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这些伟大的“校长”,改写了现代教育史

    [复制链接]

    2022-10-28 21:03:57 40 0



    要成绩一所好的学校,可能需求有得多软硬件便利的前提,但归根结柢取决于有无一个好的校长。
    冰川思想库钻研员丨陈季冰
    我一个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师兄比来出了本旧书,往年国庆长假中,我被约请到这本旧书的读者见面会上与他对谈。
    期间,一名读者问了个问题,粗心是当初的读书与咱们阿谁时分的读书有甚么不同?我的那位师兄说了一大通当初各方面前提多好多好、莘莘学子务须要爱护保重……云云。
    我以本人一向的不识时变插了句:当初读书,啥都比过来好,但就欠缺了同样货色:好的教师少了。
    固然我并无嗔怪任何人的意思,我本人也早就到了当他人教师的时分。瞎话说,我本人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好教师。其实我过后还想说一句的:好的先生也少了。
    当我颇有感受地把下面这段话发在敌人圈后不久,便遭到了另外一位复旦大学中文系师兄的留言:症结是好的校长少了!
    诚哉斯言!要成绩一所好的学校,可能需求有得多软硬件便利的前提,但归根结柢取决于有无一个好的校长。
    01
    如今有人假如去长沙,凡是读过一点书的,本地人给他的观光倡议中,一定不会漏掉岳麓书院。而它那扇不算雄阔的大门上高挂了几百年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两行大字,同样成了三湘大地上一切人充溢自豪的自我认同。


    图/图虫创意
    按野史记录,岳麓书院是时任潭州知州的朱洞在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所创立。但从南宋淳祐年间岳麓书院副山长欧阳守道的记叙看,岳麓书院的发源似乎更早。
    这里原来也是一座佛寺,建于唐玄宗开元间。到唐末五代时,有两个僧人深感“湖南偏远,风化陵夷……,思见儒者之道”(欧阳守道:《赠了敬序》),因而辟出中央,建造房舍,请来儒生士大夫,并让本人的师傅从京城买来书籍经典,在这里讲学,以图更化本地民风。
    朱洞任潭州太守时,将二僧所办的学舍建成为了一家正式的书院。但过后的书院范围颇有限,仅有讲堂五间,斋舍五12间。并且朱洞卸任后,书院由于得不到中央的反对,很快又没落上来。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过后的潭州太守李允二度扩建书院。听说,真宗那段时间也曾赐书于书院,而且赞成书院进一步扩张范围,在湘江西岸别建湘西书院。(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
    但岳麓书院真正锋芒毕露,是在周式掌管的时分,他也是岳麓书院史上第一名留下姓名的山长。
    大中祥符元年(1008),周式失掉时任知州刘师道的反对,第三次扩建该岳麓书院。在他的致力下,书院进入了它在全部北宋时代的高光时辰。周式的办学业绩乃至传到了真宗那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亲身召见周式,非但大加嘉许,还授他国子监主簿,令其留在野廷,为国度办教育。
    北宋初年朝廷曾以嘉许、颁额、赐书、拨田的形式对不少官方书院表现过反对,但官家亲身接见书院山长,还对他封官许爵,这样的至高冷遇,惟有岳麓书院享用过。
    并且,不像分开封很近的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偏僻湘江畔的岳麓书院阔别过后的政治核心,因而可知,周式时代的岳麓书院一定办得风生水起,享誉海外,不是个别的胜利。
    不意周式对留在真宗身旁当官并没有兴致,他一心只想回去持续执掌书院,无论真宗怎么样恳请,他都坚辞不就。真宗无法之余,深深打动于他的执着兴教之心,乃向周式赠对衣鞍马和内府书籍,还本人亲书“岳麓书院”之额赏给他。
    明天书院内还存有一块“岳麓书院”刻石,刻于明朝,就是宋真宗当年的手迹(《岳麓书院名人传》第3-4页,陈谷嘉主编,湖南京大学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02
    在全部北宋,岳麓书院都要比后世号称“天下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发达和耐久很多,“靖康之难”时因金兵南侵而毁于战火。
    其时,程颢、程颐兄弟的高足胡安国携本人的两个儿子胡寅、胡宏隐居“优游衡山之阳”,聚徒讲学(《宋元学案》)。
    “湖湘学派”的创建者、人称“五峰学生”的胡宏是一名出名道学家,素为朱熹称道和崇敬。胡宏初荫补石承务郎,不调。


