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苹果代工厂因疫情防控增产,中国制造的应战与韧性(组图)

    [复制链接]

    2022-11-8 11:16:27 38 0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念,仅供参考浏览,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急着想买iPhone 14 Pro 或iPhone14 Pro Max?苹果公司说,你可能还得再等等。
    上周日,苹果公司公布声明称,因为位于中国郑州的代工厂出产才能升高,iPhone 14系列机型出货量将低于预期,这将影响该产品在十二月假日销售季的表示。
    两周前,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iPhone代工厂富士康(Foxconn)园区发作新冠疫情,全厂区暂停各类会萃流动并实施交通控制,除了疫情防控或救护车辆外其余车辆阻止上路。区内除了超市、药房等,一切场合及商户都暂停营业七天。

    少量耽忧受感染的员工决计出逃, 徒步返乡,有的工人乃至要步行两天两夜能力回家,诱发普遍关注。
    路透社报导称,作为苹果公司在寰球最大的代工厂之一,针对该园区的控制措施,可能导致iPhone产量增加多达30%。
    市场钻研公司TrendForce上周表现,考察发现该工厂产能利用率当初约为70%,因此将iPhone的季度出货量预测值,在以前8000万部的根底上,增加200至300万部。


    图象来源,GETTY IMAGES 许多郑州富士康员工尝试解围分开。有媒体称逃离人数高达十万。
    更深档次问题:中国经济不肯定性
    “任何影响苹果出产的事件,显然都会影响其股价,”美国LPL金融公司首席寰球战略师克罗斯比(Quincy Krosby)表现。 但他说, 这些事情面前更深档次问题,是环抱中国经济将来的不肯定性,详细而言,有得多传言称中国政府正在探讨是不是在一季度勾销一些新冠限度措施,外界在猜测这些传言有无任何实在成份。
    往年以来,奥密克戎变种袭击中国,多个经济重镇在封城和解封中不停重复,拖慢了中国复苏的步调。
    在这一配景下,苹果往年iPhone14系列新机型公布后不久,即宣告方案也在印度出产这一最新型号的手机。预计往年将有5%的iPhone14系列的产能将转移到印度,比剖析师预期的要早很多。
    中国严格的“清零”政策致使工厂复工和大范围供给链扰动。因此,寰球企业正愈来愈多地采用“中国加一”策略——能够了解为备胎策略,即从新调剂供给链,防止投资只局限在中国。
    不外,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剖析师徐天辰以为,从中长时间看,中国制作业曾经造成范围且在地域层面造成了产业集群,仍拥有绝对的竞争力,也将还是次要制作业枢纽,目前多国的供给链多元化尝试更可能是应急和增补伎俩,还没有法对中国制作业构成代替。
    数据似乎也证实这一点。虽然,供给链扰动继续影响中国经济,但仅从外贸额来看,少量国内定单仍然还在中国——十一月4日,中国国度外汇办理局发布,2022年三季度,常常账户顺差1440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00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钻研院院长温彬称,在三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分发,以及寰球货泉政策收紧外需有所回落的不利前提下,对外贸易顺差还能创历史新高,阐明跟着中国制作业转型降级继续推动,产品国内竞争力加强,贸易火伴多元化拓展取得踊跃停顿。


    图象来源,GETTY IMAGES 苹果在中国占有微小的市场份额。
    友岸外包与德国加注
    除了疫情缘故,也有企业出于地缘政治缘故,把部份产能迁出中国。
    长时间以来,兴旺国度依托离岸外包(off-shoring)升高本钱,把定单转移到中国、墨西哥、孟加拉等休息力昂贵地域。
    疫情来袭后,美国提出近岸外包(near-shoring),把制作环节就近部署到周边国度,以升高供给链的软弱水平。
    而往年乌克兰和平和台海事态好转后,美国又推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概念,号令供给链转移到“有独特价值观的国度”。
    而按照“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准则,印度可以承接欧洲、台湾、韩国、日本等美国盟友的产能转移,而本次事情中受影响的iPhone组装厂富士康,就是台湾企业。
    因此,有观念以为,美国会持续竭力在盟友间推动“友岸外包”,这个过程当中,印度能够成为最大赢家,中国或将成为最大输家。


    图象来源,GETTY IMAGES 德国总理肖尔茨周五(十一月4日)拜候中国,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见。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德国总理肖尔茨(Olaf Scholz ,萧兹)访华,似乎摆荡了“友岸外包”的过程。随他拜候的代表包罗公众汽车(VW)、巴斯夫(BASF)、西门子和德意志银行的董事会主席。
    期间,北京签下了140排挤巴飞机的批量推销协定;而近期巴斯夫、空客、宝马、公众都密集减少对中国的投资,范围达到百亿欧元。
    以巴斯夫为例,这家德国化工巨头在往年七月,抉择建立湛江一体化基地,总投资预计100亿欧元,是其迄今为止在海内最大一笔投资。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念,仅供参考浏览,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6

    帖子37

    积分125

    图文推荐