,外资机构除了投资上抓大放小,更偏好高肯定性及活动性强的个股,而寰球微观活动性收紧、地缘政治紧张、人民币汇率颠簸等,都会影响其交易港股的行动。
    见底需求甚么信号?
    港股市场及活动性见底的一个首要信号,是美联储的此轮加息周期完结的信号泛起。
    依据芝商所数据,投资者广泛预计美联储下个月将延续第四次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将其晋升至3.75%至4.00%的区间。
    市场置信,十一月加息可能会释放出放缓的信号,尔后难以再度泛起75个基点的保守加息幅度,由于政策制订者需求暂停或大幅放缓加息以评价经济顺应加息的节拍。
    不外,2023年仍有小幅加息可能,且加息对美股的影响仍有惯性。据国海证券剖析,明年美联储依然有加息可能,且此前的加息或继续对美股盈利发生负面影响,若不斟酌盈利仅斟酌估值上涨,美股走势变动的拐点尚且可能要斟酌到十二月。
    虽然港股估值的分母受美联储货泉政策影响更大,然而从上市公司运营地区的角度,份子受边疆经济影响很大。
    国海证券预计,参加美股影响,从一个较为激进的角度斟酌,港股在明年能力大反转,2023年迎来更大级别行情的几率更大。
    也有外资机构明白以为,港股率先反弹机率高于美股。高盛在近日公布的战略讲演中表现,投资者应卖出标普500指数看涨期权,并购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看涨期权。其跨资产配置中总体减持股票,但在亚洲仍增持中国,对包罗港股在内的中国股票的偏好高于美国同行,对规范普尔500指数持中性态度。
    为何是医疗保健?
    只管港股大市仍在筑底,但部份行业曾经泛起后行反弹的势头,近期反弹势头凌厉的医药即是一例证实。
    近一周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成份股中,52只个股下跌,15只个股反弹超10%,微创机器人、科济药业、荣昌生物、翰森制药涨幅分别达53%、23%、22%和21%。
    从年内跌幅超过30%的行业来看,港股超跌板块远不止医药,包罗工业、消费、专用事业、地产、原资料及金融等行业,资讯科技年内最大跌幅更高达47%。资金为什么选择了跌幅并非至多的医药反攻?
    首先,突发性反弹的急先锋是翻新药。港股在IPO上倾向医药生物公司,吸引了不少尚未盈利的医药公司登陆港股,在股市上行中杀估值特别厉害。而不少专一翻新药研发的医药公司仍在不停获取停顿,成为低迷行情时安慰市场情绪的良药。
    10月18日,科济药业一款用于血液恶性肿瘤的新药上市请求获国度药监局受理。目前,曾经有两款同类的靶向药在美国上市。10月17日,信达生物宣告,在研新药在超重或瘦削受试者中的屡次给药剂量递增的1b期临床钻研的高剂量队列后果,已在线颁发。天风证券称,该药物无望成为减肥市场的重磅翻新药。10月14日,百济神州旗下正在研发的新药百悦泽疗效后劲获证明,市场也给予了踊跃反馈。
    天风钻研指出,以后医药处于底部期间,尤为是翻新药产业链、医疗办事等。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底部反弹,翻新药融资也开始泛起边际改良,预计后续可能逐渐从过来一年的负向循环,进入“股价修复→融资边际改良→股价进一步反弹→融资持续改良”的正向循环之中。
    另外,一些龙头发布的事迹让人喜出望外。医药龙头药明康德公布事迹预报,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支出283亿元,同比增71.87%;净利润约73亿元,同比增长约107.十二%。公司表现,关于达成2022年全年支出增长指标68%~72%充溢决心。
    同时,一些影响估值的要素也曾经被市场逐步消化。如寰球医药产业链受地缘政治影响,市场耽心不少面向海内药企研发外包受限,包罗药明康德等公司也在踊跃调剂,增强海内当地化规划,弱化危险要素。
    配置港股正过后
    除了医药,还有哪些行业惹起机构的关注?10月以来,境表里的机构配置能够提供一些思绪。
    依照港交所的权利变化数据,10月最少有9家投资机构已增持了13家公司,涉资约3亿港元,所波及行业散布在消费、金融、地产、原资料、电讯、工业、科技和医药。以可统计的增持金额计算,医药及科技当先。
    作为港股市场第二大国内券商的摩根大通,是美资配景的首要持仓机构,近期举措频频。10月以来,摩根大通出资9709万、8200万及1302万港元,分别增持了药明康德、上海复旦及移卡。
    值得留意的是,上海复旦是我国从事超大范围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测试,并为客户提供零碎解决计划的半导体公司,近期美方加码封锁芯片相干高科技时,外资频频加码。10月十一日、17日,上海复旦分获摩根大通增持133.8万股和十一7.2万股,增持后持股比率增至5.13%。
    同时,其它一些行业龙头也有不少早先增持。上市不久的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玻璃,获施罗德增持250万股,涉资达4500万港元;中国电信港股获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增持1000万股,涉资约2800万港元;果链龙头瑞声科技获摩根大通增持104万股,涉资约十二00万港元。
    编纂:小茉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述权,未经受权阻止转载,不然将查究法律责任。
    受权转载协作分割人:于学生(电话:0755-8246867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9

    帖子49

    积分22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