    图/图虫创意
    秦桧当国时,注意于“故家后辈”,因胡宏是赫赫有名的太学博士胡安国之子,便让过后有官再身的胡宏长兄胡寅写信劝他仕进,胡宏连信也不回。起初胡宏是这么回答其兄的:“正恐其召,故示之以不成召耳。”秦桧虽很不快乐,但也拿他没方法。
    胡宏在《与秦桧之书》中说,功名利禄是他“志学以来所不肯也”,并自我辨白说:“杰然自立,志气充塞乎天地,临小节而不成夺,有品德足以赞时,有事业足以拨乱,进退得意,风不克不及靡,波不克不及流,身虽死矣而凛凛然长有朝气如在世间者。”(《五峰集》卷二。)
    秦桧逝世后,朝廷闻其忠,再次征召他,但他仍称病不出。胡宏后迁居湖南衡山,隐居于此二十余年,卒于此。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品格高洁的人,为了恢复岳麓书院,却曾不吝被动投书秦桧,自求出任山长。未果。
    胡宏有意仕途,志在学术。他曾自述说:“道学衰微,风教大颓,吾徒当以死自担。”(《宋元学案》卷四12《五峰学案》。)他几十年潜心学术,以“为学是一生事”,尽了终生精神。
    起初闻名天下的“湖湘学派”是理学中的一个首要学派,其次要开创人恰是胡宏。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胡宏,“卒开湖湘之学统”。
    03
    又过了许多年,宋孝宗乾道元年(十一65),时任荆湖南路抚慰使刘珙下令重建岳麓书院,耗时不到一年就建成。
    刘珙终身重儒,与朱熹、张栻等学者交往亲密。(《岳麓书院名人传》第5页,陈谷嘉主编,湖南京大学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书院建成后,刘珙马上请来张栻掌管教务。
    张栻是抗金名将、起初又成“中兴名相”的南宋初年出色政治家张浚之子,也是一名著名理学家,与朱熹、吕祖谦一同并称“西北三贤”。绍兴末,张栻曾追寻胡宏求学,在应邀掌管岳麓书院以前,他还在长沙城内妙顶峰下创立城南书院。
    朱熹在刘珙逝世后为他写的行状中赞誉说:“潭州故有岳麓书院,公(刘珙)一新之,养士数十人,属张栻时往游焉,与论《大学》次序,以开学者于公私义利之间,闻者风动。”(朱熹:《观文殿学士刘珙行状》。)
    在张栻领导下,岳麓书院迎来了周式兴教150年当前的第二个顶峰。一时群贤毕至,人文荟萃,从学者普及西北各路,人数达千人之多。这是岳麓书院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同时也奠定了“湖湘学派”的松软根基。


    ▲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为朱熹故里(图/图虫创意)
    乾道三年(十一67)八月,朱熹携弟子范伯崇等一同从福建崇安登程,行程三千里,于九月上旬到达刚刚重建的长沙岳麓书院,拜候它过后的主事、也是他的挚友张栻。
    朱熹在岳麓书院留止两月,就“中和”、“太极”、“察识持养”等哲学识题与张栻展开了一场地下的探讨讲学,史称“朱张会讲”。期间针对有些主题,如“中庸之义”,两人论辩三日夜不辍,听者多至千人。
    “会讲”完结后,张栻偕朱熹、林用中同游南岳,留下唱和诗149首,其中有一首朱张二人的联句,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两位出色理学家的高邈学术现实和深沉理想关心:
    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晦庵)
    烟云眇变动,宇宙穷精深。(敬夫)
    怀古勇士志,忧时正人心。(敬夫)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晦庵)
    ——朱熹、张栻:《登岳麓赫曦台联句》
    “朱张会讲”成为岳麓书院历史上的一千古盛事,也奠定了岳麓书院和“湖湘学派”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松软位置。诚如元朝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所所言:“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地以人而重也。”尔后的元、明、清三代,岳麓书院虽几经兴废,但一直是天下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张栻是胡宏之高足,他主教岳麓,广收门徒,奠定了湖湘学派的基石。岳麓书院在南宋时的昌盛,与湖湘学的开展是严密分割在一同的。
    惋惜起初张栻迁官别处,尤为是他逝世后,岳麓书院不复昔日景气,“连年以来,师道陵夷,讲论废息士气不振,议者惜之”。(朱熹:《潭州委传授措置岳麓书院牒》。)
    绍熙五年(十一94)初,朱熹奉召出任荆湖南路抚慰使兼知潭州。他就任第一件事就是更建岳麓书院,并常常去书院亲身执教、督课、反省。(《朱子语类》卷一〇六。)
    自此当前,岳麓书院便从“湖湘学派”的学术钻研和传布核心,渐突变成为了荆楚大地学术和教育的一座千年标杆。
    04
    比拟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的重建要难题很多,简直就是赖朱熹一人之力实现的。
    淳熙五年(十一78),朱熹受诏知南康军。就任后,他上庐山瞻仰史上鼎鼎小名的白鹿洞,看到的是满目荒草,一篇苍凉,而本地的佛道寺观却香火繁盛。这让终身以原道崇儒、力排释老为己任的朱熹平心静气。
    因而他上书朝廷,并给本人的几个下属和同寅写信,申请修复白鹿洞书院,但没有失掉甚么踊跃回应,一些人还感觉他的设法荒谬不经。
    说起来也难怪,阿谁时分间隔白鹿洞书院之毁曾经十二0多年,都过来五六代人了。就好像明天有人忽然提出要重建和恢复一个戊戌变法时期的事物,不被当做头脑有问题才怪呢!
    但朱熹是个百折不回的人,得不到朝廷和下级的反对,他就抉择本人干。
    淳熙六年(十一79)十月,在白鹿洞书堂被毁整整十二5年后,朱熹开始募资开工,用了半年时间,在当年原址上建起了二十多间房舍,随后招来了十几个先生。第二年,也就是淳熙七年(十一80)三月,白鹿洞书院从新开门讲学,作为中央主座的朱熹亲身掌管开讲。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闪亮时辰。


    图/图虫创意
    朱熹终身都跟书院分不开,他终身的大部份时间都穿行于八闽大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兴校办学。其中他亲手兴办的书院共计有四家,分别是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崇安武夷精舍和考亭书院,这最初一家也是朱熹的终老之地。
    考亭书院初名竹林精舍,绍熙五年(十一94),朱熹将竹林精舍扩建,然后更名沧洲精舍。到淳祐四年(十二44),对理学推崇备至的宋理宗将其更名为考亭书院,然后这个称号始终沿用到了明天。
    恰是在沧洲精舍,他造就出了蔡元定、黄榦、蔡沈、刘焓、真德秀、陈淳等一大批杰出的弟子,他们起初都成了中国儒学史上无足轻重的人物。考亭书院也因此被后世称为“南闽阙里”。
    “阙里”,是孔子在曲阜的教学之地,可见考亭书院在众人心目中的位置。(《书院寻踪(下)》第394页。韦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05
    南宋学术恰是以这些书院为依靠,逐步造成了互相竞争而又大体上敌对共存的泛滥不同流派。
    其荦荦大端者,有朱熹集大成的“理学”、陆九渊兄弟首创的“心学”、吕祖谦领导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张栻领衔的“湖湘学派”,以及叶适集大成的“永嘉学派”等等,一时百花齐放,也奠定了起初几百年里中国学术的根本格式和走向。
    这其中着力最甚、成绩最大、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的,无疑是一代理学宗师朱熹。他不只兴复了白鹿洞书院,更建了岳麓书院,并且还在这几十年间前后兴办了云谷、寒泉、武夷、竹林诸精舍和书院。
    他还奔走于全国各大书院间,传布本人的思想,同时也利用本人在文明学术界的微小影响力晋升了这些书院在过后的位置。他曾为许多书院题辞、作记,以及留居讲学。
    据古人钻研,朱子终身与24所书院有过瓜葛。(赖功欧:《书院教育的“对话精力”及其对人格造成的影响——兼论朱子教育思想的天然特性》,《中国书院》第197页,朱汉民、李弘祺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十一月第1版。)
    例如,陈旧的石鼓书院之所以在南宋后仍然广为人知,一个首要缘故恰是张栻曾在此讲过学。但更首要的是,朱熹曾应时任衡州提刑宋若水之请,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石鼓书院记》,让它美名远扬。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宋史·朱熹传》)。虽然朱熹一辈子仕进的时间很短,他本人也不喜爱官场,像前述绍熙五年(十一94)就任荆湖南路抚慰使,即是朱熹延续两次力辞不就,后时经任宰相留正极力保举,他才委曲赞成的。但只有在任何中央为官,他在任上所做的最首要的事一定是兴学办教。
    他把本人的终身贡献给了教育和学术事业。
    06
    除了这些伟小人物荜路蓝缕、呕心沥血,书院在南宋时所以能各处开花,实赖各州县官府的鼎力反对。乃至能够说,假如没有州县官府在其中付出的致力,就不成能有南宋书院的一时盛况。


    ▲朱熹像(图/网络)
    固然,这本又是以杨时、朱熹、吕祖谦、张栻、陆九渊等为代表的道学家群体坚持不懈教书诲人的首要效果之一,许多中央官员往往都出自他们门下。
    到南宋前期,乃至泛起了“其为太守,为监司,必需建设书院,立诸贤之祠,或刊注《四书》……”(周到:《癸辛杂识续集》卷下“道学”)的官场风尚和社会风气。否则的话,这些太守、监司就会被官场同寅看轻、遭一方士人恶评。
    宋宁宗庆元元年(十一95年),权相韩侘胄执政后不久,南宋书院的开展因此进入了一段消沉期。
    庆元六年(十二00年)春季,朱熹离世。不多,“开禧北伐”失败,韩侘胄伏诛,另外一位亲热理学的权相史弥远开始当政,史称“嘉定更化”。理学也从被按捺变成香饽饽,备受朝野推崇,理学家们创建的书院也随之荣宠备至。
    南宋书院建立由此进入低潮期,程朱理学君临天下的时期拉开了帷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9

    帖子44

    积分19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